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西非营利组织的差异及其根源分析_第1页
第四章中西非营利组织的差异及其根源分析_第2页
第四章中西非营利组织的差异及其根源分析_第3页
第四章中西非营利组织的差异及其根源分析_第4页
第四章中西非营利组织的差异及其根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中西非营利组织的差异及其根源分析一、西方非营利部门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中西比较视角(一)兴起的理论基础:三元结构下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二)NPO 在现代西方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补充与制衡(三)中国是否存在三元结构?中国第三部门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如何?二、NPO 发展的制度条件:中西对比视角(一)基于“分权”的有限政府理念(政府内部的分权)(二)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相应的文化积淀(三)以个人权利为出发点的权力制衡结构(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三、慈善文化基础:中西对比视角(一)西方:基督教(二)中国:儒家的“仁” “义”和佛教“慈” “善”一、西方非营利部门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中西比较视角(一)兴起的理论基础:三元结构下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20 世纪后期再次兴起的公民社会的理念,基于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结构,是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双重困境的应对。提问:一般认为,现代社会由三大部门组成, 请问是哪三大部门?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NPO 是介于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将非营利部门称为“第三部门” ,是相对于作为第一部门的国家体系和作为第二部门的市场体系而言的。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东方国家一般属于国家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如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西方国家则属于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如欧美。实践表明,二者各自存在不足:国家体制的不足表现在缺乏效率上,而市场体制的不足表现在缺乏公平上。非营利组织出现在国家与市场之间,一定意义上是对“政府失灵” 、 “市场失灵”的回应。思考:什么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答案:“政府失灵”是指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 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或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有效”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有:政策的低效率、官僚主义、官员 腐败等。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 市场存在着垄断或不完全竞争,使其并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的结果。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市场所导致的收2入分配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无法接受,比如贫富分化,它不能保证社会的公正。当国家体系中的政府不能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政府失灵) 、市场体系中的企业又由于利润动机不愿提供公共物品(市场失灵)时。NPO 就出现了。实践表明,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二)NPO 在现代西方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补充与制衡一方面,在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元结构框架模式中,NPO 构成的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形成功能互补的关系。政府的职责是提供公共物品,但是由于其官僚式的组织结构与权利的过于集中,在提供公共物品中可能产生高成本、低效率,以及政策执行的无效性、腐败等现象,形成“政府失灵” 。企业视为社会积累财富的部门,但是其利润导向的激励机制可能带来市场波动、导致垄断、讲效率不讲公平等现象,形成“市场失灵” 。大危机及二战后兴起的福利国家的危机,加上现代企业制度复杂化对自由市场机制的冲击等原因;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市场在提供私人物品方面的局限性,这就产生了对另一机制第三部门(非营利部门) 。NPO 以服务的宗旨和激励机制,通过多元、公开、平等、竞争、志愿参与、独立自主的机制,满足社会的公益性或互益性需求。