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PPT课件_第1页
血液循环PPT课件_第2页
血液循环PPT课件_第3页
血液循环PPT课件_第4页
血液循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生理学,1,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 动脉血压指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2,(一)动脉血压1. 动脉血压的形成:(1)前提:循环系统足够 的血量充盈(2)动力: 心室射血,3,(一)动脉血压1. 动脉血压的形成:(3)阻力: 外周阻力(4)缓冲: 主/大动脉的 弹性贮器作用,4,5,2.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与测量方法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100120mmHg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6080mmHg 收缩压 / 舒张压mmHg 脉搏压(pulse pressure): Sp-Dp3040mmHg 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 + 1/3脉压 100mmHg,图 正常年轻人肱动脉压曲线,6,肱动脉血压的间接测定法及原理,120/80mmHg,7,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 年龄:血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Sp的升高比Dp的升高更显著 左臂右臂(510mmHg) 双峰双谷: 上午610时、下午48时 高峰(测血压) 凌晨23时和晚8时以后 低谷,8,3. 高血压(hypertension)和高血压前期,和,或,或,9,(1)搏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匹配情况,4.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10,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11,(二)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 因动脉血压的周期性变化而引起动脉管壁周期性波动的现象。,动脉脉搏图,12,图 正常及病理情况下的动脉脉搏图,13,四、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一)静脉血压 中心静脉压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概念: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正常值为412cmH2O 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V回流血量关系 意义: 反映心功和V回流量 控制补液速度和量的监测指标,心脏射血功能右心房腔静脉淤血中心静脉压输液量、速度静脉回心血量、速度中心静脉压,14,中心静脉压与动脉血压变化的意义- 中心V压 动脉血压 意 义- 血容量不足 正常 射血功能良好,血容量不足 射血功能,血容量(相对) 正常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可能有血容量不足,或容量血管过度收缩,,肺循环阻力过高,正常 射血功能减退,15,(二)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 1. 体循环平均压: 2. 心脏收缩力:(心泵) 3. 骨骼肌挤压:(肌泵),16,(二)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 4. 体位改变:立变卧,患肢抬高防水肿心衰取半卧位 体位性低血压,17,(二)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 5. 呼吸运动: 吸气 (呼吸泵) 动脉压 (BP),18,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一)组成及功能 微动脉(总闸门)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分闸门) 真毛细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 动-静脉吻合支 微静脉(后闸门),19,1.迂回通路:物质交换 微A后微ACap前扩约肌真毛细血管微V (肠系膜、肝脾)(血流缓慢迂回、交替开放)2.直捷通路:血液快速回流 微A后微A通血Cap微V (骨骼肌)(血流速快、常开放)3.动-静脉短路:调节体温 微A吻合支微V (皮肤皮下组织)(仅体温升高时开放),(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20,(三)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1.微循环的血流阻力 微动脉的血流阻力最大,对微循环血量的调控 起主要作用。 2.微循环血量的调节,血管舒缩活动,21,(四)微循环的物质交换 1.扩散(气体、小分子溶质) 2.滤过和重吸收(水) 3.吞饮(大分子),22,(五)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1N调节: 交感N(+) 微循环血流量 交感N(-) 微循环血流量 2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 缩血管 去甲肾上腺素 微循环血流量 (经常性调节) 局部代谢产物 舒血管 (CO2,乳酸) 微循环血流量,23,动力 :有效滤过压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 (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六、组织液生成与淋巴循环(一)组织液的生成,24,(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25,26,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淋巴管系统(lymphatic system)是组织液回流入血的一个重要的辅助系统。,27,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一)淋巴液的生成组织液进入淋巴管生成。动力:组织液与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二)影响淋巴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28,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9, 一、神经调节 (一)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1. 心脏的神经支配和作用,30,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起源 T1T5胸段脊髓 延髓的迷走神经 侧角 背核和疑核 分布 窦房结-心室肌 窦房结-心房肌 (整个心脏) 房室交界(心室少) 递质 NE Ach 受体 1-R (阻断剂普萘洛尔) -R 效应 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机制 Ca2+内流 Ca2+内流,K+外流,31,受体阻断剂降压药(如倍他乐克 ),32,机制 心交感N 心迷走N,变 时 4期Ca2+内流 窦4期Ca2+内流+ K+外流 自动去极速 自动去极速 自律性 自律性,变 力 2期Ca2+内流内Ca2+释 复极K+外流复极化速 AP 2期 Ca2+内流 AP 2期 Ca2+内流 收缩力 收缩力,变传导 0期Ca2+ 0期 Ca2+内流 去极速幅度 去极速幅度 传导性 传导性,33,钙拮抗剂降压药(如硝苯地平 ),34,心交感紧张和心迷走紧张 来源: 延髓心血管中枢 优势:心迷走紧张(安静时占优势) 心率70次/分( 1-R 2-R 作用: 动脉和静脉广泛收缩,血压升高(升压药); 对心脏的直接正性作用, 可被减压反射的间接作用掩盖心率下降。 (静脉NE给药升压但降心率),53,肾上腺素(E) 去甲肾上腺素(NE)来 源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髓质、交感N节后纤维 个 性 强心剂 升压剂 心脏 结合1受体 基本同E 但在体心率 血管 结合和2受体 结合受体 (大) 皮肤、内脏血管缩 除冠脉外 (小)骨骼肌、心、肝血管舒 全身各器官血管缩 外周阻力、DP,54,(三)血管升压素 / 抗利尿激素(VP/ADH),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血浆晶渗压,血容量,Bp,渗透压感受器+,容量感受器-,压力感受器-,血管升压素(VP),神经垂体,Vasopressin/antidiuretic hormone (VP/ADH),(大剂量,最强)血管收缩,抗利尿效应(生理剂量 ),血管V2受体,肾脏V1受体,55,(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 血管内皮生成的舒血管物质 内皮舒张因子(EDRF) NO,作用:舒张血管:NO激活血管平滑肌AC cGMP 游离Ca2+血管舒张外周阻力 BP 抑制血小板黏附介导某些舒血管效应(ACh、缓激肽), 前列环素(PGI2): 血管舒张。,56,2. 缩血管物质:内皮缩血管因子(EDCF):其中,内皮素强烈持久缩血管物质。,BP,外周阻力,血管收缩,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血流对内皮的切应力,57,(五)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种类:缓激肽、血管舒张素(胰激肽) 作用:强烈舒血管,调节局部血流量 缓激肽参与血压调节降血压,58,(六)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uretic peptide,ANP),适宜刺激: 来源: 作用:,心血管活动心率和搏出量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利钠、利尿作用 细胞外液量 抑制ADH的释放抑制肾近球细胞释放肾素抑制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抑制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释放醛固酮舒张出、入球小动脉肾血浆流量和GFR,BP,血容量、内皮素、VP,心 房 肌,合成释放,心 房 钠 尿 肽,59,阿片肽(吗啡样活性多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