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_第1页
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_第2页
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_第3页
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_第4页
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2014 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1、试述真理及其真理检验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答: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 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1)二者是有区别的。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的条件性。表现为:第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第二,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第三,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第一,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3)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2、结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的新提法分析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答: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中国的体制改革空间得以扩容。即全面深化五项改革,全力保障五个建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也是五位一体的;国家治理体系也应是五位一体构成的制度体系。唯此, “到 2020 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才能够实现。针对目前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五位一体的改革与建设亦有侧重。公报中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有 6 段,部署政治体制改革的有 3 段,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的有 1 段,部署社会体制改革的有 2 段,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有 1 段。部署经济体制改革的篇幅几乎相当于部署其余四项改革篇幅的总和,部署社会体制改革的篇幅则紧跟其后。在五个建设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五项改革中,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社会体制改革举足轻重。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命在于“做大蛋糕” ,社会体制改革的使命在于“分好蛋糕” ;前者着力于提高效率,后者着力于促进公平;前者关注经济主体,后者更关注社会组织;前者关注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后者则关注厘清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边界。由此,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边界,已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中枢环节。寻找政府与市场边界的中国路径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寻找两者的边界,1是最基础的一步。与西方国家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探索相比,中国有其自身特点。最为突出的是,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是中国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的起点与终点。这一点与西方绝然不同。我们是伴随着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探索政府与市场边界的。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到 1992 年十四大“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到 2002 年十六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到 2007 年十七大“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再到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其脉络清晰可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现阶段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内在驱动力。经过 35 年的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还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以及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方式,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民营资本所面临的“玻璃门” 、 “弹簧门”和“旋转门”情况始终没有真正突破。二是,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仍然是双轨制,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并存。三是,宏观调控方式有待改善,近年来通过直接干预价格实施宏观调控的现象比较明显。四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坦率地讲,地方政府不是不想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是事权与财力相脱节使然。有人将各级政府的财力状况作了形象比喻:“中央喜气洋洋,省级满满当当,市里勉勉强强,县乡哭爹叫娘” 。地方政府事权大、财力小,容易引发政府越界“自谋财路”的持续冲动。五是,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比如,城市里的房子可以卖给农民,农民宅基地上建的房子却不能卖给城里人。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部署。其一,进一步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其二,明确“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其三,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其四,建立“科学的财税体制” 。明确事权,适度加强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 “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其五,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政府创造环境市场创造财富需要正视的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实践中的困难源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与顽固性。长期以来,相比于消费拉动、外贸驱动,政府直接投资推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色调。甚至有2观点认为,政府实际上是“经济建设型政府” 、 “地方政府已经公司化” 。我们承认惯性是巨大的,但也坚信这种惯性是可以扭转的。因为这种发展方式的消极作用已经充分暴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时间窗口已经出现,时机已经成熟。在具体操作中,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的起点,全面转变政府职能是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的终点。19782002 年,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是重点;2002 年十六大以来,开始全面转变政府职能。