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业申报表_第1页
特色专业申报表_第2页
特色专业申报表_第3页
特色专业申报表_第4页
特色专业申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 4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申报表专业名称 电子商务 专业代码 620405 对应产业类型 第三产业 对应优先发展领域 现代服务业 学校名称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校代码 14510 学校举办单位 惠州市政府 填表日期 2015 年 9 月 12 日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 制2015 年填 写 说 明1. 申报表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 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3. 学校类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11.申报学校基本情况所在地区 广东惠州学校名称 1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启用现在校名时间 2014年 4月建校时间 2 2014年 4月举 办 方 省级政府 地市级政府行业 企业 其他 学校性质 公办 民办建校基础 3邮 编 516001通信地址 惠州市惠南大道福长岭明德路 1号 学校网址 /姓 名 邓庆宁 职 务 院长职称 传 真人代表信息 办公室电话 2813330 电子邮箱姓 名 韩国新 职 务 教务处副处长职称 传 真1基本信息联系人信 息办公室电话 07525708637 电子邮箱 270470615普高起点 3021 全日制普通中职在校生人数(人) 13120中职起点 158 全日制五年一贯制 4在校生人数(人) 0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人) 其它 5 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 (人 ) 1602014-2015学年非全日制培训量(人日) 61634人*10日 教职工总数(人) 2602014-2015学年非全日制培训主要类型职业技能 专任教师数(人) 178现有专业数(个) 11 “三校生” 7专业数(个) 112015年招生专业数(个) 11已招生专业中 五年制专业数(个) 0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就业相关数据 2013年 2014年 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 0 957 2014“三校生”对口招生 0 47 111“32” 8招生 0 0 0五年一贯制第 4学年 0 0 0招生人数(人)其它 新生报到数/录取数(报到率) / ( %) 90/ ( %) 90/ ( %)毕业生人数(人) 0 0 0初次就业率 9 % % %助学金覆盖率/奖学金覆盖率 %/ 0%5%/ 0% 6%/ 0 %1-2基本状态贫困生比例/低收入家庭比例 10 0%/ %10%/ 15 % 12%/ 18 %1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校名的请一并填写2指学校独立设置并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3指高等职业学校的前身,即合并或升格前的学校4指高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五年制培养,且整体设计并在本校系统实施 5 年培养方案的办学形式5指普高、中职以外的在校生类型或来源6按培训量计算,1 人每参加 1 天的培训计为 1 人日7职高、技校、中专学生的统称8指五年制高职中,前三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后两年在高等职业学校举办的教育形式9以每年 9月份各省教育行政(或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公布数据为准10依据本地(校)贫困生、低收入家庭的标准填写2(续 1)项 目 年 份 2012年 2013年 2014年总收入 11( 万元) 534.52 万 元学 费 总 收 入 ( 万 元 ) 412.65万元总 额 (万 元 ) 01. 02. 03. 0财政预算内拨款其 中 :地 方 财政 专 项投 入 12(万 元 ) 0其中总支出(万元) 320.63万元征 地 (万元)房 屋 建 设 (万元)设备采购(万元) 22.50万元日常教学 13总额(万元)/生均(元) / /48.02万元/537 元每生教学研究(万元)师资建设(万元) 1.43万元制度建设(万元)其中贷款余额(万元) 01-3办学经费(财务)资产负债率(%) 14 011包括学费总收入、财政预算内拨款总额和其他收入,分项填写12按地方财政专项投入名称分项填写13包括实验实习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差旅费、资料讲义费、体育维持费和聘请兼职教师费等1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100%3工作机构名称 实习与就业办公室专职人员数(人) 5专职人员数(人) 5 专职人员 数(人)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数(家) 194 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数(家) 194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30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302014-2015学年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人)2014-2015学年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人)2014-2015学年合作企业向学校支付的技术服务费(万元)2014-2015学年合作企业向学校支付的技术服务费(万元)1-4产学研合作产 学 研 合 作的 主 要 做 法一、有序化为了全方位一体化进行产学研合作,自学生进校入学教育便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生介绍产学研合作模式,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每学期邀请合作企业专家来校为学生开讲座,与学生座谈,加强合作企业与学生的联系;根据专业需要,每年有 200多名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工学结合;每月为合作企业发布招聘信息,产学研合作有步奏,常规化、有序化开展。二、多元化我校产学研合作形式多样,具体有以下几种:1、顶岗实习:我校本着“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的理念,不断摸索经验,在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确保顶岗实习支教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基地化的方向发展,已建立实习基地一百余家。2、工学结合:工学结合就是要求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因此我校根据专业需求每年都有 200多名学生到合作企业参加工学结合,并建立了完善的工学结合工作体系,确保工学结合安全、有序、有效。3、冠名班:冠名班是产学研合作的切入点之一,是推行校企共同育人的重要模式,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我校积极推行冠名班工作,精心挑选合作企业,实现定向培养,使学生入校即解决就业问题。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人才,共同商定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见习、实习,工学结合,我校先后开设了清华万博班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惠州康帝国际酒店班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方向等冠名班。4、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学生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部分时间在企业培训技能,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学徒享有低于成年工人的学徒工资,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培训内容,目前我校已开设了康惠电子与信息技术航天科技液晶光电显示技术学徒制班。三、立体化:我校的产学研合作呈立体化态势,不仅学生到企业实习、工学结合、就业,而且要求教师到企业挂职深造,我校现已有 100多名教师被合作企业聘任;同时我校还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校担任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特聘讲师、特聘技师、企业公民、职业公民等职,这些企业专家定期来校为学生开讲座、座谈,参加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如新年晚会、简历比赛、篮球赛等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了学生、教师、专家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模式。四、高端化:为了给学生提供最优的就业、职业服务,我校合作企业都经严格筛选,既要符合学生专业需求,又要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能代表本专业的领先水平。如物流专业就与快递业龙头顺丰快递达成长期合作。