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管理艺术_第1页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_第2页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_第3页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_第4页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斯坦福大学帕斯卡尔和哈佛大学阿索斯两教授合著 1981 年 2 月出版) 、 Z 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 (Theory Z How American Business Can Meet the Japanese Challenge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学教授,美籍日本人威廉大内著 1981 年 4 月出版) 、公司文化 (Corporate Cultures, 哈佛大学迪尔教授和麦金赛咨询公司顾问肯尼迪合著,1982 年 7 月出版) ,它们是论述企业文化的最早著作,也是今天理论界公认的经典。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指出“企业管理的现实并不是独立的,它是由社会和文化决定的”,并引述彼得德鲁克的见解,认为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即有其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工具和语言的种文化。作者提出了后来被广泛运用的、著名的“7S管理模式”,即用策略(strategy) 、结构(structure) 、制度(system ) 、人员(staff) 、作风(style) 、技能(skill) 、以及最高目标( super-ordinate goals )七个以英文字母 S 为首的名词,分别表示影响企业成败的七项关键因素。作者特别指出第七项要素“最高目标” 是指企业灌输给职工的主要精神或价值观念,它所提供粘液可以将其它六项要素结合起来。当这些要素紧密地相互结合时,企业的内部组织就会更加一体化,并将持久地自立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Z 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这样写道:“这种含蓄而不明显的理论是不能用若干句话把它完整地写下来的。它是通过骨干经理们的共同文化而沟通的。这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为全体雇员所共有。 ”“这种公司文化包括一整套象征、仪式和神话。它们把公司的价值观和信念传输给雇员们。 ”该书对于“ 公司文化”的解释是:“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一个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成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职工活动、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职工并代代相传。 ” 公司文化作者认为,公司文化“是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和象征的凝聚”。他指出: “每个企业事实上每个组织 都有一种文化。有时候它是零散且从外面难于辨认有些职工忠于他们的上司,另一些则忠于工会,如果你问职工们为什么工作,他们将回答因为我们需要钱嘛。可在另一方面,有时一个组织的文化非常强烈而凝聚,每个职工都知道公司的目标,而他们是为这些目标在工作。无论是强烈还是微弱,公司文化有力地影响到整个组织;它实际上影响到每一件事从谁得到提升和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到职工如何穿着以及爱好什么娱乐。 ”企业文化还指出:企业文化它不象产品、设备、组织机构那样,以实物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可以触摸,或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对象而独立地存在于人体之外。它是一种微妙性的东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蕴藏于每个员工自身之内,是作为一种氛围笼罩着整个企业。企业中的每个人无时无处不在受到它的影响和约束,真切地感到它的存在。至于一个企业究竟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的作者认为可以通过管理咨询,先从表面开始,然后仔细观察分析企业的无意识行为,就能判断出该企业文化的趋向。威廉大内Z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该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并以此得出结论日本企业的效率普遍高于美国企业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文化,美国 企业要赶上日本企业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Z 理论认为企业中的信任和微妙性不仅通过有效的协调提高了生产率,而且还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当时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在日本企业面前日渐衰退,这一结论为许 多困惑中的企业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于是企业文化研究成了一种时尚。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认为企业文化有五大 要素: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及仪式和文化网络;彼得斯和沃特曼追求卓越-美国成功公司的经验一书以美国著名企业为研究对象并从企业 文化的层面去追寻企业成功的必然原因;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同样的从民族文化传统和企业文化传统来解剖企业的管理艺术。这四本被誉为企业文化研究经典名著的企业文化专著从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的高度来把握企业管理的真谛从而揭示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艺术价值。1。美埃德加H沙因 著企业文化生存指南2。瑞士施奈德 法巴尔索克斯 著跨文化管理3。郭士纳 著谁说大象不能跳舞4。美杰克斯塔克 博伯林厄姆 著伟大的商业文化前两本是理论方面的。第一本是沙因在企业文化方面的最新最成就的著作,只是在跨文化管理方面没有什么涉及,不过第二本是跨文化管理方面的专著,两者结合起来,理论方面就算齐了。注意一下第二本的著者,同名的书很多。必读类:1、 企业文化学:罗长海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该书对企业文化学的来龙去脉和代表性理论作了全景式的描述,基本上可以代表国内企业文化学的研究水平。2、 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帕斯卡尔、阿索斯著企业文化理论兴起阶段的“四大名著” (除本书外,还有追求卓越 、威廉大内的Z 理论以及特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合著的公司文化 )之一。书中提出的“7 S”模型成为企业文化理论应用最广的模型之一。3、 追求卓越:托马斯彼德斯,罗伯特沃特曼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版 企业文化“四大名著”中流布最广的一本。企业文化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本书得到了集中体现,同时这本书也集中表现出了企业文化著作的优劣:优处在于行文汪洋滋肆,富于启发性;劣处在于不求实证,过于夸张。4、 组织文化与领导:爱德加沙因著 中国友谊出版社1989 年版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本书对这些基本的问题进行了论证,因而虽然其在社会上没有“四大名著”那样轰动,但实际上是企业文化学确立的标志。5、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著 华夏出版社 1997 年中译本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美国的企业文化研究走向实证化、应用化。通过本书可以略窥这种研究方法之一斑,同时本书关于“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结论也是富有启发性的。6、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著圣吉的这本书自成一体,并没有追溯企业文化理论的传统,但却可以被视为企业文化学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最新成果:既有理论上的,也有实务上的。7、 再造企业:詹姆斯钱匹、迈克尔汉默著企业再造和企业文化重建是企业的永恒主题8、 松下幸之助经营管理全集企业文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20 世纪实践这门学问最成功的企业家前有松下兴之助,后有杰克韦尔奇。9、 企业形象革命:加藤邦宏著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设计基本上是“体”和“用”的关系,台湾艺风堂的一系列著作(除本书外,著名的还有日本型 CI 战略 、CI 推进手册等)都可以参考。10、 大卫 奥格威自传广告和企业文化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选读类:第一主题:经营管理1、 管理学: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2、德鲁克(也有译作“杜拉克”的)管理学著作一种,如旁观者管理大师杜拉克回忆录 、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等3、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学著作一种,如:竞争战略 、 竞争优势等。4、约翰科特的领导学著作一种,如: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 权力与影响 、 总经理等5、科特勒的营销学第二主题:人6、马斯洛:激励与个性 (或者卡西尔的人论 )第三主题:变革与未来7、比尔 盖茨著作一种,如:数字神经系统或未来之路第四主题:公司发展810、关于惠普、微软、通用电气、IBM、Cisco 等企业的著作 3 本如兰 斯特劳斯的微软之路 、珍妮特洛尔的杰克 韦尔奇如是说 ,盛田昭夫的日本造 ,葛洛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虞有澄的我看英特尔等等。建议看看人力资源相关的书,人力资源的制度是企业价值观的最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