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人力资源规划_第1页
第8章:人力资源规划_第2页
第8章:人力资源规划_第3页
第8章:人力资源规划_第4页
第8章:人力资源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 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纲要 二、人力资源需求、供给的预测和平衡 一、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1) u人力资源规划,也就人力资源计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 略和经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人员的供需平衡,以满足企业 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人员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质合 量的人力资源保证,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达成企业的战略目 标和长期利益。 u简单地讲,人力资源规划就是对企业在某个时期内的人 员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 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 u人力资源规划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企业进行的人力资源 规划是一种预测;二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是预测供 需关系,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三是人力资源 规划必须和企业的战略相适应,必须反映企业的战略意图 和目标。 3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2) u要准确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必须把握以下几个要 点: n 人力资源规划要在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 n 人力资源规划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对特定时期的人员供给和需 求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供需平衡。 n 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预测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 方面进行,供给和需求不仅要在数量上平衡,还要在结构上匹配。 u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我们必须回答或解决以下问题: n 企业在特定时期需要多少人员,这些人员的构成和要求是什么 。 n 企业在相应的时期内能够得到多少与需求的层次和类别相对应 的人力资源的供给。 n 在这段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比较的结果是什么, 企业应当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 4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u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就是它的最终结果。 u 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n 人 力资源总体规划 n 人力资源业务规划 5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 力资源总体规划 u人 力资源总体规划,是指对计划期内结果的总体描述。 u人 力资源总体规划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 n 供给和需要的比较结果,也可称作净需求。 n 阐述在规划期内企业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各种人力资源配 置的总体框架,阐述人力资源方面有关的重要方针、政策和原则。 n 确定人力资源投资预算。 6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业务规划 u人力资源业务规划,是指总体规划的分解和具体。 u人力资源业务规划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配置计划、 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人员培训与开发计划、工资激励计 划、员工关系计划和退休解聘计划等内容。 u每一项业务规划都设有自己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它们的有效实施是总体规划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7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业务规划的内容( 1) 规 划名称 目 标 政策 预 算 人 员补 充 计 划 类 型、数量、 层 次 对 人 员 素 质结 构的 改善 人 员 的 资 格 标 准、人 员 的来源范 围 、人 员 的起 点待遇 招聘 选 拔 费 用 人 员 配置 计 划 部 门编 制、 人力 资 源 结 构 优 化、 职 位匹配、 职 位 轮换 任 职 条件、 职 位 轮换 的 范 围 和 时间 按使用 规 模 、 类别 和人 员 状况决定 薪酬 预 算 人 员 接替 和 提升 计 划 后 备 人 员 数 量保持、人 员 结 构的改善 选 拔 标 准、 提升比例、 未来提升人 员 的安置 职 位 变动 引 起的工 资变 动 8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业务规划的内容(续表) 培 训 与开 发 计 划 培 训 的数量和 类 型、提供内 部的供 给 、提 高工作效率 培 训计 划的 安排、培 训 时间 和效果 的保 证 培 训 开 发 的 总 成本 工 资 激励 计 划 劳动 供 给 增加 、士气提高、 绩 效改善 工 资 政策、 激励政策、 激励方式 增加工 资奖 金的数 额 员 工关系 计 划 提高工作效率 、 员 工关系改 善、离 职 率降 低 民主管理、 加 强 沟通 法律 诉讼费 用 退休解聘 计 划 劳动 力成本降 低、生 产 率提 高 退休政策及 解聘程序 安置 费 用 9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 u按照规划的独立性划分 n 独立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n 附属性的 人力资源规划 u按照规划的范围大小划分 n 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 n 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 u按照规划的时间长短划分 