4所 在 地 区 或 行 业重 点 发 展 的 产 业 领 域惠州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2011-2020 年发展定位是:建设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等七大基地,构建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有惠州特色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学生规模(人) 8000 专业规模(个) 18学校发展类型定位 综合 一产为主 二产为主 三产为主1-5发展规划 学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 目1、与仲恺高新区建立基于“三创”思路的校地协同平台2、物流电商协同育人平台3、适人适岗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平台4、服务于国家级石化基地港航物流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5、 “六环对接”教育集团建设项目6、 “六维公民”育人平台构建7、职业院校四维和四有师资培养8、构建职业院校中高职一体化五元合一、学程进阶课程模式9、中澳国际联合办学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项目2.申报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名称 电 子 商 务 专业代码 620405专业所属大类 市 场 营 销 类 专业所属二级类 电 子 商 务对接的优先发展领域(单选)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船舶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轻工纺织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服务外包高技术服务养老服务家庭服务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城乡发展社会管理社区服务基层文化建设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产业航空航天产业专业设置时间 2014年 全日制高职首次招生时间 2014年2015年实际招生数 (人) 205 2015年新生报到率(%)2014年实际招生数 (人) 159 2014年新生报到率(%) 90%2013年实际招生数 (人) 0 2013年新生报到率(%)2015年 毕 业 生 人 数 (人 ) 0 2015年初次就业率(%)2014年 毕 业 生 人 数 (人 ) 0 2014年初次就业率(%)2013年 毕 业 生 人 数 (人 ) 0 2013年初次就业率(%)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人) 3000 其中“订单”培养人数(人)52014-2015学年 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 15 33/1322014-2015学年 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 16 2/8理 论 教 学 占 教 学 总 学 时 的 比 例 45%校 内 实 践 教 学 占 实 践 教 学 总 学 时 的 比 例 55%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590 现有实训仪器设备(台套) 450其 中 大 型 实 训 仪 器 设 备 总 值 ( 万 元 )17 230 其 中 大 型 实 训 仪 器 设 备 ( 台 套 ) 50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 %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18获 取 比 例 %主要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1助理电子商务师/三级/ 2助理物流师/三级/3 / / /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 顶 岗 实 习 合作企业 数 34主要合作企业名称顺丰快递 金泽物流园 骆驼服饰有限公司惠州威利普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起始时间 2014 2014 2014 2014合作主要内容和形式 教学实践/顶岗实习 教学实践/顶岗实习 教学实践/顶岗实习 教学实践/顶岗实习企业参与教学(人/课时) 1/4 / / 1/42014-2015学年接收实习实训学生(人月) 1592014-2015学年 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2014-2015学年接收就业学生数(人)2014-2015学年 专业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 30 20企业向专业(准)捐赠或投入总额(万元) 515课时数,指 2014-2015 学年,学校的专任专业教师为本专业承担的课时总数16课时数,指 2014-2015 学年,学校的兼职专业教师为本专业承担的课时总数17指单价5 万元的仪器设备18指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63.申报专业建设方案3-1建设背景(包括:申报专业所面向的行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同类专业建设情况分析、专业特色建设点(不超过 2个)的确定依据等):(一)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技术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步伐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化发展,电子商务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电子商务在十二五期间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中明确指出“制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产业化,加快建设广州、东莞、佛山、惠州、顺德等 10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争取 2个以上基地年产值超 400亿元,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 1000亿元。加快推进深圳、珠海、惠州市等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以及广州、深圳、东莞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培育一批综合性电商平台和网上商城,推动传统市场、展会和企业加快应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3.15万亿元。加快跨境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建设” 。随着国家对电子商务政策的升温,未来 5年,我国 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将有半数企业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更加趋紧。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给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新条件。宽带、融合、安全和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广播电视网加快布局,三网融合全面推进。以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正在兴起,重点领域酝酿着新的突破。智能搜索和社区网络、移动电子商务等应用形式不断涌现。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合作加强,探索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服务模式,很多知名电商企业自创物流体系,新产生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岗位,迫切需要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物流的复合型人才。电子商务产业优化升级和新技术开发应用,对技术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推进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急需技术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惠州市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具有良好条件,惠州入列首批 “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2013广东电子商务发展样本城市” 。为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惠州市出台了惠州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3-2020 年) ,规划明确了惠城区将优先发展传统服务业与电子商务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其电子商务企业集聚效应,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企业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服务业,强化电商平台、代运营、金融、教育培训、咨询服务、信用和认证服务等的核心承载能力,仲恺高新区将构建以电子信息等为主导的电子商务应用创新集聚区,利用现有产业、企业、产品等资源,引导传统电子信息、新能源、数字装备、医疗电子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企业开展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大亚湾开发区将建设以石化、商贸物流及大宗商贸采购为核心的电子商务集聚区,推动石油化工产品和房地产等大宗商品交易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规模化发展。