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十斋_论语笔记_第1页
退十斋_论语笔记_第2页
退十斋_论语笔记_第3页
退十斋_论语笔记_第4页
退十斋_论语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退十斋论语笔记 卷一于磊 求教第 2 页 共 67 页仁和第 3 页 共 67 页写在前面“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这句话传了千年,历代有学之士也有很多研究著作,实际运用也举不枚举。笔者写论语笔记实属为了促进自我学习,由于个人才疏学浅,理解上的偏颇、实际运用上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好在有还有句“活到老学到老” ,可以让笔者慢慢学习、逐步改善的机会。为避免因笔者个人偏见,误导读者,特将相对标准的注释摘录,以便学习。说明和声明:在运用到管理上时,君子也许是中层、员工,小人也许是老板、中层,没有绝对的君子就是老板、小人就是属下,要看所处实际情况。笔记中很多都是笔者个人理解、或偏颇、或曲解、或应用不当,会有种种错误,阅读的您且当过眼云烟,对错误的地方望能及时指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阐述了学习到实践并可循环促进的过程。“博学之”指广泛的学习,博还代表着宽博、心胸宽广、兼容并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第 4 页 共 67 页“审问之”在博学后,是需向纵深发展,凡学问追根溯源,即物而穷其理。“慎思之” 周密而谨慎的思考,尽求周全。“明辨之”明其理才可辨,辨是方法。笔者认为这明辨的难度仅次于笃行,如何做到“明”又“辨” ,可谓难倒很多的人,包括老板们。“笃行之”知易行难,很多人不是因为懒而不行,更多因素恐怕是没信心持之以恒的做下去,更难的是将前面几个步骤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贯穿并活学活用,造成有学问无行动。画幅循序渐进的图示,若能按部就班地做,会有收获。审问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第 5 页 共 67 页学无涯:学海无涯苦作舟思无邪:用正确的思维模式、方法思考问不休:明理需不耻下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永不休止的问辨无碍:不戴着有色眼镜进行辨别,需胆识、气魄、宽容行无疆:不要固步自封、行要持之以恆、永不停步、行遍天下第 6 页 共 67 页卷一 学 而 第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注释】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说:音,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很多企业家都喜欢学习,这非常好,若把学习来的知识,活学活用到企业实际运营管理中,才是快乐的事,就能知行合一,有些企业家“按图索骥”书本上怎么讲的,就要求企业就要按书本上的去做,其执行结果可想而知。也都在讲“理论结合实际”怎样将理论能结合到企业实际中,对企业发展有实际作用呢?原文笔记今译第 7 页 共 67 页建议是需要博学,尽可能多学相关的知识。其次掌握明辨的方法,用学到的理论,有效适用的辨别方法,分析出企业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后,再执行,才会让企业发展的更好明辨方法可以采用鱼骨图的分析模型工具列出一个具体的问题,用“人、机、料、法、环” ,或更替所需条件的关键因素,在“鱼刺”上列出关联的因素后,进行归类、分析、解决。补图因素:人问题列出一个具体问题因素:机 因素:料因素: 因素:环因素:法关键点第 8 页 共 67 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注释】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有人要加盟你的企业、跟随你打天下时,对企业家来说是好事,如何判断其是否在“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呢?有些老板答应的很爽快,在合作不久就发现来合作的人不是自己想用的人,他们各怀鬼胎,于是采取行动,造成公司损失、人员流动性大等负面影响。有人投奔时,老板要三思,是看上你的什么?然后再决定是否合作。原文笔记今译第 9 页 共 67 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注释】愠:音,恼怒,怨恨。老板是发布指令时,经常有员工听不懂老板在说什么,老板则认为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要是老板怒了,还得去干。这时是有几种可能其一:老板表达一种思想时,没考虑清楚或说出来词不达意其二:属下都比较聪明,有个性想法和创意,为了证明自己能力,一定自觉不自觉地跟老板“对着干” ,并不是真的对立层面,而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并觉得我也是为公司好,为老板。老板此时别为员工不了解你的意思发火,员工也别为了谏言,老板却一意孤行而苦恼,都先别抱怨,先反思自己。原文笔记今译第 10 页 共 67 页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注释】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鲜:少的意思。每家企业中总能看到某些职员,能言善辩,不一定是花言巧语,有时表现非常中肯,有道理,为企业和某位同事着想,大义凛然等等。经历的企业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