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电大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必过小抄_第1页
2018电大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必过小抄_第2页
2018电大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必过小抄_第3页
2018电大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必过小抄_第4页
2018电大学前教育本科《心理学》必过小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大复习资料1.早在 2400 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2.1879 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7.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属于个性倾向性。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1.“狼孩 ”事件充分说明了人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6、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17.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18.710 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 20 分钟。1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0.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21.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2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越小。23.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24.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1、记忆表象和语词是具有心理特性的记忆的主要形式。2、识记可以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3、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无意义音节材料研究了遗忘规律。5、识记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保留与巩固的过程就是保持6、“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反映的是一种 情绪记忆。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8、进行有意识记时人们通常会采用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两种方法。9、有人能在明明白白看电视的同时,一针不错地织毛衣,这反映了心理学的保持现象。10、思维的重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11 根据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12、抽象是在脑中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13 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4、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15、按情感状态分类,情感可以分为心境、激情、热情和应激。16、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构成意志行动过程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17、目的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18、意志品质的特性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1、个性的相对稳定性表现在个性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点的结合。2 个性差异主要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3、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4、根据需要的起源,可把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把需要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5、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6、学习是由经验所引起的、比较持久的思维和行为的变化。7、学生学习最主要的特点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8、把知识学习过程分成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等 8 个阶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9、按照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法,我们常把技能分为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10、从智力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看,智力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内潜性、观念性和简缩性。11、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12、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13、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14、根据一定的目的,创造出独特、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叫创造能力。15、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素质。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实践。16、性格具有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四大基本特征。17、动机是诱发个体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包括需要、内驱力和诱因三个基本因素。18、我国学校教育把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分为知识理解、知识巩固和知识应用。(P241)19、概念的获得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20、运动技能主要表现为外显的动作活动,而智力技能主要表现为内隐的思维活动方式。1、一个良好班集体可以使学生产生群体的支持作用、认同感和归属感。2、群体规范的形成将对群体产生团结、认知一致性和行为定向等作用。3、心理气氛是在群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4、群体凝聚力就是群体对成员、成员对成员的吸引力。5、影响班集体凝聚力的因素主要有相似性、师生关系和合作、竞赛等。6、课堂中作为领导者的教师的两个主要职能是促进的职能和维护的职能。7、作为班集体领导的老师其类型主要有监督型领导和参与型领导。8、青少年社会化主要包括社会规范、知识与生活技能和生活目标。9、少年期学生情绪的易感性表现在易动性、两极性和情境性等。10、一般来说,青少年成长主要表现在生理成熟、社会化和个性形成等。11、学生的品德类型可以分为品德优良型、品德过错型和品德不良型。1 榜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启动作用控制作用、调节作用和矫正作用。13、转化品德不良学生可以区分为萌发、转化和稳定发展三个阶段。14、造成不健康心理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原因、生理原因和社会文化原因。15、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有系统的理论、程序、方法和专门的技巧。