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1页
初三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2页
初三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3页
初三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4页
初三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我们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 实好学校制定 给我组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使每位教师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 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二、学生分析:本人所教学学科共有三个班,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 ,有的基 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 为习惯。 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 们 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 41%,学 习发展生占 27%。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 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 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 识拓展和知 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 导致学生掉队,同 时学生面临毕业 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三、教材分析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 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 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以减 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 基础的,以 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目标任务 1、 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 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 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 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 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 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2五、方法措施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 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4、讲究“巧练”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6、跟踪检查。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六、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讫日期课时教 学 内 容 重 点 难 点1 2.18-2.26 2第一单元 酸和碱1、常见的酸和碱1建立酸和碱的概念;2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原因。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2 2.27-3.4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1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2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1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2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3 3.5-3.11 4第二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物质的分类)了解几种常见盐的组成及用途;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碳酸根离子的检验;过滤、蒸发的操作。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碳酸根离子的检验。4 3.12-3.18 4 2.化学肥料单元复习 常见化肥的种类与作用5 3.19-3.25 4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3.有机合成材料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有机合成材料。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6 3.26-4.1 4 全册复习、阶段考试7 4.2-4.8 4 试卷分析中考复习(一、3二)8 4.9-4.15 4 中考复习(三、四)9 4.16-4.22 4 中考复习(六、七)10 4.23-4.29 4 中考复习(八、九、十)11 4.30-5.6 0 假期12 5.7-5.13 4 中考综合复习(1)13 5.14-5.20 4 中考综合复习(2)14 5.21-5.27 4 中考综合复习(3)15 5.28-6.3 4 中考综合复习(4)16 6.4-6.10 4 查漏初缺17 6.11-6.16 2 中考。第十单元 酸和碱4常见的酸和碱(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酸和碱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2. 初步认识酸和碱;3. 知道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并能用酸碱指示剂区别酸和碱;4. 知道色素在酸和碱中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教学重点、难点:1建立酸和碱的概念;2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原因。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多媒体教学仪器和药品:试管、饮料管、紫色石蕊试液、盐酸、硫酸、醋酸、氢氧化钠、石灰水、大红花、紫罗兰、万寿菊、皱菊。教学过程:情景导入: 呼气比赛:投影上播放比赛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小心的用饮料管向试管中呼气。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师):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我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讲授新课:阅读:教材 P48 第一段和“资料”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5投影:通过阅读教材,你对酸和碱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你所知道的酸和碱有哪些?归纳、汇总:1.常见的酸有盐酸(HCl) 、硫酸(H 2SO4)、碳酸(H 2CO3) 、醋酸(CH 3COOH)等。从名称上判断最后一个字都是“酸” ,即“某酸” ;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2.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 2)、氢氧化铝(Al(OH) 3)、一水合氨(NH 3H2O)即氨水等。除一水合氨,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 ;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OH 一 ) 。引导:通过刚才的呼气比赛我们发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现的问题,提出猜想,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教师适当的引导,可能出现的猜想有: 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能,则会变成什么颜色? 