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控制_第1页
食物中毒的控制_第2页
食物中毒的控制_第3页
食物中毒的控制_第4页
食物中毒的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物中毒(与食源性传染病暴发)的现场调查与控制,一、概念,1、食源性疾病: WHO关于食源性疾病定义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美国CDC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用了受污染的食品或者饮料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食源性疾病包括因摄入了被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致病物污染的食物和水,导致致病物进入机体而引起的疾病。,一、概念,根据WHO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有三个基本要素:即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是食物中的致病因子;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食源性疾病主要包括: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以及由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发展,食源性疾病的范畴还有可能扩大: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由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由食物中某些污染物所致的慢性中毒性疾病。,一、概念,2、食物中毒: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旋毛虫、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多次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疾病。,二、特点,1、食源性疾病的特点:、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形式;、食源性疾病中的肠道传染病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过程,如甲肝、痢疾;、食源性疾病种类多,潜伏期不同。如潜伏期较长的旋毛虫病;潜伏期很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毒鼠强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甲型肝炎、肉毒中毒等。,二、特点,2、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食物中毒的发病与食物有关。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都食用过同样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的趋势,无余波。、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所有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三、分类,1、食源性疾病的分类:、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源性疾病。、食源性寄生虫病。、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其他或原因不明的食源性疾病。,三、分类,2、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三、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 指因摄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三、分类,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高,病死率因中毒病原而异。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门氏、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副溶菌等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病程短、恢复快、预后好、病死率低。但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肉毒梭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病死率通常较高,为20%100%。,三、分类,、夏秋季发病率高。 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但绝大多数发生在暖湿的510月。这与细菌在较高温湿度下易于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的生活习性相一致。也与机体在夏秋季节防御功能降低,易感性增高有关。、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三、分类,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种类:沙门菌 大肠埃希菌 葡萄球菌 副溶血性弧菌 变形杆菌 肉毒梭菌蜡样芽胞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椰毒假单胞杆菌酵米面亚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球菌 李斯特菌 志贺菌 空肠弯曲菌其它:河弧菌 气单胞菌 类志贺邻单肠菌,三、分类,、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食用被真菌信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其特点是: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发病的季节性及地区性均较明显,如霉甘蔗中毒常见于初春的北方。,三、分类,、动物性食物中毒。 指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其特点是: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物种类而异。如河豚鱼中毒常见于清明前后及海河交界地区,病死率高。,三、分类,、有毒植物中毒。 指食入植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如含氰甙果仁、木薯、菜豆、毒蘑菇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特点:发病率因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而异,如毒蘑菇中毒多见于春、秋暖湿季节及丘陵地区,多数病死率较高。,三、分类,、化学性食物中毒。 指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特点:发病的季节性、地区性均不明显,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四、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的分级,浙江省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2008版:根据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发生场所和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由重到轻划分为:特别重大(级) 、重大(级) 、较大(级)和一般(级)4个等级.,四、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的分级,1、特别重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级) 、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两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超出事发地省级政府处置能力的;、发生跨境、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国务院认为应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处置的.