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典型的材料_第1页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典型的材料_第2页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典型的材料_第3页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典型的材料_第4页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典型的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典型材料我县宣传文化队伍共有 226 名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宣传文化队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县以建设过硬队伍、打造满意部门为目标,突出抓好“三大建设” ,为巴马“争牌夺标” 、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几年来,巴马先后摘取了“中国书法之乡” 、 “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 、 “中国王牌旅游景区” 、 “十佳中国最美小城” 、 “最适宜人居住的十个小城”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同时还荣获广西优秀旅游县、广西双拥模范县、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广西文化先进县、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广西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一、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激发宣传文化队伍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于人才。几年来,我县把培养选拔造就一支政治好、作风正、素质高的宣传文化队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抓,协同组织、人事部门扎实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激发队伍活动力。一是注重人才的培训,提高宣传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集中培训、论坛、基地训练等方式,分阶段、有重点、多层次地组织各类业务专题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宣传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十一五”期间,每年都组织专项外出学习培训考察2 批次,培训人员 50 人(次) 。每年组织新闻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 120 人(次) ;举办文化人才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 200 人(次) ;举办理论人才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 100 人(次) ;举办书法人才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达 100 人次。 “十二五”开局的 20*年,我县文化部门就将举办美术、摄影、舞蹈、文艺创作、农村信息化实务等培训班共23 期,培训人员将达 500 余人。通过各种培训班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宣传文化队伍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先后举办巴马县书法论坛、文学讲堂和“名专家、名作家、名记者”走进巴马活动,邀请毛国典、孟会祥、齐玉新等区内外书法名家,叶延滨、黄佩华、李灼热等知名作家等专家学者和资深文化研究专家来巴马授课、讲学、指导 5 次。二是实施拔尖人才建设计划,大力扶持拔尖人才创新。根据自治县文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人才扶持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研究、项目规划、精品创作,为各类拔尖人才参与重点课题、学术交流、创新发展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资金、办公、创作服务。三是注重干部选拔培养,促进人才队伍优化发展。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文化、党管干部的原则,切实加强宣传文化部门及有关单位领导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如今年换届年,我县调整充实县广电局、文化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还选配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乡镇党委任宣传委员,为我县 10 个乡镇配齐了宣传委员,极大增强乡村宣传文化建设力量,加大队伍建设保障力度。今年在全县 10 个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有 3 个宣传委员得到提拔使用(从副科到正科) ,提拔 3 名年轻有为的干部任乡镇党委宣传委员(从一般干部提到副科),有 2 位宣传委员交流锻炼。县委宣传部有 2 人纳入考察对象,有 1 人得到提拔任用。四是支持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发展,促进人才平衡发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将巴马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支持民间文化人才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活动。 “十一五”期间,县财政共安排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经费 70多万元,用于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布努瑶族民间传统节日“祝著节”活动开展和东山乡巴根屯民俗风情寨铜鼓楼和环屯水泥路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征集、整理等工作,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几年来,全县共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 45 项,已整理完成了民族民间文学背带歌 、 卜伙的故事 、 的伦与的甲 文龙与俏妮 ;民族民间音乐“读芬” 、 “细话歌” ;民族民间舞蹈踩花灯 铜鼓舞 ;民族民间服饰“番瑶服饰” 、 “ 蓝靛瑶服饰” ;民族民间信仰“兰山寺” (佛教) 、 “定金山” (道教)以及民族民间岁时节令“瑶族祝著节”传承人等,并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申报列为国家、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加强阵地建设,不断改善宣传文化发展环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们把加强宣传文化阵地作为一项抓基层、打基础的工程来抓,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极大改善了各种基层文化活动的条件和环境。目前,全县 10 个乡镇建成宣传文化站 12 个、农家书屋58 家、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点 48 个、共配备图书 25 万册。全县村委会建成篮球场 60 个,在建 10 个,建成文艺舞台 4 个,在建 4 个。此外,还先后建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1 个,青少年活动中心 1 个、宣传文化中心 1 个,并建成寿乡文化广场和城东体育广场等宣传设施。其中宣传文化中心,总投资 280 万元,工程建设占地 1541 平方,工程建筑面积 2377 平方米,内设图书馆、阅览室、综合教室、展览馆,书法院,电子阅览室、文化节活动室等,是一个集图书、阅览、展览、宣传于一体的宣传文化场所。巴马瑶族自治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总投资万元,占地面积 4175 平方米,绿地面积 1500 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面积 2100 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 2218 平方米。