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鄢.pdf_第1页
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鄢.pdf_第2页
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鄢.pdf_第3页
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鄢.pdf_第4页
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鄢.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第圆83期中国电化教育圆园10援8学习资源鄢本文是浙江省2008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野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冶渊项目编号院YB08057冤成果之一遥为了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袁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袁教育部推出了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冶遥作为野质量工程冶的重要组成部分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分为两期袁第一期1500门袁第二期3000门袁截至2008年袁国家精品课数量已达1678门袁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选拔一批高质量的课程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袁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遥从2003年起袁我国各高校陆续展开了国家尧省市尧学校三个层次的一系列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袁并形成电子网络教学资源上网袁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教育网内免费开放袁供全国高校师生学习借鉴遥应该说袁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对于促进教育革新袁推进教育改革袁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遥然而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尧信息化教学的推进袁精品课程建设野重申报轻建设尧重评估轻应用冶的取向严重影响到优质资源的教学效用袁离野高质尧共享冶的建设初衷尚有较大距离袁评估导向的建设思路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瓶颈袁其教学应用及其有效性成为新一轮精品课程建设周期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遥一、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现状调查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可以从有效获取尧有效设计尧有效应用和有效影响四个维度进行理解1袁依托四个维度的有效建设与应用支持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遥为深入分析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现状袁结合相关课题袁本研究对国内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及其有效性进行了抽样调查遥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及教学有效性文献及研究结果2-5袁经试测修订后最终形成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调查问卷曳遥问卷包括单选题尧多选题和主观题共计30道题目遥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均为曾经使用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学习者袁由于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指标和要求均参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袁因此在教学应用的取向上应该无差异遥在界定调查对象的时候并没有区分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遥调查方式采用大范围的网络调查结合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袁问卷发放共500份袁最后回收500份袁有效问卷483份袁有效率为96.6%袁数据通过SPSS14.0进行统计遥结果发现院1.学习者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时间分布上严重不足袁直接影响到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有效获取遥调查发现袁学习者每次登陆精品课程网站学习的时间量不足袁76.92%的学习者每次登陆精品课程网站学习的时间野不到1小时冶袁而野1-2小时冶者也才占总样本的23.08%遥以现有大学的课时结构袁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袁显然与课堂学习时间在量上不足以野整合冶袁这也可以看出袁目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这个学习体系结构中居于份量较轻的位置遥2.现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还存在影响学习者主动使用的多种障碍遥学习者使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鄢王佑镁(温州大学教育技术系袁浙江温州325035)摘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在促进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教育改革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要求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在教学和学习应用方面提供更大的支持。评估和共享导向的建设思路难以满足当代高校的学习需求。通过调查发现现有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在教学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缺失。新一轮的精品课程建设应该以促进学习为导向,面向教学有效应用,从评估体系、资源建设、教学设计、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考量,通过整合设计与混合应用提升其教学应用水平,以提升各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员园园远要怨愿远园渊圆园10冤08要园园80要0580圆园10援8中国电化教育总第圆83期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袁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遥在调查中发现影响学习者获取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主要障碍表现为多方面的因素袁前四个主要障碍因素分别为袁野链接所指和显示内容不相符冶渊63.14%冤尧野访问内容显示速度太慢袁响应和等待时间过长冶渊61.37%冤尧野网络连接速度不够冶渊55.25%冤尧野部分内容无法浏览冶渊50.37%冤尧野不能与教师面对面沟通冶渊50.19%冤遥这些因素揭示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的一些教学和技术问题袁直接影响到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遥3.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支持的有效学习归根结底是基于资源的学习渊Resource-basedLearning冤袁因此袁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同样应该属于野精品冶遥研究发现袁在资源设计以及网络资源对学习的整体支持方面袁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也不尽如人意遥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袁能够满足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和内容的开发质量仅仅属于野中等水平冶袁仅有30.77%的调查者对网络教学资源的供给表示满意遥4.