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以德为本——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_第1页
王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以德为本——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_第2页
王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以德为本——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_第3页
王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以德为本——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_第4页
王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以德为本——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质教育以德为本素质教育以德为本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教育体系,也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地理德育着手,从一个侧面阐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认真钻研新教材,深入剖析了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因子;并针对现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对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德育因子、实现德育内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地理教学Abstract: As we all know, it is the basic task to advance the quality education from all sides. Which is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New teaching materials, new teaching theories and the course of evaluation affect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and put forward a new higher demand to teachers. I state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ideological morality by summariz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tarting with the geography education. By studying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I analyze the current senior geography textbooks, which contain the rich moral genes. And I put forward my own opinion and thought by pointing at the existing misadvise of all kinds in the rural senior education. Ive studied and made a rough try to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oral genes to make it come true throughout the class teaching.Key words: The innate quality of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geography teaching 素质教育以德为本1、地理德育的背景11 应试教育以分为本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党和国家就一直坚持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克服不断出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倾向,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促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逐步得到全面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基础教育中还确实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一些学校和地区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紧跟当前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考什么,教什么,削弱了德、体、美、劳以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教育。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搞死记硬背、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从而将全面教育引向应试教育、分数教育的泥沼。这种单一追求分数、应对考试的教育倾向,使学生淡化了时事和政治,也没有时间去体验做人处事的道理;使学生呆板地掌握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考技能,不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胆魄,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使学生的心理素质非常单纯、幼稚和脆弱;这种长期的封闭式的学习生活,也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善交往、懒于行动的惰性习惯。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教育感到困惑和无奈,这种教育形式也让学生感到痛苦甚至抵触。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劳动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鲜明的法制观念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所以他们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很强的心理适应能力以及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如果我们不彻底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所培养的学生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2 素质教育的异化我们在觉察应试教育的弊端,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在面对很大一部分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对素质教育的异化,即对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以德为本范畴的理解过于肤浅,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支解和歪曲。当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淡化知识教育来进行素质教育。既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一对矛盾关系,我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再往前分析一步,也就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应该克服应试教育本质的东西和一切消极的因素,同时也要有改造地保留其中某些合理的因素,这样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比如,在应试教育中单方面地强调知识教育,因而削弱了其他方面素质的教育,这就是它的致命缺陷。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反对应试教育,就淡化知识教育。再比如,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和教师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应考上,削弱了其他方面的教育,这当然也是不对的。但是就目前来说,考试仍然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成绩、反馈教学效果的一个教育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书面解答技能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既要保留考试这种教育评价手段,又要改革教育评价的形式和制度,端正教育评价的目的,让考试等教育评价手段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是在否定应试教育的倾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建国以后,我们的党和政府就提出和坚持了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不断采取措施制止“片追”现象。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明确提出了反对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并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使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因素越来越多,并逐步趋向主导地位。这个过程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量变到质变规律的。我们分析这个发展过程和现实状况的目的,就在于澄清当前存在的两种模糊认识:一是认为,现在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这就意味着过去的教育走了大弯路。这种否认过去成绩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另一种看法是,认为现在提出的素质教育与现行的做法差不多,还是老一套。