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豆瓣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豆瓣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豆瓣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豆瓣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豆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豆瓣篇一:浅议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浅议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摘 要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端于中央政府文武职官分野体制的建立,定型于秦汉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衰败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几乎蕴涵了现代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官制建构,特别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我们当前深化人事行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借鉴价值 中国古代拥有比较完备的文官制度。文官制度不仅为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运营和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而且也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构予以深刻的影响,探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于当前我国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深化人事行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嬗变历程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产生是和封建集权政治相适应的,它随着封建集权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嬗变,并历经了奠基、成熟、衰败等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端于中央政府文武职官分野体制的建立。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奴隶制时代,统治阶级坚持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血亲关系同政治等级、政府组建直接联结。在这种政治体制中,无论国君,还是诸侯,抑或卿大夫,一切都是世袭制,根本不存在官吏的任免和考课,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具有特定内容的文官制度。战国时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政治日趋瓦解,各诸侯国相继建立了以国王为首、以丞相和将军分率文武百官的官僚体制。这种文武分野的新体制便为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搭起的。战国时期,许多列国根据“建功而兴赏,因能而授官”的原则,任免官吏,进退贤愚。同时还建立了与此相应的一系列制度,诸如上计制度、俸禄制度等。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创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官僚取代执政的贵族,以郡国取代封国,从而使文官制度的框架基本形成。汉代创立了以察举、征辟为特征的选官制度,以御史、刺史为主体的监察制度,以及上计制度、致仕(退休)制度等等,从而使文官制度逐步趋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中国文官制度完善成熟于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随着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高度发展,文官制度日臻完善,走向成熟。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以其公开性和竞争性为特征,将选官制度推向新阶段。大唐六典的出现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官立法,标志着文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并走向成熟。宋朝以降,专制主义的集权政治日益走向极端化,封建的中枢机关,既不能对皇权加以有效的约束,也淡化了相互间的制衡关系,虽然以明清会典为代表的文官立法规范十分详尽,但却丝毫不能阻挡文官制度日趋腐败与衰落的历史进程。迄至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西风东渐,中国海禁大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于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也在酌取中外、甄别古今的基础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二、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内容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系庞大,内容广泛,几乎蕴涵着当代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这里 仅就文官的组织结构、选拔任用、政绩考课、行为监察等项制度进行一些分析。(一) 文官的组织结构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以君主为轴心,以中央集权为主线的政治体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以皇帝为国家元首的行政管理体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之下设立丞相,作为百官之长,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朝内朝外,各类职官均以品序为基础形成层阶隶属关系,共同效忠皇帝。这种以皇帝为轴心的宝塔式的文官组织结构,具有很强的内聚性。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还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等级森严的权责隶属结构。秦统一之前,官与爵是相分离的,所谓“官”定职位的大小,“爵”定位次的尊卑。秦统一后,则把官爵合而为一,建立了从公士到彻侯的 20 等爵,从而使文官等级结构逐渐严密化和法律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九品定官阶。