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九章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反思_第1页
初中物理第九章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反思_第2页
初中物理第九章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反思_第3页
初中物理第九章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反思_第4页
初中物理第九章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沪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精品教案及反思 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及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掌握杠杆平衡条件。2. 方法与过程: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力等。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教学难点】(1)力臂的确定 (2)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案。【教法设计】讨论法、探究实验法、猜想法、归纳法、合作法、阅读自学法、反驳法等。【教学工具】杠杆(带刻度)、支架、钩码、线、剪刀、开瓶器、木棍、钉锤、多媒体光盘等。教学过程设计知识铺垫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是指 状态或 状态。2、请分别做出图 1 中点 A 和点 B 到直线 L 的距离。【情景导入】大屏幕投出古代埃及人民搬运石块的图。问:如何搬上 200 多吨的石块呢?(作为七大奇迹的金字塔,它的建造多年来是个谜,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条件下,利用杠杆也许是当时采用的方法之一)活动设计:演示自制杠杆,用 50 克的钩码吊起一个铅球。铅球代表巨大的石块,钩码代表人的拉力,学生演示小小的钩码能吊起铅球。或者个头不同的两学生进行“压杠比赛”,设疑,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探究新知】(一)认识杠杆学生活动 1:实验探究杠杆的共同特征。让学生观察自带的工具(杠杆),并且认真观察课本图 9-1 中的各种杠杆,并通过讨论,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你学会了吗?下面有关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 1A.杠杆必须是直的 B.杠杆一定是一根木棒 C.杠杆可以是弯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学生活动 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观察与思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本图 9-2(a)(b),并且仔细阅读图下面的文章,在弄清楚概念的基础上;回答:1、“O”表示杠杆的 。2、“F 1” 表示杠杆受到的 ,“F 2” 表示杠杆受到的 。3、“L 1” 表示 ,“L 2” 表示 。友情提示:力的作用线: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作的直线。动力作用线:经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方向所作的直线。阻力作用线:经过阻力作用点,沿阻力方向所作的直线。试一试:1、如图 1 所示,下列关于力臂的说法正确的是( )A.OB 是阻力臂 B.OA 是动力臂 C.BE 是阻力臂 D.OD 是动力臂2、画出图 2 中力 F1和 F2的力臂。(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活动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创设情景大人和小孩推门比赛。(漫画)学生产生我要探究的欲望。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大胆猜想:师:对于杠杆平衡的问题,同学们不妨开动自己的大脑大胆的猜想一下:力与力臂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有多少种可能情况?请前后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将所有可能的关系都找到。学生讨论,举手抢答。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猜想并要求发言,最后图 1图 2将各种猜想都体现在板书上。反驳(排除错误)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再合作(讨论)一次,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分成两大组:这一边的同学为一组,讨论猜想中的“和、差”部分; 这一边的同学为一组,讨论猜想中的“积、商”部分;学生讨论,举手抢答,反驳排除错误的等式。师:同学们的猜想经过同学们反驳排除还有三个等式,那么这三个等式是否都成立呢?物理学中非常重视探究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今天我们就用实验法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猜想结果预设:五个关系式:F 1L1=F2L2 F1+L1=F2+L2 F 1-L1=F2-L2 F1/L1=F2/L2 F 1/F2=L1/L2教师评价:日常生活中两个量的相加或相减,其单位必须相同,因此加减不合理。设计实验:请一组同学到讲台上将设计的实验方案演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评价:使用前应调节杠杆平衡.即调杠杆两端螺母.难道倾斜的杠杆不算平衡?生:方便读出力臂的值.生:要有实验数据的表格.为什么要做三次实验呢?生:一次偶然性,多次能说明问题杠杆的两端是动力或阻力? 生:都行友情提示:(1)做实验前,首先调节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2)实验时,一只手往上挂钩码的同时,另一只手抓住杠杆,以免杠杆失去平衡,使悬挂的钩码掉落。(3)如图 3 所示,悬挂钩码后,只能调节钩码位置使其平衡(不能调节螺母) 。(4)若左边钩码看做动力 F1,则右边钩码看做阻力 F2;杠杆水平平衡后,动力臂 L1 和阻力臂 L2 分别是杠杆上的一部分。(5)每个钩码重力为 0.5N,杠杆每个格表示 1 厘米。自主探究,合作尝试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1231、把你们得到的数据填入上表。2、对你们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跟猜想对照你会到什么结论?3、和其他小组讨论交流,看看你们的结论是否一致?是否有充足的理由说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图 3你得到的结论是: 。为了使数据真实有效,教师随机抽出 4 个小组,每组取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依次排除错误的猜想,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思考题:杠杆水平平衡的基础上1、在动力和阻力上各加一个钩码,杠杆还能平衡吗? 2、增加(或减小)相同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还能平衡吗?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组讨论,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展示你的才能:1、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平衡,此时( )A.两个小孩的重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两个小孩的重与各自力臂的乘积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对2、如图 4 所示,用力向下压长棒撬起一块大石头,_ _对长棒的力是动力,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长棒_ _针转动图中若用竖直向下的力 F 压长棒时,大石头未撬动可把垫着的小石块移到离大的石块更_ _些,会更有利于撬动大石头。【课堂小结】设计问题: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了么?2、你了解了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方法了吗?(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主要知识及学习活动,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诊断评价】题目见学案。拓展提高:如图 5 所示,铜球在力 F1 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O 转动,请思考:它是杠杆吗? 为什么?由此,你对杠杆的形状有何看法?【布置作业】1、五人一组找身边的杠杆,讨论一下杠杆按什么原则分类好?各能分成几类?2、查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古代的杠杆。【板书设计】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图 4图 51.什么叫杠杆: 2.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F1L1=F2L2【教学反思】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帮助。改变杠杆五要素教学过程中的讲授式教学,而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对于力臂得出直接给出,节省时间,不利学生认识。比如为什么力臂是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呢?通过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研究,引出力臂的概念。对“杠杆平衡条件”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漫画或比赛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产生探究欲望,通过等式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如何处理几个量的关系。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猜想,既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又学会了探究方法。【点评】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科学探究进行的。本节课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