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法研究_第1页
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法研究_第2页
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法研究_第3页
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法研究_第4页
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图分类号:F062.9我 国 物 流 园 区 布 局 规 划 方 法 研 究产业经济学卢文训张 云 副 教 授二一年二月学校代码:10252学 号:0721502上海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 国 物 流 园 区 布 局 规 划 方 法 研 究姓 名 卢文训系 别 管理学院专 业 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指导教师 张云 副教授学位论文完成日期 2010 年 2 月I摘 要近年来,物流业已被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物流业的发展程度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我国首次把现代物流产业纳入国家加快发展的重点领域, 指出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 建设大型物流枢纽, 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 。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结点,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和科学发展对我国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和规模研究都是物流园区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涉及很多学科,包括宏微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现代物流学、系统科学、区位学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本文以上述诸多学科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从分析物流园区的基本理论入手,分别阐述了物流园区的类型划分、内涵、系统构成、功能组合,并从园区规模、管理方式和物流结点等三个方面,比较了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分析物流系统布局规划与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之间的层次关系,试着提出了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的基本程序。本文重点研究了物流园区的数量确定和宏观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在物流园区的数量和选址方法研究中,试着分别建立了单个物流园区的选址模型,以及多个物流园区的数量确定和选址模型,并通过实证,对模型进行了算法研究。最后,就我国物流园区的数量和选址规划,以及园区规模等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关键词:物流园区、布局、规划IIABSTRACTIn recent years,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basic industri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s, and a powerful drive as well. The lev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asurement of a countrys modernization level, and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it has been hailed as the accelerator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11th Five-Year Plan“, it is been firstly mentioned that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will be taken as an industry that the nation will take a priority to develop, the outline pointed out that “to enhance the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s, to bulid the l logistics hub, to develop logistics centers for regional economic areas“, Logistics Park is an import junction point in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The percipient overall layout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park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s.The logistics park overall layout plan has always been mentioned as an very important branch in the theory of Logistics Park studies, it involves many theories, such as macro-and micro economics, economic geography, modern logistics, systems science, science and urban location,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s and many other branches of the economics theory. Base on above mentioned theories, this paper begins from analysis of the basic theory of logistics park, describes the type of logistics parks, connotation, system structure, function combination, and from three different visions: size of the logistics park, management and logistics hub, compared the commons and differences of logistics park, logistics center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By comparing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economic areas and logistic parks, this paper try to found the procedure on how to research the logistic allover layou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umber of logistics parks and macro-space overall layout, in research of the logistics park and location planning, try to establish a theory model for individual logistics park and multi logistics park modal, and try to approve the workability of this theory model by analyze the statistics of the logistics park located in Shanghai area.IIIFinally,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number of Chinas logistics parks and overall layout.Key words:Logistics Park, Overall Layout, PlanIV目录摘 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的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41.3.1 国外物流园区发展和研究概况 .51.3.2 国内物流园区发展和研究状况 .71.4 论文的研究对象 .111.4.1 全国性的物流系统规划 .111.4.2 区域性的物流系统规划 .111.4.3 经济中心城市的物流系统规划 .11第二章 物流园区相关理论 .172.1 物流园区的相关理论 .172.1.1 物流园区与推进型产业理论 .172.1.2 物流园区与价值链理论 .182.1.3 物流园区与城市圈经济理论 .192.1.4 物流园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192.2 关于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相关理论 .202.2.1 关于物流园区的内涵 .202.2.2 物流园区的类型 .242.2.3 物流园区的功能组合 .262.2.4 物流园区的系统构成 .272.3 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联系和区别 .28第三章 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3.1 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1.1 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现状 .313.1.2 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1.3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333.2 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园区规划 .343.3 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模型方法 .35V3.4 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程序 .363.5 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原则 .37第四章 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法的实证分析 .414.1 未来我国主要中心城市的布局形态和空间结构分析 .414.1.1 主要中心城市内部结构重组 .414.1.2 中心城市的城市结构扩展方式 .424.1.3 未来我国主要城市的布局形态和空间结构 .424.2 物流园区数量和选址规划的多功能区分配 迭代寻优法 .444.2.1 物流园区数量确定和选址规划的程序 .444.2.2 物流功能区的规划 .454.2.3 构建物流园区数量和选址模型 .464.2.3 模型构建 .494.3 实例应用分析 .55第五章 对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政策建议 .615.1 搞好物流园区规划中的开发环境与市场分析 .615.1.1 要做好市场调研与资料收集 .615.1.2 要做好开发环境分析 .625.1.3 市场需求分析 .625.2 搞好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 .635.3 搞好物流园区项目布局和建设规模确定 .635.4 把物流园区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655.5 打破行政区划,统筹物流园区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65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761 论文的研究成果及总结 .6762 待研究的问题 .67参考文献 .69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72致 谢 .73第一章 绪论1第一章 绪论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物流活动是分散在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领域中,由运输、储存、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诸多环节所组成的生产经营性活动。由于传统意义的物流活动是分散的,孤立的存在于不同生产企业的不同的流通部门的内部,所以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很低,往往不受重视,所以其效率低下。统计资料显示,各个国家的经济受物流成本的显著影响。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以较小的物流成本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那么这说明该国家的物流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2008 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432900 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 28.1%。同时,我国物流费用为 24032 亿,占 GDP比重为 18.4,与上年同期持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约为 GDP 的 10(美国(105)、日本(114)、英国(101)、新加坡(139)、中国香港(137)以及中国台湾(131)) ,我国物流费用几乎是发达国家的一倍。这既说明我国物流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非常低,也说明物流运营管理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也正说明了经济结构优化的努力方向所在。研究如何在物流活动领域提高效率与服务质量,寻求开发从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与降低人力资本的“第二利润源泉”之外的降低流通成本的“第三利润源” ,最早起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美国军事部门运用运筹学与当时刚刚问世的计算机技术对军事基地合理库存量的确定、运输线路的确定和运输工具的合理使用进行了科学规划,其后将此成果用于民用生产,原来具有军事后勤概念的“Logistics”一词,含义也就延伸为意指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用户的物理性流动。1962 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权威 PF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强调应该高度重视流通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在这一背景下,1963 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物流专业组织“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 1986 年,CLM 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规划、设施以及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法研究2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起点到使用点高效、低成本流动及存储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也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1992 年,CLM 修订了对物流的定义,指出“物流是物料从供应商通过不同的设施到达顾客过程中的运输、储存、控制以及在每一个环节对于所有可回收物料的收集的整合。1998 年,CLM 又将物流重新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规划、执行并且控制从源头到消费地的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的正向、逆向流动以及存储,以达到高效、低成本的目的” 。此定义将物流的对象从实物扩展到相关的信息,并将物流活动从搬运、装卸、仓储和运输等过程扩展到包括对物流系统的设计、实施、控制在内的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一系列过程。由于其应用结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后日本、西欧各国也群起而仿效之。但是西方国家对物流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在刚开始认识物流的巨大潜力时,他们只注重企业微观物流的研究和建设,由此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