在支持教师有效的教方面也存在应用障碍袁调查发现其中障碍典型表现在野教学视频尧在线学习尧内容更新尧学习反馈以及栏目建设冶等方面袁这些方面可以说比较准确反映了当前精品课程建设面向评估的导向问题袁比如现有精品课程评估体系只要求教学视频的个案袁而不是全程教学实况录像袁这点完全是为评估服务袁无助于教学的有效性支持遥而在线学习的缺失也反映了这种重评估而不重应用的导向遥5.有效教学的结果应该是支持学习者高阶目标的达成袁而现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支持学习者高阶目标方面显然差距较大遥学习者对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应用还处于较低水平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野资源下载冶渊69.23%冤尧野信息共享冶渊23.08%冤等野浅表学习冶服务袁而交互性的尧自主性的尧视觉化的深度的学习模块则没有得到有效应用或者设计遥为了进一步印证上述数据袁调查中分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使用对于学习者能力提升的影响遥结果发现袁在各项能力中表现非常突出的是野网络资源的利用冶渊68.82%冤能力袁这其实是现代学习者的一项基本技能袁不应该属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袁而高阶思维目标如协作能力渊17.95%冤尧创造性思维渊3.85%冤等均处于较低水平遥二、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缺失的机制解释1援野重申报轻建设冶导致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程式化袁影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规范袁精品课程要求野相关的教学大纲尧电子教案尧模拟试卷尧教学案例尧教学录像尧课程简介尧教材建设尧实验内容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教师将网络课件尧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冶6遥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让名师的优秀教学资源尧教学经验,被更多高校的教师借鉴,被更多的学生学习遥在资源建设和共享方面袁随着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袁绝大多数精品课程网络资源都得以建设遥这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袁部分精品课程成为学习支持中心袁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袁如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主持的叶教育技术学导论曳渊/et冤袁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开发的叶教学理论与设计曳渊冤尧浙江师范大学张剑平教授的叶现代教育技术曳渊/met/冤遥但是研究中也发现袁一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趋于程式化袁表现为功能模块固定尧资源信息趋同尧教学使用偏低尧资源特色不足尧学习支持不够等问题袁就其原因袁在于精品课程的评估导向渊尤其是网络评估方式冤以及传统的教学惯性遥众所周知袁评估其实也是为了促进改革袁但是一旦课程建设者盲从于评估指标而忽视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袁便容易误入为评估而建网站袁为评估而用技术的面子工程中袁这样一种建设理念显然将促进学习和教学的宗旨置于身后袁从而偏离了建设初衷遥2援野重共享轻应用冶导致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用弱化袁影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辐射效果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袁在国家精品课程所设计的17个指标中袁与网络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指标在整体上偏弱袁这也影响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时效性袁尤其是影响了精品课程的辐射效果遥黄荣怀教授及其团队曾经对2003原2006年申报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元分析7袁可以从下页表中非常清晰地看到这点遥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元分析表明袁在各项指标中处于最低的四项中袁竟有三项与网络环境渊资源冤建设相关袁分别是网络教学环境尧教学方法尧录像资料袁其实教学手段这项也是一个弱项袁这表明袁在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中袁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袁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还处于一个非常低的层次遥没有真正发挥精品课程对学习的有效支持袁更无法发挥其辐射作用遥究其原因袁在于传统教学的思维袁以及部分教师对于技术应用技能的欠缺袁所以在课程建设中袁以团队方式展开研究袁以建设促研究进而促学习是一种良性的精品课程发展之路遥3援野重评估轻教学冶导致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应用肤浅化袁影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深度整合81总第圆83期中国电化教育圆园10援8学习资源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看袁作为一种高效优质的教学资源袁在支持教学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需要历经三个阶段袁第一个阶段是信息共享阶段袁主要是基本架构精品课程信息和资源袁目标在于信息和资源共享遥第二个阶段是教学支架阶段袁主要是为教和学提供学习发生的空间袁从教学环节的深度整合进行资源建设与应用袁强调有效性曰第三个阶段是特色构建阶段袁通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袁形成独特的混合教学特色袁发挥精品课程实效功能袁真正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遥何克抗教授指出院野网络精品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尧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袁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尧共享性尧开放性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遥冶8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尧教学活动尧教学管理只有实现网络化袁才能达到开放尧共享尧提高的目的遥而从现有精品课程建设进展来看袁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大部分还处于第一个阶段袁其教学应用的有效性值得探究遥三、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定位由于过于重视共享功能和评估导向袁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及其有效性面临实践与研究的双重缺失遥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的建设袁各级教育机构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和支持袁各个教师和教学机构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袁但总体而言袁其教学有效性值得考量遥高校精品课程重建设轻应用早已成为众矢之的9遥众多研究者的分析表明了这一观点遥研究者指出袁精品课程建设为挖掘现有教学资源潜力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契机遥网络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遥然而当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利用状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袁指出应该从理念更新尧功能完善尧教学评价尧规范管理等方面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利用10遥陈以海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现状的分析研