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结题报告_第1页
小学《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结题报告_第2页
小学《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结题报告_第3页
小学《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结题报告_第4页
小学《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合作学习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有三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和以色列进行课堂情境中合作学习法的开发和研究,在 7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十分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的实质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它有利于彻底改善小学课堂教学面貌,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能性;有利于培育班级集体和谐的心理氛围,满足学生情感交流的心理需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合作学习也自然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也比比皆是,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成绩固然不少,但不足也相当普遍。比如,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集中学习、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缺乏辩证认识” 、“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合理分工,学习任务责任不明确” 、 “没有掌握好集中学习与合作学习合理的时间结构” 、 “教师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等等。当然,针对可能造成流于形式的种种现象很多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确实对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透过热闹纷繁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合作学习中真正难以认清或克服的不仅仅是形式的合作,而是合作学习中个体间的差异性如何平衡,如何使参加合作学习的个体都能合理、和谐、理智的真正得以相对公平而积极的发展,这将是一个个体心理机制与交流竞争相融合的值得纵深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难度和新意。我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确定此课题的研究,争取把我们年轻而富有创意的群体更深层次的融入教学改革的热潮,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更新的活力。二、课题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态式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此三理论展开的: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2、生态式教育理论:把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式教育强调平衡、和谐、整体的相互联系的教育,特别是人际生态理论,更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同伴之间团结、合作的人际生态的良好关系。3、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在这些智能领域中,都有其发展杰出的人才。换句话说,每个人可能会比较擅长其中的某几项智能,而其他智能相形之下较弱。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在八种智能方面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必然存在着各种智能差异。而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差异的互补,使个体得以更和谐的发展。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 深入探索小学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2、在充分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认清、正视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并有效的利用个体差异互补来促进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3、在利用个体差异互补促进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同时,缩小个体之间的主观性差异。(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认清合作学习中几种重形式轻内容的教学方式的不足,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2、确定个体差异者在合作学习中的几种组合方式,研究将他们如何组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互补来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3、关注学生在不断的合作中个体差异的变化,探索保证学生共同成长基础上缩小个体差异的手段,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三)课题的基本概念界定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 “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是在部分心理特征、行为特点和知识经验等方面有明显的或根本的差异。我们在这里着重研究部分影响教育教学,特别是影响学习的主要的几种个体差异变量。它们主要有:已有知识的个体差异、能力的个体差异、思维的个体差异、兴趣的个体差异。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将之集中为三种类型:知识经验的个体差异、能力的个体差异(含思维的个体差异)和情感态度的个体差异。我们对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主要在于为教育、教学服务。在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的教学中,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因此,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在寻求一条能较好地处理个体差异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有效途径,而合作学习就为“个体差异”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研究空间。合作学习是在教师参与并指导下,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从事实上认可了个体差异的客观性,并在实践中将之加以发挥应用。但是如何使个体差异者的组合更有效、更和谐、更有力和如何使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有个性的共同成长,这两方面应该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所在。