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73页最新版) (1)_第1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73页最新版) (1)_第2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73页最新版) (1)_第3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73页最新版) (1)_第4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73页最新版)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1讲讲义总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总述同学们好,欢迎光临“环球职业教育在线”,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这门课,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同行和朋友,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一起学习和探讨,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获得执业资格。环评师的执业资格考试已经进行了两年,今年是第三年,相应的教材在不断完善,考点也越来越细,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看教材,不放过每一个考点。我们的学习是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的应试复习。我将用20讲的时间,根据大纲关于了解、熟悉、掌握的原则,一方面对所有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大家能够正确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合理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标准;另一方面,我将结合教材每节的内容,和大家一起做一些练习,最后我将结合模拟试题给大家讲一下答题方法。本科考试题型分三类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环境标准概述第一讲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2、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3、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4、了解主要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5、了解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6、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没变)一环境标准概述1环境标准的定义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2环境标准的分类我国的环境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按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和基础标准。3环境标准的作用(六点)31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标准具有法规约束性,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赋予的。环境标准是执法必不可少的依据和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标准本身所具有的法规特征是国家环境标准绝大多数是法律规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国家环境标准又是国家有关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2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我国环境质量标准是将环境规划总目标依据环境组成要素和控制项目在规定时间和空间内予以分解并定量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区域性,是环境规划的定量描述。环境规划指在什么地方到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标准,也就是通过环境规划来实现环境标准。33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环境标准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衡量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2环境质量状况的尺度,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判别污染源是否违法提供了依据。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和基础标准统一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的技术要求,为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正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34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动力。35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36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环境标准中指标值高低是确定污染源治理资金投入的技术依据。4环境标准的特性环境标准具有法规属性,具有强制性,必须执行。与产品质量标准在内涵、外延和制定标准的目的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形式相同。41在标准体系方面环境保护标准中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有国家和地方两级,而产品质量标准还有行业级标准和企业级标准。42在各级标准的优先执行关系上环境质量标准以国家级标准为主,地方环境质量标准补充,同时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地方标准补充国家标准中没有的,若有相同项目时,地方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在执行中优先于国家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则以国家级标准的效力最高。43环境保护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内涵不同产品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所做的统一规定,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产品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环境因素既有高度的特异性,不存在通用性和互换性。环境标准体系二环境标准体系1相关概念11体系在一定系统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12环境标准体系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间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环境标准体系结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2讲讲义国家标准(五项)、地方标准21国家标准(五项)国家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强制性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21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21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21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检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作的统一规定。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21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制定的标准物质。21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对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作的统一规定。22地方标准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322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222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2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3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31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3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33环境标准体系的体系要素331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他们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从环境监督管理的要求上集中体现了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环境标准体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表现。332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是环境标准的“标准”,它对统一、规范环境标准的制定、执行具有指导作用,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石。333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构成环境标准体系的支持系统。它们直接服务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内容上的配套补充以及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执行的技术保证。4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环境质量分等级,环境功能区分类别,一一对应。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对应类别的标准值4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和标准分三类和三级。4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和标准分五类和五级。同一水域兼有多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4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和标准分五类和五级。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5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51排放标准限值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控制技术基础上,不分级别。排放标准以减少单位产品或单位原料消耗量的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根据行业工艺的进步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适时对排放标准进行修订,逐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52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逐步脱离对应关系,由地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补充制定排入特殊保护区的排放标准。超前时间段不分级别,现时间段可以维持。53排放标准的作用对象是污染源,污染源排污量水平与生产工艺和处理技术密切相关,必须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才能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5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51排放标准限值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控制技术基础上,不分级别。