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学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doc
通信学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目标主要是全球化、综合化和个人化,其主流制式有三种欧洲和日本共同提出的WCDMAFDD/TDD、以美国高通为代表提出的CDMA2000和以中国大唐为代表提出的TDSCDMA。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3GIMT2000WCDMAFDD/TDDCDMA2000TDSCDMA经过多年的努力,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建设已经指日可待,3G也已经从专家口中的一个术语,变为社会大众口中的一个常用词。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如AMPS和TACS等}是采用FDMA制式的模拟蜂窝系统,其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业务种类有限,不能满足移动通信飞速发展的需要。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如采用TDMA制式的欧洲GSM/DCS1800,北美IS54和采用CDMA制式的美国IS95等则是数字蜂窝系统。虽然其容量和功能与第一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业务主要限于话音和低速率数据96KB/S,远不能满足新业务和高传输速率的需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系统,它最早是国际电联ITUR于1985年提出的,当时命名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由于当时预期该系统在2000年使用,并工作在2000MHZ频段,故于1996年正式改名为IMT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大致目标是全球化、综合化和个人化。全球化就是提供全球海陆空三维的无缝隙覆盖,支持全球漫游业务;综合化就是提供多种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个人化就是有足够的系统容量、强大的多种用户管理能力、高保密性能和服务质量。一、IMT2000的技术要求和提供的业务1、IMT2000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对其无线传输技术提出了以下要求。1高速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业务①室内环境至少2MBIT/S;②室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IT/S;③室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IT/S。2传输速率能够按需分配3上下行连路能适应不对称需求移动通信从第二代过渡到第三代的主要特征是网络必须有足够的频率,不仅能提供话音、低速率数据等业务,而且具有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能力。2、IMT2000提供的业务根据ITU的建议,IMT2000提供的业务类型分为6种类型1话音业务上下行链路的信息速率都是16KBIT/S,属电路交换,对称型业务。2简单消息是对应于短信息SMS的业务,它的数据速率为14KBIT/S,属于分组交换。3交换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