16、少年期常见的心理疾病有神经官能症、病态人格、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电大复习资料17、群体是在同一目标和同一规范指导下,协同活动而组合的人群,有时也叫做团体。18、道德信念是一种坚信道德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主动要求执行和实现行为准则的较高层次的道德需要。19、攻击性就是在攻击动机的使下,做出有害他人或他物的行为。21.能力测验有一般(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22.比较著名的能力测验量表有(韦氏量表)、(韦克斯勒)和(比奈量表)。 23.性格鉴定中,让受试对给出材料作答,使他不知不觉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叫做(投射法)。 24.瑞士精神学家罗夏编制了(罗夏墨迹测验)。 25.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 5 世纪提出了四类型气质学说。 26.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为气质类型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并阐明了生理机制 。27.以吴伟士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共同成分说)对(形式训练学说)提出了挑战。 28.形式训练说通常强调训练形式而忽视(学习内容) 。21.门诊咨询是在(医院或咨询机构)按照门诊的办法进行的咨询形式。18.初步心理诊断的方法是(归因心理分析)。二、选择题1.人们能明确感觉到、知觉到并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 D 心理过程2.为着高考,坚持不懈地做各种练习的过程是 C、意志过程3.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叫做 C 反射4.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 C、抑制5、注意品质通常不包括 B、注意的选择性6.、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外部感觉不包括 C 机体觉7、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刺激引起的。下列不属于内部感觉的一项是 A、味觉8、由于光波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三种属性,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色感觉。下列不能反映视觉特性与光波特性相匹配的是B、色调光的强度9、下列各项中,听觉特性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错误匹配的是 A、音高声波的频率10、知觉活动基本规律的是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理解性11、“ 月明星稀 ”现象可以用 B、同时对比 来解释。12、吃了甜糖后接着吃桔子,觉得桔子很酸。在心理学中将这种现象解释为 A、继时对比 。1.记忆过程包括 B、保持 C、再认和重现 D、识记2、在保持过程的三个信息储存系统的是 A、瞬时储存系统 B、长时储存系统 D、短时储存系统3、人们采用的识记方法通常有 A、分记法 C、全记法 D、综合法4、良好的记忆品质包括 A、敏捷性 B、正确性 C、完备性(正确表述是“备用性”)D、持久性5、根据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进行识记的是 B、意义识记6、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 A、发散性 C、非逻辑性7、根据思维的抽象程度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 B、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8、通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是 C、创造性思维9、思维活动中,最基本的过程是 B、分析与综合10、不属于思维形式的是 A、概括11、先提出假设,然后再去证明其合理的方式就是 C、猜想12、影响想象因素的是 A 记忆表象贫乏 B 思维刻板 C、缺乏判断力13、情感在教学中所具有的功能包括 A、信号功能 B、调节功能D、感染功能14、如果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不属于此分类的是 A、激情15、看小说时,能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体现的是一种 B、移情16、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所产生功能包括 B、动力功能 C、增强信号功能 D、感染功能17、动机功能不包括 D、感染功能18、前有狼,后有虎”属于 B、双避冲突1、个性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是 A、个性倾向性2、创造能力特点不包括 B、发散性3、布卢姆学习领域分类中不包括 B、思想4、活泼好动,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思维敏捷,亲切。这反映的气质类型是 D、多血质5、相对于国外,中国学生都比较追求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说明中国学生具有较高的 D、附属内驱力6、被称为知识的细胞的选项是 B、概念7、对赫尔巴特的知识学习四个阶段匹配错误的是 A 明了性认知8、学生学习的特点是 A、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C、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9、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在心理学中叫做 B、顺向迁移10、人对现实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和取向叫做 D、个性倾向性11、气质类型说离不开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研究的科学支持,下列不匹配的项是 B、强平衡型多血质12、学习源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动机叫做 B、内部动机1、与形成良好心理气氛无关的是 B、行为的一致2、不是教师影响力的是 A、技术性3、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的是 D、罗森塔尔4、现实中,老师往往根据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认为该生思想品德、社会技能等也好,在心理学叫做 D、晕轮效应5、少年期学生特别敏感甚至抵制别人叫他们小朋友等,从心理看,其原因是少年期学生的 D、成人感6、相对于机械记忆,学生已经主导性地利用意义记忆的阶段是C、高中7、道德感表现形式的不包括 A、情感性8、形成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是 B、初中9、1951 年与人合著变态心理学提出 10 条健康心理标准的是年美国心理学家 C、马斯洛10、“ 己所不欲,强施于人” 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B、强迫癖11、不属于心理咨询形式的是 B、访谈咨询12、不属于少年期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 B、活动障碍13、人的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是 B、品德14、教师晓之以理地启发学生纠正错误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道德行为准则的品德教育方法叫做 C、教育说服法15、少年学生不听父母、教师的劝导,反而抵制、反抗的行为表现叫做 C、逆反心理13.与个性独特性无关的是 C、心理面貌 14.个性倾向性的组成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 D、世界观15.一般而言,天才儿童和超常儿童在统计中各占的比率是A、0.3% 16.测定气质类型的方法主要是 D、条件反射测定法17.按布卢姆的观点,不是成就动机内容的是 A、情感内驱力 电大复习资料18.近代西方常用来测量学习动机的方法是 A、控制基源 19.控制基源的理论基础是 C、归因理论 20.与运动技能形成阶段无关的是 A、熟悉 21.设计“水下击靶 ”实验阐明概括化迁移理论的是 D、贾德19.艾宾浩斯提出的记忆方法是 C、节省法 20.没预定目的无需努力也不采用任何方法的识记叫做 D 无意识记21.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按一定顺序归入一定类别的思维过程是 D、系统化22.