排放标准以减少单位产品或单位原料消耗量的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根据行业工艺的进步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适时对排放标准进行修订,逐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52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逐步脱离对应关系,由地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补充制定排入特殊保护区的排放标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4准。超前时间段不分级别,现时间段可以维持。53排放标准的作用对象是污染源,污染源排污量水平与生产工艺和处理技术密切相关,必须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才能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的实施与实施监督三环境标准的实施与实施监督1环境标准的实施11根据环境要素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的划分环境功能区,并进行管理。12选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点位或断面。13按有关环境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频率和分析方法进行环境质量检测。14进行环境质量评价。15解决争议(书11页)2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2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有关标准要求确定该建设项目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书11页)项目设计、施工、验收及投产后,均应执行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所确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22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排放污染物,应按所属行业类型、所处环境功能区、排放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排放去向执行相应的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实施31被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强制性标准引用的方法标准具有强制性,必须强制执行。32在环境监测时,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频率,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规定测试和计算。33对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项目,若没有相应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时,可制定地方统一分析方法,与之配套执行。34因采用不同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所得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裁定,或指定采用一种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进行复测。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实施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中应使用国家环境标准样品41对各级环境监测分析试验室和分析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考核。42校准、检验分析仪器。43配制标准溶液44分析方法验证及其他环境监测工作。5国家基础标准与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实施。在下列活动中应执行国家基础标准,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51使用环境保护专业用语和名词术语时,执行环境名词术语标准。52排污口和污染物处理、处置场所图形标志时,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53环境保护档案、信息分类和编码时,采用环境档案、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54制定各类环境标准时,执行环境标准编写技术原则及技术规范。55划分各类环境功能区,执行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56进行生态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时,执行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57进行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时,执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58环境保护专用仪器设备进行认定时,采用有关仪器设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6环境标准的监督实施61实施监督的部门国家环保总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562实施监督的方式621自我监督由排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承担。622管理性监督由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环境标准实施监督系统应形成归口管理实施自我监督管理性监督的运行机制。小结1、国家环境标准体系。2、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3讲讲义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1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2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内容及要求;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4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5掌握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6掌握主要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及特点;7掌握常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与特点;8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和预测环境影响时段;9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10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则;11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要求及内容;1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13熟悉不同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评价要求;14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5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15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与特点;17熟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18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没变)一总纲的适用范围和发展趋势总纲的编制目的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本身是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不断改进、拓展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一项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编制大纲编制报告书(表)评估报告书(表)审批报告书(表)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准备正式工作编制报告21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评价工作等级。22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的工程分析,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开展公众意见调查,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23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分析汇总正式阶段所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从环境保护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完成报告。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1单项环境影响评价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6对各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统称单项环境影响评价。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各单项环境要素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划分的详细规定对应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导则。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进行划分。31工程特点包括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水等等。32环境特征包括自然环境条件和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及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现有环境特征发生变化的范围和程度。33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4不同等级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深度不同。一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评价,对该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影响预测、评价影响和提出措施,要比较全面和深入,需采用定量化计算来描述。二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评价,需采用定量化计算和定性描述完成。三级评价,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一般评价,采用定性描述完成。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单项环境要素评价的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所在地区环境特征、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环境的有关特殊要求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幅度上下不应超过一级。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四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1工程分析的基本原则11基本原则一是提出的数据资料一定要真实、准确、可信。二是凡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给出定量的结果。12一般原则一是要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工程分析要突出重点,表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三是工程分析应在对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建设方案、运行调度方式等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2工程分析的方法及特点21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22工程分析方法的特点221类比分析法要求时间长,需投入的工作量大,所得结果较准确,可信度较高。222物料平衡计算法以理论计算为基础,较简单,具有一定局限性。