非营利组织不同于政府,不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不存在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统治体系,而是以志愿公益为宗旨,以受益者的需要为导向,能够实现公益资源的有效配置;NPO 不同于企业,不是以牟利为动机,不受市场规律盲目左右,因此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这样,它在功能上具有类似于政府部门的公共责任,在运作机制上却类似于私人部门,是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反应。下图显示了 NPO 在社会结构中的理论地位: 非营利部门在社会结构中的理论地位政府 企业 非营利部门(第三部门)职责 提供公共物品 积累财富 提供社会服务,推动社会改革机制 官僚制、垄断性利润导向、市场调节志愿、自治、多元的、公开、非垄断 问题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志愿失灵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上述两种失灵的前提是有限政府与成熟市场体制;换言之,NPO 是对国家统治霸权和市场经济霸权 制衡的力量。同时,NPO 的制度内涵与有限政府、市场经济机制、分权制衡、契约等制度安排相一致。(三)中国是否存在三元结构?中国第三部门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如何?3二、西方促进 NPO 发展的制度条件:中西对比视角现代西方非营利组织,建立在国家、市场、社会三元社会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促进其非营利部门发展的制度内涵: (一)基于“分权”的有限政府的理念1、西方(政府内部分权:多党执政、三权分立)+(媒体监督)+ (社会契约论法治)近代公民社会理念是:公民为保护其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必须对国家强制性统治权力进行制约。该理念的立足点是:人的自由权是天赋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随意剥夺他人的自由权。人天生的自由、平等和独立等观念,直接挑战欧洲中世纪的君权神授观念,它对制度建设的意义,最重要地体现为对国家权力边界进行限定。这种思想认为,国家的权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2、中国政府内部集权。一党专政。不是三权分立,新闻媒体不独立。(二)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相应的文化积淀(二)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相应的文化积淀1、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成熟,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享有经济生活的自由,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已经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这样,在企业和政府之外,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领域开始出现,这个领域就是非营利组织。它是对政府公共权力和市场经济作用的补充与改善。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积淀西方非政府组织发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文化方面的深厚积淀,包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普遍的公民意识、自治观念、法制观念、契约精神、公益精神、来自社会舆论和民间文化价值的肯定、响应与支持等等。2、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建设途中,不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积淀相对西方发育成熟的市场经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还处在政企改革的攻坚阶段。法治当中渗透着“人治” ,法治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在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服从观念深入人心,人们习惯了对政府这个“强权主体”的服从,缺乏强烈的权利、自治意识,在很多涉及到切身利益时倾向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愿声张;另外,长期以来的小农意识仍有遗留,在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封闭、保守和狭隘,团队意识、组织意识比较弱,在遇到问题时,不善于诉诸社会,调动社会力量,这也是广大公众没有加入 NPO 的一个文化方面的原因。(三)以个人权利为出发点的权力制衡结构西方文化中对于“个人” 、 “私域” 、 “公域” ,与中国传统有着不同的理解。1、西方:个人本位与个人主义(众私即公)西方现代社会制度建立在个人本位的基础上。作为其秩序逻辑基础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与中国理解的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集体利益的个人主义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在现代西方社会的制度构架中,个人主义主要是4一种“倡导个人自由行为的社会理论” ,强调社会秩序的规则要建立保障平等个人权利的基础上,而不是按照某一种社会目的来确立秩序规则。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秩序规则构成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前者以平等个人权利为出发点,后者以某种社会目标实现为出发点。 因而,个人主义作为社会共同体秩序的一种构成逻辑,并不是私我或者自我中心。