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预测试卷语文古代诗歌题型.doc.doc
2012高考预测试卷语文古代诗歌题型适用全国各地区【古代诗歌题型解说与预测】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设题一般分值为8分。考生全面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恰当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准确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意境、物象和写作技巧,是做好诗歌鉴赏题的关键。为使考生了解常设题型,明确做题思路,下面,从三个方面做一解说。一.从诗歌的语言和意象入手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为了综合考查考生的鉴赏能力,设题者往往从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设置问题。为使学生掌握从诗歌的语言和意象入手鉴赏诗歌的方法,下面用实例进行说明。鉴赏古代诗歌,要注意分析、味诗歌中的重点字词所表达的意义。阅读时要逐字逐句的品味语言,将重要的字词作标记。重点的字词往往是那些有意蕴的动词,表修饰的形容词,摹拟声音、状貌的拟声词等。这些字词往往点明主旨,暗示人物的心迹,突出表现手法等。分析重点字词时,要结合所处语境,不能脱离诗歌,不要望文生义。鉴赏诗歌,还要注意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包括人和物),重点分析作者借以抒情达意的描写对象(景物)。要注意分析、体味作者借助意象抒发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好地鉴赏诗歌。【实例展示】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参考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分析分析重要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要结合所处语境,同时也要结合诗歌的感情基调,注意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高考资源网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正官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____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