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院调解制度-_第1页
什么是法院调解制度-_第2页
什么是法院调解制度-_第3页
什么是法院调解制度-_第4页
什么是法院调解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法院调解制度?篇一:论法院调解制度内容摘要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法院一直采取调解与判决双轨运行方法处理民事、经济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定纷止争的重要作用,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研讨,被誉为“东方经验” 。 法院调解容易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有利于节约审判资源、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的讼累,最大限度地发挥法院的司法审判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判决结案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近年来法院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种种问题,并受到很大的质疑,本文正是试图分析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找出解决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法院 调解 目 录 内容摘要? 一、 前言?1 二、 法院调解概述与价值分析?1 (一)概述?1 (二)价值分析?2 体现和谐、秩序价值?2 体现自由价值?3 体现效率价值?3 三、 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与问题?3 (一)设计上的缺陷?3 程序不规范,程序公正难以保障?3 归入审判权,司法公正易受质疑?4 采用调审合一诉讼模式,调解与效率难以协调?4 (二)法院调解制度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4 违法调解,损害司法公正?4 强制调解,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4 久调不决,加重当事人诉累、影响审判效率?5 四、 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5 (一)从立法上确立调解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诉讼制度?5 (二)重塑法院调解原则,强化合法性原则和自愿原则?6 (三)理性选择判决与调解,结合二者优势?7 五、 结束语?7 参考文献?8 试论法院调解制度 一、 前言 法院调解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是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是法官司法能力的重要体现。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法院调解在司法审判活动中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法院调解也由一种司法传统逐步上升为现代司法理念。调解是人们更能接受的纠纷处理方式,它更容易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同时,诉讼调解有利于节约审判资源,缓解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调解还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的讼累,使涉诉群众从诉讼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对法治建设、司法改革和诉讼维权的呼声渐高,以及司法实践中种种问题的渐露,法院调解制度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在关于解纷机制改革的探讨与尝试中,甚至出现了建议彻底废除法院调解制度的一派学说。对此,肖扬院长指出:“诉讼调解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 ,他强调“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式司法的价值观” 。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已成为衡量司法公正的一个准则。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最高法院明确要求加强法院调解以保障社会和谐。笔者亦以为,目前的法院调解制度虽然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不能因此否认法院调解的价值和作用,本文就拟对法院调解制度在中国解纷机制中的价值取向,分析法院调解制度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 二、 法院调解概述与价值分析 (一)法院调解概述 法院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促使其就民事争议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包括了以下含义: (1) 、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的一种方式,这一方式的特点是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动议、开导、规劝和说服双方当事人就其民事争议进行平等协商,双方如能达成协议,则就此结束诉讼程序;(2) 、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活动,包括程序上的调解过程和实体上的调解结果,因而有两种情况:一是调解达成协议,纠纷得以解决,诉讼程序终结;二是调解达不成一致,纠纷得不到解决,诉讼进入下一程序;(3) 、法院调解遵守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自愿原则是调解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则,包括当事人程序上的自愿和实体上的自愿两方面,具体应包括调解程序的发生,应尊重当事人的自愿;调解方案原则上由当事人自己提出,调解过程必须尊重当事人的自主自愿;调 解程序终结应尊重当事人的自愿;调解协议的达成应尊重当事人的自愿。1 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主持的调解活动和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但其并不要求调解协议必须完全符合实体法律规范。法院调解在国内素有“优良传统”的美誉,在国外,则被誉为“东方经验” ,它对解决民事纠纷曾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 调解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久盛不衰。