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即确认为特别重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四、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的分级,2 、重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级) 、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造成伤害人数100人及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在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需要由省政府或其授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其他重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即确认为重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四、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的分级,3、较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级)、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造成伤害人数10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下并出现死亡病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在地区性重要活动期间,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未出现死亡病例的;、市级政府认定的其他较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即确认为较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四、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的分级,4、一般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级)、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造成伤害人数2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县级政府认定的其他一般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即确认为一般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五、现场调查与控制,(一)、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的基本任务与要求。1、辨别与暴发事件有关的病例;2、查明引起暴发疾病的中毒食品;3、确定该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因子;4、阐明中毒食品中病原因子的来源及其污染、增殖或残存的影响因素。,五、现场调查与控制,通过调查,如果查明引起该起暴发事件的中毒食品,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止新发病例的发生:1、停止中毒食品的分发与销售;2、回收已售出或已分发的同批中毒食品;3、对可疑的污染食品进行留验、重新加工或进行其他处理,避免污染食品进入或重新进入食品流通渠道。如果确定了病原因子,就可以对病人采取针对性的特异治疗,减少和降低病死率。如果查明影响食品中病原物质污染、繁殖或残存的因素,就可以对发生疾病的单位或个人宣传解释该起暴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五、现场调查与控制,(二)、食物中毒诊断依据: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食品,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2、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3、潜伏期一般较短,病程依致病病原体的种类和中毒个体差异而不同。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5、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与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原。6、未获取足够的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五、现场调查与控制,(三)、食物中毒处理原则:1、及时报告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应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以抢救病人和有利于查明发病原因:、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采取病人血液、尿液、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迅速排毒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和导泻。、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五、现场调查与控制,3、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采取剩余可疑中毒食品,以备送检。、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4、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五、现场调查与控制,(四)、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和处理的程序与方法。1、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尽快查明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经过。确定食物中毒病例;查明中毒食品;确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病原);查明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致病因素来源及其污染、残存或增殖原因)。,五、现场调查与控制,、提出和采取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协助医疗机构对中毒病人进行救治。、收集对违法者实施处罚的证据。、提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积累食物中毒资料,为改善食品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五、现场调查与控制,2、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 食物中毒者的病例个案调查; 病例对照调查。、样品的采集与送检。、中毒场所及剩余食品的消毒与无害化处理。、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紧急控制措施与长效管理意见建议。,五、现场调查与控制,(五)、现场卫生学调查。1、造成食物中毒通常有五种情况:、所购原料变质或污染,包括生物性和化学性的;、加工过程被污染,包括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保存过程变质,主要是生物性的;、人为投毒,主要为化学性的;、有毒动植物。现场调查时要注意对上述各环节的调查。,五、现场调查与控制,2、深入食堂、厨房询问清楚72小时内各餐供应的食物(菜单),并列表登记,以在个案调查时帮助调查对象回忆。3、了解食品加工的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状况。4、调查、登记食堂的厨房、库房存放的食物品种和状况。,五、现场调查与控制,5、系统了解各种食品原料,包括调味剂、添加剂的购置来源和现况,特别是新购入的食品原料情况。6、查清已经食用食物的加工过程,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7、查炊饮人员的健康情况。8、询问炊饮人员对食物中毒发生的看法。,五、现场调查与控制,(六)、流行病学调查。首先需要确定病例定义:包括确诊病例、临床病例、疑似病例.