其它物质的溶液遇到酸或碱是否也会发生颜色的改变?(生):猜想式探究报告:假设或猜想验证方法及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结论及其原因 新的发现或疑问将各组猜想及验证的结果进行交流总结:1、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师):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 ,说明它对酸或碱起到一种指示作用,这种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就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 。通过大家的实验探究我们还发现:无色酚酞试液及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酒精的浸泡下遇到酸或碱溶液,也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6(如下表所示):随堂练习:1上表列出的五种物质中,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有 (填名称) 。2小明在厨房中取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他看到的现象为 。3各小组桌上都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请对该无色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并根据本节课探究出的酸碱指示剂对你组的猜想进行验证。猜想(假设)操作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及结论小结:1、 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遇酸或碱的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如石蕊和无色酚酞。 (这里指出石蕊有多种颜色)指示剂的作用:能检验溶液的酸性或碱性2、指示剂的变色规律酸溶液 碱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红色 蓝色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 红色作业:阅读书本,并相互检查记录现象的正误。课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2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从而认识物质溶液的酸碱度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探究,掌握烧杯实验的操作,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酒精中 酸溶液中 碱溶液中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红色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绿色紫罗兰 紫色 红色 蓝色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皱菊 无色 无色 黄色7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寻找身边物质测其 pH,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3通过测定一些液体的 pH,学会区分身边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强弱4通过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实验的探究,知道一些劣质洗发液对头发的损伤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和“用 pH 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 pH”以及“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探究,加深对中和反应理解的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2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教学难点:1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2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酸和碱两类不同的物质,如果把它们两者的溶液混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活动与探究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 。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引导: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如果我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上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继续上述实验,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指导观察图 1014小结:NaOH+HCl = NaCl+H 2O举例:Ca(OH) 2+2HCl = CaCl2+2HCl2NaOH+H2SO4 = Na2SO4+2H2O归纳、汇总: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钙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称为盐。8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投影:展示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系列图片归纳:1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经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2 处理工厂的废水如硫酸厂的污水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3 用于医药如胃酸过多时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等碱性物质的药物,夏天蚊虫叮咬后可涂氨水、牙膏等碱性物质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第二课时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盐酸是酸性物质。如果我现在由于生产实际的需要,要用到酸性很弱的盐酸溶液,那么我们怎样来知道盐酸溶液的酸性强弱呢?阅读: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归纳:溶液的酸碱度用 pH 表示,范围为 014酸性溶液 pH7,pH 越大碱性越强测定 pH 最简便的方法用 pH 试纸举例:pH 试纸的使用、方法,并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 pH 值 。引导:提出实验要求,指导完成探究报告注意点:平时我们接触到的物质那些是酸性的,那些是碱性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如何?肥皂、洗衣粉可以直接用手使用,厕所清洁剂能否也用手直接洗,为什么?指导阅读教材 P63页,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控制在一定 pH 范围内农作物适宜在 pH 为 7 或接近 7 的土壤中生长测定雨水的 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9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 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指导学生进行教材 P63 页的活动与探究,(上课之前让各小组把准备好的头发放到不同 pH 的溶液中,但至少要留一根,便于比较。)观察浸泡在不同 pH 溶液中的头发,与剩余的头发进行比较,让部分学生上讲台演示。组织学生讨论:1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2把课前准备内容按小组交流每位同学发一张 pH 试纸(分成两半,注意保管) ,每小组一张比色卡,回家实验:1测量你家使用的洗发香波的 pH。2测量你家使用的护发素的 pH。(各小组整理好数据,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论文。 )总结:略作业:新学案教后: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用途。