(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假设本研究假设:同一学龄段的学生之间,在知识经验、能力和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上存在个体差异。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之间,仍然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而这种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在保证学生共同成长的同时缩小个体差异,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研究的自变量为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因变量为以学生知识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为组成维度的学生学习个体差异。而对学生原始程度差异等无关变量暂不做研究。四、课题的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改进教学实践,而非验证理论,且参与者主要为本校一线教师,因此,单纯的问卷调查法或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室研究在此并不适用。综合考虑,我们选择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通过教师对于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个体差异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一研究主题的不断“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实现教师相应教学理念与行为的螺旋上升式的改进,更促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个性的共同发展。在行动研究中,除采用传统的“调查法” 、 “实验法”外,还大力提倡“叙事研究” ,加强研究者的课题意识,以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研究过程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对于实践改进的有效性,本研究设计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探索试点阶段。在本阶段,我们通过前测在二到六年级各选择一个实验班,实验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适合本学龄段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同时选择一个学生程度、教师水平、教学条件与实验班具有同质性的对照班,对照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定期比较有否使用合作学习及合作学习的不同组织形式下学生知识经验、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情况,初步探寻有助学生缩短差距、共同成长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第二阶段,全面参与阶段。前一阶段的试点研究,已初步探索了适宜各年级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本阶段,可将之前的研究成果与更多的教师分享,通过更广泛的参与和思考,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较成熟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第三阶段,分析总结阶段。这个阶段则将前两个阶段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有一定价值的成果,作为进一步研究和提升的依据和指导。(三)研究工具由于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最直接的研究工具乃是教师自身。教师通过对合作学习组织形式的探索、试验、反思,不断研究出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为了检验“行动”的有效性,我们设计了适用于不同年级的数学学习能力测验问卷和数学学习情感态度问卷 ,两份问卷与学生的各次全年级数学统考成绩知识经验调查试卷一起,作为检测学生在课题试验探索中数学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知识经验发展情况的依据。五、课题实验研究实施步骤(一)实验对象的选择本研究在本校二至六年级各选一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二)实验时间 .6.10(三)实验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6.8(1) 组建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 (2 ) 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确定实验研究对象;(3) 进行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2、 实验阶段: .9.6(1) 组织老师进行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2) 进行实验前期的调查研究(包括实验班学生个体差异情况调查) 。(3)通过常态课、研讨课、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4) 进行课题实验中期总结。3、 总结阶段: .7.9(1) 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2) 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录相) 、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3) 形成实验研究报告。(4)召开课题展示会,展示汇报实验成果。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各工作阶段的任务,按实验计划开展了如下工作:(一)、组织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 训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采用两种形式:由课题顾问组和指导组成员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专业引领;组织相关的老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学习研究或外出培训。研究期间,我们邀请了省普教室彭晓玫老师、师院苏永强教授、教科所卓和平主任等知名专家前来以讲座、谈话等形式进行零距离课题指导;聘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何颖为我们课题组的理论指导;我们自己还开设了有关“合作学习”和“行动研究”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讲座、研讨;同时,我们能够及时抓住机遇,先后派出几批教师出外到宁德、福州、晋江等地学习、交流,提高课题研究的开放性、传播性和互进性。通过有计划的“输出”与“引进” ,使课题组教师在理论素养上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二)、科学有效地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1、前期问卷调查与分析(1)调查问卷的设计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 ,那么,如何建立科学、完善、实用的有利于研究正常进行和学生真正发展的合作性学习小组,必然成为研究的重心。