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论文-文本领域里的罗宾汉——从巴赫金的体裁诗学看斯特恩的《项狄传》.doc
西方文化论文文本领域里的罗宾汉从巴赫金的体裁诗学看斯特恩的项狄传【内容提要】文章以巴赫金的体裁诗学为理论视角,从体裁面具、讽刺性模拟,杂语性、小说性等四个方面探析了斯特恩的小说项狄传在文本领域里的革命性创新。它颠覆了西方传统的理性思维模式以及强调规范和等级、条理和秩序的诗学体系,把小说从严肃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说教模式中解放出来,注入了轻松、幽默的成分,从而革新了审美趣味。【关键词】体裁诗学;体裁面具;讽刺性模拟;杂语性;小说性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S伯特在世界100位文学大师排行榜中将18世纪爱尔兰作家劳伦斯斯特恩(LAWENCESTERN,17431768)列入其中。尽管他在该书序言中声明,这个排行榜不排除主观成分,但他为斯特恩作为一个颠覆性的杰出人物进入最令人敬仰的文学伟人行列而感到高兴。当代走红作家米兰昆德拉曾把项狄传(全称特里斯舛项狄的生平与见解)纳入欧洲最伟大的小说行列之中,认为其写作的无序性,散漫的没有主题却具有复调性质的文本,实在是成了西方小说朝意识流方向发展的源泉宝库。确实,250年前的斯特恩就展开了小说写作技巧的革命,他那具有颠覆性的挑战,堪称“文本领域里的罗宾汉。”俄国著名思想家兼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明确指出,“文学狂欢化问题,是历史诗学,主要是体裁诗学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1他一贯重视文学体裁,认为文学体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诗学“应从体裁出发,因为体裁是整个作品整个言谈的典型形式。作品只有在具有一定体裁形式时才实际存在。每个成分的结构意义只有与体裁联系起来,才能理解。”2在巴赫金那里,狂欢化主要是作为文学体裁的传统产生影响的。狂欢化小说最能体现小说体裁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小说是具有颠覆性的体裁,它能利用其修辞和体裁上的异质性颠覆居统治地位的体裁观念。本文拟从体裁诗学角度探讨项狄传在文本领域的创新及其颠覆意义。一体裁面具傻子、愚人形象在巴赫金看来,小丑、傻瓜、愚人形象是狂欢化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形象,这种与民间创作有深刻联系但在传统文学批评中却常遭鄙夷的“怪人形象”却是具有世界性的形象。研究这类形象才是小说史极为重要和最为有趣的任务。愚钝“既有贬低和毁灭这种否定性因素,又有更新和真理这种肯定性因素。愚钝这是反面的智慧,反面的真理,这是官方的统治性真理的反面和下部。愚钝首先表现为对官方世界诸种法规和程式的不理解和背离,同样也摆脱了这个世界的关怀和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