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_NET平台的网上售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基于_NET平台的网上售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基于_NET平台的网上售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基于_NET平台的网上售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4页
基于_NET平台的网上售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着当前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 全世界飞速发展并迅速得到了用户的肯定。目前,在世界范围 是非常的普及。在这一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应运而生。 目前电子商务产生以后便受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现在甚至已经 将电子商务的发展看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网上购物具有很多 特点,方便快捷的特点无疑是最值得广大用户肯定的一点。用户能够实现购 买过程的网络在线支付,并且能够享受商品送货到家的服务,这些与传统的 商店相比无疑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网上书店与一般的网络商店还是存在一些 差异不太一样,人们对书的选择最重要的依据还是书的内容本身,因此在对 书的分类以及内容章节部分预先展示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而书店对于客户信息 的维护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当前网上售书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明确了开发网上售书系统的目的和意义。论文开发系统的关键技术入手,介绍了 术及 据库技术。文中在对系统的性能需求、系统功能需求、系统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的系统设计目标、系统的三层 B/S 体系结构,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的数据库,分析并给出了系 统的数据流图。本文根据一个实际的应用需求,从图书浏览、图书购买、客户管 理及系统的后台管理四个方面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在此基 础上给出了系统实现的一个网站框架。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本文对系统主要的功能:系统登陆、用户注册、图书浏览查找、购物车、订单生成和订单 查询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给出了各功能的界面图和实现的关键程序代码。 系统测试部分应用测试用例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测试,在文章的最后对本文的工 作进行了总结以及对网上售书系统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 览器 /服务器,购物车,网络技术 of in In is of as an of of is of in as as of a of of of a of of of on , of s on an to of in a of of on of to a On of a of of to of of of we to 一章 绪论 . 1 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内外研究现状 . 3 外网上书店的产生和发展 . 3 内网上书店的产生和发展 . 4 文主要内容 . 5 节安排 . 5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7 术 . 7 述 . 7 共语言运行库 . 8 点 .据库技术 . 12 章小结 . 17 第三章 在线图书系统分析 . 18 统性能需求分析 . 18 统功能需求分析 . 19 书浏览 . 19 书购买 . 20 户管理 . 21 统后台管理 . 21 章小结 . 22 第四章 在线图书系统设计 . 23 统设计目标 . 23 统体系结构设计 . 23 统的物理架构 . 23 统的逻辑架构 . 24 统功能模块设计 . 26 务流程分析 . 27 统登录流程分析 . 27 书浏览业务流程分析 . 28 单生成业务流程分析 . 29 书购买业务流程分析 . 31 统数据库设计 . 32 统实体 . 32 据表设计 . 34 统数据流图 . 38 章小结 . 39 第五章 系统界面设计及实现 . 40 户注册 . 40 统登陆 . 42 书浏览查找 . 44 书分类浏览 . 45 书查找 . 46 物车 . 48 单生成 . 52 单查询 . 52 章小结 . 53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54 统测试原则 . 54 统测试方法 . 54 统测试用例 . 55 章小结 . 58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60 结 . 60 望 . 60 致谢 .考文献 . 63 1第一章 绪论 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 全世界飞速发展并迅速普及,在这一背景下,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一词源自于 子商务是指在因特网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网上购物,实现商品买方和卖方在网上进行商品交易,实现 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网上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服务活动的 一种新的商务运行模式1。