政治个人主义的核心包含三条原则:个人权利(指平等的自然权利,可以概括为人权或者公民权)至高无上;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和实现这些个人权利;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来自于公民的同意。个人主义在宗教层面上体现在新教之中,新教通过在个人和上帝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而使得个人意志具有了神圣性。可见,基于个人本位的秩序逻辑,西方社会的“公” 、 “私”观念不是对立取舍的,而是“众私即公”的关系。 “私”最初的含义是国家机器之外的空间,这一领域空间在权利上对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 “私人领域”强调了个人意志在一定规范(法律)之下享有自主权,其中很重要的是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由。“公”则代表相对于统治者个人而言的国家的、公共的权力。哈贝马斯对于“ 公共领域”的论述更强调了公共领域的共有性,而不是国家或政府统治的权力。在他的论 述中,公共 领域构成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充满张力的空间,它是公众表达不同意 见的地方,在 这个意义上,它实际是私域空间的延伸,“私人领域”当中包含着真正意 义上的“公共领域”,因 为它是由私人组成的“公共领域”。可见,西方建立于个人本位原则之上的社会秩序,指的是社会秩序的出发点是个人,这些个人具有不可剥夺的平等的基本权利,从而合理的社会规则就是在假设每个个体不知其能力、地位、角色的情况下,建立符合正义原则的标准。个人本位的秩序规则,核心是如何制衡国家的或者其他各种特殊霸权的权力,实现个人自由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无论私人领域对个体权利的强调,还是公共领域作为结构化的对个体多元表达的保护空间,其基本倾向和内涵是一致的,都是维护个体的自由。所以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共同构成西方公民社会的要素之二,二者是一致性的,换言之,在个人本位的秩序逻辑中,公共精神是私域空间的延伸。而在我国,将提倡个人权利与个人主义混为一谈,强调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国家,国家权力缺乏边界观念。2、中国:关系本位与集体主义(去私存公)伦理秩序格局下的国家社会关系考察一个社会的秩序基础,最本质的是个体与群体(社会)的关系。对于中国社会秩序的特点,粱漱溟论述道:“在社会与个人相互关系上,把重点放在个人者,是谓个人本位,同在此关系上,把重点放在社会者,是谓社会本位(中国)其重点实放在关系上了,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 ” 他指出中国社会的伦理秩序的特点。潘光旦先生总结的“位育”也指出了类似的特性,即社会有一套按照伦理设计的角色,每个具体的个人处在不同的伦理角色之下,5承担不同的社会功能。费孝通用“差序格局”描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西方社会结构之间的差异。他认为,西方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团体格局” ,即每个个体分别加入到不同的团体之中,如同组成一把、一扎、一捆捆的柴,团体之间界线分明,功能清晰;而中国社会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推衍而成的“差序格局” ,好像一个个石子投入水中联起的波纹,每一个圈都以“己”为中心,向远处推散开去,人们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波纹越向外推延越稀薄,其社会结构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构成的人伦格局。这种社会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决定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不是统一、明确的界线,而是人们的相对位置。中国的伦理秩序格局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的特点: (1)个体与共同体(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之间是具有相互对立、取此舍彼性质的“私”和“公”的关系。 回顾中国社会中对于“公” 、 “私”特性的论述,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论调。一方面,人们认为中国社会是“有私无公”的,例如美国传教士明恩溥1882 年所写中国人的特性一书,专门写到“有私无公的中国人” ;粱启超说“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 ; 粱漱溟 把“自私” 、 “缺乏公德”看作中国人的一大短处;林语堂批评中国人“公共精神的缺乏” ;费孝通也认为,“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是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中国的道德体系中,却是最推崇“公”而“无私”的精神的,儒家道德精神的核心之“仁” ,就是实现“克己复礼” ,换言之,就是通过对自己的修为达到“克己” 、 “去私欲、存天理”的目的。中国理想化政治的最高境界也往往是“天下为公” ,实现“大同社会” 。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宣扬“公”意,而社会生活中“私”性盛行的情况?这是儒家道德传统作用的失灵,还是反映了该道德本身内在逻辑中的矛盾?为了澄清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先清晰“公”和“私”概念的含义。 “私”和“公”的关系具有两个特性:首先,二者是一对相对立的概念,具有相互取舍的关系;其次, “私”代表了私人的、自己的、以“我”为中心的非道德状态,“公”则是通过“去私”而达到的道德正义。 