首先我们根据二至六年段各学段学生实际,经过反复修改,分年段拟定了包含情感态度问卷、知识经验调查和能力调查三个维度的针对性调查测试卷。测试卷都包含问卷说明、问卷内容、参考评价几个环节,其中评价参考合理、详尽,都有相应的描述性语言;另外,测试卷本身最大的特点表现在突出差异性。 (测试卷的具体内容见附件 1)(2)调查问卷的分析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了大量比较确切的数据,写出实验前期测试调查分析报告。各年级的报告分析都包含了几个环节: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调查结果及分析,最后是总结、分组建议和分组情况。其核心部分是汇总分析各类数据总结出分组的依据,以调查结果显示的差异中的最大的方面(数学学习能力差异大,其中又以语言表达能力差异最大)为主并结合学段研究目标作为分组的依据进行分组,从而开展合作学习的学习与探索。2、后期问卷调查与分析考虑到低段学生“合作”研究的难度过大和研究的无效性普遍,后期问卷调查的对象由原来的二至六年级改为三至六年级。调查内容,则根据专家建议,要求渗透问题意识。无论问卷的设计与分析,在实践中都既做到了实验班与平行班的横向比较,也关注了前测与后测的纵向比较;既反映出个体差异的缩小及个体自身的进步,又对部分个体在研究过程中的停滞甚至倒退予以重视,突出了课题研究的发展性和客观性,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的价值。(三)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我们根据前测的结果设计了各班的分组合作学习方案,依此方案对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调整。在此过程中,除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教学实验外,我们每月还组织 12 次的常规性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的集体研讨活动中,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课题组成员有激情,有活力,有拼劲,紧密结合课题研究,开了十余节示范课,还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教学设计、叙事、反思和论文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和谐与统一。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发现了讲座的形式不利于成员之间的有效交流,就及时将讲台交流改进为圆桌交流;另一方面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与实践都有相当大的误区,研究不应该一味拔高,而应正视现实,重视研究的基础方面,所以,我们及时调整了研究目标和内容,从整体上以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和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提高为主。合作中学生的互补和共进则作为一个更高的理想标准来要求。以求研究的真实和有效。(四)召开课题研现场讨会在实验中要要采用点面结合的形式。每学期举行一次由顾问、知名专家等参与指导研讨会,举办 12 次的现场研讨活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交流,及时了解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年 4 月 3 日,省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研讨会(片区)在我校举行,我们以 “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 作为研讨主题。 与会的有省普教室专家、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总负责人彭晓玫老师,以及来自市教科所、师院的专家、教授以及全市四十余所课题实验校的一百多名一线教师。研讨会上,我们首先展示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及成果;然后由我校提供两节研讨课;在卓和平老师的主持下,与会的专家和老师们围绕课题,针对两节研讨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研讨。最后,彭晓玫老师作基于测试结果对教学的启示专题讲座,从数学教学的难点、本质、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对两节研讨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同时对我校科学、规范、扎实的课题研究给予高度的评价。七、成果分析经过两个阶段的研究和终期的比较分析,我们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过程性资料,分前、后期编撰了两本汇编,而且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并且能够在合理利用个体差异互补来促进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同时,逐步缩小了个体之间的主观性差异,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对于合作学习与学生差异之间的互补、互进的辩证关系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探索,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具体表现在:(一)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上,思维的广度、深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个性、潜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里选择三年级后期情感调查卷分析报告和四年级情感态度调查分析报告的部分章节来着重简要说明其中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再选择四年级的能力调查分析报告来透视学生其他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挥与潜力的挖掘。情感调查问卷部分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分值(分) 人数 百分比0-8 0 0%9-16 15 39.47%21-30 23 60.52%本次对学生学习情感方面的调查,旨在通过调查、比较,分析学生经过一学年以来,合理利用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组织合作学习的成效和变化,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利于今后进一步改进。2、调查的对象:四年三班和四年四班的学生。3、调查的内容:情感问卷。4、调查的方法: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发调查问卷 38 份,共收回 38 份。取样标准:四年三班实验班和四年四班平行班。调查时间:实验班年 10 月 19 日,平行班年 10 月 19 日。5、调查问卷设想:四年级学生数学能力调查问卷共八道题,分为四个部分:观察能力测试(2 题)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2 题) 、动手操作能力测试(2 题)和问题解决能力测试(2 题) 。四个部分满分均为 10 分,总分 40 分。得分按等级制转化为A、B、 C、D 四档。本次在设计问卷调查前注重与前期调查卷作了难易系数的比较,在每一部分试题中分别出一题与前测卷难易相当,另一题有所提高。同时在后测卷中增加了“问题解决能力测试(2 题) ” 这一部分,在下面分析中这部分只能作为后期实验班与平行班的比较,无法与前测卷进行比较分析。为具体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调查以实名制施测。