从此,品位便成为官职高下尊卑的重要标志。从唐朝开始,九品之中又分正、从,共 18 级,并由官品等级决定服饰、房舍、车马、坟茔,各个品级之间迥然有别,不可逾越。在以等级结构为基础的文官系统中,上与下各自统属,内与外相互节制,名分与职责严明,权力与义务相称,既不可逾越,也不可专擅。这种结构严密、权责固定、等级森严、运转协调的文官制度,正是在历代政府通过不断制订各种文官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强化的。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金字塔式的文官等级权责结构,尽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保证国家政令的统一推行,但却造成了各级文官的惰气和暮气。既然下级官员只服从上级官员,既然整个文官群体只服从于皇帝,那就很难谈得上发挥各级文官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一切依赖于上,仰上司鼻息是从,这种现象在历代政府的晚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文官的选拔任用 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为了适应封建兼并和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创立了以军功、力田等作为选官标准的做法。此外,还出现了游说、上书、选荐贤能等任用官吏的新途径。秦汉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以皇帝为首的朝廷强化了对文官队伍的管理。通过建立客卿,实行察举、征辟等制度,广开才路,多方选贤。汉武帝曾经告诫大臣们,“在位上,而不能进贤者;不举孝,当以不敬者论;不察廉,不胜也,当免。 ”正因为汉政府选官途径广泛、措施得力,所以文官队伍阵容庞大,人(来自: 小龙文 档网: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豆瓣)才济济。与此同时,为了培养人才,储官待用,汉政府还在长安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 , “以养天下之士” 。综观秦汉时期的文官选任制度,其突出特点是任用方式已经趋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隋唐时期,文官选任制度历经重大变革,任官权力收归中央。在选任官吏上唯才是用,不避亲疏,士庶并重。特别是建立了分科考试、择优录用的科举制度,向社会开放了取士的大门。科举制度比起秦汉时期的察举、征辟,自然更加规范得多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唐朝的科举及第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而并不立即授职,只有经过吏部的考察,方可授职任事。这对保证文官的素质,减少“高分低能”现象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唐朝政府对内外官数量也有严格的规定,并通过法律禁止各部门随意补选官吏。 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造,考试科目不断增加,录取名额一度放宽,结果造成了官员冗滥、官职紊乱的局面。明清两代的选任文官,以强化专制主义统治为目的,注重论资排辈。尤其是清代中叶, 捐官泛滥,对传统的任官之法造成极大的冲击。尽管科举选官制度仍在沿用,但却实行八股取士,不仅不能延揽人才,反而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广大士人完全陷入功名利禄的旋涡之中。(三)文官的政绩考课 考课政绩是文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战国时代,许多封建列国便建立了考课官吏政绩的“上计”制度。即每年年底各地官员要将自己一年来治理地方的情况上报中央政府,接受中央政府的审核鉴定。迄至秦汉时期,考课官吏已经相当完善,这一时期,既有郡国“上计”,又有六条“刺察”,还有“听民谣”,可谓标准完善,设计严密。 隋唐时期,考课更加成熟。唐朝把文官分为流内官和流外官两类,分别进行考核。其中流内官以“四善” 、 “二十七最”为标准。 “四善”是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二十七最”包括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诠衡人物,擢升贤良,为选司之最;清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礼制仪式,动合经典,为礼官之最;音律克谐,不失节奏,为乐官之最;决断不滞,予夺合理,为判官之最等等。流外官则以行、能、动、过四等为标准,考课的主管部门是尚书省的考功司,三品以上高官由皇帝亲自考课。 宋朝为了考课官吏,专门设立审官院和考课院。考课标准沿袭唐朝的“四善”,但将“二十七最”精减为“四最” ,即狱讼无冤、赋税不扰,为治事之最;农桑垦殖!水利兴修,为劝课之最;屏除盗贼、民获安居,为镇防之最;赈恤困穷、不改流移,为抚养之最。 明清两代的考课规模超过以往各代,考课立法既简约,又严明。例如明朝内外官任职满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统考,即所谓“三考黜陟” 。每一阶段考绩完成称作“考满” ,并按照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决定升贬。考课标准是“八目” ,即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疲、不谨等八个方面。清朝考课京官谓之“京察” ,外官谓之“大计” ,具体标准沿袭明制。 当然,封建时代的考课不可能做到始终如一。在政治比较开明的时期,考课一般尚能注意治绩,综核名实,不以恩、亲、贵而废法,然而,在专制主义日趋加强的条件下,尽管考课之法愈来愈详备,制度愈来愈完善,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衰世时期,考课更是徒具虚名。 (四)文官的行为监察 健全的监察机关和严密的检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也是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职掌十分庞杂,包括行政、民政、治安、司法等许多方面,而且既理政又察政,既监官又督民,但其主要职责是对文官的监察。在汉代,中央政府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地方设州刺史监郡,从而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网络系统。政府朝会时,中央监察官御史中丞与京师监察官司隶校尉,各有专席,占据“三独座”之二。 唐朝政府对御史监察多加厘革,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各有专司,互相配合。地方则划分为十道监察区,分设监察御史,形成严密的监察网络。此外,唐朝还建立了“言谏”制度,设置谏官,直接指陈皇帝措置得失。这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历史条件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宋朝废除了唐朝时宰相任用和荐举御史的权力,监察御史的任用权由皇帝亲自掌握。