中国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本位,或曰伦理关系为导向,它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每个人与应有的角色之“位”的符合。为此,不仅个体本身的“私”自的东西受到否定,所谓“公”也不是一个实在群体的概念,它的意义在于作为“去私”的理由,而不是追求某一个确切的“公”益的实现。是谓“舍己为人” ,并不意味对方的利益更应该得到实现,而关键在于培养“舍己”的行为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是“舍己”的, “为人”却只是一个虚指的概念。所以“私”和“公”对立了起来,个人品行修为的养成,乃至整个伦理秩序发展的历程,都在于“私” 、 “公”的舍、取过程之间。其所追求和实现的“礼” ,也就是伦理秩序,是一个按照君臣、父子等严格的伦理等级关系,牺牲下一层次的利益,服从上一层次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即“舍小家、保大家”的原则。如果将“舍小家、保大家”这一原则结合前述的“差序格局”来看待,会6发现“公、私” 、 “取、舍”关系没有确定性界线,完全是依靠相对位置来决定的。所谓“私”并不一定指个人,而是一种指向,即站在“差序格局”的任何一个点向内部看都是“私”的,反之站在这个点向外部的指向则属于“公” 。这样,相对位置的确定,谁为“小” ,谁为“大” ,就成为社会关系和规则取向的基础。(注意领会:中国社会的“私”与西方个人主义的不同之处。 )(2)政治统治体系与社会之间是具有高下、统治与被统治属性的“官” 、“民”关系。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治理理念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国家概念是从“己家国”为同心圆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推衍出来的。在这个同心圆结构中,国家的权力向外没有边界,可达天下;向内则具有包纳性,具有“内小外大”的伦理序列。 官本位的集体主义:按照某一种社会目的来确立秩序规则。牺牲小我,成就大家。(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1、西方:大社会,小政府具有独立、平等自由和基本权利的个人是西方契约社会构成的基础。具体在西方国家,尽管不同国家对国家权力的边界有着不同程度的界分,但是其基本逻辑始终是一致的,即国家的权力必须符合于公民自愿认同和权利让渡的原则,为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权力需要受到制衡。对国家政治权力的制衡和对市场经济霸权的制衡,均源于这种理念。在西方,公民结社的合法性依据是:国家与社会分权关系下“自然权利” 。NPO 之所以能够在西方活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小政府,大社会”的权力格局。亚当斯密早在 1776 年发表的国富论中就曾论述道:“将政府的职能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即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保护人民不受欺侮和压迫”后来的凯恩斯主义虽然强调政府干预,但是,干预的范围和强度都比较有限。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行政职能改革中,更加体现了西方国家“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职能逐渐退却,呈现市场化的倾向,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与经济职能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从而减轻政府负担,缩小规模。另外一个是政府职能社会化,政府以公私合作等形式将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交给 NPO 组织,努力以最有效的方式,运用资源来实现最大的产出,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高效政府。正是这种分权制衡的社会格局、宽松的制度环境为西方 NPO 的产生和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间力量;同时,实力雄厚的第三部门的存在也为政府转变职能提供了载体,政府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2、中国:大政府、小社会(NPO 的发展空间:由国家让渡)(1)传统中国传统社会中“官” 、 “民”之间的关系不是划界的、分权的,官民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统治与被统治、管理与被管理,而不是分权制衡。“王权”在理论上是至高无上、没有权界的, “社会”在王权许可的范围7内,或者在王权控制能力不及的领域存在;超出这个界线、具有权力抗衡性质的组织,则属于秘密结社,不具有正式制度上的合法性。所以中国传统的“社会” ,是理论上享有全部权力的王权天下,在现实中由于实现能力有限而留出的民间空间。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但同时也有“天高皇帝远”的民言,和“王权不下县”的建制,体现了这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特点。所以中国传统的“民间组织” ,是理论上王权无边的制度安排下在现实中形成因控制能力有限而流出的民间空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高皇帝远,王权不下县) 。这种“社会”空间的最大特点是权利主要不是通过正式制度得以界定和保障,而是在与国家的互动中获得的,有较大弹性。西方公民社会发展中国家与社会的“界” 、 “限”概念,在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中国的“社会”体现了在国家统一权力之下的民间活动空间,不具有分权的意义。中国 “社会”起源于国家之内的民众非常设的聚会活动,即传统的结社活动是在“官民”框架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之中发生的;“社会”活动因时而举、因事而聚,延至以后形成的社团、民间组织,与国家的关系始终是内生性的,而非分权性的。