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_第1页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_第2页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_第3页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_第4页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篇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办公建筑部分) (征求意见稿) 1 总 则 2 术语 (略) 3.室内热环境和节能设计计算参数 4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一般规定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5.采暖、通风和空调节能设计 一 般 规 定 供 暖 通 风 与 空 调 空气调节、采暖冷热源 监测与控制 附录 A 主要城市的气候分区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 附录 B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 附录 C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Trade-off)计算 总 则 为实现国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贯彻有关政策和法规,改善办公建筑的热环境,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 【说明】中国房屋建筑划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则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办公楼等) ,商业建筑(如商场、旅馆饭店、金融建筑、娱乐场所等) ,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 ,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等。目前中国每年建成房屋建筑面积为 1620 亿 m2, 其中公共建筑竣工量约有 3-4 亿 m2。在公共建筑中,尤以办公建筑、大中型商场,以及高档旅馆饭店等几类建筑,在建筑的标准、功能及设置全年空调采暖系统方面有多方面的共性,而且其采暖空调能耗特别高,采暖空调节能潜力也最大。在高档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大约 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而在空调制冷这部分能耗中,大约 4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30%40为处理 新风所消耗,25%30为空气和水输配所消耗。从目前情况分析,这类建筑在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以及照明方面,有节约能源 50的潜力。我国已经编制了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中部夏热冬冷地区和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已先后发布实施。按照节能工作从居住建筑向公共建筑发展的部署,编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首先编制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适应工作不断进展的需要。 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建筑节能工作、特别是政府办公建筑节能工作十分重视,已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领导部门正在共同组织办公建筑的节能工作。编制本标准正是根据国家的需要,为实现办公建筑的节能创造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说明】对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建筑,本标准提出了节能要求,并从建筑、建筑热工以及暖通空调设计方面提出控制指标和节能措施。 办公建筑的建筑、建筑热工和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舒适的前提下,将建筑能耗控制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说明】 各类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首先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提高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源发展战略,完成本阶段节能 50%的任务。 办公建筑能耗应该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能源消耗。本标准所要求的 50%的节能率也同样包含上述范围的节能成效。由于另有建筑照明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照明节能的具体指标及技术措施由该标准做出规定。 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说明】本标准对办公建筑的建筑、建筑热工以及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中应该控制的、与能耗有关的指标和应采取的节能措施做出了规定。但办公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专业均制定有相应的标准,并做出了节能规定。在进行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 室内热环境和节能设计计算参数 冬季和夏季的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集中采暖系统的室内计算温度,应按表确定; 2 空调系统的室内计算参数,应按表确定;3 与建筑物出、入口相邻的区域,如大堂、过厅等的室内夏季计算温度,与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的差值,不宜大于 10。 集中采暖时的室内计算温度 表 房 间 用 途 一般办公室 高级办公室 会议室、接待室、多功能厅 走道、洗手间 大厅(堂) 、楼梯间、电梯间 室 内 计 算 温 度 () 1820 2022 1618 1416 1214 夏 季 2428(推荐值) 4065 空调室内计算参数表 参 数 温度() 风速 (ms) 相对湿度() 冬 季 1822(推荐值) 3060 【说明】温湿度取值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室内热环境的质量,而且与能耗的多少密切相关。在加热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降低 1,能耗可减少约 510;在冷却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提高 1,能耗可减少约 8 % 10 %。为了节约能源消耗,规定了室内温湿度的取值范围。办公建筑内人员所需的最小新风量,应满足稀释 CO2 浓度的要求。稀释 CO2 浓度所需的最小新风量,应符合表的规定: 办公建筑的最小新风量 表 房 间 用 途 一般 办公室 高级 一般 多功能厅、餐厅 高级 会议室、接待室 最 小 新 风 量m3 /() 30 40 20 25 30 注:室内人员停留时间不超过 3h 时,可按人数的 1/2计算所需的最小新风总量。 