2、认识盐的组成掌握盐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书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探索法和知识整理归纳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和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盐的化学性质 2、复分解反应及条件三、教学模式(或方法)类比迁移归纳。四、教学过程(应 有 教 学 过 程 的 一 般 环 节 , 如 预 习 检 测 、 复 习 训 练 、 目 标 揭 示 、 内 容新 授 、教 学 小 结 、 作 业 布 置 等 , 并 且 必 须 有 内 容 设 计 、 训 练 设 计 、 方 法 设 计 、 板 书设 计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10【引入】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而化学中的盐是一类物质。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举例:氯化钠、碳酸钠、高锰酸钾引出课题【板书】一、氯化钠【小结】用途:生理活动调味品医疗农业腌渍食品消除积雪【讲解】混合物的分离1、阅读:课本 P1302、讨论:氯化钠的用途、分布、制取3、了解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溶解情况并得出结论。活动与探究:粗盐的提纯(另安排一节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了解氯化钠的用途。培养实验技能。【板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1、碳酸钠 纯碱、苏打碳酸氢钠 小苏打碳酸钙 大理石、石灰石2、性质(实验)CaCO3+HClNa2CO3+HClNaHCO3+HCl【归纳】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实验)Na 2CO3+Ca(OH)2 -2NaOH+CaCO3-1、阅读课本讨论交流: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式、俗名、用途。2、完成化学方程式3、观察现象培养自学能力、相互学习【归纳】1、该反应可制备烧碱2、以上反应的特点【板书】复分解反应练习:K 2CO3+Ca(OH)2 理解概念:练习:判断下列反应的类型H2+CuO=Cu+H2O2KMnO4=K2MnO4+MnO2+O2CaO+H2O=Ca(OH)2 Fe2O3+6HCl=FeCl3+H2O加深理解11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盐与食盐二、食盐的获得和用途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课题 2 化学肥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2认识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3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学会如何探寻重点要点,有条理地归纳整理新知识。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会如何团结小组成员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的道理。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学会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需要充足的养分。12讲授新课: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77 页第一、第二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2)农民或你家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讲解:虽然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很多,但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合理施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阅读: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P77-79 页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讲义上的表格,并进行看图抢答。投影:常见种类 对植物所起的作用 缺少时的症状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抢答:利用投影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该植物是否营养不良,如果是,你准备给它施何种肥料?提问: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植物能不能吸收并转化成氮肥呢?讲解:大部分植物不能把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利用根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肥。因此,有经验的农民常把其它植物与豆科植物种在一起。 这种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辩论: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以“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第二课时:过渡:农家往往有几种品种不同的化肥,如果表面的字样在磨掉的情况下怎样区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活动与探究:1、桌上的几种化肥从颜色上看有哪些不同?2、闻一下气味哪些肥料会有特殊味道?3、各取少量溶于水,观察溶解情况。4、各取少量分别加少量熟石灰研磨,能否闻到气味?为什么?13讨论分析:上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探究自己总结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介绍氮肥的简易鉴别课本第 83 页总结:略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课题 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 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掌握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与能力。重点和难点溶解性气味外观氯化钾硫酸钾过磷酸钙磷矿粉氯化铵碳酸氢铵钾肥磷肥氮肥加熟石灰研磨灼烧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钾肥氮肥14重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难点: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设计活动一 探究人体营养素包括哪些方面?情景导入:提问: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小组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和饮品的类别。观察:(多媒体投影)教材 P88 图 12-1、P91 图 12-7、 P92 图 12-9、 P93 图 12-10。小结: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通常称之为人体营养素。活动二 学习竞赛主题:“我”的风采我展示。设疑:这些营养素对人体来说,究竟分别有什么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呢?指导阅读:(分四大组,分别指定阅读教材上关于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内容介绍,结合教师课前布置查阅的有关资料,组内合作,讨论并限时完成下面的任务:以第一人称手法写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段,题目自拟。要求:简要介绍某类营养素的基本情况,重点陈述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组际竞赛:各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演讲。(根据演讲的口才、表情及内容质量,由学生评委评分)活动三 应用实践辩论:偏食习惯好不好?设疑:我了解到我们同学们中有的同学喜欢吃这种食品而不喜欢吃那种食品,即存在所谓的偏食。这种饮食习惯好不好呢?(正反方辩论)小结:偏食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旺盛时期,更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阅读与讨论:15阅读:P90、 P92“资料”。讨论:a.