此外,惠阳、惠东、博罗、龙门等县(区)也将围绕各自优势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电子商务,如发展博罗的药业、惠东的鞋业、惠阳的物流业等垂直型行业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力争形成全市区县多点覆盖的发展新格局。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 1500亿元,根据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发布的2013 年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 ,惠州入列“2013 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城市” ,并以 5.72的网商指数,22.27 的网购指数,14.00 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 48位,广东省第 7位。惠州市也涌现了一批电子商务知名企业,真维斯公司入选商务部 2013-2014年度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真维斯、酷友入选省经信委 2013-2014年度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音平等 3家电商获得省级电子商务专项资金扶持,富绅等 14家企业获得广货网上行活动市场主体奖励资金项目的扶持。经过发挥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我市涌现出一批成长性和后发优势明显的本土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加快本土化电商人才培养被市政府列入战略发展规划。7(三)电子商务专业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专业办出特色教育部 339所本科高校和 650多所高职高专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和体制的不断创新,为特色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平台。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同类型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特色。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在传统以市场营销和电子平台应用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拓展了现代物流专业的课程,实现电子商务专业与物流专业在实际工作流程上全链条的整合,利于培养学生在岗位工作上全流程的能力。在特色专业建设期内,拟在“五元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六维公民”的素养培养、完善电子商务专业与物流专业整合的“学程进阶”课程体系和基于“云空间”的教学资源库等方面开展建设,以实现对接产业、强化特色、遵循规律和学校主体的建设目标。(四)学院与行业协会业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本专业创建特色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与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惠州市网商协会、惠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淘宝大学等行业协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学院的快速发展与后发优势为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支持。学院与仲恺国家高兴技术开发区、惠南工业园去、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分基地,为创建电子商务特色专业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依托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惠南工业园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的校企协同机制、建设基于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举办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及应用成果交流活动及项目洽谈会;开展信息化人才、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等培训;承办电子商务相关比赛 ,共同培养市场急需的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3-2建设基础(包括:申报专业的师资队伍、实训实习条件、教学资源等教学条件情况;在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材建设、日常教学与管理、教学监控与评价、教科研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成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专业综合实力在同行中排名情况等,目前特色培育和实践情况):1、高水平师资队伍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职称、学历、年龄、双师、知识等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教学科研能力强,现有专任教师 33人,企业兼职教师 11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 8人,讲师 21人;具有硕士学历或学位 1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7%。在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通过与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淘宝大学、惠州市网商协会等行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聘请 14名既有丰富工作经验技术与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课程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顾问。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专任教师融入行业、企业,担任行业协会会员、企业挂职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企业项目运营和合作攻关,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开展社会培训等。近 2年专任教师中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60多篇,主持和参与省市级教科研项目 10多项。2、实训实习条件本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合计投入有 590余万元。已拥有电子商务物流一体化实训基地、仓储配送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创业基地、顺丰快递配送基地、摄影实训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长丰未来课堂、物流管理模拟实训中心和 10余家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投入100余万元。形成了软、硬配套、互为支撑的良性循环局面。以现代化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为后盾,建有包括金泽、顺丰、中粤通、惠州网商协会等外实训基地 15家,做到依托行业和企业8办学,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3、教学资源开办以来,我院以保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实现为工作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政校行企园”合作协同育人为驱动,着力建构适应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丰富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正探索“五元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即在“培养目标” 、 “师生角色” 、 “课程体系” 、 “学程进阶” 、 “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构建,目标是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并据此提出配套的师资要求、教学管理、实训室建设思路和教学方法。