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管理方式,各级政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87 年十三大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任务,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要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992 年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同时也明确了“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1997 年十五大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并将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明确为“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2002 年十六大提出, “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2007 年十七大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服务型政府” , “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2008年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到 2020 年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方向, “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2012 年十八大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据此,可以通俗地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形象地概括为“政府创造环境,市场创造财富” 。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实质,是划定政府职能边界。深入研究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论述,我们可以暂且将政府职能概括为以下五项:建设法治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治职能) ;科学宏观调控,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经济调节职能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监管职能);改进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富有生机活力(社会治理职能) ;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公共服务职能 )。由此,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和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已十分清晰。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同时,全会要求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是继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后,再次提出政府与社会边界的问题,使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社会组织由社会人构成,主要填补市场和政府双失灵造成的公共产品空缺。社会性与自主性是社会组织的本质属性。政府与社会组织既可能冲突,又可能协作。社会组织对政府起着敦促和监督作用,促使政府对公众和社会的各种需求负责;反之,政府对社会组织实施监管,使之符合公共利益。与此同时,社会组织属于“社会性基础性设施” ,是政府的伙伴,可以帮助政府治理社会,承担政府支持的公共服务工作。长久的维稳力量来自社会自身。因此,政府与社会组织可以形成拾遗补缺、服务替代、协同增效三种协作关系。在两者的关系中,社会组织是政府的伙伴,不是政府的伙计;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潜在卖家,不是政府的执行机构。拥有行政权力的社会组织容易演变为“二政府” ,而没有自主性的社会组织则3容易成为政府附属物。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将行政权力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包揽社会、吸纳社会,基本上与社会融为一体。而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开启、加速了社会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因此应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让人民群众依法通过社会组织进行自律管理、自我服务并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然而,目前我国存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不足与规范管理不够的双重问题,且许多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明显。在美国每 197 人中就有一个社会组织,印度每 400 人中有一个社会组织;而在中国,每 2967 人中才有一个社会组织。从 42 个国家的数据分析来看,社会组织支出占 GDP 的平均比重为4.7%,中国内地为 0.3%。2013 年 3 月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了“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部署。逐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探索一业多会,引入竞争机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在此基础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围绕“创新社会治理”这一全新命题,进行了全新的部署。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发展态势是,从全能主义公共行政转向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的公共管理。厘清政府与社会边界是“前因” ,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是“后果” ;“政府治理”是前因, “社会治理”是后果。 “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叠加、共振、共鸣就是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共治,即政府与社会之间应协商、协调、协作、协同。政府应坚持积极引导发展、严格依法管理的原则,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社会组织也要自律、自立、自强,增强公信力。简言之, “政府对社会组织要放活,社会组织自己要争气” ,这样才能消除各方疑虑,共同奏响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的宏伟篇章。简政放权的基层声音在基层主政者眼中,清晰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记者采访的多位基层干部,对实务操作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感触颇深。在他们眼中,清晰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王韶华:在简政放权方面,上级应该进一步减少并下放更多审批事项,赋予基层更大的权限。比如在项目建设上,一个项目从企业市场调研谋划、提出申报,到取得土地指标、完成省级土地农转建批复,再到从农民手中征收土地、开工建设,需要很长时间,其间市场情况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全省土地指标一部分用于省重点项目,一部分分至市县,即使有了土地指标,占一补一的土地平衡指标也不好平衡;还有项目建设与土地管理、项目开工与土地挂牌、土地挂牌与各项手续、失地农民保险等问题,基层都很难自主解决。此外,简政放权还应增加科学性,需要认真分析哪些应该下放,哪些需要政府宏观管理,哪些需要在出台相关政策、规划时认真考虑,避免因重复建设、无序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委书记周斌: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密切,结合得好则“1+1 大于 2”,就能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导致“1+1 小于 2”,甚至归零。实际上,政府和市场是分不开的。并不是说政府远离市场,市场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关键是该政府做的,政府能不能不缺位、做到位;不该政府插手的,政府能不能没插手、不越位。