这种不加分析的肤浅的认识和墨守成规、不求进取的思想,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非常不利的。二是放弃思想道德教育来进行素质教育。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行为习惯、身体技能的全方位的教育,它是一个以德为本的系统工程。现在有些地区的学校,一提到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德为本便以牺牲学生的学习时间为代价,大搞音、体、美方面的培训和比赛,大力推行活动课。更值得反思的是,学校在开展这些所谓“素质教育”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学习获得的是一个强健的体魄和熟练的技能,但没有根本的行为准则和是非标准,就像一艘满载的轮船,在驶进大海后,便没有了航行的方向,要么停滞不前,要么横冲直撞。可以想象,像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走进社会后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13 时代呼唤地理德育伴随人类前进的步伐,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现实表明: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中国要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依靠忠于祖国的优秀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心理个性品质良好的人才来支撑、来建设。而这样的人才首先要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深知祖国地理位置的优劣、明察祖国资源环境的现状、洞悉祖国全球发展的导向,如此方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地理学科正是肩负着这样的时代使命而被列入我国中学基础学科的。目前,我国正迈步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旧的教育体制已经难以胜任当前时代的需要。于是,教育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论,强调应试教育应逐步向素质教育过渡。学生再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是知学、乐学、善学的人,学生通过学习,应构建一种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祖国建设、有益于终身发展的知识和技能。而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德育应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传统的地理教学因受升学的束缚而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教材中丰富的德育资料因为不考而倍受冷落。像这种以丧失本质的、长远的价值来攫取眼前的,甚至最终是无效的教学价值的教学方式必然要引起教育界的反思。前几届国家领导人分别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以德治国、以德育人”的要求,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响应党的号召,狠抓地理德育,积极适应新的教育体制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让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地理教学中去。现在,全人类的经济生活水平已得到显著提高,人类从大自然中素质教育以德为本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但与此同时,也使大自然变得百孔千疮,全球正面临着“人口爆炸、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个现实问题,如不及时控制,作出有力反应,人类必将作茧自缚,自取灭亡。因此,作为教育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引导 21 世纪的社会公民和建设者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树立忧患意识,正本溯源,从思想观念入手,加强而不是漠视地理德育。前一届国家领导人就曾在“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中呼吁:要刻不容缓地向青少年一代系统地进行节约能源、资源,防止生态继续恶化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的教育。时下,中学地理特别是初中地理学科被学校看成“副科” ,从而放松了对该学科的重视和引导,这的确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然而,根据古人“福兮依附祸,祸兮依附福”的哲理,这也未尚不是一件好事,它一度使地理教师从升学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时间、有精力去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子,探索实施地理德育的有效途径,使地理素质教育走在各学科的前列,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中学地理所蕴含的德育因子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强调,地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新的教育思想要求地理教育工作者应本着为人类服务、为祖国服务的宗旨去施教,把德育摆在首位,努力挖掘教材中德育因子,笔者认为中学地理学科含有以下几方面的德育思想:21 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地理学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巨大载体,其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每一个地理知识当中。我国有着辽阔的陆海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伟的名山大川、壮丽的名胜古迹、多姿的风土人情教师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教学,适时加以激情昂扬的讲解,甚至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等资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祖国的美丽,从内心深处激荡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祖国的深情厚谊。素质教育以德为本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第三产业等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了小康水准。我国于 2001 年成功加入WTO,让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中来,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历经考验,北京赢得并马上就要举办 2008 年奥运会,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在紧张有序筹备之中,这些给祖国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另外,青藏铁路的修建、南水北调的开工、西气东输管道的架设、载人飞船的升空等都召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社会主义祖国的良性环境。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激励他们树立起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和建设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中国人不容推卸的责任。按照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国政府于 1997 年 7 月 1 日成功地收回了香港,又于 1999 年 12 月 20 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而且实现了港澳回归后经济的健康发展,证实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这是祖国强大的象征。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 ,现在我们不落后了,我们有理由坚信,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也指日可待,任何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必然要破产。中学地理教材把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知识作为必修内容,这也体现了现行教育思想和德育理念。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坚定的领土和国防意识,增强他们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信念和决心。此外,中学地理教材中还适时穿插了一些乡土地理知识,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乡土地理是学生从小就看到和感知的地理,家乡的一草一木更能唤起游子的恋乡情愫,家乡的名山秀水更能激起学子的爱乡情怀,家乡景象的变迁更能让人们感受到祖国的繁盛爱乡方能爱国,通过对乡土地理的学习和考察,使学生萌发出爱乡爱国之情,培养他们立志为家、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高尚情操。22 辨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素质教育以德为本对学生进行辩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育,是地理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和改造,另一方面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供给和反馈,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人类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了食物、原料、能源等物质,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创造了人类文明,但与此同时也使“人类之家”地球变得百孔千疮,河流的变迁、物种的锐减、温室效应的出现、水土流失的加剧、酸雨的发生等,都有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使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问题。