推行“五元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六民教育” ;实施新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方案,使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不断进行产业需求调查,找准就业岗位,系统化设计 3年的培养方案,强化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将 3年的培养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分阶段确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考证与考核要求,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确认,引入行业、企业标准,然后,将阶段性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基地、课程、实训项目和专兼教师,有效地解决实践教学随意性问题。加强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与督导,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控性。以突出行业企业监测指标的教学质量标准制订为基础,由来自行会、企业的专家对实训基地、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等进行专项检查,在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管理评教等方面开展督导,促使教学管理从学校延伸到企业与社会。4、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初步提出学院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六维公民” 。 “六维”是指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公民、学校公民、职业公民、企业公民、中国公民和世界公民”六个维度的综合素养,通过完整的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和评价体系构建,以逐步进阶的形式,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现代职业人。为实现培养目标,我院正着手打造可以实现目标的“六环对接”平台。学校紧扣城市学院自身特色,面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坚持集团化办学模式,确立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接农村中学、对接县区中职学校、对接行业企业、对接国际职教、对接乡村的“六环对接”教育集团模式。为我市及周边区域学生终身教育,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校企深度合作,为职业院校对接国际职教,为职业院校对接贫困农村搭建立交桥,探索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发展路径。5、社会评价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置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就业为指导,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实训环境优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得到教育专家及行业企业专家的肯定,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需要。3-3 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一、建设思路(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电子商务、物流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校企协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二)健全两个机制健全“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和毕业生职业发展持续动态跟踪机制;(三)推进三项建设推进“名企+名师”具有国际视野和协同创新能力的精英教学团队建设、基于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实践基地建设和基于云空间教学资源库建设;(四)完善四个体系完善电子商务与物流结合的学程进阶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第三方评价的9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点、线、面” 多层次社会服务体系。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主动适应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惠州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与电子商务协会、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的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对接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充分发挥“校中企” 、 “园中校”的作用,以校企合作共同体为平台,整合集聚社会各方优质资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注重示范辐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将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心、电子商务物流集成创新研究及推广中心,成为广东省高职特色专业。(二)具体目标1、建设“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全面构建政行企校研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运行机制以“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筹建基于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成立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董事会、电子商务物流教学和科研理事会,积极吸收园区示范电子商务企业加入,全面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多方参与协同创新的校企利益共同体,构建政行企校研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把“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建成政行企校研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示范。2、优化“两园三阶段”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惠城职院职业教育集团、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优化“两园三阶段”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电子商务物流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 推行“多证书”制度,借助中澳国际合作华澳国际学院平台建立中澳国际合作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试点班。3、完善电子商务物流学程进阶课程体系以电子商务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构建工学交替模式下学程进阶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从目前对职业岗位的横向划分向纵向扩展,将每一个目标岗位群分解成“新手岗能手岗专家岗” ,实现课程体系的逐步细化。4、打造“名企+名师” 、具有国际视野和协同创新能力的精英教学团队建设一支理念先进、具有行业影响的“名企+名师、具有国际视野和协同创新能力”的精英教学团队。健全与完善符合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的教师管理制度,实行教师岗位管理、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和激励机制;切实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培训,培养具有电子商务物流行业背景、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 2名;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能主讲三门核心课程、掌握电子商务行业前沿技术的骨干教师 10名;形成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习实践制度化、常态化, “双师型”教师达 100%;团队成员取得硕士学位以上学历达 70%,正高职称在岗教师达到 2名以上;参加境外学习的教师比例达 30%;鼓励教师参与“校中企“应用技术的研发以及“园中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1项,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 5项;聘用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 20%。