4在某些领域,政府的手伸得还不够长,特别是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还缺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缺位,应按照鼓励竞争、公平公开的原则把“游戏规则”制定好,并且根据情况不断调整。二是要服务企业,很多事情企业是离不开政府的,比如要素资源的配置,土地指标、环境指标、产业政策等,政府应按照现阶段企业发展的新要求,提供更好的服务。三是改革现有的行政审批制度。在政府部门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一个部门如果手上没有审批资源,人家就不会来找你。所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因私还是因公,要想本部门更有作为,就会本能地争取政府给部门不断地授权。这就引发了有权的部门要强化考核,没权的部门搞检查评比,其实都是在给自己手上增加资源。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必须要进行自我改革,从服务发展大环境的角度,把公务员的“手脚”管理得更加规范,尽可能地压缩权力,更多地依靠市场调节,从公平规定的角度去履行职责。这不是说要放弃权力,而是要用权力去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上海市浦东新区发改委副主任王践:从东部沿海地区的实际看,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既受制于自身的路径依赖、利益格局,也受制于外部的环境和压力。地方的一些改革探索需要打破部门之间信息、政策等资源壁垒,特别是有些壁垒是自上而下形成的,改革会受到“条条”的牵制,这就需要体制机制的调整。同时,在操作中要注意破立结合。以往我们对改革的认识往往以“破”为主,强调敢于“闯” 。而现在的难点在于“破”了以后怎么办,比如政府转变职能过程中,事前监管的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了,事中事后的监管体系如何完善,如何加快市场和社会主体的发育和参与,都需要系统的制度建设和配套改革,要积极支持、细心呵护基层创造性的探索,并及时加以总结评估、推广完善。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简政放权是否成功,应有扎实透明的评判标准。关键有“五看”:一看机构人员是不是进一步精简;二看办事效率是不是进一步提高;三看职权责权是不是进一步理顺;四看扯皮推诿是不是进一步减少;五看权力是不是进一步下放。机构改革不能跟风,关键是职能转变要到位。能不能避免部门之间犬牙交错的重复管理,减少“有利益就争、没利益就推”等弊端,改革是不是真改到位、达到了预期的成效,一切要由老百姓说了算。山西省襄垣县委书记田志明: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行政体制改革要有行动,总的来说就是减少政府的干预。农民最会种地,工人最会做工,企业家最会挣钱,所以政府过度干预的观念必须扭转。同时,国家的宏观调控不能削弱,因为市场是无序的,不能用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比如污染治理、水资源的保护,政府不管能行吗?但也要注意政府的管理一定要与利益脱钩。在管理的过程中,只要有利益,那就肯定是吃拿卡要,如果没有部门利益,意见就会小得多。财税改革“支出责任”明晰路径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准确定位财税进一步改革方向,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现在主要问题是事权的划分,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按照我们过去的惯性理解,即使划分为中央事权,到各个部门以后,中央事权也是靠地方贯彻的。事权怎样划清楚需要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推进和变革。 ”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改革的表述,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表示,三中全会中提及的“明确事权”是未来工作中尤需突破的关键点。“财政不只是收钱、花钱那么简单,它是国家治理的重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告诉本刊记者,希望财政改革能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杠杆效应,推动全方位的改革。现在,一系列关于财税改革的部署,究竟传递出了哪些信号?在新的阶段,赋予财政更为明确的定位体现出了怎样的思路变化?现代财政制度有何具体特征?两个积极性如何调动?多位专家从5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解读。从国家治理高度定位财政“首先就强调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对财政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对财政职能有了新的定位。 ”刘尚希表示,过去对财政的理解都是从经济的视角来定位, “现在如此强调财政的重要性,以前没有过。这也进一步凸显了财政的综合性作用。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也认为,财税体制在宏观调控、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供给公共产品等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把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目的在于保障权力更好地运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向本刊记者揭开了另一层深意, “事实上,政府职能的转变离不开财税制度的改革。 ”不仅如此,三中全会还提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刘尚希表示,这实际上强调了财政在效率提高和公平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对未来的财政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同时也意味着政府要改革自身,简政放权,更好地让市场发挥作用。刘尚希进一步分析说,对财政职能作用的这一表述,实际蕴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方面,财政要发挥作用,另外在社会公平方面财政也要发挥作用, “财政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效率,一头挑着公平,得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在此基础上成为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二是制度保障本身具有深刻含义,即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财力保障,而是强调财政要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对财政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着现代财政制度迈进“关于财税体制改革,我觉得最主要的亮点之一是要依法规范财政制度。 ”张立群表示,完善立法中应包括事权的划分、税制的确立、税负的水平等都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其形成一种比较稳定、透明的形态。这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刘尚希同样认为,强调完善立法,把依法理财摆在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反映出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法治是现代财政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这是建立新的财政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现代财政制度建立起来的一个标志。 ”“建立透明预算,也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尚希分析指出,实现透明的前提是全口径预算的实现。 “现在我们说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公开性,提高到什么程度才算透明?透明预算就是明确的方向。我们要尽快做到这一步。 ”除此之外,稳定税负的要求也为学者所乐道。 “这是第一次提到了稳定税负,这给老百姓吃了个定心丸。国家的钱袋子不是越大越好,财政收入的增长、税收收入的增长并不是越快越多越好。 ”刘尚希说。具体的含义则是要求税收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要保持同步。聂高民指出,自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逐渐增高。现在的改革倾向是要增强经济的活力,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