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病人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pdf
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第26卷第19期计划外拔管是指没有拔管指征的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插管脱落或患者将插管拔除,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1。意外拔管之后,患者因失去有效的呼吸通道而发生意外,只有充分认识其发生原因及危害性,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护理事故的发生。通过我科2005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317例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回顾性分析,现将有关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17例气管插管通气的病例中,有17例发生意外拔管,发生率53。其中12例为颅脑外伤患者,3例急性呼吸衰竭,1例重症胰腺炎,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5例经口气管插管,2例经鼻气管插管。11例意外拔管后重新置管通气,6例接无创呼吸机或面罩吸氧脱机成功。由于发现及处理及时,无死亡。2原因分析2.1疼痛舒适的改变置管后鼻腔和口腔内存有异物,尤其是经口插管,患者感到不适,加上导管对咽喉黏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使患者疼痛不适而发生拔管。2.2烦躁或意识不清意识一般可分为清楚、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5种2。当患者意识处于模糊、浅昏迷时,患者大脑的网状上行组织受到损伤或抑制,运动中枢不能控制行为的改变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躁动不安,对异物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极易发生拔管行为。本组17例次拔管中,14例次均发生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状态下。2.3缺乏有效的固定固定胶布的粘性不粘、缚带松脱、严重呛咳或翻身时呼吸机管道牵拉时而发生拔管。患者颜面部出汗及油脂分泌物多,口腔内分泌物多弄湿胶布而导致导管脱落。2.4缺乏有效的约束对于烦躁或意识不清的患者约束不牢,对清醒患者缺乏预见性,未采取适当的肢体约束而导致拔管。3护理对策31消除疼痛,减轻不适对需长时间留置气管插管的患者,如果原来是经口插管的,尽可能选择经鼻插管,因鼻插管易固定也便于口腔护理,还可经口进食,患者能耐受较长时间,相对不易拔管3,且鼻插管细,对咽喉黏膜刺激小。同时可遵医嘱使用镇痛镇静剂(丙泊酚、米唑安定)用微量注射泵由静脉内缓慢注入,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感,减少患者呼吸肌做功而利于治疗。3.2采取有效的固定方法选择粘性及韧性较好的胶布2条交叉固定住导管,贴于鼻翼的两侧,并每边的胶布再用3M敷贴固定。除此之外,还用一根棉带子系在导管上,绕患者头部一圈,ICU病人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陆菊珍(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江苏昆山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