n 短期的人力资源规划 n 中期的人力资源规划 n 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 10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以及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u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u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保持人员状况的稳定 u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的开支 u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具有指导意义 1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 1) 绩效管理 供给预测 供给大于 需求 供给等于 需求 * 供给小于 需求 需求预测 薪酬管理 员工招聘 员工配置 培训开发 解聘辞退 员工配置 *这里的供给等于需要是指数量和质量上的全面匹配,因此就不需 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但是这种状况在现实中很少出现。 1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 2) u与薪酬管理的关系。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结果是企业制 定薪酬计划的依据;企业的薪酬政策也是预测供给时需要 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u与绩效管理的关系。绩效考核是进行人员需求和供给预 测的一个重要基础。 u与员工招聘的关系。招聘的主要依据就是人力资源规划 的结果,包括招聘的人员数量和人员质量。 1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 3) u与员工配置的关系。员工配置就是企业内部进行人员的 晋升、调动和降职,员工配置的决策取决于多种因素,人 力资源规划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可以根据预测 结果和现有人员状况来制定相应的人员配置计划。 u与员工培训的关系。通过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结果可以 确定培训的需求,通过培训就可以提高内部供给的质量, 增加内部供给。 u与员工解聘的关系是明显直接的,在长期内如果需求小 于企业内部的供给,就要通过对人员的解聘辞退实现供需 的平衡。 14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 需求分析 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数量、 质量、结构、潜力 企业的外部环境: 政治、经济、文化、 法律、相关政策 企业的内部环境: 经营战略、发展规划、 管理风格、管理体系 供给分析 内部供给 外部供给 职位分析 人员分析 内部供给预测 劳动力市场状况 择业偏好 企业吸引力 外部竞争 外部供给预 测需求预测 需求预测 需求预测 需求的数量、质量 供给的数量、质量比较 15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2) 外部环境信息 u经营环境的信息 u直接影响人力资 源供给的信息 准备阶段需要收集的信息 现有的人力资源信息 u员工的基本信息 u工作经历 u受教育程度 u工作经历 u工作业绩记录 u工作能力 u态度记录 等等 内部环境信息 u组织环境的信息 u管理环境的信息 16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3) u预测阶段: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选择使用有效的 预测方法,对企业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 做出预测。 u实施阶段:根据供给和需求预测比较的结果,通过人力 资源的总体规划和业务规划,制定并实施平衡供需的措施 ,使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正常的满足。 u评估阶段: n 在实施的过程中,随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修正供给和需 求的预测结果,并对平衡供需的措施做出调整。 n 对预测的结果以及制定的措施进行评估,对预测的准确性和措 施的有效性作出衡量,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益的经验,为以 后的规划提供借鉴和帮助。 17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纲要 二、人力资源需求、供给的预测和平衡 一、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18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的含义 u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就是指对企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 内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进行估计。 u这里所指的预测是指完全需求,是在不考虑企业现有的 人力资源状况和变动情况下的需求,至于净需求,要在与 预测的供给进行比较后才能够得出。 19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思路 u我们按照对职位进行分析的思路来预测人力资源需求。 企业设置多少职位,就需要多少人员;设置什么样的职位 ,就需要什么样的人员。因此,只要预测出企业内部职位 的变动,相应地就能预测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既要 有数量上的也要有质量上的。 u预测职位变动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n 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 n 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n 职位的工作量 n 生产效率的变化 u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企业职位设置的变化值,并将其与现 有的职位进行比较来计算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职位设置情况 ,从而来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 20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u主观判断法 u德尔菲法 u趋势预测法 u回归预测法 u比率预测法 2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主观判断法 u这是一种最为简单的预测方法,由管理人员凭借自己以 往工作的经验和直觉,对未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作出估计 。 