有人用甲醛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b.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c.为什么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d.运动会上的长、短跑赛进行中,为什么有的同学感到很累?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赛前服用一些葡萄糖?若改食一些花生或者麦食品,效果好吗?知识拓展(多媒体播放):a.“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婴儿”的相关报道。b.“毒大米”危害介绍。c.吸烟的危害分析。活动四 课堂计算竞赛一女运动员可以在 60 s 秒内跑完 400 m,她的最大氧气吸入量为 4 L/min,而肌肉在工作达到极限时,每公斤体重每分钟需要氧气约 0.2 L,如果该女运动员体重为 50 kg ,她将缺少多少氧气? 花生米含糖约 24%(质量分数,余同),油脂约 39%,蛋白质约 26%;小麦含糖约 76%,油脂约 2%,蛋白质约 11%;50 g 花生和 50 g 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课题小结:经过本课题的学习,在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对化学学科的情感方面,你分别有哪些收获?活动五 课外调查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大多数同学家住农村。请在课外做一个调查,对于家中(或亲友、邻居中)发生霉变的食物是如何处理的?这种处理是否科学合理?我们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对此应做哪些工作呢?调查报告于一个月内完成。课题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16过程与方法1、通过同学间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2、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课本知识。2、通过本课题学习,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毛病,即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教学重点: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保健药剂的广告语中常出现补钙、铁、锌、硒、碘等,这里的钙、铁、锌、硒、碘是元素还是单质?人体为什么要补这些化学元素?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讲授新课:课题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94- P95,并出示下列问题:1组成人体元素约多少种?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2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对人体有什么作用?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95- P97,巡回指导和检查叙述:人体缺乏一些元素和会得营养不良或患病,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了。请同学们帮这位病人诊断一下他得了什么病?(出示图片)过渡:又有一位驼背的“小患者”愿意上台让同学们帮助诊断他得了什么病?设问:同学们,当医生不能只看病,不开药,请问要补钙、补碘,应该分别补充哪些食物?讨论:组织并指导学生讨论教材 P97 的讨论栏目。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锌硒17碘氟深入讨论:怎样才能使你不缺乏以上一些必需元素?小结:学完这二课题,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后:课题 3 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3、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填写教材 P99 的“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实物投影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99- P100,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18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2C、CO、CO 2、CaCO 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3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过渡: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广,下面一起来研究:二、有机合成材料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100- P102,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链状和网状有什么区别活动与探究二:演示实验 12-1,边做边讲解注意点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指导学生回答:举例说明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和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性质相同吗?指导讨论:1指导讨论教材 P101 的“讨论”栏目。2举出常见塑料的名称和用途?投影:实物投影一张服装标签,让学生讨论各标记的含义,特别是纤维的种类,引导学生讨论和举例说明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各有什么性能?洗涤熨烫时的注意事项。第二课时:复习提问:上堂课学习了哪几种合成材料?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另一种合成材料合成橡胶。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103 的文字和有关合成橡胶用途的插图,并介绍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比较,具有的优良性能。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103- P105 的文字和有关塑料等的插图。投影:学生课前调查的有关“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让学生评判是否合理?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有“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请学生讨论回答各标记的含义。投影:投影学生从网上下载的合成材料(如:新型塑料)发展的新成就。例如:淀粉塑料、导电塑料、塑料回收等图片。组织辩论:将学生分成甲(正方) 、乙(反方)二大组,正方的论点是“塑料的利” ,反方的论点是19“塑料的弊” 。挑选二位支持人以及双方的组长,课前进行指导。辩论过程中组织好纪律,有时作一些指导。投影:多媒体投影“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新型合成材料的图片。最后,呼吁大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总结:略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加深了解“盐”的概念。2.了解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以及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3.复习过滤操作的要点,学习蒸发操作的技能(重点难点) 。掌握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课前预习】1.请你收集以下资料: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实物。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氯化钠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的?2.常见的金属离子: ;常见的酸根离子: 。请说出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两低、三靠”分别指的是什么? 【情境导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里的“盐”指的是什么物质?有人说:“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 ,你认为对吗?你对盐有哪些新的认识?