223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最为简便,但所获的数据准确性较差,可作为前两种方法的补充。2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工程分析应对建设项目全部项目组成和所有时段的全部行为过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特征、强度、方式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21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211工艺过程分析212资源、能源的储运分析213交通运输影响分析214厂地的开发利用分析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7215非正常工况分析22工程分析的重点通过工艺过程分析、核算,确定污染源强。应特别注意非正常工况污染源强的核算与确定。3工程分析的阶段划分施工阶段、运行阶段(正常状况和非正常状况或运行初期和运用中后期)、服务期满即退役阶段。五环境现状调查1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11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影响评价的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12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搜集现有的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在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1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应全面、详细,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应有定量的数据并作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调查内容适当增删。2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特点21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方法22特点221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222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223遥感方法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3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生态调查声环境社会经济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人群健康状况根据当地环境情况及建设项目特点,决定放射性、光与电磁辐射、振动、地面下沉及其他项目是否列入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4讲讲义环境影响预测六环境影响预测1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书28页)2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及特点21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专业判断法22特点221数学模式法,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需一定的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数据,应首先考虑。222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223类比分析法,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224专业判断法,定性的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3环境影响时期划分及环境影响预测时段31环境影响时期划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划分为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三种。生产运行阶段可分为运行初期和运行中后期。32环境影响预测时段所有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分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大型建设项目应进行建设阶段的影响预测;矿山开发应预测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在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环境对污染影响的承载能力。一般应考虑两个时段,污染影响的承载能力最差的时段(即环境净化能力最低的时段)和承载能力一般的时段,4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和内容41范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等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工程特点和环境特性及敏感保护目标分布等情况,同时在预测范围内应布设适当的预测点或断面,通过预测这些点或断面所受的环境影响,由点及面反映该范围所受的环境影响。具体的预测范围和预测点、断面设置,因环境要素的不同而不同。42内容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8421环境质量参数一类是常规参数,反映该评价项目的一般质量状况;一类是特征参数,反映该评价项目与建设项目有联系的环境质量状况。422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的预测,是对能代表评价区的各种环境质量参数变化的预测。各评价项目应预测的环境质量参数的类别和数目,与评价工作等级、工程和环境特性及当地的环保要求有关。预测应给出具体结果。评价时注意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即背景值)。42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一般包括生态系统整体性及其功能的变化预测和敏感生态问题预测,如野生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5环境影响评价方法51分单项评价法和多项评价法两种。52单项评价法及其应用原则521单项评价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律、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单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522应用原则在评价某个环境质量参数时,应对各预测点在不同情况下该参数的预测值均进行评价。单项评价应有重点,对影响较重的环境质量参数,应尽量评定与估价影响的特性、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53多项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原则531多项评价方法适用于各评价项目中多个质量参数的综合评价。所采用的方法见有关各单项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532采用多项评价方法时,不一定包括该项目已预测环境影响的所有质量参数,可以有重点地选择适当的质量参数进行评价。建设项目如需进行多个厂址优选时,要应用各评价项目的综合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七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1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总体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提出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2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总则;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31编写原则报告书的结论是全部评价工作的结论,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环境的关系。32编写要求文字简洁、准确,最好分条叙述。33内容概括地描述环境现状,同时要说明环境中现已存在的主要环境质量问题。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影响源及污染源状况。概括总结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结果。对环保措施的改进建议。对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的结论。小结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5讲讲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2掌握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3掌握对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气象调查时期的要求;4掌握大气稳定度分级;5掌握常用预测模式的适用条件;6掌握评价指数和污染分担率的定义;7掌握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要求;8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的确定及调查方法;9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及要求;10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监测布点原则与监测制度;11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要点;12熟悉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现有常规气象资料的采用原则;13熟悉地面气象资料和高空气象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14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及要求;15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选用原则;16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多源叠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9加的技术要求。(没变)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建设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和城市以及区域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二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等标排放量(评价等级判别参数)PIPII/0IX1093I第类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T/H;0I第类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各污染物按1H平均取值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计算。对于没有1H平均浓度限值的,按日平均浓度限值计算。2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依据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PI,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三级。见表31如果污染物数量大于1,取PI值中最大者,确定评价工作的级别。项目周围地表特征可分为平原和复杂两类地形。复杂地形指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后的排放量,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前的排放按非正常工况处理,只作事故排放情况的空气质量预测。3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而又没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特殊污染物,其评价工作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对于评价工作级别的调整,可根据项目的性质、总投资额和产值、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的分布情况、当地大气污染程度、评价区域所在地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环境功能区划,对评价工作的级别作适当调整,调整幅度上下各不超过一级。4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根据项目的级别确定。