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河床演变过程中环境影响初探
1荆江河床演变过程中环境影响初探彭玉明熊超高志斌长江水利委员会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00摘要结合荆江河道演变特点,将河道演变与荆江环境变化联系起来,分析了河道演变过程中河道突变对河道环境的影响、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及河道冲淤变化对水质的影响、荆江三口变化对荆江三口洪道环境的影响。河道突变对湿地、给排水造成影响,河道冲刷可能造成重金属的二次污染,荆江三口分流量的减少对三口洪道的水质产生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荆江环境治理建议。关键词河床演变;环境;影响1荆江自然地理荆江上起湖北省枝城(荆3)下迄湖南省城陵矶(荆186),全长3472KM。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长1717KM,上荆江为微弯分汊河型;下荆江长1755KM,为典型弯曲蜿蜒性河道。荆江两岸河网纵横,湖泊密集,南岸有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华容河分别自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1959年建闸控制)分流至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于城陵矶又汇入长江。见图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径流充沛,历代水患频繁,防洪问题十分突出。随着荆江河道的变化及水患的发生,荆江河道自然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河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图1荆江河段河势图2荆江河道演变特性荆江属于平原型河流,在平面形态上,上荆江属微弯型河道,下荆江属典型的蜿蜒型河道,尤其下荆江,河床演变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状态之中。下荆江裁弯、葛洲坝水利工程的运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3CB415205)作者简介彭玉明,男,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河流泥沙、河床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公安松滋口枝城董3荆3董5枣林岗枝江市沙市太平口陈家湾荆45观音寺荆州市石首市藕池口调关郝穴江陵县新厂姚圻脑荆145监利七里山莲花塘城陵矶荆186荆13芦家河关洲马羊洲三八滩金城洲突起洲乌龟洲孙良洲沮漳河观音矶冲和观矶篙子挡矶铁牛矶2行、三峡水库蓄水运行等对荆江河道带来相应的调整。1990年以来,由于受水沙条件变化的影响,荆江河床普遍发生了冲刷。随着护岸工程的实施,增强了河岸抗冲能力,抑制了近岸河床的横向发展,但局部河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有的河段河势变化剧烈。主要表现在长顺过渡段主流摆动频繁、河床冲深、洲滩有冲有淤、汊道移位、水流顶冲点上提或下移、崩岸频繁发生等。受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