不属于推理形式的是 B、逻辑23.不属于有意想象的是 B、梦想 24.与想象表象无关的是 A、知觉表象 25.人的表情包括 A、面部 B、体态 C、言语 26.不能表征情感状态变化的生理变化是 D、神经系统的变化1.下列学者中,较早地论述了身体先于精神,精神依附身体的是C、荀况 .心理学史上,采用“内省” 法以探究人 “心”之结构的是 B、冯特 3.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D、华生4.以记忆、理解、想象、思考等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是 A、认知观点 5.用潜意识、死本能等观念解释人类行为内在动力的是 B、精神分析 6.认为心理学只能研究可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的是 D、行为的观点9.根据预先制定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差异的方法是 B、测验法 1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A、绝对感受性 16.辨证逻辑思维已经开始占据绝对优势的阶段是 C、高中 17.奠定心理咨询科学研究基础,出版如何对学生进行咨询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D、威廉森18.公众对普遍关心的事情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叫做 D、舆论20.根据咨询对象的问题进行分组咨询的方式叫做 D、集体咨询三、判断题1.由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P28)2.条件反射只有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3.巴甫洛夫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P26)4.胎儿在母腹中形成脑器官时,就有了意识和心理。()5.心理既然是一种观念,就可以离开物质载体。()6.在心理过程中,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7.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学生的心理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这说明人的心理是先天的。()8.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而且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状况。()9.由于感觉产生需要高度分化和专门化的感觉分析器,所以各个感觉器官总是各自独立地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10.由于知觉总是要反映事物的整体,所以知觉不反映事物的个别成分及其属性。()11.在引起痛觉的刺激持续作用下,人们对疼痛的适应性降低。()12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知觉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1、学生采用机械记忆进行学习是不科学的。()2、心理学中的保持意味着保持材料在数量上不会减少。()(P95 )3、超额学习有时对学生的学习是必要的。()(P110)4、遗忘的结果就是有关记忆再也不能恢复了。()5、一般来说,集中复习比分布复习的效果好。()6、一般情况下,能再认就一定能重现,而能重现就不一定能再认。()(P96)7、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内部的、共同的特征表征出来。()8、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做梦。()9、意志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意志始终是自由的。()10、在情感构成意志动力的同时,意志也对情感起着控制作用。()11、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越强越有助于学习。()12、情感是增强学生认知活动内驱力的重要信号。()1、个性除了研究受社会生活制约的整个心理面貌特征,也研究解剖生理特点。()2、个性只是个人的心理特征,与民族、社会等没有关系。()3、人的遗传素质基本上决定了能力发展的水平和方向。()4、从学习方法看,概念形成属于接受学习,而概念同化则属于发现学习。()5、比较是从方法上促进理解,而变式则是从材料方面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6、有学习就有迁移,有迁移就有学习。()7、直接与个人未来的前途、职业相紧密联系的动机叫做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8、学习者通过已有概念学习新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形成。()9、初学技能,部分法比较有效,练习后期采用整体法比较有效。()(P253 )10、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作用,称顺向迁移。()(P258)11、学习效果与教材的选择有着正向关系。()12、学习定向趋势强烈,越会促进问题的解决。()(P263)1、现在人们越来越强调合作学习,是因为从心理学看,人们在群体的条件下工作总比单独时干得好。()2、从群体的心理学研究看,教师要注意加强对正式群体的培养,对非正式群体则要予以控制、消除。()3、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第一印象” 就对人做出评价,所以“第一印象” 在现实中具有积极意义。()4、因为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人在各个阶段的心理差异是非常明显的。()5、少年期学生从生理、心理发展看,已经成熟了。()6、少年学生恋爱已日益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从生理发展看,是正常的;但从心理发展看,却又是需要控制和引导的。()7、对于少年期学生来说,抽象逻辑思维飞速发展,具体形象思维不再起什么重要作用了。()8、在父母眼里,子女永远都是孩子,应该说是有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支持的。()9、我们在进行有关品德形成分析时,总要以道德认识为起点。()10、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认知,确立了相应的道德行为目标,通常就会有相应的道德行为。()11、近段时间来,小明坐公交车常给老年人让座,可以认为小明已经形成良好的道德。()12、一般说来,学生一旦形成某种道德类型,就基本上稳定不变了。()13、从心理学研究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异常心理行为。()14.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15、少年期学生心理咨询主要包括心理障碍、逆反心理和精神病。()13.评述个性的主要标志是社会本质。() 14.为了发展广泛的兴趣,我们应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 15.从本质上说,韦氏量表的智商就是一种比率智商。() 电大复习资料16.初生幼儿对亮光、响声特别敏感,这是幼儿在学习寻找、认识新事物。() 17.按起源不同,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对象不同,需要可表现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8.一般来说,事物间的共同属性既可能包括它们的本质属性,也可能包括它们的非本质属性。() 19.一般来说,抑郁质的人是不好的。() 20.所谓变式就是教师指导学生不断地变换学习方式。()13.教师只要能很好地掌握教育经验总结法就可以独立进行心理学的有关课题研究。( ) 14.唯物主义者都能正确地解释心理现象。() 15.为了促进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我们要设法消除其抑制过程。()16.由于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分心是正常的。() 17.就心理学本质而言,错觉和幻觉是一样的。() 18.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19.人的心理在体现共同性的同时,总是表现出差异性。() 20.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 21.感觉对比是发生在同一分析器中的感觉相互作用。() 13.对于需要通过记忆学习新材料的学生,遗忘是不正常的。() 14.脑中再现过去经历的事物,并能识别,这叫做重现。() 15.分析与综合刚好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 16.