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目前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将电子商务的发展看作是世界经济展的 重要推动力量。网上购物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能够实现网络在线支付,享 受商品送货的服务,与传统的商店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随着人们对网络 发展认识和网络应用的逐渐增多,网上购物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人们的购 物观念也随之改变。近年来,网上购物的规模迅速增长, 2008 年我国的网上购物的规模为 1400 亿元,到 2010 年发展到近 5000 亿元, 2011 年达到 8000 亿元。 2011 年国内网上购物占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 网上购物人数达到 2 亿人以上,占我国网民总数的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如图 1示。 图 1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摘自 2网上售书系统作为传统书店的发展和有益补充,已经逐渐显示出它的优势。从目前我国网上书店的销售规模 来看,与美国的亚马逊网上书店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是从国外网上书 店的发展来看,网上书店作为图书销售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是相当广阔的2,3。 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国内网上书店的发展与国 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很多不足之处,在很多方面需要逐步完善,但是网上 书店与传统书店相比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5: ( 1) 24 小时营业 与传统书店要受到营业时间的限制相比 ,网上书店可以实现一天 24 小时全天营业。这就使得消费者可以不受 时间的限制,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在网上实现图书的购买,网上书店的这种特 点可以最大限度的方便消费者对图书的购买。 ( 2)低成本 网上书店的投入成本与实体店相比要低很多。实体店 需要大量的货物投资压力,店面的租金、前期店面的装修以及在 经营过程中的店面租金和各种税费。网上书店的经营不需要精良装修的店面,也 不需要积压大量的货物,税费与实体店相比也是低的很多。另外实体店店面的地 段对于书店的经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对于网店来说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实体 店还要面临淡季和旺季的变化,及时到了淡季同样存在相应的房租和税收方面的 成本,而网店在这方面的优势显得很明显。 ( 3)图书信息交流速度 传统的实体书店需要将图书陈列在店铺的货架上,消 费者要了解图书的信息要对真实的图书进行翻阅来进行了解。这就使得消费者了解图书信息的效率不高,特别是当消费者要对特定图书进行购买时 ,需要售货员指引帮助查找图书或消费者个人慢慢查找。这就制约了消费者购书 的效率,使得消费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查找图书,然后逐一翻阅对比。而网上书 店将图书的信息以电子的形式存储在售书系统的数据库中,图书信息可以涵盖读 者关心的各种图书信息。消费者登陆网上书店可以灵活、快速、方便的对特定图 书进行查找和浏览,可以实现对某一类图书的分类浏览,便于消费者的对比和选择。这就使得图书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使得消费者能够轻松的完成一次购书活动。 ( 4)书店管理规范化 3网上书店与实体书店相比更容易实现在管理方面的规 范化和制度化。实体书店中很多工作是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 的,很难执行统一的标准,并且在管理人员工作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 工作失误。网上书店将消费者购书过程由消费者个人来完成,网上售书系统将不 同的购书过程通过软件系统的不同功能来统一执行,使得网上书店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内外研究现状 外网上书店的产生和发展 从 1969 年因特网的产生到当今互联网已经普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经历了飞速的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 信息传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信息访问技术为网上书店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20 世纪 70 开始,一些图书销售商就开始着手进行图书网上信息访问系统,用户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图书信息的浏览,网上 预订图书工作,最初的网上书店的雏形已经建立起来。