【说明】空调系统需要的新风,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满足室内人员的卫生要求;二是补充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前者主要是稀释 CO2 浓度,使其日平均值保持在%以内;后者通常根据风平衡计算确定。 CO2 的浓度,随室内人员多少、停留时间长短、工作性质、建筑容积等有较大变化,而且,变化有随机性。由于新风量的大小,不仅与能耗、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到保证人体的健康。本标准给出的最小新风量,汇总了国内现行有关规范和标淮的数据,并综合考虑了众多因 素,不应随意增加或减少。出现最多人数的持续时间少于 3 小时的房间,人员所需新风量可以按照房间内的平均人数确定,该平均人数应不少于最多人数的一半。 【说明】该条参考 ASHRAE 62-XX “Ventilation for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第条内容。例如,假设一个会议室设计开会人数是 100 人,并且开会时间不会超过 3 小时,在这种状况下,设计该会议室的新风量可不按 100p30m3/hp = 3000m3/h,而是用室内平均人数来计算,但不得低于 50p30m3/hp = 1500m3/h。 通过合理节能建筑设计,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系统的能效比,采取增进照明设备效率等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参数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公共建筑全年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 50%。 一般规定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限值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建筑气候分区确定(见附录 A、附录 B) 。 【说明】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为使建筑物满足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的节能要求,应据建筑物所处的建筑气候分区,确定建筑围护结构合理的热工性能参数。 建筑物的布置和设计, 应考虑冬季利用日照避并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建筑透明部分的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 【说明】 建筑的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平、立面形式、太阳辐射、自然通风等气候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来取暖,多获得热量和减少热损失;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得热并利用自然能来降温冷却,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设计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公共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对夏季防热,冬季保温都很理想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轻重,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的朝向。通过多方面的因素分析、优化建筑的规划设计,采用本地区建筑最佳朝向或适宜的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建筑的平、立面不宜出现过多的凹凸,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对体形系数大于 的建筑,必须采用第节的权衡选择法来判定其是否满足节能要求。【说明】建筑体型的变化直接影响建筑采暖空调能耗的大小。建筑体型系数越大,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面积越大,传热损失就越大。研究表明,体型系数每增大,能耗指标约增加%。但是,体形系数的确定还与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风等条件相关。体形系数规定过小,将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可能使建筑造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难,甚至损害建筑功能。因此,如何合理地确定建筑形状,必须考虑本地区气候条件,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风环境、围护结构构造形式等各方面的因素。应权衡利弊,兼顾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尽可能地减少房间的外围护面积,使体形不要太复杂,凹凸面不要过多,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如果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突破了这个限值,则该建筑必须采用第 节的权衡选择法(Trade-off)来判定其是否满足节能要求。采用权衡选择法时,参照建筑的体形系数必须符合条文的规定。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 K 应符合附录 B 表中列出的相应气候分区的建筑围护结构的限值要求。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 Km。 【说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很大,确定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 的大小,应考虑气候的差异。编制本标准时,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系按如下方法确定的:采用 DOE-2 程序,将 “基准”建筑模型置于我国不同地区进行能耗分析,以现有的建筑能耗基数上再节约 50%作为节能标准的目标,不断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直至能耗指标的降低达到上述目标为止,这时的传热系数就是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近几年,在哈尔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居住建筑中的节能试点工程的经验和实际测试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附录 B 表中所列限值的合理性。 外墙的传热系数采用平均传热系数,即按面积加权法求得的传热系数,主要是必须考虑围护结构周边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热桥”的影响,以保证建筑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时,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不超过标准的要求,不致于造成建筑耗热量或耗冷量的计算值偏小,使设计的建筑物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北方严寒、寒冷地区主要考虑建筑的冬季防寒保温,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建筑的采暖能耗影响很大。因此,在严寒、寒冷地区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要求较高,同时为了便于操作,按气候条件细分,以规定性指标作为节能设计的主要依据。 