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历史名人篇》_第1页
小学校本教材《历史名人篇》_第2页
小学校本教材《历史名人篇》_第3页
小学校本教材《历史名人篇》_第4页
小学校本教材《历史名人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名人篇1、诸葛亮-2、王羲之-3、颜真卿-4、曾子-5、荀子-6、匡衡-7、王祥-8、左宝贵前言临沂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几十万年前的沂河两岸就活动着人类祖先的足迹,临沂古城已有 2400 多年的历史。2000 多年来临沂诞生了许多的历史名人,比如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孙武、孙膑等等。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光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历史名人,认识他们。1、诸葛亮导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你们知道杜甫的诗句中描述的是谁吗?他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他的才,他的情,他的智、他的忠,他为建立蜀国基业所取得的盖世功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座丰碑,千古传唱。今天就让我们再次领略他的丰功伟绩和聪明才智。精彩回顾:(一) 诸葛亮的八卦衣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 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 ”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 夫人对司马先生说: “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二)神机妙算救后代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 诸葛亮死后,司马炎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炎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炎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司马炎听后,使命令士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 。士兵们把信递给炎,炎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 ”炎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炎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 “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 ”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资料袋袋裤:诸葛亮(181.4.14234.8.28) ,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理论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以“隆中对”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出任丞相。六出祁山攻魏未果,病逝于军中。被后代推为智慧化身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典型。传曾革新连弩,制 造木牛流马。著有诸葛亮集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 ,策动孙权、刘备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曾舌战群儒、借东风、智算华容、三气周瑜,更取得荆州为基本。后奉命率军入川,于定军山智激老黄忠,斩杀夏侯渊,败走曹操,夺取汉中。刘备伐吴失败,受遗诏托孤,安居平五路,七纵平蛮,六出祁山,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也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游一游:沂南西山诸葛亮公园西山诸葛亮公园(亦称卧龙公园.诸葛亮公园.卧龙源景区.)建在风景秀丽的沂南县城西山脚下,公园大门前有人民街连往市中心。公园内有世界体量最大的诸葛亮铜像一尊,用铜 3.5 吨,身高 7 米,总重 7000 公斤。并建有浮雕总长 50 米,共计 14 幅,每幅 5.25 平方米,石雕均据三国演义故事雕刻而成,记载着诸葛亮的辉煌战绩。另有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九龙碧,仿古花岗岩雕刻战马,龟驼碑等,碑文刻有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 。西山山顶有供游人歇息的姊妹亭,以及电视塔。新建的卧龙公园,添加了很多景点,有仿古的占地 6660 平方米的诸葛宗祠,汉街思古、武侯双阕、智慧桥、圣贤路、御碑亭,八卦阵迷宫,孔明故居等景点!西山公园入口 诸葛亮铜像远眺一代贤相 草船借箭图实践园:1、比比看,你能快速记住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吗?诸葛亮吊孝 装模作样三个臭皮匠 抵个诸葛亮诸葛亮唱空城计 没办法诸葛亮借箭 有借无还 诸葛亮弹琴 计上心来2、搜一搜,你还知道诸葛亮的那些事迹和故事。王羲之导语:晋代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其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其中, 兰亭集序 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精彩回顾;(一) 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 。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 。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 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 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 “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 “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 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二)羲之吃墨王羲之自小就开始学习书法。据说就连他平时走路,也随时用手比划著在身上练字,日子久了,连衣服都划破了。 为练得一手好字,王羲之整天都在书房里练字,甚至废寝忘食。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格格”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王夫人笑着拿来铜镜,王羲之一看,只见满嘴是乌黑的墨汁,不由得也哈哈大笑起来。