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_第1页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_第2页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_第3页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_第4页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设 计题目: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学 生: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2015 年 6 月 18 日I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摘 要本设计通过分析步进电机结构、工作原理,查阅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相关科技文献,遵循实用、简单、可靠和低成本的原则,设计了一种既可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又需要控制要求比较高的控制系统。本次设计采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其强大的功能,把键盘和显示电路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操作方便、交互性强的控制系统。而且整个系统所包含的技术几乎包括了现本科学校控制专业所要求的知识,有利于实践教学取得最大效果。 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采用了动态扫描技术,节约了单片机资源。 系统软件采用结构化设计,具有易维护性,根据用户新的要求,对软件系统进行少量的修改,使系统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关键词:单片机,步进电机,中断II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eppingMotor Control SystemABSTRACTThis desig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tep into the motor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refer to the step motor control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 following practical, simple, reliable and low cost principle, design a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 is not high, but control the occasions that need to complete. For this design,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Using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the use of its powerful features, the keyboard and display circuit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a convenient operation, interactive and strong control system. And the technology of the whole system includes almost the knowledge that the undergraduate school control professional required, and it is helpful for the practice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maximum effect. The keyboard circuit and the display circuit use the dynamic scanning technology, saving the MCU resources. The software is structured and has the easy maintenance. According to the new request of the user, the software system can be modified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Key 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tepping motor, interrupt.III目 录摘 要 .IABSTRACT.II1 绪论 .11.1 设计背景 11.2 步进电机及其发展 21.3 研究的内容 32 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42.1 步进电机原理及控制技术 42.1.1 步进电机驱动方法 62.1.2 步进电机的特点 62.1.3 AT89C51 简介 72.1.4 ULN2003 芯片概述与特点 92.2 方案论证 102.3 总体硬件组成框图 103 系统硬件设计 .113.1 控制电路 113.2 最小系统 123.3 驱动电路 123.4 显示电路图 133.5 总体电路图 134 系统的软件设计 .144.1 主程序设计 144.2 定时中断设计 154.3 外部中断设计 165 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18IV5.1 软件调试记录 185.2 硬件调试记录 186 总结与展望 .22致 谢 .23参 考 文 献 .24附录 .26附录 .29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11 绪论1.1 设计背景单片机是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新兴领域,以单片机为代表的嵌入式系统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电子系统时代的到来。采用嵌入式系统集成器件,将电子系统的设计从单纯的硬件设计变为智能化的硬、软件设计,从而使现代电子系统软硬结合,具有智能化、系统功能,具有柔韧性及激励-运行-响应等特点。目前,单片机的价格己很低廉,这使得单片机的应用更为广泛,因此就有可能比较普遍地应用微机来控制各类电机完成各种新颖的、高性能的控制策略,使电机的各种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电机的性能更符合使用要求,还可以制造出各种便于控制的新型电机,使电机出现新的面貌。比较简单的电机微机控制,例如在适当的时刻让小型电动机起动、制动或反转之类,只要用微机控制继电器或电子开关元件使电路开通或关断就可以了。在各种机床设备及生产流水线中,现在已普遍采用带微机的可编程控制器,按一定的规律控制各类电动机的动作。至于复杂的控制,则要用微机控制电机的电压、电流、转矩、转速、转角等等,使电机按给定的指令准确工作。通过微机控制,可使电机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例如传统的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各有优缺点,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很好,但带有机械换向器。有机械磨损及换向火花等问题,交流电动机,不论是异步电动机还是同步电动机,结构都比直流电动机简单,工作也比直流电机可靠,但在频率恒定的电网上运行时,它们的速度不能方便而又经济地调节。交流电机采用正弦脉宽调制方式进行变频调速是比较理想的,但若要用普通的模拟电路或数电路完成这一任务,电路相当复杂,用微机控制就简单多了。若要进一步提高调速精度及动态性能,可采用矢量控制方案,它的调速性能将与直流电动机相当。但矢量控制比较复杂,用传统的模拟电路或数电路很难做到,而应用微机控制则能方便地实现。单片机品种繁多,就应用情况看,应用最广者当属 Intel 公司的 MCS-51 系列 8 位机。在 Philips 等公司推出新一代 80C51 系列单片机后,各种型号的 80C51 层出不穷。51 单片机是对所有兼容 Intel 8031 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该系列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 的 8031 单片机,后来随着 Flash rom 技术的发展,8031 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 8 位单片机之一,其代表型号是 ATMEL 公司的 AT89 系列,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中。