行政法论文-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初探.doc
行政法论文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初探论文提要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必须坚持公平原则,对患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均应放在同等位置予以保护,有必要对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进行研讨,用法律思维判断违法阻却事由。同时,对几种常见的违法阻却事由分别进行了评析、探讨,并认为对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的认定存在差异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公布施行以来,因其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方面较之以前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了明显进步,医疗事故的界定、赔偿责任更为明确。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更为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法院受理的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也呈大幅增加趋势。但在审判实践中,笔者感到由于人们对医学科学认识的不足,患者或其亲属对在医疗过程中造成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害及精神上的痛苦,往往动辄归咎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而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存在过失的情况下提起诉讼,甚而扰乱正常医疗秩序,伤害医务人员。这种情况,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尽公平。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时,法官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必须坚持公平原则,对患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均应放在同等位置予以保护。这就有必要让我们对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进行深入研讨。一、用法律思维判断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有学者认为法律思维是一种合法性思维,不同于基于利弊权衡的政治思维和关心善恶是非的道德思维。法官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具备多种思维方式,但在其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应当用法律思维考虑问题,区分各种法律关系,判断案件事实的合法性。违法阻却事由一般是指行为本身具有违法性,但由于法定或其他情形的出现致使行为本身的违法性消失的事由。违法阻却事由在刑法和民法范畴内均存在①,本文单就民法范畴内的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进行论述。笔者之所以提出用法律思维来判断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是因为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的判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合法性的认定过程,因为违法阻却事由从法理来说,实质上是一种抗辩事由,它经历了行为本身违法法定或其他情形出现行为违法性消失行为不违法乃至合法的判断过程,对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的判断实质上就是运用法律思维进行判断。用法律思维来判断医疗行为违法阻却事由,其重要性在于通过对违法阻却事由的确认,进而认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失。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是以过失侵权作为诉因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