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给弱势群体一个支点.doc
班级管理中给弱势群体一个支点摘要班级教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班级弱势群体常常成为“被遗忘的一族”,是班级管理中最需要关注的对象。给这些孩子一个合适的支点,帮助他们正确分析原因并积极教育引导,既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也是班级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内在需要。关键词班级管理弱势群体成因对策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题记班级弱势群体是指在班级学习生活中,由于习惯、方法、智力、心理或生活条件、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因素,而形成的学业成绩滞后、是非判断力不强、心理健康欠佳等不同形式的一个群体。因为在学习成绩、心理发展、外表长相、经济地位等一个或几个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缺陷,他们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却将自己的缺点无限放大,缺乏自信,悲观失望,烦恼苦闷,懦弱无助,性格孤僻,甚至偏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善(不愿)与人沟通交流。这些弱势群体存在心理、生理、行为障碍,在其身心发育的关键时候,若不施以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就会发展成为缺乏爱心、漠视生命,甚至于仇视身边的人和社会,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痛苦和危害。每一个班级都有弱势群体,常常成为“被遗忘的一族”,是班级管理中最需要关注的对象。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笔者认为,给这些孩子一个合适的支点,他们也都会有一番作为。这个支点最主要的就是正确归因、积极暗示,帮助他们恢复自尊自信。一、正确归因还弱势群体自尊归因理论是对人们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该理论是通过对人们前一段行为的因果关系的分析推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相关的环境,并直接影响和决定随之而产生的行为,因而对班级教育管理,特别是班级弱势群体的转化和帮扶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育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师生总喜欢将弱势群体的失败归因于智力低、能力差、任务难等原因中的稳定因素,就必然造成他们失去自尊,也就难以产生坚定的努力行为。实际上班级弱势群体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家庭、学业滞后、自控能力等原因。归因理论启发我们,在班级教育管理中要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成败得失及其思想认识做正确的归因,尽可能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我所带班级的李某,入校成绩较差,对同学和班级事务漠不关心,少言寡语,性格孤僻,总觉得低人一等,我就多次耐心地帮助他寻找原因,最后归因于他受家庭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