这些阵地建设,为全县人民共享文化“盛筵”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推进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三、加强装备建设,不断提升宣传文化队伍战斗力。“打铁还要自身硬。 ”为适应新时期宣传文化工作的需要,我县注重宣传文化队伍装备建设,按照“打造一流队伍,建设满意部门”的总体要求,着眼于提升宣传文化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多方争取资金,加强宣传文化队伍装备建设。目前,宣传文化系统现有设备电脑 75 台、电视机 2 台、数码摄录机 8 台、数码照相机 13 台、音响 1 套、钢琴 2 台、电子琴 5 台、手风琴 7 台、二胡 5 台、乒乓球台 3 付、图书 7877 册等等一批设备。全县10 个乡镇 12 个宣传文化站,均备有电脑、dvd 影碟机、音响、彩色电视机、课桌、书柜、阅览台等。业务工作人员实现了人人拥有电脑,文字记者人人拥有数码照相机,摄像记者人人拥有摄像机,办公室个个拥有电脑及打印设备,为推进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精良“武器” 。我县宣传文化队伍共有 226 名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宣传文化队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县以建设过硬队伍、打造满意部门为目标,突出抓好“三大建设” ,为巴马“争牌夺标” 、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几年来,巴马先后摘取了“中国书法之乡” 、 “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 、 “中国王牌旅游景区” 、 “十佳中国最美小城” 、 “最适宜人居住的十个小城”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同时还荣获广西优秀旅游县、广西双拥模范县、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广西文化先进县、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广西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一、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激发宣传文化队伍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于人才。几年来,我县把培养选拔造就一支政治好、作风正、素质高的宣传文化队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抓,协同组织、人事部门扎实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激发队伍活动力。一是注重人才的培训,提高宣传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集中培训、论坛、基地训练等方式,分阶段、有重点、多层次地组织各类业务专题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宣传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十一五”期间,每年都组织专项外出学习培训考察2 批次,培训人员 50 人(次) 。每年组织新闻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 120 人(次) ;举办文化人才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 200 人(次) ;举办理论人才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 100 人(次) ;举办书法人才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达 100 人次。 “十二五”开局的 20*年,我县文化部门就将举办美术、摄影、舞蹈、文艺创作、农村信息化实务等培训班共23 期,培训人员将达 500 余人。通过各种培训班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宣传文化队伍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先后举办巴马县书法论坛、文学讲堂和“名专家、名作家、名记者”走进巴马活动,邀请毛国典、孟会祥、齐玉新等区内外书法名家,叶延滨、黄佩华、李灼热等知名作家等专家学者和资深文化研究专家来巴马授课、讲学、指导 5 次。二是实施拔尖人才建设计划,大力扶持拔尖人才创新。根据自治县文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人才扶持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研究、项目规划、精品创作,为各类拔尖人才参与重点课题、学术交流、创新发展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资金、办公、创作服务。三是注重干部选拔培养,促进人才队伍优化发展。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文化、党管干部的原则,切实加强宣传文化部门及有关单位领导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如今年换届年,我县调整充实县广电局、文化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还选配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乡镇党委任宣传委员,为我县 10 个乡镇配齐了宣传委员,极大增强乡村宣传文化建设力量,加大队伍建设保障力度。今年在全县 10 个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有 3 个宣传委员得到提拔使用(从副科到正科) ,提拔 3 名年轻有为的干部任乡镇党委宣传委员(从一般干部提到副科),有 2 位宣传委员交流锻炼。县委宣传部有 2 人纳入考察对象,有 1 人得到提拔任用。四是支持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发展,促进人才平衡发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将巴马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支持民间文化人才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活动。 “十一五”期间,县财政共安排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经费 70多万元,用于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布努瑶族民间传统节日“祝著节”活动开展和东山乡巴根屯民俗风情寨铜鼓楼和环屯水泥路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征集、整理等工作,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几年来,全县共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 45 项,已整理完成了民族民间文学背带歌 、 卜伙的故事 、 的伦与的甲 文龙与俏妮 ;民族民间音乐“读芬” 、 “细话歌” ;民族民间舞蹈踩花灯 铜鼓舞 ;民族民间服饰“番瑶服饰” 、 “ 蓝靛瑶服饰” ;民族民间信仰“兰山寺” (佛教) 、 “定金山” (道教)以及民族民间岁时节令“瑶族祝著节”传承人等,并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申报列为国家、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加强阵地建设,不断改善宣传文化发展环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们把加强宣传文化阵地作为一项抓基层、打基础的工程来抓,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极大改善了各种基层文化活动的条件和环境。目前,全县 10 个乡镇建成宣传文化站 12 个、农家书屋58 家、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点 48 个、共配备图书 25 万册。全县村委会建成篮球场 60 个,在建 10 个,建成文艺舞台 4 个,在建 4 个。此外,还先后建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1 个,青少年活动中心 1 个、宣传文化中心 1 个,并建成寿乡文化广场和城东体育广场等宣传设施。