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医学_第1页
临床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医学_第2页
临床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医学_第3页
临床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医学_第4页
临床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1. 随机原则 2. 对照原则 3. 均衡原则 4. 重复原则 5. 盲法原则 ( 临床试验时,可属均衡之列 ) 作用: 减少误差,提高实验效率。 1 随机化原则 一、概述 概念: 随机化 (randomization)是采用特殊手段,使总体或样 本中每个个体发生某事件的概率均等。 目的: 主要是为了在选取样本和将研究对象分组时,防止来 自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两个方面的主观因素的干扰,避 免结果偏离真实值。 应用: 随机抽样、随机分组。 (一)随机抽样 (random sampling) 随机抽样 在抽样过程中,采用随机化方法,使总体中所 有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进入研究样本。 随机抽样的目的 是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发生选择偏倚。 (二)随机分组 (random allocation) 随机分组 又叫随机分配 是指在研究样本确定后,进一步采用随机的方 法,使研究对象以同等的机会被分配进入试验 组 ( experimental group)或对照组 (control group)中。 随机分组的主要目的 提高组间的均衡性,减少非研究因素的干扰。 二、随机化方法 (一)简单随机法 (simple randomization) 指采用抛硬币、抽签、掷骰子、随机数字表, 甚至利用计算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进行 抽样或分组的方法。 1抛硬币、抽签等方法主要应用在研究涉 及的例数较少时。 2随机数字表法 数理统计学家根据概率论原理编制,表 中数字的行、列或斜向顺序都呈随机状 态。 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随机化方法。 可以进行随机抽样、随机分组。 ( 1)随机抽样: 例如,欲在某医院门诊随访的 250名高血压 患者中随机抽取 20名作为一种降压新药的 试验对象。 先将 250名高血压患者从 1 250顺序编号, 然后从随机数字表任何一行的任何一列开始, 顺序产生 20个 00 99之间的随机数, 每个数字乘以 250取前 3位数,超过 250号的, 取前 2位数,重复的数弃去重抽, 最后,以对应编号的患者组成参加本次试验的 样本。 注意,一旦确定行、列或斜向顺序后,中途不 能任意更改方向。 (2)随机分组: 例如,欲将合乎试验要求的 20名患者,随机分配 为试验组 (T),对照组 (C)2组。 首先将患者从 1至 20编号, 然后从随机数字表的任何一行、任何一列开始,顺序 产生 20个 0099之间的随机数。 按事先规定,对应的随机数为 “奇数 ”者进入试验组,为 “偶数 ”者进入对照组。 如从表 7-1第 9行, 8列开始,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 序获取 20个随机数字并依次列入表。 结果显示两组例数不等,则应该进一步遵循一定的随 机方法,对两组的例数进行调整。 3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 例如,欲产生 5个 0999的随机数 一般需事先指定一个种子数 (seed),相当于在 随机数字表上指定行和列。 可在 SAS (6. 12版本 )中指定种子数为 8888,产 生 5个随机数: 0.94732、 0.14850、 0.63843、 0.53516、 0.20371。 将每个数乘以 1000并取整,据此,以上 5个随 机数转换为: 947、 148、 638、 535、 959。 (二)分层随机法 (stratified randomization) 分层随机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先将研究对象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组(层),然 后在各层中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 组成样本; 分层随机分组 (stratified allocating) 在各层中按简单随机分配的方法,分出试验对 象与对照对象,最后将各层试验对象合在一起 作为试验组、将各层对照对象合在一起作为对 照组。 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往往是以对观察值变 异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 stratifying factor); 在分层随机分组中,主要以研究对象中某 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 层因素,如研究对象的重要临床特征或预 后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情、有无并 发症等)。 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分层因素: 研究疾病或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对所研究疾病预后有明显影响的因素; 遵循最小化原则,将分层因素控制到最低限 度,否则将致分层过多,造成组内研究对象过 度分散的不利局面。 例如,进行慢性心房纤颤复律后抗心律失 常药物维持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考虑到慢性心房纤颤患者的预后与病因、心脏 大小及心房纤颤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 分层随机分组: a 病因:瓣膜性心脏病与非瓣膜性心脏病; b 心脏大小:心胸比例 0.50和 0.05,说明治疗前两组的基本情况没有 差别,组间均衡性良好,为研究结果的准 确与可靠奠定了基础。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资料均衡性进行分析 的过程又叫做 均衡性检验 。 三、保证均衡性的方法 (一)研究设计 1限制研究对象的入选条件 为了提高研究对象整体的齐性,可以在研究设 计中,通过设定纳入、排除标准,对受试对象 的基线条件进行限制,避免研究对象基线差异 过大。 例如,为评价某降糖药治疗 2型糖尿病的效果 ,可以限定患者的年龄、体重、并发症等基本 情况 将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限定在一定范围,排 除血糖过高的患者,组间基线情况的差异可 以有效降低。 2匹配设计匹配 (matching)也称配比 即在设计时要求对照组在某些因素和特征上与 试验组保持一致。 匹配条件 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也可以 是病型、病程、病情等临床特征。 根据设计的不同,匹配可以分为 群体匹配(频数匹配) 个体匹配 使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 非研究因素(背景因素)上保持一致,有 效提高组间均衡性。 3分层随机分配 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研究者可将重要的危险因 素或预后因素设为分层因素,将患者分层后再 通过严格的分层随机分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比较组间基线的可比性。 例如,研究冠心病治疗效果时,按患者的年龄、性 别、血清胆固醇水平等进行分层随机分配,可以有 效保证研究组间以上因素的均衡可比。 4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 基线资料必须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 必须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 例如 测定体重指数,必须事先规定量体重的时间是在餐 前还是餐后; 测定血压值,需规定要连续测多少次,是以最低值 还是平均值为准,同时,还需要统一测量时间,是 早晨还是晚上。 (二)实施过程 在研究实施阶段,应在测定基线数据后,尽快实 施干预。如果间隔时间过久,患者的基线情况可 能发生改变,进而破坏组间的均衡性。 例如,一般认为一项有效的治疗在 3个月之内可减少 10% 15%的并发症发生。如果在一项采用历史对照设 计的慢性病治疗效果的研究中,取得基线资料 1个月后 才开始实施处理,则可能已经有 5%的患者病情自行好 转,经治疗 3个月后将会有 15% 20%的患者减少了并发 症的发生,这样就夸大了对疗效的评价。 (三)资料处理 组间不具差异性 ,重点是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主要临床特 点以及性别、年龄和样本量是否均衡、可比。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则基线不可比或称为基线不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