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四、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2、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3、注意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意识的选择性活动具体地表现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4、注意的转移和分心注意的转移就是根据需要,主动而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在同一活动中由一种操作过渡到另一种操作。分心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必需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与集中,或者完全离开与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现象。5、感觉和知觉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6、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1、后摄抑制亦称倒摄抑制,就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重现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2、超额学习就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3、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应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4、想象就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5、分析和综合(P120)分析就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种属性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6、应激应激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7、理智感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8、意志意志就是自觉地明确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1、个性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2、性格是指一个人地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逢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3、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4、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某种生理或心理的因素,导致与周围环境的适应产生不平衡,从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在状态。5、知识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成果和手段。6、技能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使某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活动方式。7、概念同化电大复习资料在教学条件下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通过以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与新概念同化,产生对新概念的理解而获得概念。8、学习定势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课题过程中,受到先前的学习经验或活动倾向的影响。9、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1、群体与集体群体是指在同一目标和同一规范指导下,协同活动而组合的人群。有时也叫团体。集体是群体的高级形式,是实现有意义的共同社会目标,共同的活动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共同心理倾向的群体。2、群体规范群体形成以后,为了保障其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以统一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这种带有约束性的准则就是群体规范。3、人际交往人们为了互相交流思想、意见、情感等运用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而实现的沟通。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5、道德道德是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6、学习障碍不能通过听、说、读、写、算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去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现象。7、人际交往障碍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程中,彼此由于未能沟通或者缺乏沟通的技能与愿望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心理现象。8、心理诊断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所进行的检查。9、心理置换法教育者在心理上与心理问题的学生互换位置,并以心换心,满腔热情地对他们进行帮助、疏导,以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从而达到帮助他们克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方法。10、社会强化法引导学生分析自己行为的结果对自身产生的不良作用,使他们正确地分辨是非并改正错误行为的方法。10.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11.信念是人们所遵循的与理想相联系的生活准则。12.创造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13.概念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形式,它是由符号或名称代表的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的一类事物。14.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阅读、写作、解题、运算等都属于这类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15.共同成分说以桑代克和吴伟上为代表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检验形式形式训练说的观点,并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学习迁移之所以能产生,是由于两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着共同成分或因素,共同成分越多,一种学习越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迁移,共同成分不仅包括刺激物方面,也包括反应方面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处。11.心理的年龄特征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12.健康的心理在生理机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与其年龄特征相适应,没有异常、缺陷或者疾病的表现。14.强迫癖对别人施加压力,强迫别人服从和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15.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与相应的技巧,以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作为沟通形式,对遭到心理困扰而又无法自我排解的人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化解他们思想上的困惑,从而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的一种专门技术。