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氯化钠【自学】通过阅读课本 P68P 69 掌握下列内容:一、氯化钠的用途、分布1.盐:电离时生成 离子和 离子的化合物。盐=( )+( )如常见的盐: 、 、 、 、 等。判断: 已知 NaHSO4=Na+ + H+ + SO42 ,NaHSO 4是盐吗?2.氯化钠,俗名 ,是一种 色颗粒状的固体,有 味,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性。 。3.氯化钠的用途:生活方面:生活中用于 等,是重要的 ,被称为调味剂( ) ;医疗方面:用氯化钠配制 (质量分数为 ) ;工业方面: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 等;农业方面: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 ;交通方面:在冬天,用于 。4.氯化钠的分布: 、 、 、 都蕴藏着氯化钠,用 晒盐或用 、 煮盐,都可以使水分蒸发,使食盐溶液 ,再继续 就可以得到 ,这样得到的食盐含有较多杂质,叫作 。【实验探究】课本 P69 粗盐提纯。二、粗盐提纯【阅读】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 、 等)和不溶性杂质(如 等) 。【观察】对比观察:一瓶粗盐和一瓶食盐,一瓶食盐的水溶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讨论】1.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有哪些方法;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溶质?202.怎样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如何从溶液中得到精盐(提示:要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3.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 www.x k b 1.c om4.实验中要注意那些问题?【实验】结合刚才的讨论,设计并分组完成粗盐的初步提纯。(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取 2.5 克粗盐。)1.探究名称: 2.探究目的:为了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精盐)3.探究步骤: :称取 2.5g 粗盐,量取 5ml 水。注意:逐匙加入并搅拌,到粗盐不再溶解。 : 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如果滤液浑浊应再过滤。 :注意:搅拌,目的是 ;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计算产率:4.求出理论产率:5.进行误差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根据实验误差的原因,你在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改进?本实验中出现精盐产率偏低的原因正确的是 。溶解时未充分搅拌;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转移固体时氯化钠可能有洒落;蒸发时水分未蒸干;盐粒溅出蒸发皿;过滤时液体滴到漏斗外。请讨论还有什么原因使实验结果偏低并补充 。【评价与反思】1.在溶解时为什么不加足量的水呢? x k b 1.c o m2.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哪些?www.x kb 1.c om3.蒸发时为什么不能把水蒸干?4.有没有加快过滤速度的正确方法呢?5.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使用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粗盐溶解时,使用玻璃棒 ,起 作用;过滤时,用玻璃棒 ,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进过滤器;蒸发时,用玻璃棒 ,防止 。用玻璃棒 ,称量回收,用它做转移固体的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 P.今年春节前,我省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氯化钠融雪剂。下列关于该融雪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氯化钠能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B氯化钠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地下水污染C使用氯化钠融雪,会加快钢铁桥梁的锈蚀 D使用大量氯化钠融雪,对公路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无影响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3.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A食盐(NaCl)和细砂 B水和酒精 21C石灰石(CaCO 3)和生石灰(CaO) D蔗糖和味精 4.家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其物质类别属于( )A.酸 B.盐 C.碱 D.氧化物 x k b 1.c o m【中考直通车】5.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硫酸铜精炼铜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用食盐生产烧碱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 2O3FeCl 2 B H2CO2CO 2 CCuCl 2Cu DMgMgO7.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 X 中,向 X 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 Y 后最终木块上浮,则 X 与 Y 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 B C D8.氯化钠是日 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粗盐除含 NaCl 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 2、Na 2SO4 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提供的试剂:Na 2CO3 溶液、 K2CO3 溶液、NaOH 溶液、BaCl 2 溶液、Ba(NO 3)2 溶液、饱和 NaCl 溶液。欲除去溶液 I 中的 MgCl2、CaCl 2、Na 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 a 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 NaOH 溶液、 、 ;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 ;(2)用提纯的 NaCl 配制 2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 NaCl 的质量为 g。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如果配制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 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个)【拓展延伸】9.使用工业用盐烹饪食物导致亚硝酸钠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肉眼很难区分。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以下信息: X 序号 X Y 水 食盐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 稀硫酸 镁粉 硫酸铜溶液 铁粉亚硝酸钠(NaNO 2) 氯化钠(NaCl)水溶性 易溶、15溶解度 81.5g 易溶、 15溶解度 35.8g潮解性 易潮解 不易潮解熔点 271 801 沸点 320 会分解、放出臭味气体 1413 与盐酸反应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NO2 无反应水溶液酸碱性 碱性 中性22你有哪些方法区分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作业布置】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盐的化学性质(重点难点) 。2.学会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3.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重点难点) 。【课前预习】1.我们所学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 、 、 、 。