并开展病例搜索.1、食物中毒者个案调查。、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的唯一目的,是通过对中毒者的调查,找出所有食物中毒者共同的食物源。、按照发病者必须有进食被污染食物史,没进食者不发病,进食者也未必发病的原理,客观进行调查,不主观臆断。,五、现场调查与控制,、向接诊医生询问,并认真阅读病历,详细询问中毒病人的症状、体征,查看实验室、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了解临床诊断等情况。对未入院诊治者,直接进行临床检查和询问调查。、调查时要努力找到每一个中毒者,并努力调查清楚中毒症状发生前三天内的饮食情况,包括食入的正餐品种、数量,饮品的种类、数量,以及零食的种类、数量等。,五、现场调查与控制,、调查中发现个别中毒者缺乏绝大多数中毒者共同食物来源的食入史时,轻易不要剔除该共同食物源作为危险因素。、调查时一定要食物中毒者自己回答调查内容,中毒严重无法回答时,可向知情人询问,结果可作重要参考。,五、现场调查与控制,、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的制定:为防止不同调查者发生调查内容上的偏倚,进行食物中毒个案调查时使用统一的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食物中毒类型多,中毒原因、途径、临床表现差异大,调查时对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罗列的信息进行补充。,五、现场调查与控制,就餐性集体食物中毒和商品流通性食品中毒,其个案调查表中设计的暴露食物内容不同。前者偏重于72小时内就餐史追溯,后者着重潜伏期内食用各种具体品牌食品的追溯。调查人员应该得到统一的培训,使每个调查员对表中每项内容具有唯一的理解。调查表内容不得漏询漏填。若填“其他”,应该详细。需要补充的情况在备注栏中叙述。,五、现场调查与控制,2、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适合于对暴露人数较少、易确定人群范围的暴发事件的调查。通过比较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可疑危险因素的人群发病率,可计算食用和未食用某种食物的疾病罹患率,并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相对危险度(RR) 食用过食物A的罹患率/未食用过食物A的罹患率,同时计算其95%或99%可信区间。,五、现场调查与控制,3、病例对照调查、急性集体食物中毒一般通过对中毒病人的个案调查和现场勘查,绘制并分析中毒病例的人群、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就能够推算出平均潜伏期,继而找出共同的危险食源。、慢性、长潜伏性、反复污染和家庭性食物中毒,由于暴露与发病间隔长,或者多次反复暴露后才发病,往往通过上述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找不出共同的危险饮食因素,这就需要开展病例对照调查来进一步探索食物中毒的危险因素。,五、现场调查与控制,、在同一食堂、同一家庭或周围不同食堂、不同家庭,对食物中毒者和非食物中毒者进行病例对照调查,了解中毒者和对照在本次中毒最长潜伏期内的饮食品种、数量和饮食、生活习惯,发现差异,对比印证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食物。、开展病例对照调查前应明确病例的定义,同时一定要注意对照正处于食物中毒的潜伏期内或者是临床带菌者,造成假对照等情况,否则会出现选择偏倚,会把真正的中毒食物漏掉,导致错误结论。,五、现场调查与控制,、配对病例对照调查的效率更高,可按照病人多时少选对照(1:1)、病人少时要多选对照1 :(2-4)的原则开展病例对照调查,但病人和对照的总例数应大于40人。、确定进行配对病例对照调查的对照时,对照必须与食物中毒者在高危饮食以外其他因素方面相同,而未发生中毒的人。要选定将性别、年龄、职业等35个恰当的参数来匹配中毒者与对照,年龄配对时上下差别不要超过5岁。,五、现场调查与控制,、病例对照调查已经提示某种共同食物为造成中毒的食物,但调查中个别中毒者却未食用该食物,似乎有“一票否决”的理由。切记不可轻易否定造成中毒的食物,一定要对该中毒病例的饮食进行系统地、详细地、全面地追踪调查,极有可能他吃过的食物与造成中毒的食物有加工、运输过程的联系。,五、现场调查与控制,4、统计分析。、计算潜伏期,寻找暴露时点。对于所有中毒病例按照发病时点,做直条图分布描述。纵坐标为病例数,横坐标为时间,时间可以是小时,也可以是日,根据中毒的潜伏期长短来定。潜伏期的长短受病原的种类、剂量、进食者个体差异影响。食物中毒的潜伏期分布往往呈偏态分布,其平均潜伏期可采用中位潜伏期。,五、现场调查与控制,已经明确病因的食物中毒,从发病高峰时点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或首例病人和末例病人向前推最短和最长潜伏期),该集体餐次极有可能是本次集体食物中毒的綮事餐次。一次共同暴露引起的暴发,当潜伏期较短且病例数较多时,也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共同暴露日(时点)。,五、现场调查与控制,(m2m0)(m0 m1)平均潜伏期(x)= (m2 m0) (m0 m1)上述公式中:m1为16%百分位数 m2为84%百分位数 m0为中位数推定暴露日期=m0 x,五、现场调查与控制,、通过个案调查,确定中毒食物。通过进食不同餐次、不同食物后发生中毒的罹患率,来判断共同进食污染食物的时点餐次和具体饮食。根据特殊饮食情况,来判断共同进食污染食物的时点餐次,如集体聚餐、新的食物进餐等。根据特殊案例,用排除法确定共同进食污染食物的时点餐次和具体食物。如将72小时内偶然进食一顿的人员列出,统计偶然进食一顿人员的中毒发生情况和具体进食某一食物的发病人数。,五、现场调查与控制,、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分析,确定中毒食物。 对病例对照所调查的各种饮食因素逐一进行叉生分析,对比食入某可疑食物的发病数与未食用某可疑食物的发病数,做卡方检验,往往可能会揭示共同的暴露食物。再通过采样和实验室检验对病原体或毒物进行分析鉴定证实。、临床表现描述。 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描述可以推断食物中毒的性质,甚至推断引起中毒的物质,特别是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的食物中毒,如皮肤发绀、瞳孔缩小、呼出气味、腹泻形状等。,五、现场调查与控制,(七)、样品的采集与送检 注意:无菌采样、冷藏、及时送检。生物样品最好在病人使用抗菌素前采集。 (其余略)(八)、中毒场所及剩余食品的消毒与无害化处理。 (略)(九)、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紧急控制措施与长效管理意见建议。 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另外:医学观察、预防服药、禁售措施、厨房不放置有毒物品、食品与非食品分开、生熟分开、健康教育等。,六:几种常见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鉴别,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蜡样芽胞 金葡菌 副溶菌 空弯潜伏期 224h, 46h, 12h, 23h, 612h 17d 可23d 可220h 可16h 可16h 先腹痛 先腹痛 呕吐 先恶心头 先腹痛寒 先腹痛起病 呕吐 后水样泻 腹痛 痛迅速呕 战,后腹泻 后腹泻 继腹泻 粘脓便 腹泻 吐腹泻 呕吐体温 升高 低-高热 少发热 正常 多发热 多发热脱水 呕吐 多有 少有 部分,剧烈 剧烈吐胆汁 可有可无 可有可无 水样便, 水样,粘液 黄水,脓血 水样,腹泻 臭,量多, 便,血便, 显著水样便 便,少而臭 脓血便 脓血稀便 无脓 恶臭腹痛 里急后重 中毒食品 肉,禽,蛋 剩饭菜, 剩饭菜, 淀粉, 海产品 肉,禽,乳 肉,淀粉 肉,乳 肉,乳,七、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格式(WHO推荐)暴发事件调查报告提纲,一、封面1、报告题目应指出该报告是初步报告还是最终报告。题目要简短深刻,但应包括所有调查问题的类型、场所和日期等信息。2 、报告日期3、主要作者和调查者的姓名和相关信息。,七、暴发事件调查报告提纲,二、摘要报告完成后,要写摘要。它应该是独立的,并包含最关键的数据和结论。摘要中提到的所有数据也必须在报告的主要章节中出现。讨论章节中的句子可以在摘要中逐字使用。,七、暴发事件调查报告提纲,三、报告1、导言问题的陈述及对公众健康的重要性。信息最初来源的详细资料和时间范围。调查事件的理由调查的类型和参与的机构,七、暴发事件调查报告提纲,2、背景通常是帮助读者理解报告中使用的流行病学和数据的一些信息(如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地位、种族等)。如果暴发发生在一个食品场所,对该场所的描述(如餐馆规模、平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