同时还应考虑评价区内和评价区边界外有关区域的地形、地理特征及该区域内是否包括大中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保护敏感区。一般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评价区的中心,以主导风向为主轴,按正方形或矩形划分评价区的范围。如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或南北向为主轴。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1014KM、46KM。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对于少数等标排放量较大的一、二级项目,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如果界外区域包含有环境保护敏感区,应将评级区扩大到界外区域。如果评价区包含有荒山、沙漠等非大气环境保护敏感区,则可适当缩小评价区的范围。大气环境状况调查二大气环境状况调查1大气环境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状况、项目和区域大气污染源以及评价区域内的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其中自然环境状况包括评价区域的地理、地形概况、土地利用情况和气象概况等。社会环境概况包括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以及评价区环境敏感点(区)的分布。2污染因子的筛选首先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污染源调查中的污染因子数一般不宜多于5个。污染因子待评价的大气污染物。3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污染源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两大类。固定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和民用污染源。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包括拟建项目污染源(对改扩建项目包括新、老污染源)及评价区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只调查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4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不同级别的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不同。评价级别越高,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越多。一级评价项目需进行以下九方面的调查绘制污染流程图;统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改扩建项目计算最终排放量;估计非正常排放量;将污染源按点源和面源分别统计;点源调查统计内容(详);面源调查统计内容(详);对于颗粒物污染源,调查其密度及粒径分布;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产生的扬尘按面源处理。通过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10试验或类比调查,确定其起动风速和扬尘量。5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51现有例行监测资料分析收集评价区内及其界外区域各例行大气监测点的近三年监测资料。(教材详37)52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监测项目筛选出的污染因子即监测因子;监测布点在评价区内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的原则布点(详37);监测制度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两期,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详)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监测的具体情况,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各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周期的浓度变化范围,计算并列表给出超标率和最大超标倍数,评价达标情况。注意监测时间满足评价标准对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6讲讲义污染气象调查分析污染气象调查分析1常规气象资料的采用原则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若气象台(站)在评价区域内,且和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大气稳定度和探空资料可直接使用;其他地面气象要素可作为该点的资料使用。三级评价项目直接使用建设项目所在地距离最近的气象台的资料。2常规气象资料的调查时期的要求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获取最近三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对于二、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获取最近一年的常规气象资料。3大气稳定度31大气稳定度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对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加速、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32云量云所覆盖天空的量,即云量。以不同高度分为高云和低云,总云量为高云量和低云量之和。云以十等份来划分覆盖天空的量。总云量8为阴天。33确定大气稳定度有多种方法,其中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用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判断大气稳定度,适合我国国情,是评价中常用方法。它认为,近地层大气的热状况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表面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用太阳高度角、云量和风速来判断大气稳定度。它分为六级,即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分别以A、B、C、D、E、F表示。分类时,先由云量与太阳高度角查出太阳辐射等级,再由太阳辐射等级与地面风速查找稳定度等级。34夜间大气稳定度一般为中性、较稳定或稳定类;阴天或大风时(风速6M/S时)的大气稳定度一般为中性稳定度;强不稳定类一般出现在白天、晴天和风速7MS。413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包括以下各项年、季(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年、季(期)风玫瑰图;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年、季(期)各风向,各风速段,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频率及年、季(期)的各级大气稳定度的出现频率。二、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进行和两项的调查。42高空气象资料421逆温指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422混合层指边界层中存在的湍流特征不连续界面以下的大气层,混合层高度即从地面算起至第一层稳定层底的高度。混合层内一般为不稳定层结,铅直稀释能力比较强。423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酌情调查下述距气象台站地面1500米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年、季(期)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包括从地面算起第一层和其他各层逆温)及其出现频率,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11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规定时间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日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概念是利用数学模式和必要的模拟试验,计算或估计评价项目的污染因子在评价区域内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21不利气象条件指熏烟状态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或称典型气象条件)。22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一、二、三级均须预测小时平均和日平均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的频率;评价区域年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图。一、二级评价还应预测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条件下上述预测内容;一级评价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预测内容。3多源叠加的技术要求31二、三级评价项目的多元叠加方法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受点上进行叠加。改扩建项目,还应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32一级评价项目的多元叠加方法在二、三级评价项目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考虑评价区的其他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以及界外区的高大点源,叠加其地面浓度。4常用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模式及其适用条件41有风时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点源在距地面10高平均风速1015M/S情况下,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段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需调查两类资料,一类是污染源的资料(包括污染源位置、源强及排放方式),另一类是气象资料(包括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的高度)。42小风和静风时点源扩散模式是一种简化的烟团模式,适用于地面10高处平均风速1015M的污染物、地面10高平均风速1015M/S,平坦地形,在模拟的单元时间段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需调查两类资料,一类是污染源的资料(包括污染源位置、源强及排放方式,以及颗粒物的直径和密度分布),另一类是气象资料(包括风向、风速和稳定度)。44熏烟模式主要用以计算日出以后,贴地逆温从下而上消失,逐渐形成混合层时,原来积聚在这一层的污染物所造成的高浓度污染预测。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1245面源扩散模式面源或无组织排放源的地面浓度预测;46体源扩散模式当无组织排放源为体源时的浓度预测;47线源扩散模式通常采用点源求和法求取,把线园画成无限多小点源,应用点源扩散模式进行计算,最后对小点源进行积分。适用条件同点源各种模式。48日平均浓度模式日平均浓度方法有保证率法、典型日法、换算法等。49长期平均浓度模式长期浓度预测包括计算年均浓度值,可利用联合频率的气象条件权重法或用全年气象资料逐次计算求平均法计算年均浓度值。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1评价指数IIIICI/C0I;CI某种污染因子不同取样时间的浓度预测值,M3,C0I某种污染因子对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3;II是判别评价因子是否超标的一种计算方法。II1为超标,否则为未超标。2污染分担率是指某污染源排放的某种污染物对某敏感区域或某关心点的浓度贡献比率。3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根据项目的选址、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污染控制措施、区域环境容量、区域总量控制、评价区域的气象条件等多方面对敏感区域或关心点以及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给出推荐方案对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明确给出推荐方案对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可行性结论。