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读物和数据充分反映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教师通过教学,适时向学生传授这些道理,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价值观和生态环境观。23 鲜明的法制道德思想中国是世界文明礼仪之邦,良好的法制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是否高尚的标准。中学地理教材中有选择性地介绍了诸如土地法 、 矿产法 、森林法 、 婚姻法等法律法规,而且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土地” 、 “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让学生学习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在政治课之外也能体会到立法的原则性、守法的重要性、宣传法律的紧迫性,进一步让他们树立守法为公、依法治国的立场和观念。另外,地理教材中也有很多宣传优良道德品质和讽刺不良习俗和不法行为的文字和漫画资料,这些虽然不是重点,甚至根本就不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如漫画“大难临头” (一人举斧砍树,风魔推动沙丘,循着砍伐者身后的木桩席卷而来,砍伐者惊恐万状) ,说明了乱砍乱伐的严重后果,让人看后不寒而栗,方知保护森林的重要;漫画“熟视无睹” (一中学生端一盆水从正在流着水的龙头边走过,却视而不见,任水自流) ,反映了人们道德意识的淡薄,看后让人气愤,才觉浪费水资源的可耻由此可见,这此不考的资料正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载体,千万不可放过,让它们在我们这代地理教师手中浪费。素质教育以德为本24 坚强的人格个性特色坚强的人格,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立于世界的根本。地理课本中介绍了很多杰出地理学家的优秀事迹,这些内容作为课外读物而不受重视,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让学生当作故事课后去读,更有甚者是只字不提,仔细想来,这种做法未免过于肤浅。殊不知,这些故事的骨子里还藏着一种坚强的人格个性因素,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杨的,然而没有教师激情的讲演,学生是难已感知的。竺可桢立足实践、亲自动手,创立了物候学;李四光不畏西方权威,勇于探索,奠定了地质力学的基础,并为中国扔掉了“贫油国”的帽子;麦哲伦不惧艰险、坚定信念,成功地进行了环球航行,有力地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魏格纳敢于想象、亲身考证,提出了“大陆飘移假说”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科学家不怕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细致严谨、献身真理的工作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同化,形成自己坚定的人格个性。3、实施地理德育的途径德育是地理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吸取过去几年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3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表明了制定目标、确定计划的重要性。只有目标明确了,计划确定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才能随心所愿,有的放矢。为充分配合中学地理的教学,实现地理德育,所以我在每个学期刚开始就制定了相应的德育目标,其内容一般包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心和决心;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增强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等。签于此目标,我又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设计了一些教学教研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而教师则不失时机地在活动过程中寻求德育契机,素质教育以德为本不至于疏漏教材中的德育因子,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地理素质教育,促使德育内化。32 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实施德育课堂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应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通过课堂 45 分钟的教学,既要让学生学好本堂课的基础知识,又要及时选择与本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旧式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像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定会是“残疾者” 。为了使教育体制顺应当今时代,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构建良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肩负起时代的使命,成为学校德育最经常、最现实的一种形式。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应怎样实现课堂德育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当堂课的德育目标,根据德育计划,在每节教材中选择德育和知识的切入点,然后从有利于德育渗透、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角度,搜集配置相应的参考资料,再针对这些资料设计一些思想性、知识性强的问题,创造机会让学生思索,实现德育内化。33 以课外实践为重要方式实施德育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靠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经验表明,实践是最丰富、最有效的德育大课堂。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抓住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发一些实践性强的校本课程,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机动灵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我让学生亲自参与,创办“我爱祖国”地理手抄报,进行相关主题的演讲比赛;为了使学生体会祖国 50 多年来的沧桑变化和伟大成就,我组织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人们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和工农业生产素质教育以德为本的伟大成就;为了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环保意识,我让学生在周末进行环保宣传,在村头巷尾打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留住森林,方能拥有美好家园” 、 “爱护你身边的每一滴水”等标语。这样寓教于乐,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总之,只要我们乐于实践,让学生参与实践,实地考查,深入体验生活,并将所见、所闻、所感整理成材料,以此为基础,开展评比活动等都是一种很好课外活动方式。34 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实施德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其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利用幻灯、录像、电影、等手段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有利于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能随时引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和习题,也可变静止的地理事物为动态,进而阐明事物的演变、发展过程,起到单纯的讲授难已达到的效果,学生的德育机能也更易受到激发。诚然,有些中学的多媒体教学才刚刚起步,但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更好的实现日常思想道德教育。总之,德育是地理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德育的途径也丰富多彩,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才能形成独具特色、切实可行的方案。4、地理德育的评价教学完成了,我们在教学中取得了什么成果,德育目标实现得如何?存在哪些不足?为此,我们还要及时总结评价。德育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教育,教育的成功与否,光靠看到的还不够,于是,我借鉴他人经验设计了“中小学生思想素质发展表”对学生进行“二级评价” ,教师采取交互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交谈,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然后评估他们的德育层次,总结本阶段、本学期乃至本学年的德育成果。素质教育以德为本“中小学生思想素质发展表”评价方案,通过一段时间证明,这种评价方式程序简单,易于操作,既能较好地解决中小学生德育评价问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从而驱动学生的内化动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发挥了评价的“改造提高”和“激励督促”的作用(见表 1) 。表 1 中小学生思想素质发展表:一级指标:上级教育部门要求中小学生所要达到的德育目标。二级指标:教师根据一级目标,结合本校、本班实际细化为具体的德育目标。学生自选发展目标:学生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