资料袋袋裤:(303-361)逸少,琅琊临沂人,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习称王右军。精通书法,备精诸体,尤善楷行,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书风劲健遒美,为历代所崇尚,世称“书圣” 。所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书。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王羲之七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是动摇不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数点:第一,王羲之的书法经历代很多书法大家和书法鉴赏大家的品评,堪称古今无二。第二,王羲之是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变革家,开一代书法新风。第三,王羲之是历代书法宗师,1600 多年来,大凡著名的书法家,几乎没有人不受惠于王羲之书法。第四,王羲之的书法具有可临摹性,被一代又一代人当作最佳临摹范本。第五,王羲之的书论是中国古代书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古代多少书法家都是以王羲之书论作为主要教材来学习书法和从事书法创作的。第六,王羲之不但书品为世人所尊崇,而且人品为世人所敬仰。第七,王羲之是被作为东晋初年有才能、有思想、有政治眼光、有作为的重要历史人物,写进“二十四史”之一的唐朝官修的晋书的,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助于他的书法长久地流传下去。游一游:王羲之故居,始建于 1989 年,位于临沂老城区洗砚池街东段,北至兰山路,东至书院街,西至普照寺巷,总体规划占地面积 80 余亩,总投资约为7000 万元,为王羲之幼年居住处。正门上匾额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大门 洗砚池书法廊 碑刻实践园:1、你知道吗?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 。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 、 十七帖 、二谢帖 、 奉桔帖 、 姨母帖 、 快雪时晴帖 、 乐毅论 、 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 ,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2、赏一赏:颜真卿导语: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 ,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有“颜筋柳骨”之誉。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曲折出圆而有力。 精彩回顾:黄泥习字 HkCX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I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_q, 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呢?颜真卿很懂事,见母亲为没钱买纸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开了。GI?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 znP“傻孩子,纸笔哪有不花钱的呢?” Vxf“您瞧,这不是吗?”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地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 3k“那纸在哪儿呢?”母亲又问。12&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这就是纸。不信,我写给您看!” fS$说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F 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JcJR-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Y资料袋袋裤:颜真卿(709-785 年) ,唐代大臣、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今临沂市费县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年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 ,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有“颜筋柳骨”之美誉。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 138 种。楷书有多宝塔碑 、 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 ”行草书有祭侄稿 、 争座位帖 、 裴将军帖 、 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朱长文也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实践园: 1、读一读他的诗劝学 。2、赏一赏他的作品。 曾子 导语: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尊长敬老,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精彩回顾:(一)曾子杀猪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 ”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二)思母吐鱼春天来到了,树木青枝绿叶,曾参庭院锦团花簇。 曾妻从门外提来了两条鲜鱼。因为曾参最爱吃生鱼。妻子精心泡制,放进大碗里,摆在桌子正当中,并在周围放好了佐料。 曾参的大儿子曾元,二儿子曾申叭到桌旁,馋涎欲滴。 曾妻斥责说:“孩子们可不能乱动,等你爹爹回来一齐吃鱼。 ” 曾元、曾申拍手叫喊:“爹爹回来吃生鱼,爹爹回来吃生鱼!” 说话间,曾参从学堂里教学回到家里。曾元、曾申都迎上前去施礼。 曾参一手抱着书简,一手提着长袍走进屋来。 妻子高高兴兴地介绍说:“夫子,今天吃生鱼,不知你满意不满意?” 曾参回答:“满意!满意!”说罢,便居中坐下,两个儿子坐在两边,曾妻来回端菜盛饭,一 家人欢欢乐乐吃起饭来。 曾参首先用筷子夹了一块生鱼,在热汤里一涮,又沾了沾佐料放进嘴里,味美可口。接着他的脸上从喜悦又变得腊黄腊黄,随之, “哇”的一块全吐了出来。 曾妻大为吃惊,惶恐不安地问道:“夫子,生鱼不好吃吗?” 曾参眼含热泪说:“我的老母生前不知生鱼美味,今天生鱼虽然美味,我却独自品尝,真是 不孝啊!”此后,终生不再食生鱼。资料袋袋裤: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鲁定公五年(前 505) ,卒于鲁悼公三十二年(前 435) 。是孔子儒学的正宗传人,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曾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夏禹的苗裔,曾国(故址今山东苍山县)的后代。