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就业困境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就业困境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就业困境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就业困境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就业困境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就业困境的调研报告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是必然趋势,而进城 就业则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首要面临问题。农民工只有先进 城就业,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具备在城市中长期 生存的能力,才能真正退出农村、进入和融入城市,最终 实现市民化。当前,进城农民工的整体就业水平还不高, 在就业中还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困境,如何改善和优化 他们的就业环境、提高其就业质量、促进其市民化,是一 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xx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组织专班开展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就业情况专项调 查,并选择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零售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他行业等主要用工行业开展农 民工市民化状况问卷调查,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 一、当前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就业困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到非农产业,农民工在就业人口中已占很高比例。调查显 示,截止 XX 年底,xx 市转移农村劳动力 557188 人,占农 村劳动力总数 112.85 万人的 49.4%。他们保留农民的身份, 在城镇从事非农业劳动,既区别于以土为生的农民又区别 于城镇居民,被定位为游离于“非农化”与“非市民化” 之间的特殊群体,其就业也呈现出区别于城镇职工的明显 特征。综合分析专项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 基本结论。 工作层次低,就业领域窄。截止 XX 年底,xx 市共有转 移农村劳动力 557188 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 112.85 万人 的 49.4%。从行业分布看,目前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 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占转移劳动力总 数的 58.3%,从事的岗位以操作工等纯体力劳动为主,普遍 具有重、脏、苦、累、险的特征,在生产系列中属较低层 次岗位。这种工作层次的低下,直接决定了农民工在城市 社会地位的低下。 附表: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业分布 制造业 服务业 建筑业 纺织业 交 通 运输业 种养 殖业 其它 人数 162790 97655 64723 33162 31646 29097 138115 占比% 29.2 17.5 11.6 6 5.6 5.2 24.8 灵活就业多,失业风险高。灵活就业是目前农民 工在城市就业的主要形式。灵活就业是指以非全日制、临 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通俗地说就是 “临时工”。在 300 份有效问卷中,农民工无单位的 130 人、占 43%,有单位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 46 人、占 15%, 两者合计高达 58%。由于灵活就业稳定性较小,他们不得不 经常更换工作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农民工 三年内更换过 4 个及以上工作的占 5%,更换过 2-3 个工作 的占 20%,更换过 1 个工作的占 16%。劳动关系不稳定导致 农民工缺乏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游离在城市的边缘, 直接影响市民化进程。 工资收入少,生存压力大。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工 XX 年月平均收入在 1000XX 元的占 46%,XX2500 元的占 12%,2500 元以上的占 42%,有超过半数的农民工月收入低 于 2500 元,而 xx 市 XX 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 2643 元。一些企业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变相延长劳动时间, 73.5%的农民工存在超时工作,农民工的工资额虽然不低于 最低工资或平均工资标准,但单位时间的报酬率却大幅下 降。同时拖欠工资现象仍然存在,农民工反映经常被拖欠 工资的占 32%。无论是工资水平偏低还是工资拖欠,都使农 民工倍感在城市的生存压力,想进城而不敢进城。 社会保障弱,就业不平等。目前,城市职工由于大部分 在正规部门就业,所以一般能被纳入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 享受国家实行的强制性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等社会保 险。而农民工由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导致合法权益保护 缺乏基础,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社会保障缺失。从问卷调查 情况看,农民工目前由所在单位缴纳五项社会保险的比重 仅为 18 %,参保率明显偏低。不能与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充 分的就业保障权利,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实际处于“二等 公民”地位,阻碍了农民工的根本转移。 二、造成农民工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总体看,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转移数量已 近半数,但转移就业质量依然偏低,给农民工市民化带来 了诸多不利影响。究其原因,既有个体因素,也有客观障 碍。 从农民工自身看,知识技能不足是根本原因。据 调查,在全市 557188 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 化 313410 人,高中文化 187215 人,高中以上文化 56833 人,分别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 56.2%、33.6%和 10.2%;具 备初级职业资格的 69740 人、中级 19420 人、高级 6633 人, 三者合计仅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 17%。受教育程度低、缺乏 过硬的职业技能,导致农民工只能进城找那些工作稳定性 差、工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等边缘性职业和底层职业。 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必将越来越窄。 从政府部门看,职业培训滞后、就业信息不对称 是关键原因。其一,职业培训滞后。调查表明,将近一半 的受访农民工对职业培训有较大需求,但目前农民工获得职 业培训的情况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农民工普遍反映当 前职业培训难度低、针对性差,主要表现在:一是形式主 义较强,培训投入不足,培训时间短,效果不理想;二是 对培训项目的设置缺乏调查,不能适应农民工多样化的培 训需求。