不仅如此,凡经宰相荐举为官者,或宰相的亲戚故旧,均不得为御史, 这 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御史对宰相在内的各级官吏的监督。与此同时,宋朝还规定御史必须有实际行政经验,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明初,朱元璋积极加强监察机关的建设。他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纲纪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 ”明朝对监察官的选任,除要求具备实际行政经验外,还注重文化素养,规定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明成祖曾命令吏部:“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寄,宜用有常识!通治体者。 ”考选之后,还必须经过试职,合格者方得实授。明朝政府还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巡按御史是皇帝的代表,具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力。清袭明制,监察制度在沿用明制的基础上,集历代监察制度之大成,表现出明显的民族融合性和君主集权专制性的特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政府更加重视监察法规的制定,曾先后制订了两部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监察法典,即钦定台规和督察院则例 。纲目清晰,内容全面,涉及到清代监察制度的各个方面。三、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 第一,功能完备,制度祥审。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自战国产生以来,尽管历代各有厘革,但前后相承,沿革清晰,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功能完备“制度祥审”独树一帜的系统与活动原则。 第二,以法确认,规范严密。制定法规,以法确认和调整文官组织与活动,这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又一显著特点。自秦汉开始制订文官律,至魏晋南北朝,随着文官组织规模的扩大,在典、格、令中也增加文官制度的新内容和新规定。唐六典的出现,更使文官组织与活动有了缜密的规范。经过宋、元、明、清的不断补充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会典形式为主的一整套法规体系。 第三,革故鼎新,自我完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适应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要求,不断革故鼎新,自我完善。例如战国时代的文官制度就是在“废井田,开阡陌”之后,在以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代,随着疆域的扩大,对文官需要量大增,官吏数量最多达到 15 万人之多,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 3%。唐朝由于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富强,使得文官制度有可能达到成熟。 第四,尊卑相别,等级森严。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具有严格的等级之别,在封建社会,家法与国法相通,宗法精神与原则广泛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例如父权被引入行政活动领域,无论皇帝,还是地方临民之官,都借助父权来强化其统治权。 唐律疏议名例篇露骨地指出:“王者居宸极之至尊,奉上天至宝命,同二仪之覆载,作兆庶之父母,唯子唯臣,唯忠唯孝。 ” 第五,礼德政刑,相辅相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深受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封建文化的影响。在儒家思想的支配下,封建统治者治国的传统政策是以礼德辅政刑。 唐律疏议对此表述得十分明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权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显而易见,作为执政治民的文官们,必须行仁义,崇道德,把刑政和道德联系在一起,礼德刑政,相辅相成,共同为治。 四、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世界许多国家官制的建构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早在唐代,日本就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学习;7 世纪,日本的“大化革新”对官制的改革,就是模仿唐朝的文官制度进行的。19 世纪中期,日本的明治维新,把文官分为亲任、敕任、奏任、刺任四等,追溯其渊源,也是从唐代文官制度中的制授、敕授、旨授、判授四等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近代西方各国的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更是影响深远。13 世纪以来,到中国游历!传教的西方人马可波罗、利马窦等人的著作言论中,曾经介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其中也包括文官制度。在 16 世纪至 18 世纪间,以英文撰写或翻译成英文的有关中国文官考试制度(即科举制度)的书籍和论文达 70 多种,许多英国学者,纷纷在一些著名的刊物上撰文,主张仿效中国文官考试制度,建立英国的文官制度。孙中山先生曾经指出:“现在各国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1983 年,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在访问我国时曾经说过:“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时,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功于中国。 ”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与我们今天所要建立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本不同的。