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生物质能量.doc
生物质能量能源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能源开发利用史。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在经历了以煤为主的第二代能源之后,以石油为主的第三代能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人类必须寻找到一种可经济开发、丰富、清洁的能源。因此,开发与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建设发展的战略方向。目前,世界能源格局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常规能源为主,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氢气能、生物能等能源在内的多种能源并存的状况。就煤、石油、天然气、地热能、核能等能源来说,不仅储量、开发量有限,而且是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虽然理论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可经济开发的量并不大。单单依靠这些能源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人们预言能量巨大、分布广泛、可以再生、污染小的生物质能将成为第四代能源的主流能源。生物质气化技术主要是以低质生物质为原料的气化技术,使低质生物质完成从固态到可燃气体的转化。低质生物质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还可以使用玉米芯、木屑、柴草等。由于低质生物质的可再生性,因此,这项资源所产生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用途与城市管道煤气相同,燃烧稳定、热效率高、适用于炊事、取暖、锅炉等。该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前途极其广阔,实现了“一人烧火,全村用气”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生产的农作物秸秆约7亿吨,如此之大的资源除了一小部分用于畜牧外,其余的大部分以直接燃烧的方式将其浪费,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所以,合理有效的利用这项资源,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折合35亿吨标准煤,充分利用这项资源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炊事方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生物质气化技术是一种热化学处理技术,通过气化炉将固态生物质转化为使用方便而且清洁的可燃气体,用作燃料或生产动力。生物质气化技术,就是生物原料在缺氧状态下加热反应的能量转换过程。生物质是由碳、氢等元素和灰分组成,当它们被点燃时,只供应少量空气,并且采取措施控制其反应过程,使碳、氢元素变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烯气体,秸秆中大部分能量都转移到气体中,这就是气化过程。去除可燃气体中的灰分、焦油等杂质,通过供气系统将其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