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大《心理学》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2018年电大《心理学》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2018年电大《心理学》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2018年电大《心理学》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2018年电大《心理学》考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年电大心理学考试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差别感觉阈限: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2.发现学习:是指在缺乏传授的条件下,个体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3.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4.程序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信息转换过程中进行具体操作。5.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6.强化:能增加操作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的一种刺激,分正强化和负强化。7.惩罚:是指某种行为出现后所采取的具有减少该反应再次再现的概率的措施。8.气质: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9.聚合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一定范围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活动。10.问题的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并指向其解决的思维活动,是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11.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12.社会促进作用:由于旁人在场而使工作成绩提高的现象。13.社会干扰作用:由于旁人在场而使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 14.社会惰化作用个体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付出的努力要比单独工作时小,这一现象叫社会惰化。15.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16.社会化:指个人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对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17.个性化: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在实现社会化过程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18.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身角色的心理技术。二、判断对错1. 注意就是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心理活动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是心理内容或体验2. 适应指的是在剌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提高了感受性。既可提高感受性,也可降低感受性。3. 知觉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4. 注意动摇是一种不好的品质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随着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对象的不同注意的集中性和指向性就不动。5. 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近首效应的影响。6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人的教育和经验影响。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晶体智力受更多地受教育和经验影响。7接受学习就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意义的。两者也并不对立。8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经常是以语义方式组织的,因此,与信息意义紧密联系的线索往往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语音代码的形式储存,长时记忆中信息经常是以语义方式组织的。9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储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10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中介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11外在的强化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内在动机。过多的外在强化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12.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13.场依存型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场独立型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场依存型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中有优势,善于体贴别人和与人相处,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14.性格与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与神经活动类型有关更多受遗传影响,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的是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涉及价值判断有好坏之分。15.人的气质特征的变化比性格特征的变化快。气质更多受遗传的影响变化较慢,性格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变化较快。16.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对17.群体凝聚力,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是一种正性力量。群体凝聚力,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18.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其行为效率必定提高。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其行为效率未必提高。取决于任务难度和个人动机水平。19.他人在场是否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决定于任务的性质。对20.社会惰化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对三、简答1简列五个心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以冯特和铁钦纳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 以詹姆斯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以魏太默、考夫卡、苛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2知觉有哪些特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理解性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表征方式 无关信息的干扰 功能固着 心向4简述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一般因素(g 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或称 s 因素)两种因素。g 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 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5.简述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复杂性、功能性6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 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7简述情绪的功能。 动机作用; 调控功能; 健康功能; 信号功能。8.简述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四、论述题1.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谈谈如何提高学习效果。由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的结果可知,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第一小时内,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迅速减少,然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变慢。根据这一规律,应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复习策略解决如何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1、注意复习的时间,应该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将连续的集中复习时间加以分散,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时间,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2、注意复习的次数,过度学习的程度达 50%时效果较好。3、掌握复习的方法,采用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应尽量地调动起多种感官共同地进行记忆。另外复习策略还应与其他的学习策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2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层次。 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级的社会需要.构成了一个需要等级,在不同的情境下激励和引导着个体的行为。 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性动机。然而,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这些需要由低到高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试分析去个体化现象的发生的原因。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匿名性,当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穿着同样的制服时,个人是不容易被识别的,个体就被湮没了,被匿名了。另一个原因是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在一个较大规模的群体中,个体往往受身旁的事物的影响,他们无法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和态度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反应。4什么是社会惰化现象?在管理中如何减少这种现象?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社会惰化作用明显减弱了群体的工作效率。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是:(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5试分析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及在教育中的注意事项。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品行评价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受学生的外貌、衣着、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就不能公正地对待学生,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对于落后学生身上的优点,不能及时发现和表扬来促进他转变,使这些优点得不到强化以至消失,使学生更加自暴自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每个学生作全面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对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要了如指掌,以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待班级集体中的人和事,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一分为二地给予评价,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6如何正确应对挫折?(一)正确认识挫折,建立一个正确的挫折观。要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要正确认识挫折,建立一个正确的挫折观。(二)改变不合理观念如绝对化、无限夸大后果、以偏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