资料表明,在古代社会,调解劝和就已经成为司法官史在诉讼过程中解决纠纷的普遍做法。新中国成立以后,法院调解制度也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司法制度,并在调解制度的地位和价值理解上不断深入,1958 年提出了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方针,即“依靠群众、调解为主、就地解决” 。3 1982 年民事诉讼法 (试行)将“调解为主”修改为“着重调解” ,并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1991 年的民事诉讼法删去了“着重调解”的规定,代之以“应当根据自愿与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4XX 年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再次强调自愿和合法原则。法院调解制度也不是我国的专利,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上也有此类似制度,并且在相应的法律制度之下,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 1983 年修改的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确定了审前和解会议制度,德国 1976 年修改的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官的和解义务。(二)法院调解的价值分析 正如笔者上文所述的,法院调解制度不仅广泛存在,而且是现代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那么法院调解存在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的依据是什么?笔者以为,这是因为在解决纠纷中法院调解有着区别与法院判决的特殊价值取向。 调解制度体现和谐、秩序价值 调解制度体现和谐、秩序。调解与审判作为并行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其核心功能都是解决民事纠纷,但调解制度和审判制度有着不完全相同的价值取向。法院调解是以双方当事人合意和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让步来达到消除双方之间的对立和对抗。由于调解可以超越个案事实,可以在个案之外寻找双方冲突的根源, “调解解决的正当性并非来源于解决方案严格基于法律而形成,而是来源于当事人的双方对解决方案的认同”5,因而往往调解成功能够彻底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真正起到定纷止争的效果。和谐、秩序正是调解制度最重要的价值体现,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就是为了防止矛盾激化,恢复当事人间的和睦友好关系,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社会秩序,这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调解制度价值取向的最基本认识。 1 2 王利明, 司法改革研究 ,法律出版社 XX 年版,第363364 页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 年 3 月第 1 版,第 168 页 3 章武生, 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 ,法律出版社,XX 版,第 309 页 4 杨荣馨主编:民事诉讼原理 ,法律出版社,XX年 4 月第 1 版,第 501502 页 5 李浩: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 ,载江平、陈桂明主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年 11 月版,第 216 页 篇二: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现状分析中央民族大学 研 究 生 学 期 论 文 论文题目: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现状分析学 期: 第 三 学 期 学生姓名: 陆娴 年 级: XX 级 院系单位:法学院民商法专业 指导老师: 张 文 香 课程名称: 民事诉讼法 任课教师: 张 文 香完成时间: XX 年 10 月 16 号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现状分析 【摘要】具有“东方之花” 、 “东方经验”之称的调解制度,在我国法律进程中法院调解制度经历了从“马锡五式审判方式”的着重调解到 “该调则、调当判则判” 的 弱化调解再到现如今“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起起落落的复杂发展历程。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儒家思想“以和为贵”的纠纷意识的主导下,法院调解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一系列的积极作用。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法院调解制度与现实需要之间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从现有优势以及其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剖析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现状,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法院调解 能动司法 司法效率调解程序 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新类型民事纠纷层出不穷。历经二十年的司法政策调整,调解制度也经历了曲折的变迁进程。随着新一轮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调 解制度的重新回到了讨论的风口浪尖,审判和调解之争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长期以来,我国法院主要采用调解方式处理纠纷,并由此形成颇具特色的调解主导型的民事审判方式。所谓的法院调解又称诉讼调解是指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及义务在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制度。正是由于法院调解符合我国特定的文化背景、法律传统因此在审判实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但在法院调解实务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片面追求调解率、强制调解、调解程序不规范等。本文将从我国法院调解的优势与缺陷两个方面剖析其现状,并提出对策以完善法院调解制度,促使其更好的发挥应有的价值。 