其中宣传文化中心,总投资 280 万元,工程建设占地 1541 平方,工程建筑面积 2377 平方米,内设图书馆、阅览室、综合教室、展览馆,书法院,电子阅览室、文化节活动室等,是一个集图书、阅览、展览、宣传于一体的宣传文化场所。巴马瑶族自治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总投资万元,占地面积 4175 平方米,绿地面积 1500 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面积 2100 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 2218 平方米。这些阵地建设,为全县人民共享文化“盛筵”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推进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三、加强装备建设,不断提升宣传文化队伍战斗力。“打铁还要自身硬。 ”为适应新时期宣传文化工作的需要,我县注重宣传文化队伍装备建设,按照“打造一流队伍,建设满意部门”的总体要求,着眼于提升宣传文化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多方争取资金,加强宣传文化队伍装备建设。目前,宣传文化系统现有设备电脑 75 台、电视机 2 台、数码摄录机 8 台、数码照相机 13 台、音响 1 套、钢琴 2 台、电子琴 5 台、手风琴 7 台、二胡 5 台、乒乓球台 3 付、图书 7877 册等等一批设备。全县10 个乡镇 12 个宣传文化站,均备有电脑、dvd 影碟机、音响、彩色电视机、课桌、书柜、阅览台等。业务工作人员实现了人人拥有电脑,文字记者人人拥有数码照相机,摄像记者人人拥有摄像机,办公室个个拥有电脑及打印设备,为推进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精良“武器” 。我县宣传文化队伍共有 226 名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宣传文化队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县以建设过硬队伍、打造满意部门为目标,突出抓好“三大建设” ,为巴马“争牌夺标” 、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几年来,巴马先后摘取了“中国书法之乡” 、 “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 、 “中国王牌旅游景区” 、 “十佳中国最美小城” 、 “最适宜人居住的十个小城”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同时还荣获广西优秀旅游县、广西双拥模范县、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广西文化先进县、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广西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一、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激发宣传文化队伍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于人才。几年来,我县把培养选拔造就一支政治好、作风正、素质高的宣传文化队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抓,协同组织、人事部门扎实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激发队伍活动力。一是注重人才的培训,提高宣传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采取集中培训、论坛、基地训练等方式,分阶段、有重点、多层次地组织各类业务专题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宣传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十一五”期间,每年都组织专项外出学习培训考察2 批次,培训人员 50 人(次) 。每年组织新闻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 120 人(次) ;举办文化人才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 200 人(次) ;举办理论人才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 100 人(次) ;举办书法人才培训班 2 期,培训人员达 100 人次。 “十二五”开局的 20*年,我县文化部门就将举办美术、摄影、舞蹈、文艺创作、农村信息化实务等培训班共23 期,培训人员将达 500 余人。通过各种培训班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宣传文化队伍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先后举办巴马县书法论坛、文学讲堂和“名专家、名作家、名记者”走进巴马活动,邀请毛国典、孟会祥、齐玉新等区内外书法名家,叶延滨、黄佩华、李灼热等知名作家等专家学者和资深文化研究专家来巴马授课、讲学、指导 5 次。二是实施拔尖人才建设计划,大力扶持拔尖人才创新。根据自治县文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人才扶持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研究、项目规划、精品创作,为各类拔尖人才参与重点课题、学术交流、创新发展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资金、办公、创作服务。三是注重干部选拔培养,促进人才队伍优化发展。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文化、党管干部的原则,切实加强宣传文化部门及有关单位领导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如今年换届年,我县调整充实县广电局、文化体育局领导班子成员,还选配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乡镇党委任宣传委员,为我县 10 个乡镇配齐了宣传委员,极大增强乡村宣传文化建设力量,加大队伍建设保障力度。今年在全县 10 个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中,有 3 个宣传委员得到提拔使用(从副科到正科) ,提拔 3 名年轻有为的干部任乡镇党委宣传委员(从一般干部提到副科),有 2 位宣传委员交流锻炼。县委宣传部有 2 人纳入考察对象,有 1 人得到提拔任用。四是支持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发展,促进人才平衡发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将巴马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支持民间文化人才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活动。 “十一五”期间,县财政共安排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经费 70多万元,用于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布努瑶族民间传统节日“祝著节”活动开展和东山乡巴根屯民俗风情寨铜鼓楼和环屯水泥路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征集、整理等工作,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几年来,全县共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 45 项,已整理完成了民族民间文学背带歌 、 卜伙的故事 、 的伦与的甲 文龙与俏妮 ;民族民间音乐“读芬” 、 “细话歌” ;民族民间舞蹈踩花灯 铜鼓舞 ;民族民间服饰“番瑶服饰” 、 “ 蓝靛瑶服饰” ;民族民间信仰“兰山寺” (佛教) 、 “定金山” (道教)以及民族民间岁时节令“瑶族祝著节”传承人等,并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申报列为国家、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加强阵地建设,不断改善宣传文化发展环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们把加强宣传文化阵地作为一项抓基层、打基础的工程来抓,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极大改善了各种基层文化活动的条件和环境。目前,全县 10 个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