到 20 世纪 90 年代,网上书店开始了快速的发展,欧美的图书销售商和出版社开开在网上建立各自的网上 书店,通过网络向全世界的网上用户销售图书6,7。 1992 年,第一个正式的网上电子书店在英国成立。到 1997 年,网上图书的销售量已经占整个图书销售量的 20%,在图书销售中已经占据了 一席之地,成为图书销售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世界上规 模最大的网上书店是著名的亚马逊图书公司。亚马逊网上书店从 1995 年开始,销售业绩逐年攀升,并且销售的产品从图书,到音像制品和电子图书,以及其它类型的商品。亚马逊网上书店 1998 年的顾客总数为 450 万,销售额达 美元。据国外媒体报道,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就网络购物用户而言 ,亚马逊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大的零售网站,大大超过了沃尔玛、苹果、 及中国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 2011 年 6 月,全球约有 20%的独立用户使用亚马逊的零售和拍卖网站,亚马逊全球独立用户数量也达到了 ,位居全球第一。据统计,到 1998 年美国的网上书店已达 1200 多家8。 在美国除了亚马逊外最大的书店是班斯和若伯, 1997 年班斯和若伯开始在网上销售图书,同时也销售杂志、音像制品 ,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建立了分店。和亚马逊不同的是,班斯和若伯的图书更偏重于学术性较强的图书和刊物。 4英国的书店也比较多,大型的有因特网书店、字母街网上书、沃特斯通网上书店。 1998 年,英国网上书店图书销售额为 1500 万英镑。 德国的网上书店主要有贝塔斯曼出版集团的图书在线网上书店、霍尔兹布林克出版公司和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开办的 上书店等。据资料显示,1998 年德国购书的网民达到 40 万人9,10。 内网上书店的产生和发展 1995 年,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网上书店,该书店主要面向国外顾客,每年的销售额在 60 万元左右。 1997 年初杭州书店面向国内顾客成立了网上书店,成为国内第一家 面向国内顾客的网上书店。但是由于当时在线付款不够完善,图书邮寄的成本也 比较高,使得顾客购书的周期比较长,所以没有得到广大顾客的认可,没有取得预期的销售效果。 1997 年 5 月,中国现代书店开通了面向全世界销售中文图书的网上书店,在销售方式上更多采用电子信息的方法,采用电子采购、电子订单和在线电子支付。该网上书店的成立使得中国图书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前进了一大步。该书店到 1998年 3 月,发布的图书、期刊的信息达到 6 万多条,在网上书店可以对图书的简介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浏览。在这一年,国 内几十家图书销售商和图书出版机构陆续在网上建立了各自的网站,用来进行图书销售和图书出版信息的发布。 1999 年,上海书城同中国对家银行等企业合作创办了上海书城网上书店。上海书城网上书店是在传统书店平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拥有 14 万种备货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作为基础,通过安 全电子交易认证实行网上信用卡结算。上海书城图书包括大量香港和台湾的出版 物,有着充足的货源,良好的人机互动界面,上海书城是中国第一家具备真正意 义上的网上书店。顾客在自己家中就能够完成上网浏览图书信息,选购图书,进 行网上支付,购买的图书直接送达到顾客的家里。 1999 年,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成立,该店拥有 16 万种图书信息。该书店仅开业 3 个月就实现了 500 万的营业额。 1999 年 11 月,北京科技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了当当网上书店。经过几年的发展,图书的品种多达 30 多万,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图书音像商城。 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针对出售图书的问题,开发基于 台的网上售书系统。论文从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对本课题的 背景、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开发工具: 术和 据库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系统分析部分从四个方面对系统的性能需求进行了分 析,从图书浏览、图书购买、客户管理及系统的后台管理四个方面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系统的登陆流程、图书浏览业务流程、 订单生成业务流程及图书购买业务流程对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系统设计部分从四个方面对系统的性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图书浏览、图书购买、客户管理及系统后台管理几个 方面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系统的登陆流程、图书浏览业务流 程、订单生成业务流程及图书购买业务流程对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系统界面设计和实现部分详细介绍了网上售书系统主 要界面的设计及实现,分别介绍了用户注册、系统登录、图书浏 览、图书查找、购物车浏览、订单生成和订单查询界面的设计。