究指出袁信息共享仅仅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步骤袁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袁让它发挥真正的价值袁是目前大家非常关注的课题11遥昝宏雷等从生物学科群的角度袁通过调研指出目前生物学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教学适用性存在不足袁并不能满足师生需求12遥项国雄等发表了对于高校开放式课程支撑体系的模块建设与运行质量分析研究报告袁通过量化的方式得出结论院目前的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均处于肤浅阶段袁并不能支持教学和满足学生的有效学习13遥可见袁在评估的导向下袁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并没有发挥其应用的教学有用性遥那么研究其架构尧模式和策略则显得非常有必要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袁有效性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14袁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袁即通过教师的教袁学生学得更多尧更快尧更好尧更深曰其二是间接促进袁即通过教师的教袁学生学会了学习袁掌握了学习方法袁提升了学习能力袁达到了不需要教浴高校连续扩招造成教学资源紧张袁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需要变得日益迫切遥而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应该能够满足这些要求而达成其有效性袁采用混合网络资源的教学和学习策略将课堂学习与网络精品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袁通过在教学内容尧教学目标尧教学结构尧学习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混合袁使信息技术成为课程学习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袁并起到核心作用袁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袁真正实现既促进野教冶袁又支持野不教冶遥比如创造多媒体和网络的教学环境袁形成基于网络资源库的课程与教材新模式曰开发精品课程的混合学习平台袁还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建学习资源库曰依托专题学习网站袁积累这些资源袁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15遥通过这种无缝整合袁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袁提倡基于网络资源的多种学习形式袁包括小组合作式的研究性尧创造性学习袁使学生得到全新的学习体验袁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遥本研究试图从教学有效性视角考察现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应用的现状与问题遥2003(N=3571)2004(N=6586)2005(N=4422)2006(N=6502)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4.500.6334.160.7264.380.6594.450.63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4.300.6814.170.7224.180.7064.250.661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4.190.7124.180.7164.100.7274.130.716课程内容4.280.6744.170.7274.230.6644.240.646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4.210.6534.170.7184.180.6604.220.612实践教学4.080.6924.150.7084.120.6784.140.685教材及相关资料4.350.6914.160.7284.290.6954.340.673实践教学条件4.110.6884.170.7194.110.6594.190.689网络教学环境4.030.8394.160.7233.950.8083.990.744教学设计注院06年新增4.160.641教学方法4.210.6514.130.7204.080.6654.140.632教学手段4.140.6894.160.7084.090.6674.030.681同行评价4.280.7244.190.7154.250.7354.370.697学生评教4.210.7194.150.7194.180.7264.330.681录像资料评审4.030.8234.160.7263.880.8553.980.818课程特色4.150.7414.170.7124.050.7314.140.689学校政策注院05年新增4.360.6664.490.6122003-2006国家精品课程各项评估分值比较表82圆园10援8中国电化教育总第圆83期学习资源四、强化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现实意义1援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用是助力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袁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遥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遥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袁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袁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遥信息化已经引起高校的教育思想尧观念尧内容尧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遥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袁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袁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创新教育的需要遥因此袁高等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袁为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遥而精品课程及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为高校信息化教学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遥2援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是进行信息化教学革新尧学生实现深度有效学习的重要支架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注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袁通过利用精品课程网络优质资源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整合袁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技术支持的信息化教学革新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尧创新精神与专业实践能力遥在网络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网上袁相关的网络课程尧学习工具尧协作工具等袁所有数据和资源均能共享袁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袁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遥与此同时袁精心选取教学参考资料和专题教学网站袁充分发挥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袁引导自我探究学习遥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在于提升教学质量袁进而提高学习效果袁网络资源建设的目标不应仅限于信息共享和评估袁而应在现有架构内袁整合精品课程作为一种资源中心尧交流平台乃至于认知工具尧绩效工具尧评估工具等袁从而真正使学生享受到高水平的优质资源和信息化的学习支持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遥3援混合教学是推进基于精品课程资源教学应用的有效途径作为国家质量工程的一个部分袁国家精品课程也在实施进程中袁各级各校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