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_测定及应用_第1页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_测定及应用_第2页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_测定及应用_第3页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_测定及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8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AUG2009第26卷第8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VOL26NO18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测定及应用孙秋香1肖婷21,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205摘要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食品、油脂、保健、医药、日化、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开发“绿色工程”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研究的内容是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测定,主要目的是测定茶叶在不同条件下茶多酚的含量,然后相互比较。例如茶汤放置时间,泡茶次数及PH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都希望自己每日饮用的茶水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多一些,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从茶水中获得茶多酚的最佳条件。关键词茶叶茶多酚提取测定应用收稿日期2009206220中图分类号O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344X20090820047203作者简介孙秋香1955,女,湖北黄冈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学材料的合成及提取。茶叶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茶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饮料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开发茶叶的新用途,开展茶叶的综合利用,尤其是利用低档茶叶或茶叶加工的下脚料来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用品,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6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发现茶叶提取物中含有一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各国科学家相继深入研究,证明它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即简称茶多酚GTP。茶多酚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1,具有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2。有防降解的作用,还具有明显的抗衰老、消除人体过剩的自由基,去脂减肥3,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4,抑制肿瘤细胞等药理功能,防治艾滋病,防龋护齿,抑制口臭,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有助于美容护肤,抗过敏,防腹泻,抗流感,增强免疫力,解烟毒等多种功效56。所以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7。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开拓了茶叶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发展以农副产物为原料的精细化学品,开发“绿色技术”,发展“绿色工程”已成为热门课题。目前国内外茶多酚粗品的提取的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浸提方法、微波浸提法等等820。在这些提取茶多酚的方法中,每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针对性和使用范围,使用时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本文采用的是溶剂提取法,近年来对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也很多,光度法测定茶多酚常用的有酒石酸亚铁比色法、近红外光谱法、差式分光光度法、三波长光度法等2123。本文采用的是酒石酸亚铁比色法。1实验部分11主要仪器、药品及材料仪器722E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电子天平,PH计,容量瓶,真空泵,布氏漏斗。化学试剂无水硫酸钠,硫酸亚铁FESO47H2O,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磷酸二氢钾KH2PO4,乙酸乙酯。均为分析纯试剂。材料老茶叶取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东区山上,因为季节的关系只有新鲜的老茶叶可以采摘。12茶多酚的提取工艺。采集茶叶去灰尘,洗干净晾干干茶叶粉碎90接近沸水中搅拌浸提过滤乙酸乙酯萃取得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得黄色粉末状茶多酚称量。121预处理。粉碎干茶叶将采集来的茶叶洗净、晾干,烘干,最后粉碎。粉碎的目的是与液体的接触面增大,使提取率增高。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用剪刀代替粉碎机,将干茶叶剪碎,并且用研钵研细。干茶叶量为5000G。122提取。在众多的提取方法中,选用了溶剂提取法,具体过程是称取经过预处理的干茶叶末3000G,加入250ML90接近沸水中搅拌浸提,过滤,先后用250ML的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两次有机相,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乙酸乙酯溶剂得黄色粉末状茶多酚。称量为02945G,提取率为098。13测定131定性测定。从外观上看,为黄色粉末状。物理性能为,易溶于水及乙醇,味苦涩。132定量测定方法。光度法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其测定原理是茶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蓝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133茶多酚标准溶液的配制24。称取122提取纯品02500G,加水溶解定容至250ML,混匀,即为每毫升含1MG122提取纯品的标准溶液MG/ML。134茶多酚的含量。