5、建设基于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对接电子商务及物流产业,引入行业新设备和新技术,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以电子商务物流为核心,集合移动电子商务、网店运营、网络营销、网店美工、仓储配送等相关岗位群的实践基地。使之成为具有“电子商务物流一体化”特色的、集专业学习、创业孵化、社会服务、技术研究与推广于一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心、电子商务物流集成创新研究及推广中心。到 2020年,新建 5个生产性实训室,1 个电子商务技能认证培训中心、1 个电子商务物流实训基地,预计项目开出率 100%,将电子商务物流实训基地建成设备先进、功能完备、工位足够、真实职业环境、企业化管理、建设水平居省内同类高职院校前茅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实践教学时间达到专业课时总数的 55%以上。6、建设基于云空间教学资源库10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的研究、制定为基础,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立专业课程体系,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等几个方面,依据研究确立的高水准的教学资源建设标准,组织采集并开发基于多媒体的多种形式的学历专业教学资源和职业培训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云空间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将包括专业标准库、课程资源库、培训资源库、专业素材库、行业信息库、咨询服务库共六个子库,涉及专业教学资源、职业培训资源以及社会服务资源。建立专业标准资源 10个,建设 6门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新增 8个培训项目资源包,完成 8G以上的专业素材资源建设,收集整理 10家以上电子商务企业或物流企业信息,建设适用于电子商务(物流)行业需求的咨询服务库;利用职教新干线、开展空间教学与互动交流平台建设,对 4门专业核心课程实现数字化教学。以电子商务物流核心技能和最前沿的技术为主线,与企业深度合作,实时引入电子商务行业和物流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共同遴选和动态更新教学内容,进行校企合作教材的开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理念为中心思想,在进行资源库建设时,遵循科学化和动态化原则,做到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科学准确、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为电子商务物流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终身学习搭建资源服务平台。7、完善“四系统 、五视角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按照“校企融合、岗学一体”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成立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办公室,全面协调和指导各专业开展工学结合的实施工作,成立工学结合督查组,定期对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构建“四系统、五视角”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及教学质量激励系统。从领导、督导、学生、同行专家及用人单位五个角度进行教学质量监控。8、组建惠州电子商务培训学院,完善“点线面 ”多层次社会服务体系依托“政、行、企、校、研”的力量,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办学规模,增强学生电子商务物流复合技术技能和自主创业能力,提高企业满意度。继续深化面向电子商务毕业生、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企业人员在职培训,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和在职人员技能深化。继续加强电子商务技术研究能力和产品推广能力,服务于电子商务产业升级,建成“点线面”多层次社会服务体系。3-4实施方案(包括:建设内容,建设实施步骤与进度安排等):项目一 全面构建政行企校研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运行机制1、组建“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 ,共建“园中校” ,实现“政行企校研”长效合作运行机制依托惠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惠州市网商协会、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金泽物流园区,牵手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惠南工业园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组建“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 ,从管理、运行和保障三个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实现 “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形成吸引园区示范企业积极参与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2、成立“董事会” 、 “理事会” ,促进专业与行业协同创新发展成立“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董事会和电子商务物流教学和科研理事会,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形成校企互利共赢、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探索在董事会、理事会管理下的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合作机制,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强调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合作、以市场为导向政行企校研“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深度融合模式。建立以电子商务物流为特色的、 “协同创新政行企校研的育人机制、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共建实训条件、协同共建教师队伍、协同共建职业文化、协同负责学生就业”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电子商务专业与行业的“七个协同创新发展” 。113、修订和完善“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运行管理的机制,确保高效有序运行修订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理事会章程 、 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理事会成员准入制度 、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理事会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宏观调控“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的运行,合理配置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和科研机构的资源,统一协调政行企校研深度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接轨的动力机制、政策机制、保障机制与退出机制,确保“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高效有序运行。在理事会的统筹下,制定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理事会成员职责 ,规范各方的责权利。学院利用人才、技术等优势为开发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企业利用学院提供的场地,投入设备、技术人员,共建技术标准,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定期举行人才培养研讨会、校企对接会、电子商务论坛等活动。推动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的“七个协同创新建设”,优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课程和实践环节,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使企业获得充足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促进电子商务行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引入电子商务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4、为电子商务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保障机制以惠州市电子商务协会、惠州市网商协会、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金泽物流园区、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惠南工业园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依托,共同建设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学院校企合作联盟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心、电子商务物流集成创新研究及推广中心,实施以“项目为牵引、任务为驱动”的协同机制,推进电子商务专业在员工互培互聘、校企文化对接、人力资源需求上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5、加强教师工作室的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建立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向互派机制。