夏热冬冷地区既要满足冬季保温又要考虑夏季的隔热,不同于北方采暖建筑主要考虑单向的传 篇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总说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总说明 福建省闽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某月某日 一 设 计 依 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9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GB50189-XX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 (XX)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 (XX)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 (XX)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 (XX)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XX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使用手册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XX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XX)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XX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XX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XX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GB50364-XX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XX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XX 管网叠压供水技术规程 CECS 221:XX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 ()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164-XX 二 工 程 概 况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工程负责人: 建筑专业负责人: 工程规模: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层, 地下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层, 建筑总高度(从室外地坪至屋面)米, 结构体系: 工程地点: 省 市(县) 主要功能: 地下层 底 层 标准层 工程所在地气候分区为:夏热冬暖(冷)地区 建筑节能计算方法采取:权衡判断法法(规定性指标法) 建筑节能计算使用软件为: “TBEC”天正节能软件 “PKPM”软件 其他软件: 三建筑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节能措施 注:节能措施中屋顶、外墙、地面、地下室外墙、架空或外挑楼板应注明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 及厚度注:节能措施中屋顶、外墙、地面、地下室外墙、架空或外挑楼板应注明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 及厚度 篇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原则及研究办法 【HVAC】G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原则及方法研究 原创 XX-10-20 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 引言 G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专项标准,建立了从建筑室内热环境到建筑热工性能,再到暖通空调等用能系统的一套相对完整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指标体系,对我国公共建筑节能工作起到了关键的指引作用。该标准自 XX 年实施以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持续深入,新的建筑材料、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以及我国面临的能源形势,都对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面提升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是本次修订的基本要求,实现节能目标的同时还应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及人们对室内舒适度日益提高的要求。此外,对公共建筑能效的提升还需要充分考虑我国不同气候区的建筑特点、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特征、建筑节能技术的适宜性和经济性以及相关产业的支撑能力。因此,如何兼顾上述要求合理确定修订原则,全面提升公共建筑的节能水平,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优化、确定标准修订的节能目标,是本次修订的核心工作内容,对推动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XX 年版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点条款分气候区、分建筑规模进行规定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一部可操作的国家标准,应该充分考虑气候差异性和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性。从北到南供暖能耗在公共建筑全年能耗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而公共建筑空调能耗逐渐增加。因此,在不同气候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于全年建筑能耗的贡献比例不同,空调系统对于全年建筑能耗的贡献比例也有很大差异。XX 年版标准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的规定中,分气候区给出差异性规定,很好地诠释了“气候设计”的原则。本次修订应该继续坚持这一思路,在空调系统能源系统性能的要求中同样分气候区进行规定。 另一方面,大型公共建筑通常功能复杂,能耗组成复杂,单位面积能耗强度大,能耗总量大;而单体建筑面积较小的公共建筑往往功能单一、用能系统及能耗构成相对简单。对不同体量的公共建筑规定相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资料,往往给单体面积小的公共建筑的设计带来大量烦琐的计算。单体面积小的公共建筑总面积比例很小,在全国范围公共建筑总能耗中占比低,因此,对其要求与大型公共建筑相同的设计计算过程意义不大,且影响设计效率;对于临时性建筑更是如此。本次修订应该吸纳“抓大放小”的思想,对公共建筑中的用能大户增加要求,对单体面积小的公共建筑简化要求。增加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XX 年版标准的后台计算模型需改进 公共建筑种类繁多、功能复杂,单一建筑内存在多种功能,用能特征复杂。