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导读大纲word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导读大纲word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导读大纲word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导读大纲word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导读大纲word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导读大纲南京市委党校 孙景坛教授第一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命运社会主义 500 年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 300 年。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马哲及政治经济学) ;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成功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哲的性质和特点:阶级性、实践性。意义:第一次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对马哲精髓的概括,也是邓小平对马哲和毛泽东思想精髓的概括。实事求是:1、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2、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4、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哲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习近平“中国梦”的理论依据。第二讲 世界的物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两方面的内容、学术意义及现实依据。物质、意识(精神) ;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世界的统一性;社会存在具有物质性;意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运动的多种形态,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二、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习近平对从实际出发的论述。从实际出发要辩证地看问题:分清本质与现象,要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内容与形式,把握事物的内容;分清局部与全局,要从大局看问题;分清主流与支流,把握事物的主流;分清必然性与偶然性,把握必然性;分清可能与现实,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意义: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的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的目的性,思维的前导性、实践的现实性;防止夸大主观能动性,防止防止消极和被动性。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习近平论调查研究。调查和研究既是一个实践活动的两个环节,又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做好调查研究:眼睛向下、有的放矢、亲自出马、解剖麻雀、全面调查;在研究上要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逻辑缜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意义:理论上体现为“认识的总过程” ,实践上为“群众路线” 。第三讲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实践是:客观物质活动,自觉能动活动,社会历史活动。实践观点是马哲的核心观点。实践的多样性:物质生产实践、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以及新的实践活动形式。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具有首要和决定作用:来源、动力、标准、目的。马哲实践观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认识是一个过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感性认识,对事物感觉、知觉、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思维对感性认识进行升华的认识.(第一飞跃)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的,反对经验论和唯理论;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第二飞跃) ,更加重要:理论只有回到实践才能实现自身,理论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认识的总过程。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本身没有阶级性。相对性和绝对性;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两个凡是) 。意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从实践的确定性来说的,但不否定实践的不确定性。发展真理原则: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同谬误作斗争,在解放思想中发现真理。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毛泽东论三大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是由马克思主义本性决定的;既是理论的需要,也是实践的需要;要善于学习。意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江泽民论述) 。第四讲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系统思维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在工作中要全面看问题,不能片面地看问题,同时不否认事物的相对独立性。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联系。事物的存在(联系)和发展的条件性:条件对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行为具有制约作用;条件可以改变;改变条件要尊重客观规律。意义:坚持条件论,反对无条件论和机械决定论。二、联系的系统性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论的核心范畴。系统论是指在承认事物普遍联系的基础上,具体全面地揭示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的一整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系统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系统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三、提高系统思维能力系统思维就是在确认事物普遍联系的基础上,具体揭示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方法。系统科学的显著特征是以系统为中心概念,以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各种关系,来揭示事物的系统属性和发展规律。基本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意义:顶层设计。第五讲 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一、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运动。运动、变化、发展。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多种形式,方向,事物总体以上升形式为主线。发展的是上升过程、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新生事物不可抗拒。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二、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渐进性指量变,飞跃性(渐进性的中断)指质变,体现在质量互变规律中。质、量、度。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意义:具体情况分析,不能抽象地谈论量变与质变的优劣;把握适度原则。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即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扬弃。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扬弃的意义: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新旧事物间的关系。四、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创新基本形式: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习近平论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形式的多样性: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超前思维。意义:反对形而上学,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破除:经验主义、本本主义、权威主义。五、战略思维是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统一战略思维是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综合: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重点与非重点、机遇与挑战目标与手段等。习近平论战略思维。第六讲 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矛盾分析方法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属性。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区别、联系,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及意义。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矛盾无时不在,矛盾无处不在。矛盾的特殊性: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殊性;每一事物发展的过程、阶段都有特殊性;每一事物中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的地位都有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社会矛盾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意义:两点论、重点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世界观和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是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原理运用于实际活动中的体现。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用抽象的概念和原则代替对事物的具体分析;要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 第七讲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改革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以往历史观,主要是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人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掩盖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客观性。恩格斯的“合力”说。 二、社会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基本矛盾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人类社会的五种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我们党新时期确立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基本矛盾的总根源;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邓小平论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推进各方面的社会建设。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解决这一矛盾靠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建立过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等;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统一;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第八讲 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种历史观。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小人物在历史大变革中成为历史人物;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我党的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在实践中牢固树立: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三、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九讲 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一、价值评价是人的活动的重要内容哲学上讲的价值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创造着一种主体按其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或者说客体对其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目的的关系,及价值关系。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往往是通过评价被揭示和把握的。科学确立评价标准:合理把握评价的个体标准和社会标准;正确处理评价的历史标准与道德标准;科学对待评价标准的动机论和效果论。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看法和态度,回答诸如“信仰什么” 、 “追求什么” 、 “珍视什么”这样的问题,表现为人们的信仰、信念、理想,以及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十八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民、务实、清廉。三、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真理与价值也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二者统一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因而其理论和实践更加要求真理与价值的高度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在历史法治中具体地实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把真理坚持真理和向人民负责统一起来。第十讲 坚定理想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以及由此确立的精神状态,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的体现。共产党人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不是宗教信仰;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 。一个国家、民族、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习近平论补钙。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的前进动力。很多人腐败堕落,就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二、每一个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主要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意义、最终价值指向说的;人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人的自由发展始终是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关怀联系在一起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 (自由人联合体)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论中国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