学院在校内组建企业外聘教师、学院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师工作室。每年安排教师按工期带项目脱产去企业锻炼实践,协助完成企业现场的专业教学任务;安排专业中 10%能力强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五年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 95%,使兼职教师库总人数达到 30人,承担专业实训课程 60%教学任务。项目二 优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1、按照岗位要求共同制定“多方参与、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创新平台,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主动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开展合作,调查企业电子商务岗位及人才需求,定期形成调研分析报告和毕业生信息反馈报告,完善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及时优化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以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对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素质特征分析,确定职业素质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岗位能力目标,编制课程构建表、课程能力目标,定期修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共育”模式,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文化氛围和运行管理模式,按照实际生产过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形成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方式。聘请企业专家加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订、共同实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具体制度实现校企协同管理。2、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校企合作建设开发基于生产过程、层层递进的任务式课程教学资源库本专业依据学生专业学习过程特点,邀请企业一线技术精英和业务精英,针对电子商务岗位所需技能,按照真实的生产任务要求,开发“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以案例库、实战项目库、指导资源库三种形式构建。案例库围绕知识或任务进行案例展示和分析;实战项目库所有项目内容均来自于企业正在开展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动态更新;指导资源库则用于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此外,为配合各个不同层次的案例库,制定相应的资源库使用指导性文件,其中包括:实训教学大纲、任务书、指导书、考核标准等。以上所有资源均上传到本专业的大学城空间账号,提供给学生。3、创新教学模式,施行学分制环境下学程进阶教学12开发学程进阶课程,以循序渐进、连贯式提升的教学组织模式,让学生逐步完成相应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 、 “案例教学法” 、 “任务驱动法”等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学、做、创”一体化。4、共建电子商务物流集成的校企一体化实训平台 不断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重视整合校外企业资源,同时充分挖掘广大师生的智力资源,初步建成多方参与、工学结合、注重实效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课程实训、专业实践、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大投入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继续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5、推进“多证融合” ,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标准引入国家、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实施“多证书”制度,加强“多证融通”教学,提高学生获证率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可以直接参加政府、行业或企业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认证。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知名企业合作,开展多种技能认证,为学生获取多证创造条件, 开展助理电子商务师认证、助理物流师、淘宝大学“运营专员”认证、 ,确保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100%,力争多证获得率达 95%以上。6、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实施以能力为核心,形成性、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对专业能力的考核,构建一套基于形成性的、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引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行业认证标准或企业认证标准,在课程考核评价过程中放宽课程考核形式,允许以证书认证的形式取代期末终结性考核方式;在专业综合实训类课程的考核评价过程中,通过引入企业的经营、生产项目开展教学的课程,依据学生技能状况与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学业评价与业绩考核相结合。构建多方参与的校外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顶岗实习评价标准。多方评价指标包括校内指导老师对实习资料评价、企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评价和表现评价、毕业生自我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评价模式。7、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师生交流,建立中澳国际合作培养人才试点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在引进先进的教师职业资格标准、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借鉴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经验,建立起稳定对口合作关系,通过课程改革、师生交流、教师培养等途径,提高电子商务物流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依托华澳国际学院,建立中澳国际合作“电子商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试点班。项目三 完善电子商务物流学程进阶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委员会邀请澳大利亚、台湾等职教专家、电子商务协会专家、企业专家,以行业企业的调研为基础,确定电子商务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及岗位层次,分析、归纳、总结各岗位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细化职业岗位层次的通用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要求,构建“新手岗、能手岗、专家岗”三个阶段、 “服务专业素质培养、服务就业能力提升、服务职业生涯发展”三层服务的课程体系。1、以核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课程结构为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够胜任企业电子商务的相关岗位,从网页设计、网店美工、网络营销推广、电子商务运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5个主要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出发,在澳大利亚、德国等职教专家指导下,专业建设委员会邀请企业专家,与阿里巴巴、百度等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共同分解不同岗位层次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确立课程结构。