茶多酚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茶多74酚标准溶液10ML、20ML、30ML、40ML于4个50ML容量瓶中,各加水至10ML,再加酒石酸亚铁溶液10ML,加入PH为75的磷酸缓冲液至刻度,混匀后用1比色皿,以空白试剂作参比,于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A,绘制出标准曲线。表1茶多酚标准曲线茶多酚标准溶液体积ML10203040A0115022303620475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MG/G375172741180715493Y32116X0003R21图1茶多酚标准曲线14实际应用141我校新鲜老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1411茶汤制备。准确称取预处理的试样300G,加450ML沸水,在沸水中浸提45MIN,在此期间每隔10MIN摇瓶一次,再过滤。洗涤残渣,滤液合并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1412茶汤测定。准确吸取茶汤2ML,注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8ML,酒石酸亚铁溶液10ML,用缓冲液定容至刻度,混匀。用1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作参比,于波长540NM处测吸光度,从图1茶多酚标准曲线查得溶液中茶多酚的量。1413结果计算。实验中所测得的在540NM处的吸光度为0083,茶汤的颜色为黄褐色,通过计算查标准曲线表1得到的茶多酚的含量为2707MG/G。这一数据表明我校新鲜老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142茶汤放置时间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准确称取磨碎试样300G茶叶四份,分别放入四个250ML的烧杯中,用200ML沸水浸泡,分别存放一天、两天、三天、五天,留取茶水,然后根据1412的步骤分别测其吸光度,从图1茶多酚标准曲线查得各溶液茶多酚的含量,其数据列于表2并作出图2。从图2很容易看出,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茶多酚的含量越来越少。表2茶汤放置时间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放置时间一天两天三天五天A0104007900640056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MG/G3392257720871827图2茶汤放置时间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143泡茶次数对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影响准确称取121预处理的试样300G,于250ML的烧杯中,然后用200ML的沸水冲泡茶叶,等水温冷至室温时,抽滤,分别留取滤液和滤渣,分别转入两个250ML的烧杯中,再将含有滤渣的烧杯中加入200ML沸水冲泡,同样将水冷至室温时抽虑,重复操作两次。随着泡茶次数的增加,茶水的颜色越来越浅,从黄褐色变为浅黄褐色。然后根据1412的步骤分别测其吸光度,同样从图1茶多酚标准曲线查得各溶液茶多酚的含量,其数据列于表3并作出图3。从图3也很容易看出,随着泡茶次数的增加,茶多酚的含量越来越少。表3泡茶次数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泡茶次数一次两次三次A00720119004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MG/G234838811305图3泡茶次数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144PH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利用同体积的茶水,加入同体积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在室温下静止两个半小时后测定其茶多酚的含量。测定步骤同1412的步骤分别测其吸光度,从而得出茶多酚的含量,其数据列于表4并作出图4和图5。表4PH对茶多酚的影响PHA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MG/G90300216858610089290384101083523819011035887970114371875801143718735011637836840120391461001193881图4PH对茶多酚吸光度的影响2结果与讨论本次实验,所采用的测定方法主要为酒石酸亚铁比色法。茶叶中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蓝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通过实验134测得300G预处理好的茶叶,制成的500ML84图5PH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的茶汤,测得波长在540NM处的吸光度是0083,通过查表1得到我校新鲜老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2707MG/G。外界条件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茶汤放置时间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在实验142中看出,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茶多酚的含量越少。茶多酚的含量在第一天最高,第五天的茶多酚含量最少。这是因为茶多酚具有还原性,随着放置时间增长,茶水中的茶多酚被氧化,所以其含量逐渐减少。也许是民间的一句俗语“不喝隔夜茶”的原因之一。二是在泡茶次数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从实验143可以得到结论,泡茶分为三次,其中第二次的茶水中的茶多酚的含量最高。远远高于头道茶和第三次泡茶的茶水,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往往喝第二次的茶水,头道茶是可以不喝的原因。三是泡茶所用水的酸碱性对茶多酚影响的实验中,从14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PH微偏酸性时茶多酚的含量远远高于偏碱时的含量,所以泡茶时所选用的水应该用稍偏酸性的水为好。通过实验表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冲泡时最好选用微酸性的水,喝第二道的茶水,冲好后及时饮用。3展望茶有其鲜明的抗衰老,保健作用,“饮茶”也已成为一种潮流。从茶叶中提取的天然产物茶多酚因其对人体有益,同时具有广泛的药理功能,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开发出在食品、油脂、日用化工中的作用后,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它在医药卫生保健方面的新作用。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世纪,人们不断呼吁绿色环保,特别是在促进人体健康天然药物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多酚恰恰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目前日本、美国、中国等都在研究茶多酚,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资源丰富。