XX 年版标准编制中后台能耗计算的模型主要根据办公建筑模型计算出各限值,应用于办公建筑,准确性和科学性较好,但对于在公共建筑中同样占比大的酒店、商场类建筑,应用中偏差较大。本次修订需要对 XX 年版标准编制的后台计算模型加以改进,一是需要丰富模型中公共建筑的种类,使得标准 的各项技术指标能够代表更广泛的建筑类别;二是需要通过统计调研明确各类型公共建筑在全国范围内的面积占比情况,使得标准的计算模型可以真实反映我国公共建筑的整体情况。减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规定的漏洞 XX 年版标准中允许当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不能达到限值规定时,通过权衡判断的计算方法判别建筑整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这是一种性能化的评价方法,相对于核查围护结构各部位热工性能限值的规定方式,权衡判断通道更加灵活,允许性能薄弱的部位被性能好于标准要求的部位弥补,总体达到要求即算合规,为设计的多样性打开了一条通道。但由于 XX 年版标准条文的规定不够细致,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有时甚至成为钻空子的渠道。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方法本身和计算参数的理解存在差异。围护结构性能化评价方法对建筑模型各参数的规定不够具体,参数及运行策略如何设置也不明确,导致不同设计人员对建筑参数的理解不同,造成计算结果的差异。同时,XX 年版标准未对实施围护结构权衡判断的设计项目提出热工性能限值要求的“门槛值” ,也就是说任何不满足标准围护结构限值要求的建筑均可能通过权衡判断的计算调整到合规,这显然不合理。 2)计算软件之间存在差异。XX 年版标准规定权衡判断以建筑能耗模拟软件为计算工具,但未对软件的具体功能和类型进行明确要求。软件内置参数和用户输入的参数没有规范、统一,造成同一设计项目使用不同软件得到的计算结果不一致;甚至同一设计项目使用相同计算软件,不同设计人员也可能计算得到不同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权衡判断的可靠性。 3)最终比较的物理量不够明确。XX 年版标准规定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最终比较的是参照建筑和实际建筑的供暖和空调能耗,但标准中未给出设备效率值,因此实际应用中往往比较的是建筑耗热量和除热量。这种情况下,将建筑冷热负荷的绝对值相加作为比较依据,物理意义不明确,也不合理。 XX 年版标准的覆盖面需完善 XX 年版标准中规定供暖、空调和照明计入建筑能耗的计算范围。但事实上,建筑给排水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设置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建筑的能耗。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引导力度的加大,其对公共建筑节能的作用也应在标准中有所体现。 另外,XX 年版标准中分气候区的规定没有将温和地区纳入,近年来公共建筑中多联机应用越来越多,因此在修订过程中需要增补和完善相应条文。 强制性指标的确定方法需改进 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中对重要建筑部品和设备的量化节能性能要求,现有方法主要依靠行业专家经验和已实施工程的数据,由于没有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得出的定量指标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计算依据。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科学的优化分析方法,作为节能设计标准基本的分析工具,用于节能目标的确定及分解,以提高标准的科学性。 国外建筑节能标准编制的方法及特点(详情参看杂志全文) XX 年版标准受影响较大。修订原则及主要内容 修订原则 本次标准修订的出发点是满足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要求,全面提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各项性能指标。 标准的修编过程中,通过定量计算确定各项量化参数指标。扩展标准的覆盖范围,专业技术领域在原有供暖空调、照明能耗规定的基础上,增加对给排水系统和电气系统的用能要求;补充温和地区相关规定,实现标准对我国气候区的全面覆盖。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等操作过程较复杂的技术点,加强操作细节规定,减少由于操作者理解不同带来的结果差异。 修订的主要内容 1)实现建筑节能专业领域和我国气候区的全覆盖。专业领域涵盖建筑与建筑热工、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可再生能源应用,实现了建筑节能专业领域的全覆盖。增加了对温和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规定。 2)建立典型公共建筑模型及数据库。 根据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数据(XXXX 年) ,整理得到 8 种类型建筑在我国不同气候区的分布权重。XX年版标准修订中对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冷热源的能效等定量规定的计算均基于以上公共建筑不同类别、不同气候区分布的二维权重因子加权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我国目前公共建筑的实际需求。 3)以动态基准评价法衡量节能量提升。以 XX 年版标准的节能水平为基准,结合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分布情况,明确了本次修订后我国公共建筑整体节能量的提升水平。这种基于动态基准的节能率评价方法也符合目前国际习惯做法。 4)采用年收益投资比 SIR(saving to investment ratio) ,SIR 为使用某项建筑节能措施后产生的年节能量(折合成标准煤,单位为 kg/a)与采用该项节能措施所增加的初投资的比值,SIR 值即单位投资所获得的年节能量(单位为 kg/a(元?a) ) )组合优化筛选法(简称 SIR 优选法)确定了本次修订的节能目标。SIR 优选法是基于单项节能措施的优劣排序,构建最优建筑节能方案的系统性分析方法。本次修订首次采用犛犐犚优选法对节能目标进行了计算和分解,提高了指标的科学性。 5)全面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强制性指标要求。与XX 年版标准相比,由于围护结构性能提升,供暖、通风及空调能耗将降低 46。对温和地区,增加了围护结构的限值要求。本次修订补充了窗墙面积比大于情况下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减少了因窗墙面积比超限而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情况。 6)全面提高冷源设备及系统的能效强制性要求且分气候区进行规定。本次修订与 XX 年版标准相比,由于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等用能设备能效的提高可带来1419的节能量。首次分气候区规定了冷源设备及系统的能效限值,增强了标准的地区适应性,提高了节能设计的可操作性。 7)改进冷水机组 IPLV 计算公式。为更好地反映我国冷水机组的实际使用条件,在大量调查和数据分析基础上,对冷水机组 IPLV 公式进行了更新。 8)增加建筑分类规定,抓大放小。将建筑分为甲、乙两类,简化单体建筑面积小的乙类建筑的设计程序,提高可操作性。对建筑高度超过 150 m 或单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大于 200 000 m2 的大型公共建筑,增加专家论证的要求。9)完善了围护结构热工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