u实际操作中,先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根据本部门未来一 定时期内工作量的情况来预测本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然 后再汇总到企业最高领导层那里进行平衡,以确定企业最 终需求。 优点 该方法主要用于进行短期的 预测,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 或者经营环境稳定、人员流 动不大的企业。 缺点 l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使用该 方法进行预测才会比较准确。 l该方法除准确率较低以外,往往会出现 “ 帕金森定率 ” 各部门负责人在预测本 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是一般都会扩大,要 避免这个问题,就需要最高领导层的控制 。 2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德尔菲法( 1) u德尔菲法是指邀请在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有经验的管理人 员对某一问题进行预测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化方法 ,也就专家预测法。 u德尔菲法的特点: n 吸取众多专家的意见,避免了个人预测的片面性; n 采取匿名的、 “背靠背 ”的方式进行,避免了从众的行为; n 采取多轮预测的方式,准确性较高。 u在实施德尔菲法的时候,需要一个 “中间人 ”或者 “协调人 ” 在专家之间传递、归纳和反馈信息。 2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德尔菲法( 2) 采用德尔菲法的步骤: u整理相关的背景资料并设计调查的问卷,明确列出需要 专家们回答的问题。 u将背景资料和问卷发给专家,由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判 断和预测,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u由中间人回收问卷,统计汇总专家们预测的结果和意见 ,将这些结果和意见反馈给专家们,进行第二轮预测。 u再由中间人回收问卷,将第二轮预测的结果和意见进行 统计汇总,接着进行下一轮预测。 u经过多轮预测之后,当专家们的意见基本一致时就可以 结束调查,将预测的结果用文字或图形加以表述。 24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德尔菲法( 3) 采用德尔菲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u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 30人,问卷的返回率应不低于 60% ,以保证调查的权威性和广泛性。 u提高问卷质量,问题应该符合预测的目的并且表达明确 ,保证专家都从同一个角度去理解问题,避免造成误解和 歧义。 u要给专家提供充分的资料和信息,使他们能够进行判断 和预测;同时结果不要求十分精确,专家们只要给出粗略 的数字即可。 u要取得参与专家们的支持,确保他们能够认真进行每一 次预测,同时也要向公司高层说明预测的意义和作用,取 得高层的支持。 25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德尔法调查表 预测项目:公司 A类职位与 B类职位的合理比例 上次(第 X次)的调查结果为: 1.1:1, 原因: 2.1:1.5, 原因: 3.1:2, 原因: 4.1:4, 原因: 上次调查的中间值为: 1:1.5,四分位点是 1:1和 1:2,极端值是 1:4 您的新预测为: 理由是: 26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趋势预测法( 1) u趋势分析法是指预测者根据组织过去几年的员工数量的 历史数据,分析它在未来的变动趋势,从而来预测企业在 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需求量。 u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观,但是由于使用时,一般都要假 设其他的一切因素都保持不变或者变化的幅度保持一致, 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它比较适合那些经营稳定的组织 ,并且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方法来使用。 u趋势预测法的步骤是:首先收集企业在过去几年内人员 数量的数据,并且用这些数据作图,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 修正,使其成为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条曲线延长就可以 看出未来的变化趋势。 27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年度 1 2 3 4 5 6 7 8 人数 450 455 465 480 485 490 510 525 趋势预测法举例 人数变量是 Y,年度是 X,那么根据以下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 a=435.357 b=10.476 由此得出趋势线可以表示为: Y=435.357+10.476X。这样就可以预测出第 二年和第四年的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需求: Y=435.357+10.47610.476( 8+2) =540.117541 Y=435.357+10.47610.476( 8+4) =561.069562 所以,今后第二年的人力资源需求量为 541人,第四年为 562人。 28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回归预测法 u回归预测法是指根据数学中的回归原理对人力资源需求 进行预测。 u由于人力资源的需求总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回归预 测的基本思路就是找出那些与人力资源需求密切相关的因 素,并依据过去的相关资料确定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建立回归方程;然后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方程系数,确 定回归方程;这时,只要得到了相关因素的数值,就可以 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做出预测。 u使用回归预测法的关键就是找出那些与人力资源需求高 度相关的变量,这样建立起来的回归方程的预测效果才会 比较好。 u实践中通常采用线性回归来进行预测。 29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回归预测法举例 病床 数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护 士 数 180 270 345 460 550 620 710 病床数和护士数的数据 将病床数设为自变量 X,护士数设为因变量 Y,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可 以表示为 Y=a+bX,其中计算 a和 b的方法和趋势预测分析中使用的方法一样 ,经过计算得出 a=2.321, b=0.891,回归方程就是 Y=2.321+0.891X 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床位,就要增加 0.891个护士。