中国“社会”一词的发生起源于祭祀土地神的活 动。社,土地神,稷,谷物神。在农业社会中,土地和谷物是最主要的资源,因此也指代国家,江山社稷。在元朝,每 12 户组成一个单位,叫做社。社成 为一种乡 村基层组织,会则表示聚集的意思。早在殷商,已经形成有计划的人为规度的居住聚集点,商王在立邑的时候便有“祭社”之举,这就是最早与土地崇拜有关的邑、社概念的出现。 “社”意起于土地神,一般每年的春秋两季,有定期祭祀社神的日子,春祈秋报,即为“社” 日。每年定期祭祀社神的日子,人们 聚会、 庆典,逐渐固定为 “社会”。秦 汉时期,社会较春秋时期更为盛行。及至南北朝,出现共同筹资举行社会的组织团体,即共立之社,称为“合会”。唐以后, “社” 的活 动基本定型, “社”也起到一种乡村基层组织的作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清。在社祭活动发展的同时,逐渐演化出其他多种内容的“会”、 “社 ”,“会” 以联通共同兴趣为主,如 钱灯会、秋千会、茶山会、斗鸡会,以及一些宗教法会等;“ 社” 是一些旨趣相投的聚徒 结会的 团体,如文社、诗社,以及行业性团体等。 8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和文化传统是专制主义的。这种专制主义的思想体现在价值观上,也体现在政治制度上。这是根深蒂固的传统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出现了一些社会存在的空间,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滨莫非王臣”的思想是真正的统治者专制主义的体现。这个思想和“民可 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以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思想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在这个文化体系中不可能存在多大的社会发展空间。这个文化体系,是要将老百姓严格的控制起来,将社会控制起来,甚至是镇压,但是也要给以好处让他们生存。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从来没有想到老百姓的民权问题,没有一个独立的社会的地位,只是有民生问题。从老百姓 这边来看也是如此,他 们 遵守着社会的准则,也就是基于这种专制主义价值观上的制度,交粮交赋,做 顺 民(臣民)。在被政府(往往是地方政府)逼急了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铤而走险,进行造反。造反成功,就当上皇帝,继续专制主义的一套,再镇压社会的独立。因此在中国的 历史上就从来没有独立的社会的思想出现。(2)演变与现状尽管近代西方制度文化的传入,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传统伦理秩序的逻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国家控制社会的观念和官本位的集体主义取向,仍然渗透在社会结构的建构过程中。1949 年建立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受到伦理秩序逻辑的影响,我国的社会格局是典型的“大政府,小社会” 。在这样的政府职能体系中,我国政府长期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全能政府 1的特点就是:“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 。它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第一,国家对大部分社会资源的垄断,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机会资源等直接垄断 2;第二,1美国政治学家邹谠提出“总体性社会”的概念,形容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结构特点。所谓“总体性社会” ,以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和垄断为基础,也可以称为“全能主义” 。全能主义国家的特点就是不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为,这在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体现得非常明显,那时候中国第三领域中国家主导和控制的比重占绝对优势,社会的声音和利益基本要被统摄到国家建设的计划网络中,更重要的是国家权力全面垄断社会最重要的资源,第三领域的自治资源严重匮乏。2突出地表现为政府对整个社会的大包大揽:在经济领域,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承担着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责,各种生产任务都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控制;在文化领域,由国家出资兴办各种文化事业;在社会领域,实行严格的行政控制,抑制民间社会组织的发育成长。9社会政治结构的横向分化程度很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意识形态中心高度重叠;第三,消灭了统治阶级,过去的“国家民间精英民众”的三层结构变为“国家民众”的二层结构,整个社会没有中介层,国家直接面对民众。可见,全能主义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性政治整合,形成国家统领社会的格局。导致了 NPO 等民间组织成长的“社会条件”不足,成长和发展的社会活动空间狭小以及公民的参与意识弱、自治能力差。强势的政府导致了民间组织的弱势。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以来,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社会发生了较大的转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进一步重构。