16.心理卫生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与增强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人的心理疾病发生的技术。7. 个性是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8. 测验法又叫心理测验,是预先制订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个别差异的一种方法。种类主要有智力测验、品格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等。9.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本世纪 30 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反射,其特点是动物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10. 动力定型简称动型,是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不仅可以建立单一的条件反射,还可以把客观环境多种刺激物按先后次序或强弱的不同,组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系统,经多次反复后,就形成适应环境的复杂的反应系统。11.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作电大复习资料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2. 有意后注意也叫后有意注意,是从有意注意转化而来,既具有目的性,又不需要太大意志努力的注意。13. 注意的分配就是人在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有关对象上。14.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15. 知觉恒常性在知觉我们熟知的对象时,尽管知觉条件发生变化,但我们获得的映象却保持不变,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恒常性。9.避趋冲突亦就是趋避式斗争,是指个体在活动中,对同一个目的同时具有趋近和躲避两种动机,形成欲趋之又避之的矛盾斗争。10.记忆是人对事物的识记与保持所形成的知识经验,以再认或重现(回忆)的方式在脑中的反映。11.有意识记就是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进行的识记。12.遗忘就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重现的现象。13.概念就是人脑以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对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的概括反映的思维形式。14.典型化把某一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提炼出来,然后集中到某一事物上,重新塑造出事物的新的形象。15.原型进行创造想象进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25.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2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 1896 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19.脑中再现出的不在面前事物的心理形式,就是记忆表象。 20.据测算,正常人脑可以储存 10121015 比特的信息量。21.再认和重现是将信息从脑中检索出来并经识别加以运用的阶段。 22.各种事物形象都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输入而形成形象记忆。 23.一般而言,信息容量约为 72 个意义单位。 24.人们曾经提出消退说和干扰说两种假说解释遗忘的心理原因。 25.喝过可乐,喝纯净水也觉得有点甜,这反映了心理学中的继时对比现象。 五、简答题1、简述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差别?答:主要差别在于:(1)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被动强化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2)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道德反应是不随意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反应是能控制的,随意的行为。2、简述少年期学生注意的基本特点。答:少年期学生注意的基本特点有:(1)注意发展的特点;从个体注意发展的过程看,儿童最初发展起来的是无意注意,之后,又是从无意注意占优势向有意注意占优势过渡,最后才形成有意后注意。(P46)(2)注意的个别差异明显;(3)直接兴趣在注意中起着巨大的作用;(4)探究新奇事物的主动性增强;(5)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意。3、少年期学生的感知具有哪些基本特点。答:少年期学生的感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感知发展的特点;初中生知觉发展的目的性、有意性和精确性都比小学生有很大的提高。(2)知觉过程中分析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发展;这种发展与小学生相比较,有三个特点:一是不会像小学生那样孤立地感知事物的个别部分或属性;二是不会像小学生那样割断事物的个别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三是不会像小学生那样找不出事物的重要部分以及事物各部分与重要部分之间的联系。(3)应用观察成果的能力日益提高。4、简述避免与控制学生分心的常用措施。答:避免与控制学生分心的常用措施有:超前控制;信号控制;提高控制;表扬(批评)控制。1、简述提高回忆效果的方法。答:提高回忆效果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联想;(2)运用推理;(3)正确组织复习;复习要及时复习要多样化电大复习资料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4)适当超额学习;(5)减少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干扰;(6)运用记忆的技术和方法。2、简述发展创造想象的必备条件。答:共有四个条件:(1)社会需要与个人的创造欲望;(2)高水平的表象建造能力;(3)原型启发;(4)积极的思维活动3、简述一般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答:(1)提出问题。包括怀疑法,比较法,边缘法,迁移法和剖析法;(2)明确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通常有怀疑法、比较法、边缘法、迁移法、剖析法。(3)提出假设。通常解决问题有算法策略及启发策略两种策略;(4)检验假设。4、促进创造性思维顺利展开需要什么条件,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促进创造性思维顺利发展需要:(1)明确而强烈的创造意识;(2)符合规律的推理能力;(3)合理的信息转换策。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基本方法有仿生法、适应需要法、缺点反思法、特性迁移法、逆向索求法和扩展用途法。5、简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方法。答:一是提高学生掌握概念的水平;二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三是发展学生的判断与推理能力。6、教师要如何正确认识目的与动机之间的联系。答:教师要正确认识目的与动机之间的联系,首先要知道目的与动机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它们之间的一致性表现在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上,而同一动机又可以导向不同的目的,往往要经过动机斗争,克服内在的矛盾,相反,在目的逐步确定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引起动机的斗争,随后逐步趋于统一。1、教师如何才能培养少年期学生的学习兴趣?