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产科的实践与思考.doc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产科的实践与思考谢黎黎俞蓉【摘要】目的探讨产科病区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产科病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行“以母婴为中心”的人员组织结构和护理分工制度,改革传统的排班模式,应用标准化作业流程对产妇实施健康宣教,对母婴实施连续的、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结果有效的提升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健康教育知晓率,充分发挥各层级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讨论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体现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护士的自身价值,使产妇及家属满意,护士满意,社会满意。【关键词】责任制整体护理产科健康教育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90年代初引入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护理工作由于引进了护理程序方法及整体护理、系统管理思想,在更新护理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密切护患关系、提高工作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1。它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全身心健康给予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那天起,一直负责到患者出院。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的护理。我科自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后,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不仅满足了母婴及家庭的需求,使产妇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产妇对护理过程满意度提高,还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密切了护患关系,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自2011年2月至2011年4月200例出院产妇进行预调查,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存在主要问题为健康教育知晓率、服务主动性和及时性不达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56月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选择了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00例产妇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后产妇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护理技术、服务主动性和及时性、服务人性化、病房管理等)、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差异。12方法121改革护士排班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根据科室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组管理,根据护士能力、护理工作量和产妇病情,实行“以母婴为中心”的人员组织结构和护理分工制度,明确护理工作责任,责任到人。改变传统的护理排班模式,由原来的5班交接改成3班交接,实行APN排班,根据产科的特殊性,晚夜班工作量大,急诊多,分娩和手术也多,所以我们延长了上白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