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_第1页
硕士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_第2页
硕士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_第3页
硕士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_第4页
硕士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惠及当代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三农“在全省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2005 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 1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5.4 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64.5%,比全国高 7.5 个百分点;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48.6%,比全国高 3.9 个百分点。在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有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现实意义:一项惠及当代、泽被千秋的民心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可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基本要求。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主要是2指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总体目标是在未来 15 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安徽这样的农业大省来说尤为必要。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共同富裕的核心是使所有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向小康转变。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目前,最应启动内需的地方就是农村,农民是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农民收入没有较快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得不到较大改善,扩大内需就缺乏长期可靠的市场支撑。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不竭的现实消费需要,进而拉动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大大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释放农民的消费潜力,激活农村巨大的消费需求,繁荣农村经济。3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推进跨越式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发挥原有产业、资源优势,更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安徽奋力崛起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空间和潜力很大程度上也在农村,最终的进程更取决于农村。只有广大农民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明显改变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也只有加快新农村建设,形成农村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态势,才能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二、新农村建设的迫切性: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公用事业落后等状况亟待改变近年来,安徽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相比,与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不少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1、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农业生产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仍处于比较艰难的爬坡阶段,总量扩张少、发展速度低、效率提高慢。从总量看,2005 年,全省一产增加值 959.6 亿元,比 2000年增加 217.8 亿元,年均增加 43.6 亿元,只相当于 GDP 增量的48.8%;全省 61 个县(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 45.9%,低于其人口所占比重 26.3 个百分点。从速度看,“十五“时期,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仅增长 1.3%,分别低于第二、第三产业 12.3 个和 11.4 个百分点,低于全国 2.6 个百分点,比 “八五“、“九五“时期分别低 2.8 个和 4.4 个百分点。从产出效率看,2005 年全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 5307 元/人,比 2000 年提高 1632 元/人,但与二产、三产的差距由 2000 年的 14397 元/人、9354 元/人扩大到 24129 元/人和 15082 元/人,全省近 50%的劳动力创造的 GDP 还不到全省的五分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很大。2、农业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安徽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但基础仍然薄弱。一是农田水利设施较差。安徽省农村水利设施大都是 20 世纪70 年代留下来的,标准低,设施不配套,相当一部分年久失修,破损较严重。到 2005 年底,全省共有水库 4872 座,其中病险水库占到三分之一,现有水利设施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旱涝保丰收面积仅占耕地的 61.5%,机电灌溉面积仅占 69.5%,节水灌溉面积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五分之一。二是农业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受制于自然条件。安徽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全省平均每年成灾面积 50 万公顷,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2003 年淮河、滁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使皖北六市、滁州市粮食减产 34.7%,油料、棉花分别减产 40.7%和 42.8%,农民收入下5降 7.2%。三是耕地减少,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全省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由“九五“末的 1.04 亩减少到“十五“末的 0.94 亩,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70%;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不到50%。四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生产性投入少。2005 年,全省每公顷耕地占有农业机械动力 9.8 千瓦,农作物机耕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不到一半,机收面积比重不到四成,机播比重不到三成,特别是还有 11.2%的农户仍在使用役畜耕作。当年农户生产性投入不到农户总投资的 20%。3、农民收入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安徽省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格局中,与城市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有所扩大。2005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 2641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614 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81.1%,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分别比 2000 年扩大 296 元和 4.8 个百分点。与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由 2000 年的 3359 元扩大到5830 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 2000 年的 2.741 扩大到 2005年的 3.211。“十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仅增长 6.4%。