遥但是如何把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整合与高教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遥国际上提出混合学习的路径来解决网络环境与传统环境整合促进学习的新思路遥混合教学/学习渊BlendedTeaching/Learning冤是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遥混合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教学理论袁不如说是一种教学理念袁它没有一个确定的内涵和外延袁只要是符合将传统与网络学习的优势两者结合就可以称之为混合学习16遥这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袁更重要的是改良与发展遥因此袁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教学应用的层面袁如何基于混合教学的思想袁开发有效的模型与策略来有效服务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袁是一个值得关注而且较为紧迫的高教改革主题遥五、提升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对策野从共享到应用到特色冶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袁也是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作为一种高效优质的教学资源袁整合于教学混合于课堂的基本路径遥共享阶段重在课程体系的架构与优质资源的分享袁是优质教学及其资源可及性的问题袁也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用的基础遥应用阶段强调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支持袁从教学环节的深度整合进行资源建设与应用袁强调有效性曰特色阶段通过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应用的创新性与精致化袁形成独特的混合教学特色袁发挥精品课程实效功能袁真正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遥因此袁尽管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袁网络资源建设也初具规模袁但是现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处于一个较低层次袁亟待通过整合设计与混合应用提升其教学应用水平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遥1.增加国家精品课程评估体系在教学应用维度的引导性遥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评估体系是一个面向静态的课程系统的评估指标袁功能主要局限在评估和建设袁随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袁评估体系应该增强在动态的教学应用维度上的引导袁使各级精品课程真正成为教学的野跑道冶渊Course冤遥在各级评估中增加教学应用方面的评估指标袁重视网络学习活动的开发袁在线学习功能的实施尤其是教学视频的全程化遥2.强化精品课程网络化应用的建设思路遥在精品课程项目中袁各个高校中不同程度都存在野重申报袁轻建设冶的现象17遥比如袁申报成功之后袁普遍投入不足袁重视不够袁更新不及时袁应用严重缺失遥网站资源部分教学内容过时尧老化袁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袁精品不精现象比较突出18遥强化精品课程建设的网络化应用袁把整合精品课程建设的网络资源看作教学的新空间和学习的新平台袁将有利促进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建设与应用遥3.提高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标准化与结83总第圆83期中国电化教育圆园10援8学习资源构化遥在优质资源的获取与再开发中袁教学使用者普遍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障碍袁比如袁精品课程网站许多优秀资源仅可浏览袁不能马上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与课程中来袁这里除了有版权和可及性方面的问题外袁还有资源标准化与结构化的问题19袁比如院渊1冤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化和结构化程度不高袁内容覆盖度不足袁格式上不兼容袁还不能为各层次学校尧各类专业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遥渊2冤资源的颗粒度太大袁不能提取精品课程中的小颗粒度资源袁重构一个个性化的适合自己的课程网站遥渊3冤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共平台袁以支持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精品课程网站中的内容遥渊4冤资源开发和再开发的经费支持不足遥4.积极推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与常规教学的整合教学模式创新遥网络资源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化教学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袁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袁促进教与学的最优化遥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介袁推进教师和学生采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袁其核心是整合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遥高校教师通过优秀案例剖析尧课例分析尧专家引领尧集中培训袁结合各自的学科属性和知识特性袁设计并应用不同的整合教学模式袁真正使精品课程教学方式和模式多元化尧个性化袁使之适应学习的需求和教学的发展遥5.积极推进高校混合式教学与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遥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袁混合教学成为一种趋势遥网络化教学尧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等不再是相互排斥的教学方案袁而是互补方案袁多种教学方式的混合结合供给课程设计者合理安排袁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环境袁以提供最有效的教学方案20遥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常规教学提供了极佳的网络化教学空间袁和课堂混合教学特别适合高级人才的专业教育袁可以突破教学时空局限袁可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袁可以促进教学互动的实施袁实现个性化教学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袁而整合资源利用的多种学习活动开发可以为学习提供支持袁有研究指出袁即使是强调全球教学资源共享的MITOCW项目袁其学习活动开发更多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尧协作性学习的教学理念袁而学习支持在丰富性尧可用性和耦合性方面都优于我国的精品课程21遥6.采取差异化的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以强化教学有效性遥当前各级精品课程申报和检查采用的指标基本一致袁这进一步弱化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遥因此袁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院精品课程的野老化冶的现象袁一旦申报成功袁建设和应用则成为其次遥而中期检查则犹如二次申报袁指标一致袁审查甚至更为松懈袁因此袁在整体上延续精品课程的基本指标之外袁差异化地强调教学应用取向来进行过程性评估不失为一种精品课程的质量监控机制遥这种差异化的质量监控体系可以采用野课程为纲尧教学为本冶的办法袁既强调精品课程评估的课程架构袁又凸显精品课程评估的教学应用导向袁真正使精品课程在支持高校教育革新和教育信息化方面发挥核心作用遥参考文献:12丁兴富,王龙,冯立国,沈孝苹.北京市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及主要结论J.中国大学教学袁2006,(5):22-25.3王佑镁.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可及性评估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118-12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