一、法院调解的优势 1、法院调解有利于当事人息讼,减少上诉、再审、申诉、缠诉等现象,有利于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因为调解的自愿性强盗当事人在解决纠纷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从而使当事人充分的享有民事实体权益的处分权。根据意思自治达成的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更易于认可其公正性,有利于消除当事人因就纠纷和诉讼引起的人际紧张关系。 2、法院调解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调解程序相对于审判程序而言比较灵活、简便、高效。调解是以当事人的同意作为前提,不必像审判程序以正规和复杂的程序做保障。就相关调研来看,审前调解和简易程序中的调判结合,可以较大地提高审判工作效率,有利于法院资源的合理分配。 3、法院调解有利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执行难作为我国司法时间中的一大难题,难就难在义务人没有执行能力以及信用体制的不健全导致的技术性难题。而调解则调解协议一般是双方自愿妥协让步达成的,在双方能接受的范围内能更好的得以履行。在这方面,调解在一定程度了有利于化解执行难的问题。 二、法院调解中存在的问题 1、强制调解的现象存在,调解中的职权主义色彩过重。一方面在调解中,一些法院将法院的调解率作为考核指标并实行错案追究制度使个别业务素质较低的法官为了片面追求调解结案率造成强制调解。另一方面调解本应是以当事人为主,法官是中立的地位,然而在实践中调解权作为审判权的一部分属于法官的职权,在审理活动中就形成了以法官为主导的诉讼调解模式,甚至将法官个人的调解方案或建议强加于当事人,违背了当事人自愿和解为本质的诉讼调解程序,使得当 乔鹏: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语境下的法院调解制度 ,载法制与社会XX 年 10 月(上) 陈晓峰、吴光红:能动司法视角下的法院调解工作 ,载法制与社会XX 年 1 月(中) 事人合法权利被损害。2、 “调审合一”的诉讼模式影响司法公正。我国民事诉讼法第 9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 。 法院调解制度没有与审判截然分开, 法官扮演调解者和审判者双重角色,调解和审判可以动态转换,交互运行。采取调审结合式的调解模式, 其目的是想 “通过法院调解既可以获得与判决相同或相近似的法律上正确的处理结果, 同时又可以避免判决所具有的高成本和强制性” 。但是法院调解应当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作为基础,以双方的合意为根本,法官的审判权介入调解容易导致上文中所提及的权力滥用,导致对当事人权利的侵害,另外,法官的这种双重身份往往会使当事人对法院的调解动机产生怀疑并缺乏信任感。这也是对调解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现。 3、调解程序缺乏必要的规范。虽然调解程序应简便灵活,但还是需要一定的规范性保证调解的效率和合法性。我国民事诉讼法缺乏对调解程序的具体规定,目前调解程序主要处于法官自由决定的控制下,以至于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久调不决、拖延诉讼等现象。另外,强调调解必须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 民事诉讼法第 85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因此在事实未查清楚的情况下,即使当事人之间已经达成了调解协议也不能结案。调解的含义本身就包括对某些界限不清的事实、责任含糊不究,互谅互让,以达到既解决纠纷又不伤和气的目的。笔者认为强调事实清楚,则须严格调查,从而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消耗一定的财力,甚至要牺牲程序公正,而这也是产生强制调解的主要原因。 三、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建议 1、建立以当事人主义为主的诉讼调解模式。在法院调解整个过程中,应回归以当事人为重心,使当事人由被动地位变成主动地位,由双方当事人的积极主动的诉讼活动来推动调解,调解程序的启动与终结也应由当事人自愿意志来决定。为了法院调解程序的公正性与对当事人自愿性的这一调解本质特性的尊重,法官在调解中应保持中立与辅助的作用,使调解达到最大化的司法公正。另一方面,要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调整现行的法官业务考核指标,从而提高调解工作的成功率和有效性,化解矛盾,实现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实行调审分离模式,设立专门调解法官。笔者认为调审分离既包括调审程序的分离,也包括调审人员的分离。首先是调审程序的分离,经过调解程序的案件,审判法官只开庭裁判,不再组织调解。如遇开庭审理前或审理中当事人请求调解的,应当允许,但法官亦应采取当事人主义原则,让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审判人员不加干预,不发表个人或合议庭意见,始终保持中立的地位。其次调审人员的分离,即对法官进行明确分工,确保主持调解的法官不参与审判,参与审判的法官不介入调解。在审前调解中设立专门的调解法官,负责调解工作,主持调解程序。审判法官则负责不适用调解程序或经调解无法达成合意的审判工作。 3、明确法院调解的基础,进一步规范法院调解程序,以保证调解工作的有效性与规范性。首先应当明确调解的基础并非民诉 85 条之规定的“查清事实,分清是非”而在于当事人自由处分其合法权利的自愿性,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就应是有 李辉: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载经济与法第 129 页 代晓雪、薛俊亮、曹瑞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载法制与社会XX 年 03(下) 效的。 “查清事实、分清事实”是判决的前提条件而不应是调解的前提条件。调解的启动应从当事人申请调解开始,应规定申请调解的具体程序;要明确规定调解的期限,调解期限届满,调解不成的应终止调解程序,转入审判程序;调解的方式、地点也要有一定的规范,调解人员的选任也要进一步规范,可以参照仲裁员的选任办法,应赋予当事人双方选择自己所信任的调解人的权利,只允许选择一名调解人时,双方应充分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指定。 综上所述,法院调解是民事纠纷进行诉讼程序后的一种处理方式,相对于法院判决更具缓和性与自主性,在节约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与稳定社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法院调解在实践中应当广泛运用和推广。当然法院调解也并非完美无暇,也存在着缺陷,然而这些缺陷并非不能弥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法院调解制度的缺陷也将伴随司法改革的深入而逐步消除,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乔鹏: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语境下的法院调解制度 ,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