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完美的图形单元——《圆的周长》》精品案例_第1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完美的图形单元——《圆的周长》》精品案例_第2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完美的图形单元——《圆的周长》》精品案例_第3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完美的图形单元——《圆的周长》》精品案例_第4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完美的图形单元——《圆的周长》》精品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完美的图形单元圆的周长精品案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 57-61 页教材分析:圆的周长一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第一次给学生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依据课标, “圆的周长”一课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充分动手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2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4、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对圆周率的正确理解。教学准备:1、不同直径的圆片 4 个。直尺,细绳。2、记录圆的周长的表格。3、课件:(1)天坛的图片。(2)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的演示课件。(3)练习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供素材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美丽的图形圆,今天咱们一起到北京的天坛公园去看看,那里有很多的圆形建筑呢!2、多媒体出示天坛图:谈话:瞧,这是北京天坛公园的祭天台,由三层组成。仔细阅读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信息:祭天台上层直径 30 米,中层直径 50 米,下层直径 70 米。引导学生提出:祭天台上层、中层、下层的周长是多少?3、学习圆周长的概念谈话:祭天台上层、中层、下层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的长度?谁能上来指一指?谈话: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24、回忆测量的方法。谈话:怎么能得到祭天台的周长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引导学生说出用绳测、或者其他的方法测量。谈话: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的卡片,你能测出它的周长吗?老师这儿有绳子和直尺等工具,你能上来测一测吗?5、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用的方法都不错,可是要得到高大的建筑物的周长,用这样的方法去测量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种简单的求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现实问题入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 圆的周长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感受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我要学的欲望。二、积极思考 大胆猜想谈话:根据你的观察或者你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经验,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猜想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不同的猜想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到底谁说的对?有了疑问,便有了探究的欲望,引出下一环节的教学。三、合作交流 验证猜想1、谈话:周长和直径到底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测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研究一下好吗?2、小组合作,动手测量。(1)谈话:出示实验要求:组长分好工,将信封中的四个圆片每人一个,用细绳和直尺测出圆片的周长和直径。组长把每人测得的数据统计在表格中。(2)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求出圆 1、圆 2、圆 3、圆 4 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3)收集数据。3、小组讨论:通过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测量对象 周长(毫米) 直径(毫米)圆 1圆 2圆 3圆 43设计意图:课标指出:“ 知 识的形成以及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往往蕴涵着一定的数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选择 适当的形式和素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本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感受“ 化曲为直”的思想。小组既分工又合作,可以每人测一个圆,然后将数据凑在一起,又可以两人合作测一个 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动手操作,是学生发现规律和获取数学思想的重要途径。四、分析关系 总结公式(一)分析关系1、全班交流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发现的成果?引导说出:每个圆的直径、周长都不一样,但是结论大致相同,都是圆的直径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谈话:我们测量的圆片的大小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各个小组的数据不太一样,这是由于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差。老师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屏幕动画演示:直径是 10 厘米的圆,周长是 31 厘米多一点。2、认识圆周率。(1)谈话:这个比值(3 倍多一些) ,其实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我们伟大的数学家们称之为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一段关于“”的小故事,听完后同位之间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2)屏幕出示关于圆周率的知识。 (3)全班交流谈话: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3、反馈练习:判断: (1)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2)3.14(3) 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 倍。(二)推导公式:谈话:根据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 倍,你能写出圆的周长、直径之间的关系吗?谈话:如果用 C 表示圆的周长,你能写出已知直径求周长的公式吗?学生交流,师板书 c=d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推理能力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规律。关于周 长的公式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己 发现的,而非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 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对公式的掌握会更牢固, 记忆会更长久。五、应用公式 解决问题。(一)基本练习: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59 页自主练习第 1 题)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交流。谈话:你能说出半径与周长的关系式吗?生介绍。谈话:我们把它简写成 c= 2r(二)发展练习:1.右图是古代人们用来磨面的石碾。如果石碾的半径是 1.2 米,那么绕石碾走一圈至少是多少米?(59 页自主练习第 3 题)2.课件:钟表图钟表分针的长度是 12 厘米,你能算出分针行走一圈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吗?如果从 12时到 12 时 15 分分针的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到 12 时 30 分呢60 页自主练习第 7 题3.如图,依墙而建的鸡舍围成半圆形其直径为 5 米。(1)需要多长的篱笆才能把鸡舍全围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仔细阅读信息,思考要求需要多长的篱笆就是要求什么?然后独立解决。 )(2) 如果将鸡舍的直径增加 2 米,需要增加多长的篱笆?(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在汇报交流时让学生了解周长与直径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避免了做枯燥的、脱离实际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价值所在。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 (圆周率 3.14) C d dC 2r 2r(胶州市香港路小学 于霞)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是周长及周长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圆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祈年殿殿顶周长是 100 米,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祈年殿殿顶的直径是多少?)二、自主尝试 探究新知5师:怎样求祈年殿殿顶的直径呢?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1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2小组交流算法。3全班交流,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预设 1:1003.1431.85(米)预设 2: 解:设祈年殿的直径是 x 米。x3.14100x3.143.141003.14x31.854尝试应用方法解决问题:已知圆的周长是 36 厘米,求出圆的半径。 (学生独立做,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圆的周长的推理,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学生可以充分理解算法。在交流算法中 让学生大胆的说想法,只有会说才会做,加强学生的思维的训练。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基本练习。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59 页自主练习第 2 题)学生独立解决交流。2一元硬币的周长是 7.58 厘米。这个储钱罐能否放进一元的硬币?3 (1)用 20 米的钢筋制作像右图这样的铁环, 最多能制作多少个?(学生独立做,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结果的处理,用去尾法保留结果。 )(2)如果铁环的直径是 35 厘米,要制作 20 个铁环至少需要多少米的钢筋?(结果的保留利用进 1 法)4.(1)最大的双轮自行车车轮转一周前进多少米?(2)车轮转动一周,最小的双轮自行车比独轮自行车多行多少厘米?6(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60 页自主练习第 6 题)学生独立解决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信息找出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圆的周长及圆的半径、直径的计算方法,同时为 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打下基础。拓展练习1圆形水池四周种了 40 棵树,每两棵之间的距离是 1.57 米。这个水池的半径是多少米?(提示学生要求水池的半径要知道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时,让学生明白在圆形的水池上种树空与树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求出圆形水池的周长。 ) (61 页自主练习第 10 题)2右面是一个国际标准田径跑道的示意图。跑道的一周是多少米?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明白跑道的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以便更好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