但技术相对滞后,大多进行粗提取和粗加工,茶多酚的精加工特别是在医药中的应用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相信随着人们对茶多酚研究的不断深入,茶多酚将日益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尤其是老茶叶、茶叶枝条、茶树根以及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以及下脚材料等没有多少市场价值的为可再生绿色资源,如果进行深加工为其它高附加值产品,不仅可以得到较高的利润,而且对于资源的成分利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2526参考文献1钱马华,赵伯涛,张卫明茶多酚提纯分离工艺研究J中成药,1998,20582林海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化学和应用J海峡药学,1997,92991013蒋滢,黄美英减肥降脂保健茶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1993,122244SAGESAKAMITANEY,MIWAM,OKADASPLATELETAGGREGATIONINHIBI2TORSINHOTEXTRACTSOFGREENTEAJCHEMPHARMBULL,1990,3837907935SAKANAKAS,AIZAWAM,KIMMINHIBITORYEFFORTSOFGREENTEA2POLYPHENOLSONGROWTHANDCELLULARADHERENCEOFANORALBACTERIUMPRO2PHYROMONASGINGIVALSJBIOSCIBIOTECHBIOCHEM,1996,6057457496UIM,YASUDAH,SHIBATAMTHEEFFECTOFTEACATECHINSFORHAL2ITOSISMPROCEEDINGSOFINTERNATIONSYMPOSIUMONTEASCIENCE,1991,826297顾雄毅,戴迎春茶多酚茶叶化学研究的新领域J化学世界,1996,38陶荣达茶多酚的制备和应用研究的进展J化学世界,1997,38264679曾振字,郑为完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工艺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1997,194313310谢笑天,郑萍,李国宝茶灰中提取抗氧化剂工艺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173505211熊何建,胡慰望,谢笔钧茶多酚分离制备的新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1997,6323412尹莲茶多酚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J食品科技,1998,6333413姜绍通,潘丽军,黄树新醋酸乙酯逆流萃取绿茶茶多酚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7宜掌,金红茶多酚的离子沉淀提取方法J应用化学,1995,12210710915易国斌,崔英德,廖列文,等PVPP吸附绿茶饮料中茶多酚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1,22511616宋世廉,于文潮,从茶叶下脚料提取儿茶素的新方法J中国食品工业,1999,12182017周志,汪兴平,张家年,等微波在茶多酚提取技术上的应用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5281018洪兴平,周志微波对茶多酚结构及其儿茶素组成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2,231373919尹莲超声法提取茶多酚的实验研究J食品工业,1999310L120宓晓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茶叶中EGCG等儿茶素组分的工艺研究J中国茶叶,1997,186181921陈华才,吕进,体春红,等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茶多酚中总儿茶素含量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1611722郎惠云,廖晓玲,杜月琴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J分析科学学报,2003,19215115323回瑞华,侯冬岩,关崇新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J分析测试学报,2003,22660632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茶茶多酚测定GB83138719871119批准,19880701实施。25凌敏,刘丽,袁华等茶多酚化学及其在医药保健中的应用J湖北化工,2001,3293126孙秋香,吴坷茶叶多糖的提取方法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23638下转第57页94动企业更加广泛地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而随着人们对这些天然防腐剂及其它天然食品添加剂需求的不断增加,也必然推动了相关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成长以及相关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从而促进天然食品添加剂更广泛地应用。参考文献1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072蒋士龙几种化学防腐剂的安全性及鉴别方法J肉类工业,2007,3191138393缪存影天然食品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430324王喜波,刘杨,姜云庆天然生物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1911945于雪骊,刘长江,张海涛等天然食品防腐剂多聚赖氨酸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食品工业科技,2007,42262276滕晓焕,曾维丽曲酸及其在食品中工业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12482497李兴峰,江波等新型生物防腐剂苯乳酸在食品中的研究与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58791SURVEYOFPRESERVATIVESINFOODXIAOCHANGQING1XUXIAOCHUN21,2COLLEGEOFCHEMISTRYANDLIFESCIENCE,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WUHAN430205,CHINAABSTRACTASTHEUSEOFFOODADDITIVESHASBECOMEEXTENSIVE,PUBLICAWARENESSOFFOODSAFETYHASRISENSHARPLY,ANDPEOPLEHAVEPAIDMOREANDMOREATTENTIONONTHEFOODADDITIVESESPECIALLYONTHEPRESERVATIVESACOMPREHENSIVESURVEYWASCARRIEDOUTONTHEFOODADDITIVESINFOODTHEN,THEAPPLICATIONOFPRESERVATIVESANDITSCAUSESWEREANALYZEDANDTHEFUTUREDEVELOP2MENTOFFOODADDITIVESANDTHEEXTENSIVEAPPLICATIONOFNATURALPRESERVATIVESWASALSOPROSPECTEDINTHISARTICLEKEYWORDSFOODADDITIVEPRESERVATIVESURVEY上接第49页THEEXTRACTIO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