然而,当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总结历史,推陈出新,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仍然是一笔比较珍贵的历史遗产,它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合理构建、完善发展和人事行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史记 、 汉书 、 三国志 、 旧唐书 、 宋史 、明 史 、 清史稿等历史典籍 2田兆阳: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 3左言东:中国政治制度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 篇二: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摘要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端于中央政府文武职官分野体制的建立,定型于秦汉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衰败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几乎蕴涵了现代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官制建构,特别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我们当前深化人事行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中国占代文官制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 第一,功能完备,制度祥审。中国占代文官制度自战国产生以来,尽管历代各有厘革,但前后相承,沿革清晰,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功能完备、制度祥审、独树一帜的系统与活动原则。 第二,以法确认,规范严密制定法规,以法确认和调整文官组织与活动,这是中国占代文官制度的又一显一著特点。自秦汉开始制订文官律,至魏晋南北朝,随着文官组织规模的扩人,在典、格、令中也增加文官制度的新内容和新规定。唐六典的出现,更使文官组织与活动有了填密的规范。经过宋、元、明、清的不断补充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会典形式为卞的一整套法规体系。 第三,革故鼎新,自我完善中国占代文官制度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适应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要求,不断革故鼎新,自我完善例如战国时代的文官制度就是在“废井田,开吁陌”之后,在以地卞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卞贵族的土地国有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汉代,随着骊域的扩人,对文官需要量人增, 自吏数量最多达到巧万人之多,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 3 /o唐朝山十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富强,使得文官制度有可能达到成熟。 第四,尊卑相别,等级森严。中国占代文官制度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具有严格的等级之别,在封建社会,家法与国法相通,宗法精神与原则广泛渗透十社会各个领域。例如父权被引入行政活动领域,无论皇帝,还是地方临民之官 ,都借助父权来强化其统治权唐 律疏议名例篇露骨地指出:“王者居震极之至尊,奉上天至宝命,同二仪之覆载,作兆庶之父母,唯子唯巨,唯忠唯孝。 ” 第五,礼德政开 ,相辅相成中国占代文官制度深受以儒家学说为卞导的封建文化的影响。在儒家思想的支配下,封建统治者治国的传统政策是以礼德辅政开 。 唐律疏议对此表述得十分明自:“德礼为政教之本,l 卜法为政权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显而易见,作为执政治民的文官们,必须行仁义,崇道德,把开政和道德联系在一起礼德刑政相辅相成共同为治、 中国占代文官制度与我们今天所要建立的国家公 务员制度是根本不同的然而,“1“I 我们在马克思卞义 的指导下,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总结历史,推陈出新, 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占代文官制度仍然是一笔比较珍 贵的历史遗产,它对十我们今天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 合理构建、完善发展和人事行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 化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篇三:中国传统文官制度及其特点中国传统文官制度及其特点 本文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XX 年第 2 期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规范严密的文官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不仅使古老的中华帝国运转有序,也对当时的许多国家乃至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研究文官制度的历史变迁,可以为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公职人员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为此,笔者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官制度的诸多层面及其特点。 一、中国传统文官制度诸层面 1、文官录用制度。 中国古代文官的录用制度主要有:先秦时期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荐举制以及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1)世袭制。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期,其基本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相统一。即依据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用以及官爵高低和等级尊卑。最具有代表性的形式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王室与贵族凭借宗法和血统来世代承袭高官显职、亲贵合一。 (2)荐举制。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为了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获胜,各国非常重视选贤任能,因此官员的选拔方式开始多样化。秦汉以后,文官选拔制度主要是荐举制。其中,察举、征辟是其主要方式。察举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法,即朝廷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立各种科目,指定有关的官员担任举主,依照规定贡上相应的人才,经朝廷检定后予以录用或升迁。所以,考试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考试的内容涵盖了道德品行、文化修养和办事才能等各个方面。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方法,即皇帝特征和聘召品学皆优之士任高级官员,公府与州郡可辟除掾属佐吏。