2.在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变质,我们用 来检验,若已经变质,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回忆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金属和一些盐的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铜和硝酸银反应: 【情境导入】如果化合反应可以表示为:A+B=AB;分解反应可以表示为:AB=A+B;置换反应可以表示为:A+BC=AC+B;那么你认为复分解反应怎样表示呢?复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呢?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三:复分解反应一、盐的化学性质练习 1: 请完成下列方程式:铁和硫酸铜溶液 ;碳酸钙和盐酸 ;硝酸银溶液和盐酸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 ;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 。【归纳】一、盐的化学性质1.盐+金属 ( )+( ) ( 反应)Fe + CuSO4 = 条件:前换后;盐必须能溶于水;K、Ca、Na 除外。2.盐+酸( )+( ) ( 反应)AgNO3 + HCl = BaCl2 + H2SO4 = CaCO3 + HCl = 3.盐+碱( )+ ( ) ( 反应)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水、淀、气4.盐+盐( )+( ) ( 反应)BaCl2 + Na2SO4 = NaCl + AgNO3 = 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水、淀、气23练习 2:为检验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展开探究: 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它_(填”能”或”不能”)成功,理由是_。乙同学在三支试管中各放入少量的该瓶溶液,用酸、碱、盐三种物质分别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均获得成功,她所用的试剂依次是(写化学式):酸_;碱_;盐_。练习 3: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说出理由。Fe+ZnSO4 Cu+AgNO3 Al+AgCl Na2CO3+Ca(OH)2NaCl+H2SO4 KNO3+NaOH K2CO3+HCl CuSO4+Ba(OH)2【知识拓展】1.SO42-的检验方法:向待检验的溶液中滴入几滴_溶液和几滴稀_,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_色沉淀,则待检验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2.Cl的检验方法: 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 ,白色沉淀不消失,则证明该溶液含有 Cl- 。二、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www .xkb 1.com【阅读】课本 P109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归纳出常见盐的溶解性。1.钾、钠、氨盐硝酸盐类都_,硫酸盐除_不溶,_、_微溶,其他都溶。2.盐酸盐除_不溶,其他都溶。碳酸盐只溶_、_、_、_。【巧学妙记】溶解性口诀俺家拿被盖碱,可溶;【NH 4OH、 K OH、 NaOH 、Ba(OH) 2 、Ca(OH) 2 ,可溶】俺家拿碳酸盐,可溶;【(NH 4)2CO3 、K 2 CO3 、Na 2CO3 ,可溶】所有硝酸盐、酸可溶;【NO 3-、H +可溶】氯化银、硫酸钡不溶。 【AgCl、BaSO 4 不溶】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讨论】课本 P72 讨论,并比较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思考】1.复分解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并举例说明。2.复分解反应要发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归纳】三、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 析出或有 放出或有 生成,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除此之外,对具体反应物来说还应具备一些条件。下面就发生四类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的要求作如下归纳:1.酸+碱盐+水 新|课 |标 |第| 一| 网条件: 参加反应的酸和碱其中之一必须 ,若两者都难溶,则反应就不能发生。如:2HCl+Cu(OH)2=CuCl2+H2O 会反应, H2SiO3+Cu(OH)2不反应。2.酸+盐新盐+新酸条件: 反应物都必须 ;若参加反应的盐不溶于水,则该盐一定要溶于酸。如:HCl+AgNO3=AgCl+HNO3,2HCl+CaCO 3=CaCl2+H2O+CO2,HNO3+AgCl不反应3.碱+盐新盐+新碱条件: 反应物必须都 。如: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定义类型 A+BAB ABA+B+ AB + CA +BC AB + CD AD+ BC特征242NaOH+CuSO4=Na2SO4+Cu(OH)2,Cu(OH)2+Na2SO4不反应4.盐+盐新盐+新盐条件: 反应物必须都 ,如:AgNO3+NaCl=AgCl+NaNO3,AgCl+NaNO 3不反应结论:酸跟碱、酸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有一种是 ;碱跟盐、盐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 ,复分解反应才可能发生 Xkb1. com【巧学妙记】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反应前:“有酸可不溶,无酸须都溶” 。2.反应后:生成物至少一种物质为 或 或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 P72 活动与探究 1.能够一次性把澄清石灰水,烧碱溶液,盐酸鉴别开的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 B、石蕊溶液 C、酚酞试液 D、硫酸铜溶液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 2+、Ca 2+、CO 32、OH BNa +、SO 42、Cl 、OH CBa 2+、H +、 Cl、OH DAg +、NH 4+、NO 3、OH 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反应的是( )A、HCl 和 AgNO3 B、KNO 3 和 NaCl C、H 2SO4 和 BaCl2 D、NaOH 和 H2SO44.取适量某白色固体依次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已知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则依实验结果判断白色固体是( ) 实验 现象加水观察其溶解情况 易溶解,得无色溶液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A.CuSO4 B. NaCl C.Na2CO3 D. CaCO35.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可能由氯化钾、碳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钾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了判断它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1)取一些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 A 生成。把该悬浊液过滤,得无色滤液 B。(2)在沉淀 A 里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且有无色气体生成。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用化学符号填写)沉淀 A 是 。滤液 B 里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的物质是 。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没有的物质是 。固体混合物中可能有的物质是 。 【中考直通车】6.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25A和 B和 C和 D7.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以下八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