给出了各主要功 能的页面设计图,详细介绍了各功能的基本使用方法,同时给出了各主要功能实现的关键程序代码。 系统测试部分系统测试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测试用 例进行了论述。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总结对系统的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节安排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 绪论 主要阐述了网上售书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 研究现状和本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系统开发工具介绍 详细介绍了开发网上售书系统所使用开发工具: 术和 过两种关键技术的详细介绍和分析表明,开发基于 台的网上售书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第三章 系统分析 6系统分析部分主要论述系统性能需求、系统的功能需求。 第四章 系统设计 系统详细设计部分主要论述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的 体系结构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的主要的业务流程分析 、系统的数据库库设计并给出和分析系统的数据流图。 第五章 系统界面设计及实现 给出了主要功能的具体界面设计,对主要模块的实现 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给出了功能使用说明,给出了具体功能的主要程序代码。 第六章 系统测试 对系统的测试目标、系统测试原则、系统测试方法和 系统的测试用例分别进行论述。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对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对网上售 书系统的下一步发展进行展望。 7第二章 相关技术 软公司在创建的时候定下的目标是在全球每个角落 的计算机都运行微软操作系统。近几年来,这个目标已经完成, 进而定下了下一步要达到的标准:任何使用微软操作系统的用户能够不受时间、 空间、设备的限制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微软公司表示要达到这一新的目标,将运用 术来实现 。 术的应用具有以下几点技术突破: ( 1) 各个运算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将得到改变。 ( 2) 存储信息的方式以及将信息进行传送的方式都将得到改变。 ( 3) 应用软件的思路将改变。 ( 4) 各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换的方式将改变。 术的核心是 供了一个面向式的开发平台,并且定义了一组规则( 。若想创建可以与其他语言互相操作的应用程序, 言必须遵循这组规则11。 术的应用对软件的开发和使用都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变了软件开发的方式,开发人员摆脱古老 死板低效率的应用程序开发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灵活高效的软件开发方式。 改变了软件使用的方法,用户可以摆脱单机环境、电脑硬件的束缚, 只需通过因特网便能查看、访问所需要的数据。正因如此,计算机得性能随之飞跃12,13。 另外, 术的运行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公共语言运行库和 架类库是这个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下面就重点介绍这两部分内容。 共语言运行库 共语言运行库简介 公共语言运行库是一个运行代码的环境,它的存在简 化了应用程序开发的过程。 托管代码是面向运行库的语言编译器开发出的代码。托管代码具有多种功能:能够进行跨语言集成、能够对跨语言异常 进行处理、安全性能增强、能够进行版本控制以及部署支持、能够对简化的组件 进行交互模型处理、能够进行调试和分析服务等。这些功能给代码的编写带来很 多好处。编码器发出特定要求的元数据后,运行库便可以服务于托管代码。运行 库通过语言编译器发出的元数据可实现以下几点功能14,15: ( 1) 对类进行查找或者加载。 ( 2) 在内存中实现对实例的布置。 ( 3) 对解析方法进行调用。 ( 4) 生成该计算机可以使用的代码。 ( 5) 安全性能加强。 ( 6) 对运行的上下文边界进行设置。 公共语言运行库的存在使的组件或应用程序开发中各 种编程语言交互的过程变的简单容易进行。各种不同的编写语言 可以相互连通,并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得运行过程更加紧密。而这种语言交互 集成的过程为什么能够顺利进行,这是因为语言编译器以及各种工具都是依附于 运行库的。运行库定义、创立、应用、维持新类型的规则,语言编辑器以及各工 具使用过程必须遵守。举例来说,现定义一个类,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对这个类进行使用,可以从原始类中派生类进行使用,也可以通过对原始类进行 调用的方式进行使用,还可以将类的实例进行传递后再用不同的语言进行编写,但使用过程必须遵循运行库的规则。 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能够通过语言编辑器和工具了解运 行库的具体功能,这些功能在语言编辑器以及工具上有直接体现 。运行库的一些功能和特点在语言编辑器和工具中被开发人员发掘。运行库的优 势存在于:能使用各种语言开发出来的组件;拥有一个可扩展的类型库;具有很多新的语言功能,性能大大提升。 在编写托管代码中可以使用 C#语言,图 2使用 C+编写托管代码时,对 译器所作的修改项(由于 C+默认编译模式的因素) 。 