曾点就是曾子的父亲,字皙,孔子的早期弟子,在孔门中属狂放之士,即勇于进取但行动中可能有偏差的人。曾子的母亲上官氏是位勤劳善良的家庭妇女,一生纺织、操持家务。 曾子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年龄稍长就参加生产劳动,打柴、犁地、驾车。十七岁时投奔正在周游列国的孔子,成为孔子的学生。他勤学好问,对孔子学说领会贯通,在三千弟子中“独得其宗” 。他把孔子思想的核心高度概括为“忠恕” ,即“仁” 。讲学授徒是曾子一生从事的主要事业。他从二十三、四岁就开始在家乡南武城设教讲学,后又到武城及越、卫等国讲学。孔子之后,其弟子设教讲学的不乏其人,但真能原原本本传授曾子思想的,只有曾子一人。由于他讲学得法,从学者常不下七十人,培养出子思、乐正子春、公明仪等一批颇有成就的弟子。在“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这个儒家传承链条中,曾子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治世安民是曾子一生的追求。孔子去世之后,曾子勇敢地担负起推行仁德的重任,他为仁“死而后已” 。他曾到齐、郑、楚、卫、费等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同情下层民众,批评“上失其道” 。他坚持君子气节,不受鲁君赠邑。他不苟同权贵,拒绝楚、齐、晋给予的高官。 躬行孝道是曾子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他照料父母“昏定晨省” ;奉养父母“必有酒肉” ;敬重父母“不过胜母之闾” ;关心父母“不离亲一夕宿于外” ;顺应父母“委身以待杖击” 。父亲去世, “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以后“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以致“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及其妻以梨蒸不熟而出之” 。曾子辞世后,葬今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山下。实践园:1、你还了解曾子的那些故事将给同伴听一听。荀子春雨无声荀子的宇宙观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他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及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荀子主张礼治和法治并用。一方面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仪”;另一方面,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用武力来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来治理国家。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尤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即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仪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荀子中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其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它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有一定影响。荀子信息速递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汉代因避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过赵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塑像潘多拉的盒子荀子名言(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荀子不苟)魔方转转“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是荀子所著的劝学中的一部分,此书编著着荀子对于我们的学习的独到见解,你想了解吗? 匡衡春雨无声匡衡爱读书,但是家中贫寒,不能供他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不识字,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能够讲解诗经,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匡衡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羞愧中慌乱地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随即不顾匡衡而去。信息速递匡衡(生卒年不祥) ,字稚圭,东海丞(今苍山县) 人。西汉大臣,官至丞相。家贫,当过雇工。少年勤学,“凿壁偷光” 的故事,成为家贫而苦读的典故。能著文学,善解说诗。潘多拉的盒子成语故事凿壁偷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买不起书,都是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魔方转转同学们,你从匡衡身上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你还了解关于刻苦学习的事情吗?孝子王祥王祥像春雨无声王祥的亲生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继母朱氏不贤德, 不但自己经常虐待王祥还多次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以致父母都不喜欢王祥。有一次,王祥的继母想吃活鱼,当时正是天寒地冻,河水都结了冰,王祥就解开衣服,趴在冰面上,希望能得到活鱼。这时,冰面忽然自己解冻,有两条鲤鱼跃出来,王祥把鱼拿回家献给了继母。这就是“卧冰求鲤“的故事。有诗评论说: 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 一片卧冰模。信息速递王祥(185 年269 年),字休征,西晋琅琊(今临沂)人,历汉、魏、西晋三代。东汉末年隐居 20 年,仕晋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称,为二十四孝之一。他是“书圣”王羲之五世祖王览的同父异母兄弟。 孝子王祥潘多拉的盒子九孔藕在临沂城北白沙埠镇,一条东西流向蜿蜒数里的小河穿镇而过,它不是一条普通的河,它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孝。它就是王祥卧冰求鲤故事的发生地孝河。“在王祥卧冰求鲤之前,孝河本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而在王祥卧鱼的故事被千古传颂后,它便担负起了让孝文化像河水一样源远流长、滋润人心的任务”。据传,王祥卧冰处冬季河水不结冰,而其他水面则冰封如玉,“孝河凝冰”被列为“琅琊八景”之一。孝河,除了因王祥“卧冰求鲤” 而闻名,孝河所产的白莲藕也是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