答:(1)启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启发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2、简述智力与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P204)答:智力与创造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智力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创造能力亦高,智力发展水平低则创造力亦低,智力可以说是创造能力高度发展的基本条件。3、简述影响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答:(1)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2)教育对能力发展起主导作用;(3)社会实践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4、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意义?答:其意义在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气质类型的了解,合理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如可依据气质类型的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还可根据气质类型的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亦可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5、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法。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以学校教育为条件,提出了学习的分类。按照学习的不同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按照学习的不同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意义学习。这一分类对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但分类中未能包括动作技能,行为规则,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学习,因此缺乏说服力。6、在教学中应该创设哪些条件,以帮助于学生的概念获得?答:(1)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2)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3)运用变式和比较方法;(4)提供适当的实例;(5)用准确的语词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6)在实践中运用概念。7、教学中如何组织练习以帮助学生发展运动技能?答: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依据技能难易的不同程度,采用集中练习或分散练习;依据技能的性质和复杂程度,选用整体法或部分法;充分利用反馈的强化作用等方面组织练习,只要在教学中做到这些,就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运动技能。1.、如何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答:非正常群体是指自发形成,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在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同龄群体,这种形式是青少年获得自尊、支持、关心、爱护等社会化交际能力及学习成人自立的一种方法,做为教师对待非正式群体不应视其为“小圈子”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消极措施,而应积极加以引导,使它在正式群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2、教师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威信?答: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有较强的影响力,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列几个方面去建立自己的威信:(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人师表;(2)关心学生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和知识的不断提高,并有良好的效果;(3)有较好的业务能力,懂得学生的心理和教育规律,讲究教育和教学方法,有较好的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4)不断在思想政治上要求进步,而且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对工作充满乐观而饱满的愉快情绪,遇到困难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镇定,交往中始终保持文明行为和电大复习资料文明语言。3、简述班集体中人际交往的基本方式。答:共有四种:(1) 教师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效果较差;(2) 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效果较好;(3) 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但也让学生之间保持交往,效果较好;(4) 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进所有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好。4、简述社会化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意义。答:(1)学习知识和生活技能;(2)学习并遵照社会规范行事;(3)树立良好的、积极的生活目标。5.、少年期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正在逐渐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具体形象思维仍起主要作用。(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少年期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显著发展。(3)求知欲强烈。6.、试以道德认识为起点,说明品德形成的基本心理过程。答:人们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影响下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转化为道德动机、通过道德动机选择行为方式,并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引起相应的道德行为。从品德结构中,诸因素的作用来看,由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包含了从道德意识形态至道德活动形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体现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品德形成过程仍需继续进行,即所表现的道德行为还必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或他人依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作出判断和评价。7、简述学生品德不良的主客观原因。答:主观原因:(1)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行动盲目;(2)缺乏道德情感、情绪消极多变;(3)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4)不良的行为习惯。客观原因:(1)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2)社会上的不良风气;(3)学校生活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和缺点。8、人们通常结合哪些因素综合考察心理健康?答:人们通常结合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及社会文化原因等因素综合考察心理健康。(1)看是否与大多数人的心理表现一致;(2)看是否有正常的行为;(3)看人际关系是否正常;(4)看是积极情绪多还是消极情绪多;(5)看是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与活动。8.简述需要层次论的基本主张。