由于收入较低,农民消费水平也难以提高。2004 年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为 2910 元,仅为城镇居民的 54.5%,大致相当于城镇居民 1994-1995 年的消费水平。目前,城镇居民已进入万元级消费阶段,而农民仍然停留在千元级消费阶段。全省 15.4%的农村家庭缺少彩电,50-70%6的农户还没有购买洗衣机、摩托车和手机,78-90%的农户没有电冰箱和组合音响,90%以上的农户家中没有空调机、照相机和热水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安徽显得尤为迫切。4、农村公共事业亟待进一步发展。除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外,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一是农民生活条件落后,相当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行路、用电、饮水、居住等困难问题。农户饮水主要取自井水、塘水、江河湖泊,使用自来水的农户只占 19.1%,约 2000 万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农村现有的人居环境相对较差,48%的农村厕所尚未达到卫生标准,仅有 3.3%的农村住户用上“水冲式厕所“,使用旱厕或无厕所的农户占到 96.7%。二是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因困辍学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低于城市;师资缺口大,比较优秀的教师主要聚集在城市,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优秀的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差,缺少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设备,病危校舍占到 9%,比全国高 2.4 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占总人口 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到 30%的公共卫生资源,应住院治疗的农民中有 75%左右未住院,农民医疗服务需求难以充分满足。四是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全省 206 个乡镇没有文化站,1284 个乡镇文化站没有达标,近 300 万农民还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五是社会保障能力不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较低、7供养标准不高,特困群众救助标准也较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待完善。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条件: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三农“问题出现转机经过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持续加快发展,安徽省经济基础明显增强,综合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1、国民经济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2005 年安徽省人均 GDP1049.5 美元,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从产业结构看,2005 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 17.941.640.5,二、三产比重均稳定在 40%左右,工业占 GDP 比重达到 34.1%,非农经济与第一产业之比超过 82,家电、汽车、能源原材料、工程机械等优势行业主导作用日益突出,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一产从业人员份额降到 50%以下,2005 年为 48.6%。这一特征,与工业化国家工业支持农业时的产业结构相似,安徽已基本具备建设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与此同时,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5 年全省城镇8化率达到 35.5%,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提供了支持。2、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新农村建设面临重大机遇。“十五“时期,全省财政收入连上四个百亿元台阶,2005 年达到 656.4 亿元,累计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 730 亿元左右,占到财政总支出的 27%。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将达到 1800 亿元左右。支农投入的增加,不仅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更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基层机构的正常运转,为支持农业、农村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国家对“三农“问题进一步重视,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三个强化“、“三个加大“和“三个加快“新政策,明确要求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转变。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在加强粮食生产、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的相关政策,给安徽带来机遇。从省内看,“东向战略“、“全民创业行动“和农村综合改革的实施,将进一步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各地也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如合肥将 2.5 亿元开发银行贷款用于新农村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开展 5 个村土地整理试点;芜湖、淮南、铜陵、滁州、淮北、巢湖、六安拨款 1000-3000 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广德县安排 10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环境越来越宽松。93、粮食生产得到加强,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安徽省作为粮食主产省,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十五“以来的减免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广大农民的种田负担,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近两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在连续多年下降后出现回升,2005 年达到 5988 千公顷,比最低时的 2001 年增加 689 千公顷,粮食产量稳定在 2600 万吨以上,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收入也不断增加。通过对大型商品粮、优质油料基地和良种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全省水稻、小麦、油菜优质品率分别达到 51%、40%和 91%,21 个优势农产品区域规模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到 2005 年底,全省拥有名牌农产品 230 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391 个,获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达到 479个,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提高了安徽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省拥有省级龙头企业 155 家,省级龙头企业集团 13 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20 家。到 2005 年,已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900 个,实现销售收入 500 多亿元,利税 40 多亿元,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通过建设“六小工程“,新增沼气用户 25 万户,乡村公路达到 9 万公里,通邮、通电、通广播电视的村接近或达到100%。全省自来水受益村数 6181 个,占总村数的 25.7%,比 2000年提高 7.8 个百分点,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4、城市资本积累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力空间布局向农村调整、加大农村建设力度成为可能。经过多年的建设,安徽经济基10础进一步夯实。1979-2005 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53 亿元,其中,“十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