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方法与步骤.doc.doc
12012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考点要求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鉴赏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景,即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事物形象(常指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一、人(诗中的人物或抒情主人公)★提问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步骤(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格式诗歌描写了一个的形象。诗中(原文择选)表达了(或表现了)。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表现了或揭露了)(感情)。1.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有才无法施展),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众鸟飞尽(众人得志时的表现),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而面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忘怀得失,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答诗歌塑造了一个忘怀得失,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形象。诗中“众鸟高飞尽”表现了众人得志的情景,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而面对敬亭山时,相看两不厌表现出作者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诗歌塑造的采桑女的形象是怎样的采桑女唐彦谦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注唐彦谦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里胥里中小吏。初眠蚕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为一眠。分析勤劳的备受压迫的下层劳动人民形象。采桑女清晨采桑,泪如雨下,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遭到无边痛苦。此诗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