此外,还有其他选官方式,如高级官吏保任其子弟为官的任子制度以及郎选、官学人仕、纳粟买爵等多种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叶 1 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即在州郡设大小中正官,按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考察和推荐人才,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由于九品中正制极重出身门第,故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成为门阀贵族垄断政权的工具。(3)科举制。科举制创建于隋朝,发展到唐代就已十分完备。主要设有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等,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一般考帖经、墨义、时务三场,以礼记 、 春秋左氏传 、 诗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孝经等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进士先考帖经,次考诗赋,最后考时策。考试由礼部主持,合格者再参加由吏部主持的面试,面试内容为身、言、书、判四个方面。为保证考试公正客观,还对试卷采取了弥封、誊录、糊名等措施。宋代采取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因此十分重视科举制度,扩大录取名额,并确立了殿试制度。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其考试细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层次,每三年举行一次。相对世袭制和举荐制而言,科举制具有极为重要的进步意义。首先,在形式上初步实现了平等竞争,为大批的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一条凭个人努力而入仕为官的途径;其次,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加强了中央政府的集权统治。但自明清以后,由于其考试内容死板教条、文章格式僵化而不符合社会需要,在清末时期被废止。2、文官的等级与俸禄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官职代表其职守权限,品秩表示其等级高低。周代的品秩制度是“九命制” ,即以九个等级来确定诸侯百官的品级地位。秦汉实行粟石品级制。魏晋时期则采用品、石、班、命等划分官等的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九品十八级官制。隋朝官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级,共有十八级。此外,还有封爵制度,如周礼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爵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后秦国商鞅制定了二十等军功爵制。秦汉承袭了二十等军工爵制,但有所变化。唐代实行五等九级爵制。明代皇室封亲王、郡王两种爵号,功臣封爵分公、侯、男三种。清代功臣封爵,分为二十七等。 俸禄是官员的经济报酬,按其等级发给。 周礼王制云:“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从西周到隋都是实行以实物为主的俸禄制度。秦以前的官吏俸禄主要是封地和禄田。两汉时期以粮食为主,俸额以斛为单位,按月发给。唐代官员俸禄有岁禄、月俸、职分田构成,实行实物、货币和土地并行的俸禄制度。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衣粮钱” 、 “餐钱” 、 “给券” 、“茶汤钱”等津贴。明代官员俸禄是以米为单位,折成钞、钱、布、银等形式发给百官。清代官员的俸禄以银为主,银米兼支。 3、文官考核与奖惩制度。 考核奖惩制度由来已久。传说在尧舜时代就已实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 。西周时期对官员的考核主要采取“巡狩”和“述职”两种方法。战国至隋,考课奖惩官吏的主要形式是“上计” ,即岁末年终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汇报一年的工作情况。隋唐时期,吏部专设考功司负 责官员考核。唐代官员考核的标准是“四善” 、 “二十七最” 。 “四善”为:“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 “二十七最”则规定了不同行政责任的工作准则。明代文官考核有考满和考察两种形式。考满是对官员任职以来情况的全面考察,考察结果分称职、平常和不称职。考察又称“大计” ,项目有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清代考核京官为“京察” ,考核外官为“大计” 。考核中纠以六法,即不谨、疲软者革职;浮躁、不才者降调;年老、有疾者休致。清代官员的赏罚也是等级分明。如升赏有即升、推升、议叙、加俸、加顶带、荫子侄、入旗、图形紫光阁等等;降罚有罚俸、降级留任、降级调用、革职留任、革职、撤祠、赐恶名、赐死等。4、文官监察与回避制度。 据甲骨卜辞记载,商代已有御史一职。战国时期,御史已有监察职能。秦汉时期,御史大夫的职掌为“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主要负责监察。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各设刺史一人,以六条问事,监察地方官员。唐代中央设御史台,下属台院、殿院、察院,专司监理。宋代除了设置御史台来“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还设有谏院,谏官和御史可“风闻弹奏”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定期到地方巡回监察,称为“巡按御史” ,又新设六科给事中对中央六部对口监督。清代将六科给事中合并于都察院,与御史合称“科道” ,专司监察。 回避制度主要有避亲和避籍。汉代的“三互法”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交互为官” 。唐代官吏不得在本籍及邻近州县任职,凡职责相联或监临检察官,亲族均需回避。宋代有避亲法、避嫌法和避籍法,对回避的范围、种类均有明确规定。清代有地区回避、亲属回避、师生回避、拣选回避等,即官员不得在原籍五百里以内的地方任职,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者,不得在同一衙门、有直接隶属关系的衙门或互为监察的部门任职。 5、文官的休假与致仕制度。 两汉官吏即可“五日得一休沐” ;隋唐官吏有例假、节假、事故假、婚丧假、病假等;明代官员病假不得超过三个月,探亲假为两个月,还有定期的休沐假。 致仕之意为“还禄位于君” ,即官员因年龄、身体等原因辞去官职。 “七十而致仕” ,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一般为 70 岁,退休后依据其在职时的官品可享受若干待遇。但也有贪恋权势而不愿隐退者。白居易的秦中吟不致仕一诗就讽刺了这种现象。 二、中国传统文官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曾在中华文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