此外,当前农民工培训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阵 现象以及师资力量欠缺等问题,也是农民工知识技能提升 缓慢的主要原因,其直接结果就是农民工无法满足城镇化、 工业化过程中对技术岗位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二,就业信 息不对称。经过多年实践,xx 市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 健全,在促进供需对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城乡广覆盖 的人力资源供需信息服务系统还不完善,特别是网络化对 外实时发布信息平台不足、村组信息发布终端还未实现全 覆盖,造成劳动力供需信息不能无缝对接,农民工缺乏与 用工单位的信息沟通桥梁,导致其难以进入正规就业市场。 从用工单位看,用工随意性大、用工不规范是重 要原因。其一,用工随意性大。一些企业订单多、生产忙 时大量招工,订单少时随意裁减员工,导致一部分农民工 频繁失业。其二,用工不规范。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 微企业为节约人工成本,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为 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并变相延长劳动时间,用加班等方 式增加农民工工资总额,规避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造 成农民工失业风险高、工资收入低。 三、破解农民工就业困境推进其市民化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一个 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无论从政府、企业还是农民工自 身的角度,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政府的工作重心在于 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服务平台、健全规范 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企业的工作重心在于为农民工提供合 法的社会保障权益;而农民工需要关注的是加强自我能力 的开发意识。从政府角度来看,当前,应重点抓好四方面 工作: 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工就近就地 转移。从 xx 实际来看,当前及今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 键是要减少现有土地上的农民,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 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通过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和 发展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创业。 为此,政府应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一要树立“统筹城乡工 业发展”的理念,将农村工业的发展纳入全市工业发展的 大局,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二要树立“农业招商”的理 念,立足资源优势,加强农村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发展 典型企业,通过资本注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三 是要树立“农民创业”的理念,通过政策扶持,激励农民 自主创业,着重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观光农业、生态 农业,使创业成为农民实现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工就业适应 能力。提升农民工就业适应能力,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大 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要将此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常抓不懈, 努力建立和完善资源整合、政府主导、官民并举、多部门 配合的培训体系。一要切实加强政府对农民转移培训工作 的领导。制定和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积极做好 农民转移培训的宣传工作,营造重视、鼓励农民培训的舆 论氛围。二要建立多元化的农民转移培训投入机制。建立 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以及社会力量捐款的多 元化投入机制。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用人单位 要按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有计划地组织农民进 行在岗职业培训。三要实行按市场需求招标培训,公私培 训机构平等竞争,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各职能部门 开展的农民工培训项目与市场培训机构有机衔接的机制。 加强对各种培训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四要根据就业信息服 务系统提供的用工信息和市场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 培训方向,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订单 职业技术培训服务,将培训和就业输送结合,提高培训后 的就业能力。 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拓宽农民工就业对接 渠道。一要继续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市 场建设,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向下延伸,为农民工和用 工单位搭建无缝隙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发挥企业在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带动作用,采取带动式、订 单式、定向式、合作式等方式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根据 劳动力的不同需求,推荐不同的就业岗位,逐步实现由过 去传统的密集型企业的纯体力劳动就业向管理型、公益型 乃至更高档次岗位转变。二要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信 息化水平。抓住供、求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劳动力 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劳动力需求 和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信息收集,增强人力资源市场宏观预 测、综合分析能力,每个季度或半年发布一次劳动力供求 报告,为农民工就业、企业用工提供引导;另一方面要加 强就业信息网络终端建设,使劳动力信息系统进行联网, 实现信息同步、实时发布,推进就业信息全覆盖,充分发 挥信息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合理有序转移。 指导企业改善用工环境,保障农民工合法就业权益。 在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的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是“搭台 者”、“服务者”,企业才是“唱戏者”。要健全就业保 障机制,指导企业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一要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规范企业用工。人社部门要加大 对劳动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