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利息收入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_第1页
非利息收入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_第2页
非利息收入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_第3页
非利息收入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_第4页
非利息收入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摘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非利息收入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相关影响及其相关对策,因此本文通过收集中国十三家主要的上市商业银行 2006 年到 2013 年的财务年度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的从四个层面进行了研究:第一、非利息收入的界定范围及其自身特点。第二、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发展现状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与利息收入的相关性分析。第三、结合之前的分析选取变量,构造模型,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破产风险与银行绩效的相关影响。第四、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占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根据实证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与银行破产风险呈正相关,投资收益占比与银行破产风险呈负相关,但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对提高商业银行绩效并无显著地相关关系,究其原因可能与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的高度相关性,以及中国奉行的分业经营阻碍非利息收入的发展相关。据此笔者从六个方面对非利息收入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以期为非利息收入在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的拟创新点为两点。第一、本文将非利息收入对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研究分为两大层面进行,分别为破产风险与绩效两个方面,使得非利息收入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的研究角度更加完整。第二,本文利用最新的银行财务数据,保证了文章数据研究的时效性和可参考性。关键词:非利息收入;上市商业银行;破产风险;绩效风险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I目录第 1 章绪论11.1 选题背景11.2 选题的意义21.2.1 理论意义21.2.2 实践意义21.3 本文的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31.3.1 主要研究内容31.3.2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方法5第 2 章文献综述52.1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国外文献综述研究52.2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国内文献综述研究72.3 文献评述9第 3 章非利息收入的概念界定及特点103.1 非利息收入的概念103.2 非利息收入的界定133.3 非利息收入的特点14第 4 章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分析164.1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164.2 非利息收入相关性分析20第 5 章模型的建立与实证的分析21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1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指标的选择215.1.1 样本数据的选取215.1.2 变量的选取215.2 模型的设定245.3 回归结果与分析27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V5.3.1 描述性结果分析275.3.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29第 6 章对策及建议306.1 转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业务方向316.2 健全非利息收入财务处理及技术处理316.3 加强创新、拓宽渠道326.4 合理绩效考核、优化服务水平336.5 在分业中求发展346.6 加强风险监控35第 7 章结论与不足367.1 结论367.2 不足36参考文献38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0致谢41学位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42第一章绪论1第 1 章绪论1.1 选题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金融创新改革的日新月异,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依赖的传统存、贷、汇等利息收入业务的盈利空间逐渐缩小,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化利率改革的步伐也在逐步加紧,特别自 2013 年 7 月 20 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管制,使得原有的 0.7 倍贷款利率下限取消,这也就标志着中国的金融机构将根据市场的资金情况以及未来的资金走势,自主的决定贷款利率的水平,不再由政府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定和限制,因此利率水平的划定将更加具有市场性,原有的利率保护机制也由此将逐步消失,商业银行如果依旧继续以利息收入的经营为主,那么在激励的同业竞争下,势必将增加自身的经营风险。近年来,金融技术在商业银行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以及利用,非利息收入也以它风险程度低、占用资本少、对资产负债表影响小、灵活多变等特点,成为了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改变单一收入风险格局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西方的发达国家,早在 70 年代就开始了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经营,且发展规模以及业务占比都有了明显的增长,时至今日,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 1970 年的 20%增加到 2011 年的 44.7%:而欧洲的主要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也大都在 40%到 50%之间浮动。与之相对的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规模虽然每年都在稳步的上升,然而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依然较低,2013 年达到21.85%,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在利差盈利空间减少,以及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增加自身的竞争实力。非利息收入是中国银行业的首选目标。首先,在全球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企业进行生产融资的方式越来越多,为了减少自身负债的水平,企业更加倾向于通过发行股票、基金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因此商业银行传统利差信贷业务的盈利空间缩小,这就迫使商业银行必须增加自身收入的多元化,加大对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开展。其次非利息收入具有占用资金成本少,且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小等特点,商业银行为了减少自身的税收费用,增加盈利水平,也会促使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增长。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保持正常的经济秩序,自 1996 年央行颁布商业银行法后,中国一直实施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然而 2003 年中国加入 WTO 后,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同年,央行对商业银行法进行了修订,规定指出“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有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行规定的除外 1。”最后一句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话的添加,也为中国开展非利息收入开启了相应的空间。此后的近年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2005 年商业银行允许直接或者间接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2006 年“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2,2009 年中国商业银行可入股国内的保险公司。这一系列措施的发布,也标志着国家对于非利息收入开展的鼓励与支持,同时也为非利息收入业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中国共有十六家上市银行,包括五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三家城市商业银行,截止到 2013 年年末,根据新浪财经提供的十六家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表,其中资产总量较大的商业银行为 13 家,即五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及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也标志着这十三家商业银行对中国的银行业有着重要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目前中国的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开展程度还较低,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依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那么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增加是否能够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增加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加大中国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是否能够分散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呢?本文正是围绕以上问题,收集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相关研究。1.2 选题的意义1.2.1 理论意义商业银行始终遵循着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点原则,然而这三点之间并非是协调统一的 3,盈利性高的业务可能相应带来高风险,安全性下降,盈利性低的业务可能风险性较小,安全性增加。如何在这三点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一直是商业银行努力实现的目标。查阅相关文献,国内外大部分的学者对非利息收入的研究都集中在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或者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研究。而笔者认为,对于非利息收入的研究,应当从安全性以及盈利性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考量,以便明确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