很多公司都有 51 系列的兼容机型推出,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占有大量市场。51 单片机是基础入门的一个单片机,还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 52 系列的单片机一般不具备自编程的能力。近年,由于 CHMOS 技术的进步,大大地促进了单片机的 CMOS 化。CMOS 芯片除了低功耗特性之外,还具有功耗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2的可控性,使单片机可以工作在功耗精细管理状态。这也是今后以 80C51 取代 8051 为标准 MCU 芯片的原因。因为单片机芯片多数是采用 CMOS(金属栅氧化物)半导体工艺生产。CMOS 电路的特点是低功耗、高密度、低速度、低价格。采用双极型半导体工艺的 TTL 电路速度快,但功耗和芯片面积较大。随着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又出现了 HMOS(高密度、高速度 MOS)和 CHMOS 工艺。CHMOS 和 HMOS 工艺的结合。目前生产的 CHMOS 电路已达到 LSTTL 的速度,传输延迟时间小于 2ns,它的综合优势已在于 TTL 电路。因而,在单片机领域 CMOS 正在逐渐取代 TTL 电路 1。 单片机是通过内部总线把计算机的各主要部件接为一体,其内部总线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其中,地址总线的作用是在进行数据交换时提供地址,CPU 通过它们将地址输出到存储器或 I/O 接口;数据总线的作用是在 CPU 与存储器或I/O 接口之间,或存储器与外设之间交换数据;控制总线包括 CPU 发出的控制信号线和外部送入 CPU 的应答信号线等。 考虑到经济和可靠性的要求,本设计中采用 AT89C51 单片机,它宏晶科技设计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 8051 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 8051,但速度快 8-12 倍。 1.2步进电机及其发展步进电机又称脉冲电机或阶跃电机,国外一般称为 Stepmotor 或 Stepping motor, Pulse motor,Stepper servo,Stepper 等等。目前,随着电子技术拉制技术以及电动机本体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电机分类间的界面越来越模糊。这是机电一体化元件组件的必然趋势。就传统的步进电机来说,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根据输入的脉冲信号,每改变一次励磁状态就前进一定角度(或长度) ,若不改变励磁状态则保持一定位里而静止的电动机。从广义上讲,步进电机是一种受电脉冲信号控制的无刷式直流电机,也可看作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转速与控制脉冲频率同步的同步电机。步进电机的机理是基于基本的电磁铁作用,其原始模型起源于 1830 年至 1860 年间。1870 年前后开始以控制为目的的尝试,应用于氮弧灯的电极输送机构中。这被认为是最初的步进电机。此后,在电话自动交换机中广泛使用了步进电机。不久又在缺乏交流电源的船泊和飞机等独立系统中广泛应用 2。步进电机是一种感应点击,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电路,将直流电变成分时供电的,多相时序控制电流,用这种电流为步进电机供电,步进电机才能正常工作,驱动器就是为步进电机分时供电的,多相时序控制器。虽然步进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步进电机并不能象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由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 3。因此用好步进电机却非易事,它涉及到机械、电机、电子及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知识。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 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3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经济领域都有应用。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在步进电机本体方面随着永磁材料的发展,各种实用性步进电机应运而生,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则推进了步进电机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在近 30 年间,步进电机迅速地发展并成熟起来,从发展趋向来讲,步进电机已经能与直流电机、异步电机,以及同步电机并列,从而成为电机的一种基本类型。传统的步进电机一般可分为永磁式步进电机(PM Step Motor),反应式步进电机(VR Step Motor)和混合式步进电机(Hybrid Step Motor )三种。永磁式步进电机类似于永磁转子的同步电机,转子上安装有永磁体,但定子一般为集中式绕组。反应式步进电机靠变磁阻原理运行,没有永磁体。混合式步进电机最初是作为一种低速驱动用的交流同步电机而设计的,后来发现如果各相绕组通以直流脉冲,这种电机也能步进运动。它的转子嵌有轴向充磁磁钢,主要依靠定转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由于它特殊的结构,它的步距角远小于永磁式步进电机,也可看成是一种极对数很多的永磁式转子同步电机 4。我国步进电机的研究及制造始于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从 50 年代后期到 60 年代后期,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研究一些装置而使用或开发少量产品。这些产品以多段结构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为主。70 年代初期,步进电机的生产和研究有所突破。除反映在驱动器设计方面的长足进步外,对反应式步进电机本体的设计研究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为成品发展阶段,新品种高性能电机不断被开发。自 80 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对步进电机精确模型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各种混合式步进电机及驱动器作为产品广泛利用。自本世纪中叶,步进电机的应用渗进到数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数控)机械中广泛利用其开环拉制的特点。近十几年来,步进电机在 FA 机器 (Factory Automation)和计算机外部设备等领域作为控制用电动机和驱动用电动机而广泛使用。1.3研究的内容本论文研究的是反应式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驱动。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磁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当步进驱动器接受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它的旋转式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的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并且以 MCS-51 系列单片机 89 为核心控制器,采用分频和频率选择控制电机速度,采用细分驱动控制方式,选用 8713 脉冲分配器,它可以驱动三相、四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 13。本设计内容主要是基于单片机的反应式步进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包括控制部分硬件设计、驱动部分硬件设计、电源供电部分的设计和系统软件部分设计。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42 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