9图 2用 C+译器所作的修改 指公共语言规范,这是为了能够与其他对象相互交互而定义的,这些对象可以是用任一语言实现的。这个规范 规定了一套通用的语言功能,开发应用软件的人员可以通过 功能实验个编程语言之间的连接。一个组件公开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仅应用公共语言规范,而没有应用其他功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要是支持 语言便可对它进行访问,而没有其他条件的限制。一个组件,它若 只应用公共语言规范中的一些功能,并且它遵循公共语言规范,那么这样的 组件称其为公共语言规范组件。 定义的组件大多数都遵循公共语言规范,也有个别的不遵循 则的16,17。 管执行 要完成托管执行首先需选择一个语言编译器,其次编 译器要将源代码编译为微软识别的中介语言( ,最后要将这个微软识别的中介语言转变为本机能够识别的语言。 托管执行的第一步:选择一个语言编译器。用户需要 选择使用一种或多种语 10言编译器,所选的语言编译器必须是针对 运行库的,这样便能吸取到运行库的优势。常用的语言编译器有: +、 C#、 外还有很多第三方的语言编译器: 些都可以作为托管执行中所需要选择的语言编译器。公共语言运行库支持 多种语言以及各种数据的类型。因此,选定语言编译器后便能够确定可以使用的 公共语言运行库功能。结合运用这些运行库功能进行代码的设计工作。 托管执行的第二步: 编译器要将源代码编译为微软识别的中介语言 ( 。编译器在将源代码转变为中间语言( ,还会产生一组元数据。 当源代码为托管代码时, 编译器转变的中间语言是相对 这是通常所用的编译器成为实时编译器 ( n 。中间语言包含多种指令,例如:加载指令 、用于初始化的指令、保存存储指令、访问以及调用指令、运算指令(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用于异常处理的指令等等。下面介绍编译器在将源代码转变为中间语言( 产生的元数据。元数据的作用是将代码类型显现出来,具体包括四点分别为: ( 1) 对代码中的类型定义进行描述; ( 2) 对代码中的引用成员进行描述; ( 3) 对代码中的类型签名进行描述; ( 4) 对运行库运行中使用的其他数据进行描述。 编译器在将源代码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中间语言( 及元数据都存放在一个文件中。这个文件拥有一种可 以移植的并且可以执行( 新格式,这种格式是在 T 的操作系统引进的。中间语言( 及元数据存放在这个可移植可执行( 文件中,计算机操作系 统便能通过该文件对公共语言运行库映像进行识别读取。 托管执行的第三步:将微软识别的中间语言( 变为本机能够识别的语言。计算机在运行中间语言时,需要将 变为本机代码这一运行才能够顺利执行。在将 变为本机代码的这一过程,通常需要用实时编译器( n 完成转换。针对每一种计算机 构,都有对应的实时编译器与之匹配,实时编译器是由公共语言运行库 所提供的。因此,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编写的中间语言( ,通过实时编译器的编译,便能够适用于多种 构的计算机。 实时编译器的智能之处在于:有选择的将中间语言转 变为本机识别的代码。中间语言代码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些代码 是不会被执行的。一些编译器会耗费内 11存和时间将所有的中间语言全都编译为本 机能够识别的代码,然而事实上,某些保存在可移植可执行文件中的代码是不会 被调用的,对它们进行代码转换所作的工作都是徒劳。实时编译器充分的考虑到了这 一点,因此在将中间语言( 行转变时是按需进行的,并且将新生成 的本机能够识别的代码加以储存,方便了以后的调用使用过程。 除了实时编译器能够将中间语言转变为本机识别的代 码,运行库还提供了一种代码编译方式能够将中间语言进行转换 。这种方法被叫做安装时代码生成编译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成功的将中间语言( 变为本机识别的代码,还能够对较大的代码单元进行转变,并且与 实时编译器一样能够储存新生成的本机能够识别的代码方便以后的调用使用过程 。这种编译模式比实时编译器更加智能方便,运行效率更高。 在将微软识别的中间语言( 变为本机能够识别的语言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代码验证的部分。对代码进行验证 是保证安全性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验证的代码包括中间语言以及元数据。验证 类型是否是安全的方法有四种:首先运行库要查看所引用的类型以及对类型的引 用过程是否是兼容的;其次只使用能够正确调用的对象;再次标示的要求与声称 的要求应该是一样的;最后通过运行代码来检验类型是否安全。 单概括的来说, 术具有应用软件开发效率高、性能可测量性好、安全性能高以及分布简易四个特点。 术具有应用软件开发效率高的特点。 编程模式的选用上采用的是建议方便的模型,方便的模型 能够使开发人员上传文件以及验证工作变的方便,不光有上述优点,简便的编程 模型还能够使得开发人员在软件或者网页开发中需要编写的代码大大减少,并且开发出的网页对浏览器没有特别的要求,在任何一种浏览器下都能够打开,这对开 发人员以及用户都提供了方便;编程语言的选用也是非常的灵活,摆脱了之前编 程语言只是特定与某一种的受限状态。目前已经超过二十五种编程语言能够对 行编辑,大大方便了开发人员对编程语言的选择,开发人员能够随心所 欲的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种进行网页或者软件开发,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另外 术本身就拥有非常强大的工具系统以及各种各样的类框架结构 ,开发人员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一 12种自己拿手的文本编辑器,即使是使用记事本进行编辑。 术的类框架结构也是非常丰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