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与CT 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分期系统比较.pdf
1036.头颈部放射学.MRI与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分期系统比较林蒙余小多罗德红欧阳汉周纯武【摘要】目的评价MRI与CT检查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鼻咽癌2008年分期、1992年福州分期及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系统进行比较。方法分析76例鼻咽癌初诊患者MRI和CT影像资料,依据2008年分期以MRI为标准,评价MRI与CT对鼻咽癌新分期的差异。并以MRI为标准,比较鼻咽癌不同分期系统间的差异。MRI与CT对肿瘤侵犯范围比较采用MCNEMAR法检验。结果MRI判断鼻咽癌翼内肌22例、翼外肌15例、颅底35例及颅内11例侵犯方面与CT分别为24、11、32、6例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判断咽旁间隙侵犯50例、咽后组淋巴结转移48例、T。期18例、T2期15例、N0期18例、N,期33例上,与CT分别为6L、23、1L、22、24、27例不一致者分别为11例、25例、7例、7例、6例及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T多显示的11例咽旁间隙侵犯,MRI证实5例为咽旁间隙受压,6例为咽后组淋巴结转移,而MRI较CT共多显示咽后组淋巴结转移25例,以上2点为引起T、N分期差异的主要原因。鼻咽癌2008年分期与1992年分期比较,T分期上升9例,下降1例,N分期上升16例,临床分期上升15例,下降L例;与2002年UICC分期比较,T分期上升7例,N分期上升10例,临床分期上升12例。结论与鼻咽癌2008分期规定的MR检查比较,CT在显示病变咽旁间隙侵犯及咽后组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1992年分期及2002年UICC分期,鼻咽癌2008分期主要使肿瘤T、N分期T升、临床分期上升。【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分期;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OMPARISONOFVALUEOFMRANDCTANDDIFFERENTSTAGINGSYSTEMINTHE日HAGNOSISOFNASOPHARYNGEALCARCINORLLALINMENG,YUXIAODUO,LUODE.如增,D“,VGHAN,ZHOUCHUN.伽;DEPARTMENTOFDIAGNOSTICIMAGING,CANCERHOSPITAL,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