中国的第三领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兴起。一方面,近 20 年间明显出现了国家控制松动、社会组织复兴、个体权利增强、法治观念逐步确立等新形势。另一方面,第三领域也慢慢积聚了一定的资源,从而有可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治。客观的说,1978 年中国以向社会领域“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改革进程,客观上还是释放了相当的社会自由空间,而社会也在舆论表达和结社活动方面初步形成了公民社会的雏形。但是因为全能主义政治的惯性(主要是制度设计上的路径依赖和政府官员的传统作风)和执政党危机感的延续,在国家对社会力量的展示尚无应有的理性准备时,就发生了比较两极化的国家与社会的正面交锋。结果是众所周知的1980 年代末的政治事件(值得一提的还有 1990 年代末“法人功”事件) 。所以直到目前,政府对第三领域内的组织主体都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和限制。其结果是相当部分的 NPO 处于“灰色状态”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所谓的计划管理时代或者是全能主义时代的一些组织实体依然不能脱离体制的重重束缚从而真正成长为第三领域的活动载体。在中国,基本上登记的社会团体,不管是否具有政治诉求,政府基本上都按照政治的考虑对其进行安排,纯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如环保组织和教育公益或残疾公益组织,依然会挂靠在政府的组织序列中。那些规模较大的组织如所谓的“工青妇”就更不用说了。政府对这些组织的安排其实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特别是政治稳定的考虑。这就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全能主义政治对第三领域发展影响的基本历程。可以看出,在全能主义政治形态下,社会是没有自己的合法空间的,政府权力的触角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那些本来应首先具备社会自治组织特征的团体也被体制化和国家化。在此情况下,照搬西方理论来谈论“国家与社会”二分和“社会对国家权力的约束” ,显然与中国的政治事实不符。 可见,中国的非营利部门虽正在形成之中,但是在对它们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能忽视的背景是,是无论从观念传承还是制度建构的角度而言,中国的非营利部门都不仅是西方制度文明传入的结果,它们在很多方面反映着中国传统的集权特点。这就涉及到一个将西方理论“中国化”的问题。下图为中西“国家社会”关系的演化过程对比示意图,显示了中西 NPO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及其形成特征。在社会结构的生成、发展及其变化上,中西有许多不同之处,对 NPO 而言,最主要的不同有三点:第一,中国现代 NPO 的生成是在全能国家职能分化的过程中 出现的。中国的社会空间缺乏有限政府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它的生长面对着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国家权力之外的民间自主空间的独立,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机制与计划经济机制的分化。第二,经济自主空间的发育先于社会自主空间的发育。10中国的改革开放从经济领域开始,国家与经济领域的职能分离在先,当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一定成度时,社会改革才逐渐启动,因而中国 NPO 的发育来源于两个方向:一是先发育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内生出的社会空间,二是国家直接与社会领域职能的分离,它们分别自下而上构成和自上而下的 NPO 的发展动力。第三,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塑过程是一个政府主动推动的过程。与西方基于个人主义的分权理念不同,中国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 NPO 的产生,均与国家主动让渡的过程密切相关。因而,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和政治法律框架始终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 NPO 发育的关键因素 。非营利组织的制度环境,尤其是法律政策环境,在多个方面都显著影响着非营利机制的社会功能和运作模式。总体上看,在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中,非营利组织的设立一般遵循结社自由的原则,没有审批程序,在法人地位、税收优惠、捐赠与财政支持、监督机制等各个领域,均有相应法律法规。而我国非营利组织还没有被纳入到整个法律体系之中,这正是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运作的最重要的制度因素。改革开放以来,NPO 的新发展,也不意味着中国形成了一个可以完全与西方现代社会结构和制度体系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它们不是在有限政府、自由市场体制的基础上实现权力制衡的产物(三元模式) ,而是经历了“总体性社会”即国家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状态之后,随着政府职能转型而逐渐从国家领域分离出来的有限的、局部的和具有一定依附性的社会空间,在组织性质、登记管理等许多方面还延续着国家统一社会时期的模式。三、慈善文化基础(一)西方:基督教(二)中国:儒家的“仁” “义”和佛教“慈” “善”“慈善”和“公益”都是近代经日本转译过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