6、调查结果分析:(1)实验班学生 38 人,实际测试 36 人,回收有效问卷 36 份,有效率100%。问卷成绩统计如下:问卷的等级 A B C D各等级占的百分比 75% 16.7% 5.6% 2.7%(2)平行班学生 38 人,实际测试 36 人,回收有效问卷 36 份,有效率100%。问卷成绩如下表: 问卷的等级 A B C D各等级占的百分比 63.9% 16.7% 11.1% 8.3%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在调查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相对于前测时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合作的技能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学生数学能力调查问卷分析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本次调查和分析,进一步了解实验班和平行班学生在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水平。并通过本次调查结果与前测调查结果的对比,了解学生在互学共进的同时,其能力方面的差异是否逐步缩小。以便今后扬长避短,为下阶段的课题研究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最终让不同的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2、调查对象:四年级(3)班和(4)班所有学生3、调查内容:能力调查问卷4、调查方法: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发调查问卷 76 份,共收回76 份。取样标准:四年级(4)班作为实验班和四年(3)班作为平行班调查时间:实验班年 10 月 9 日,平行班年 10 月 9 日5、调查问卷设想:四年级学生数学能力调查问卷共八道题,分为四个部分:观察能力测试(2 题)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2 题) 、动手操作能力测试(2 题)和问题解决能力测试(2 题) 。四个部分满分均为 10 分,总分 40 分。得分按等级制转化为A、B、 C、D 四档。本次在设计问卷调查前注重与前期调查卷作了难易系数的比较,在每一部分试题中分别出一题与前测卷难易相当,另一题有所提高。同时在后测卷中增加了“问题解决能力测试(2 题) ” 这一部分,在下面分析中这部分只能作为后期实验班与平行班的比较,无法与前测卷进行比较分析。为具体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调查以实名制施测。6、调查结果分析(1)实验班和平行班的比较实验班:五(4)班学生 38 人,实际施测 38 人,回收有效问卷 38 份,有效率 100%。平行班:五(1)班学生 37 人,实际施测 37 人,回收有效问卷 37 份,有效率 100%。实验班与平行班学生数学能力测试成绩统计表 1.10.21观察 动手操作 语言表达 问题解决能力 总评等级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4 班 28 73.68% 31 81.58% 32 84.21% 21 55.26% 29 76.32%A等 1 班 12 32.43% 29 78.38% 28 75.68% 15 40.54% 17 45.95%4 班 5 13.16% 4 10.53% 5 13.16% 7 18.42% 4 10.53%B等 1 班 21 56.76% 6 16.22% 6 16.22% 5 13.51% 11 29.73%4 班 3 7.89% 3 7.89% 1 2.63% 8 21.05% 4 10.53%C等 1 班 4 10.81% 2 5.41% 1 2.70% 15 40.54% 5 13.51%4 班 2 5.26% 0 0% 0 0% 2 5.26% 1 2.63%D等 1 班 0 0% 0 0% 2 5.41% 2 5.41% 4 10.81%实验班与平行班学生数学能力测试平均成绩统计表 2.10.21维度 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总分4 班 25.52 分 18.81 分 19.08 分 17.47 分 81.16 分平均分 1 班 22.16 分 18.64 分 17.84 分 14.95 分 71.89 分卷面具体分析如下:、观察能力测试题,从整体平均分来看,实验班和平行班差距不大,但在等级分布上有比较大的差别。实验班 A 等占 73.68%,平行班 A 等占32.43%,实验班 B 等占 13.16%,平行班 B 等占 56.76%。显然实验班学生在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略优于平行班,学生能更好地从排列的图形和数中发现规律。、动手操作能力测试题和语言表达能力测试题是两班学生完成最好,也是成绩差距最小的。两班学生能很好地理解题意,能利用学具采用正确的方法画出规定的角、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做到条理清楚,语言简洁,能够比较完整的将自己的看法用文字或图示表达出来。可见两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于另外两种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测试题,完成得稍逊色与其他能力测试题,其中第 1 题又比第 2 题完成的好。第 1 题提供给学生生活情境和大量的信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学生能从问题和相关信息出发采用合理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完成得很好。参试的 75 名学生中只有 4 名学生在第 1 题上丢分。第 2 题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是:“用长度为 5 米和 8 米的管子铺设一段 155 米长的距离。5 米的管子每根售价 11 元,8 米的管子每根售价 15 元。”要求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解答。有的学生无从下手交了白卷;有的学生提出没有注意情境,过于简单,例如“一根 5 米管子和一根 8 米管子一共多少元?”“5 米的管子买 3 根要几元?”;有的学生提出了很有深度的问题,如:“怎样铺设最省钱?”,但没有顺利解决。有此可见,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欠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培养、提高。从以上分析说明实验班还是具有代表性的。排除问卷效度方面的考虑,可以认为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情况较好。(2)实验班后期问卷和前期问卷的比较等级阶段 A B C D前期问卷 41.47% 27.78% 8% 22.2%后期问卷 76.32% 10.53% 10.53% 2.63%从实验班两次调查问卷成绩可以看出,后期问卷 A 等和 B 等学生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对于个别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平时应该更加关注,进一步加以提高。(二) 、实验学生在互学互进的同时,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也在逐步缩小。这里以五年级的问卷分析报告为例作简要说明,其中有些无关数据略忽略。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我校开展“合理利用个体差异,提高合作学习实效”这一课题实验以来,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越来越高,学习热情高涨,在发挥每个成员优势的同时,也促使每个成员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了比较实验班与平行班的学生情况以及实验班学生课题实验前后的变化,总结出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可借鉴推广的经验、方法,提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再次对实验班和平行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希望从问卷的数据分析中得出更直观、有用的信息,为继续研究选好下一个方向。