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1页
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2页
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3页
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4页
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要素和过程学与教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与教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西方发展情况:(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前)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布鲁纳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皮亚杰,维果斯基,桑代克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美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桑代克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扩大为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第一卷论人的本性,第二卷论学习心理,第三卷论智慧、疲劳和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20世纪我国出现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为我国第一本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3.调查法 谈话法;问卷法 4.行动研究法 基本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第二章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发展: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发展包括:生理发展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一、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甚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一)连续性与阶段性人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 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早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二)定向性与顺序性发展顺序不可逆;每一个发展阶段不可逾越,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三)不平衡性是指心里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到达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一方面,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心理的各个组成成分在发展的速度上、起讫时间和到达成熟时期上不同。(四)差异性 因材施教,第二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二、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一)认知发展机制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二) 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觉学习“客体永久性”目的性行为2.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思维单向、刻板、不可逆表象性思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抽象概念逻辑推理多向思维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获得守恒概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4、形式运算阶段/命题运算阶段(11-16岁) 思维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抽象逻辑思维,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认知发展阶段具有普遍性认知发展阶段具有特殊性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儿童独立解决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第三节 人格发展,一、人格的发展(一)人格:又称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强调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的5个时期(了解),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0-1.5岁)儿童早期:自主对羞耻与怀疑(1.5-3岁)学前期:主动对内疚(3-6岁)学龄期:勤奋对自卑(6-12岁)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二. 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学生的个体差异(一)认知方式的差异(二)学习风格差异(三)智力差异(四)多元智能理论(五)性格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差异的表现: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分散型,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维特金具有场独立型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水平上分析和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具有场依存型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沉思型与冲动型,沉思型认知方式: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冲动型认知方式: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研究表明,大致30%的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属于冲动型。当然,有些反应快的人,不一定属于冲动型,因为他们即快又准确。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由于他们的思想很敏捷的缘故。,沉思型与冲动型,沉思型认知方式(reflective style):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认知方式(impulsive style):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研究表明,大致30%的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属于冲动型。当然,有些反应快的人,不一定属于冲动型,因为他们即快又准确。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由于他们的思想很敏捷的缘故。,辐合型与分散型,据美国的吉尔福研究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