2、以专业核心技能遴选课程内容,深入推进“双证融通”引入国家、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标准,结合企业实际,与核心课程标准同步开发,以此作为遴选课程内容的依据。学生在完成网页设计、网店美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5个核心职业岗位群对应的课程学习后,可以直接参加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电子商务师、助理物流师、淘宝大学网店运营专员、百度网络营销师、ADOBE 认证网页设计师等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行业认证或企业认证,实现13“双证融通”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3、以“数字互动教学平台” 组织网络化教学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引进空间教学模式,构建开放性 “数字互动教学平台”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以网络课程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手段,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参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重点实现网店美工 、 网店运营 、 网店推广 、仓储配送等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开发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讲义、实验、实训、指导书、网络课件、教学录像、在线自测、在线答疑、试题库、试卷库等教学资源,构建开放性 “数字互动教学平台” 。4、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把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5、以行业调研为基础,紧跟行业新动态,动态更新教学内容 本专业融合国内知名大型电子商务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专业核心技能体系,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专业核心技能的制定,选派专业骨干教师进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状况调查等方式,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紧跟行业要求,实时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云空间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和终身学习平台,并围绕职业能力开发建设涵盖课程标准、配套教材、配套软件,集实践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特色明显的网店美工 、 网店运营 、 网店推广 、 仓储配送等 4门优质核心课程,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及职业标准对接。6、以项目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际工作过程为脉络展开教学过程。在教学前,设计好学习情境,并明确本次学习任务涉及的知识点。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首先引入情景,向学生展示本次教学要完成的项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将项目逐步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子项目,尽量采用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和语言来描述较难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早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同化新的知识内容,迅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也注意设置一些常见的问题,引发他们思考,拓展他们的思维。配合实际操作(上机、实训等形式) ,让学生动手独立完成实训项目,并在课堂上展示说明,实现每完成一个项目就学到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拥有完成项目的成就感。项目四 打造“名企+名师” 、具有国际视野和协同创新能力的精英教学团队本专业将加强与知名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师资,逐步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经三年建设,电子商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教师达到 100%;再培养学校和企业双专业带头人 4名(其中企业 2名),骨干教师 10名;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总数达 20人。1、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健全与完善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在教师管理中,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教师晋升制度,重视情感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科学的薪酬制度,强化教师管理中的责任激励机制,真正建立起适应高职院校发展、具有电子商务行业特色和教师需求的、开放的教师管理机制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培养双专业带头人培养 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水平高、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其中 1人主要从事移动电子商务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另 1人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物流方向的教学和研究。三年内,安排专业带头人到国家级示范院校或者国外职业院校进行访问、研究和学习,使其具有一流的专业建设理念和带领教学团队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能力。通过“校中厂” 、 “园中校”形式、与知名企业开展技术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的合作,并主持 114项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承担或参与 1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使其成为实践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省内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专家。3、实施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实践能力、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中培养骨干教师 10名。通过学院“名师工程”建设,培养教学名师 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 3人,通过安排教师参加科研、到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政府和企业服务项目建设,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经验和技术,跟踪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并取得相关认证证书。骨干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改;担任 3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参加本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本专业年青教师;主编或参编 2门核心课程教材。4、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五年内对 10名专任教师进修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通过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考取更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校企合作技术项目等手段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通过参与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改革、职业资格鉴定、先进职教理论学习专题培养等项目,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80%青年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