小结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7讲讲义相关的大气环境标准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1掌握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2掌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3掌握常规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4掌握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5掌握排放速率标准分级。6熟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指标体系。7熟悉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的有关规定。8熟悉监测采样时间与频次。9熟悉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10熟悉恶臭厂界标准值的分级。11熟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12熟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区域划分及年限划分。13熟悉一类区域禁止新建的锅炉类型。14熟悉新建锅炉房烟囱高度的有关规定。15熟悉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16熟悉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区域及各区域对工业炉窑建设的要求。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共分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功能区的划分是根据不同功能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实现对不同保护对象进行分区保护而制定的。一类区以保护自然生态及公众福利为主要对象,二、三类区以保护人体健康为主要对象。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对应于不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不同保护对象而建立的评价和管理环境空气质量的定量目标。共分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以此类推。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9种常规污染物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一氧化氮、臭氧、铅、苯并比、氟化物。31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M的颗粒物。32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M的颗粒物。33铅(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34苯并比(BAP)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比。35氟化物(F)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4常规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见表36)5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51年平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52季平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53月平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每月至少采样15日以上。54日平均任何一日的日平均浓度,每日至少12或18H的采样时间。551H平均任何1H的平均浓度,每小时至少45分钟的采样时间。56植物生长季平均任何一个植物生长季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57手动监测时注意取样时间的均匀分布和代表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概述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有专项排放标准的执行相应的专项排放标准。2本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3名词术语3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指设施处理后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或指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32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小时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33无组织排放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34无组织排放监控点为判别无组织排放是否超过标准而设立的监测点。35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在任何1小时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36污染源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37单位周界指单位与外界环境接界的边界。38无组织排放源指设置于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或具有无组织排放的建筑构造。露天煤场和干灰场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14属无组织排放源。39排气筒高度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4指标体系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制。5排放速率的标准分级标准规定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现有污染源分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二、三级。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现有污染源改建执行现有污染源的一级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8讲讲义有关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的有关规定6有关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的有关规定61排气筒高度除遵守表38列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62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若有三根以上的近距排气筒,且排放同一种污染物,应以前两根的等效排气筒,依次与第三、第四根排气筒取等效值。63若排气筒高度处于本标准列出的两个值之间,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以内插法计算;若某排气筒的高度大于或小于本标准列出的最大或最小值时,以外推法计算最高允许排放速率。64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65工业生产尾气确需燃烧排放的,其烟气黑度不得超过林格曼1级。7检测采样的时间和频次71本标准规定排气筒废气、无组织排放和特殊情况下的监测指标,均指任何1小时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72排气筒废气采样的时间和频次73无组织排放采样的时间和频次74特殊情况下采样的时间和频次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三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1名词术语11恶臭污染物12臭气浓度2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3标准值分级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4标准实施的有关基本规定共三点。四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除炼焦炉、焚烧炉、水泥工业以外使用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的管理,以及工业炉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工业炉窑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进行冶炼、焙烧、烧结、熔化、加热等工序的热工设备。2排放标准的适用区域本标准分三级,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相对应。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15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3时间段的划分划分两个时段,界线是1997年1月日。4烟囱高度的规定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15M。当烟囱(或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烟囱(或排气筒)还应高出建筑物3M以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名词术语11烟尘初始排放浓度12烟尘排放浓度13收到基灰分14过量空气系数2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单台出力大于455MW(65T/H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适用甘蔗渣锯末稻壳树皮等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3区域划分及年限划分31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32本标准中区域的划分指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33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时段指2000年12月31日以前建成使用的锅炉,时段指2001年1月1日起建成使用的锅炉(含在时段立项未建成或未运行使用的锅炉和建成使用锅炉中需要扩建、改造的锅炉。)4一类功能区新建锅炉的规定一类区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根据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该标准中适用的锅炉不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禁止在一类功能区内新、扩建污染源的规定。5烟囱高度的规定新建的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烟囱高度根据锅炉房装机总容量,按相关规定执行。小结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9讲讲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一)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1掌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2掌握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3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4熟悉地面水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5熟悉不同评价等级各类水域的调查时期;6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7熟悉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的原则。一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地面水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河流(包括河口)、湖泊、水库。2评价工作等级的分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不同级别的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等相应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及水质要求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一级评价最为详细,依此类推。3分级判据的基本内容31污水量污水排放量M3/D分为五个等级。Q2000020000Q10000中华环评网WWWEIACNCOM收集整理网友提供1610000Q50005000Q10001000Q200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及其它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32污染物分类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