2、调查的对象:五年一班和五年四班的学生。3、调查的内容:知识问卷、能力问卷和情感问卷。4、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考试成绩的定量分析。取样标准:五年(4)班实验班和五年(1)班平行班。调查时间: 年 10 月 14 日类别 样本量 有效卷 无效卷 有效率实验班 36 36 0 100%知识平行班 35 35 0 100%实验班 38 37 1 9737%情感平行班 38 37 1 9737%实验班 38 38 0 100%调查问卷能力平行班 37 37 0 100%5、调查结果分析(一)知识问卷1、问卷情况说明:本份知识调查问卷试题以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本内容为基本依据,涉及到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思考过程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采取计算、填空、选择、操作与实践、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调查。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生动,贴近生活实际;题目的难度适中,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注重测试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核学生审题的能力和自查纠错的能力。该卷满分 100 分,问卷采用现场施测方式,回收后按学生所得总分划分成四个等级:90100 分为 A 等,8089 分为 B 等,7079 分为 C 等,70 分以下的为 D 等。为具体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问卷以实名制施测。2、调查结果分析(1)实验班和平行班的调查结果分析(略)(2)实验班前期问卷和后期问卷的比较等级阶段 A B C D前期问卷 63.89% 27.78% 8.33% O%后期问卷 91.67% 5.56% 2.78% O%排除问卷效度方面的考虑,从实验班的两次调查成绩中我们惊喜地看到,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实验班的学生在数学知识经验方面发展情况较好,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说明我们的实验是有成效的(注意:进步是显著的,而通过 B 类和 C 类学生百分比的明显降低,特别是 C 类学生百分比降低至2.78%, 说明了学生知识经验之间的差异已经逐步缩小。 )(二)情感问卷(略)(三)能力问卷1、问卷情况说明五级学生数学能力调查问卷共九道题,分为四个部分:观察能力测试(3 题)、动手操作能力测试(2)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2 题)和问题解决能力测试(2题) 。每题 10 分,总分 90 分,得分按等级制转化为 ABCD 四档。7590 分为A 档;6574 分为 B 档;5564 分为 C 档;54 分以下为 D 档。在题型的设置上与前期测试相比增加了问题解决能力测试,难易程度上有些题与前期相近,有些略有提升。为具体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调查以实名制施测。2、调查结果分析(1)实验班和平行班的比较(略)(2)实验班后期问卷和前期问卷的比较等级阶段 A B C D前期问卷 41.47% 27.78% 8% 22.2%后期问卷 76.32% 10.53% 10.53% 2.63%从实验班两次调查问卷成绩可以看出,后期问卷 A 等和 B 等学生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再通过 C 类学生人数增加了 2.53%,D 类学生人数降低了 19.57%这两个数据变化又可以看出,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也逐步缩小。(三) 、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交替作用,优势互补。教师通过前后期各种问卷的调查,对学生的了解比以往都更全面、更深入,真正达到了熟悉学生。这样,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增强了对学生个体教学的选择性和目的性,还进一步提高了教学中的研究性。(四)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角色观发生了新的变化,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大胆尝试,获得体验,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这方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上,以下通过六年级的能力调查分析报告中实验班与、平行班的对比和实验班前后期的对比来简单说明。问卷情况说明六级数学学习能力问卷共八道题,分为四个部分:观察能力测试(2 题) 、动手操作能力测试(2)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2 题)和问题解决能力测试(2 题)。四个部分满分均为 25 分,总分 100 分。得分按等级制转化为 ABCD 四档。为具体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调查以实名制施测。调查结果分析(1)实验班和平行班的比较实验班:六(1)班学生 34 人,实际施测 34 人,回收有效问卷 34 份,有效率 100%。平行班:六(3)班学生 35 人,实际施测 33 人,回收有效问卷 33 份,有效率 100%。问卷成绩如下表: 表 2 六年一班和六年三班能力成绩统计表一年 10 月 19 日表 3 六年一班、三班能力成绩统计表二年 10 月 19 日维度 班级 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总分平均分 六(1) 24.44 分 23.76 分 23.79 分 22.50 分 94.49 分观察 动手操作 语言表达 问题解决能力 总评等级 班级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六(1)30 88.24% 30 88.24% 23 67.65% 21 61.76% 24 70.59%A等六(3)24 72.73% 26 78.79% 29 87.88% 24 72.73% 22 66.67%六(1)0 0% 1 2.94% 5 14.71% 6 17.65% 3 8.82%B等六(3)0 0% 0 0% 2 6.06% 4 12.12% 4 12.12%六(1)2 5.88% 0 0% 2 5.88% 4 11.76% 5 14.71%C等六(3)2 6.06% 1 3.03% 0 0% 3 9.09% 3 9.09%六(1)2 5.88% 3 8.82% 4 11.76% 3 8.82% 2 5.88%D等六(3)7 21.21% 6 18.18% 2 6.06% 2 6.06% 4 12.12%六(3) 22.36 分 22.33 分 23.67 分 24.03 分 92.39 分从两个班的问卷成绩可以看到,实验班 A 等以上的学生占实测人数的70.59%,A 等以上的学生占实测人数的 66.67%。实验班 B 等的学生占施测人数的 8.82%,有 14.71%的学生是 C 等,D 等的学生占 5.88%。具体分析实验班的情况:从实验班 34 份试卷的反馈来看,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好,A 等以上的学生达 88.24%。(2)后期问卷和前期问卷的比较等级阶段 A B C D前期问卷 29.42% 26.47% 20.59% 23.45%后期问卷 70.59% 8.82% 14.71 5.88%从实验班两次调查问卷成绩可以看出,后期问卷 A 等和 B 等学生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可见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