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的主张,他认为人的需要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最低的层次是生理的需要;再上一层是安全的需要;再上一层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对社交、归属、认可的需要,得到亲友的爱的需要;中层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受社会尊重、成就的需要;其上一层是认知的需要,如要求认识、理解和探求;再上一层为美的需要,如欣赏美和审美的需要;最上一层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潜能,实现个人的信念与理想的需要。这个需要层次论指明,一个人只有在低层的需要获得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9.简述布卢姆的认知学习分类法。答:布卢姆以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类学习是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并且第一顶内容都是以先前获得的技能和能力为基础的。对有效的教和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0.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鉴别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鉴别:(1)学生如何对待每门课的要求和任务;(2)对待学习活动的态度如何;(3)学习时注意是否集中;能否按时完成作业和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4)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是充满信心和决心坚持到底,争取成功,还是知难而退,畏缩不前;(5)怎样对待奖赏与责备、表扬与批评;(6)在竞赛中力求获取名次是为集体争荣誉,还是一味为自己争名夺利,以致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排挤对手;(7)竞赛后是胜不、败不馁,还是胜则骄、败则馁或败则妒;(8)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如何等。11.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1)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5)教师的评价、表扬与批评的作用。9.简述教师进行品德教育的常用方法。答:教师进行品德教育的常用方法有五种:(1)服法;(2)情感陶冶法;(3)实践锻炼法;(4) 榜样教育法;(5)自我教育法。5.我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答: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产品分析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跨文化研究法。7.注意具有哪些外部表现?答:注意具有:(1)产生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被抑制;电大复习资料(3)呼吸动作的变化等外部表现8.简述注意的主要功能。答:注意的主要功能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等三种。10.请试对知觉进行分类。答:知觉可分为:(1) 精确知觉,包括对物的知觉,对人的知觉;(2) 模糊知觉,包括地物的模糊知觉,对人的模糊知觉;(3) 错觉;(4) 幻觉。8.简述长时储存系统的基本特点。答:(1)保持时间长,从一分钟到几年甚至终生;(2)容量极大,以义码为主进行编码,以组块状态储存信息;(3)系统中的信息可以是几分钟以前的事情,也可以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但如果不去有意回忆就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4)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对短时储存系统内容复述和再编码。9.我们如何依据记忆规律进行在效教学?答:(1)在教学中识记和保持的组织,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根据材料性质、精心组织识记;让识记材料成为直接操作的对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合理选择识记方法;运用尝试重现。(2)使用适当的方法提高回忆的效果,利用联想;运用推理;正确组织复习;适当超额学习;减少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干扰;运用记忆的技术和方法。10.遗忘规律的研究表明了什么?答:研究表明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多,以后忘得少。在此基础上,人们反复验证发现,学习机关报知识后的 20 分钟,1 小时,24 小时是遗忘速度最快的 3 个时段,分别遗忘了42%,56%,66%,之后的 1 个月内遗忘度稳定在72%79%之间,所以,学习后的 20 分钟,1 小时,24小时内的复习是最关键的,能达到事半功倍,过了再复习就费劲了。因而提高记忆效果的做法就是及时组织复习。11 思维和语言具有什么样的联系?.答:思维和语言的联系在于:(1)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2) 语言是记载和巩固思维结果的工具。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答: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这是因为:(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3)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2、学校教育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答:注意品质是智力的构成成分之一,也是学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的培养。(一)扩大学生注意的范围1、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2、指导学生用整体认知的方式去把握孤立的客体,这样可以在同一时间里输入更多的客体特征的信息(二)发展学生注意分配的能力(三)培养学生注意紧张性的品质充分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借助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是培养学生注意紧张性的有力措施。(四)学生注意稳定性的训练训练学生养成“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完”的习惯,培养学生坚韧、沉着的个性特征,是形成注意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五)培养学生注意转移的品质教师教育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与遵守作息时间,有助于学生注意转移品质的健康发展。3、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应用中的意义。答: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发挥无意注意积极作用的组织者,应采取下列措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的教与学的方法。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为了有效地组织地运用有意注意,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学生抗干扰的习惯;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体。三、有意后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使有意后注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进取的学习动机,并依靠这种动机调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经常处于最佳的有意后注意状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4、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运用感知规律,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