由于医院准备明年 将病床数增加到 1 000个,所以需要的护士数就是: Y=2.321+0.8911 000=893.321894(人) 30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比率预测法( 1) u 这是基于对员工个人生产效率的分析来进行的一种预测 方法。 u 进行预测时,首先要计算出人均的生产效率,然后再根 据企业未来的业务量预测出人力资源的需求,即 所需的人力资源 =未来的业务量 /人均的生产效率 u 例如,对于一个学校来说,目前一名老师能够承担 40名 学生的工作量,如果明年学校准备使在校生达到 4 000人, 就需要 100名老师。 3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比率预测法( 2) u 如果考虑到生产效率的变化,计算公式可以作如下修改 :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预测时,需要对未来的业务量,人均生 效率的及其变化作出准确的估计,这样对人力资源需求的 预测才会比较符合实际,而这往往是比较难做到的。 3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 u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是指为满足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需 求,对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内组织能够获得的人力资源的 数量、质量以及结构进行估计。 u由于超出组织获取能力的人力资源供给对组织来说是没 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在预测供给时必须要对有效的人力资 源供给进行预测。 u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的供给包括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两 个来源,内部供给是指内部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人力资源; 外部供给则是外部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人力资源。 3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供给的分析 u人力资源供给的分析是以 “人 ”为中心进行的。 u由于人力资源的供给有两个来源,因此对供给的分析也 要从内外来个来源进行分析。 u相对于内部供给来说,企业对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可控 性比较差,因此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主要侧重于内部的供 给。 34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外部供给的分析 u外部供给主要是对影响供给的因素进行判断,从而对外 部供给的有效性和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u影响外部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n 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外部劳动力市场紧张,外部供给的数 量就会减少;相反外部劳动力市场宽松,供给的数量就会增多。 n 人们的就业意识。如果企业所在的行业是人们择业时的首选行 业,那么人力资源的外部供给量自然就会多,反之就比较少。 n 企业的吸引力。如果企业对人们有吸引力的话,人们就愿意到 这里来工作,这样企业的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量就会比较多,反之如 果企业不具有吸引力的话,供给量就会比较少。 等等。 35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内部供给的分析 u人力资源的内部供给来自于企业内部,是指预测期内企 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所以内部供给分析主要是对现有人 力资源的存量以及未来的变动情况作出判断。 u内部供给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 n 现有人力资源的分析 ,主要是对员工的年龄结构、性别以及员 工身体状况进行分析。 n 人员流动的分析。人员流动主要包括由企业流出和人员在企业 内部的流动两种。 n 人员质量的分析。质量的变动主要表现为生产率的变化,生产 效率提高,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相应就会增加;反之生产效率降低 ,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则会减少。 36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 u技能清单 u人员替换 u人力资源 “水池 ”模型 u马尔科夫模型 37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技能清单 u技能清单是一个用来反映员工工作能力特征的列表,这 些特征包括培训背景、工作经历、持有的资格证书、工作 能力的评价等内容。 u技能清单能够反映员工的竞争力,可以用来帮助预测人 力资源供给。 u技能清单主要服务于晋升人选的确定,职位调动的决策 ,对特殊项目的工作分配、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38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技能清单举例 姓 名: 职 位 部 门 : 出生年月: 婚姻状况: 到 职 日期: 教育 背景 类别 学校 毕业 日期 主修科目 大学 硕 士 博士 技能 技能种 类 所 获证书 训练 背景 训练 主 题 训练 机构 训练时间 个人 意向 你是否愿意承担其他 类 型的工作? 是 否 你是否愿意 调换 到其他部 门 工作 ? 是 否 你是否愿意接受工作 轮换 以丰富工作 经验 ? 是 否 如有可能,你愿承担哪种工作? 你 认为 目前最需要的培 训 是什 么? 改善目前的技能和 绩 效: 晋升所需要的 经验 和能力: 你 认为 自己 现 在可以接受哪种工作指派? 39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员替换 这种方法就是对企业现有的人员状况做出评价,然后对他 们晋升或者调动的可能性做出判断,以此来预测企业潜在的 内部供给。 某部门的人员替换图 甲 ( X) A/0.3 B/1 乙 ( Y) C/0.5 X/0 丙 ( Z) D/0 X/1 丁 ( M) E/0 Y/2 戊 ( N) 40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 “水池 ”模型 u人力资源 “水池 ”模型是在预测企业内部人员流动的基础 上来预测人力资源的内部供给,该模型是从职位出发进行 分析,预测的是未来某一时间现实的供给。 这种方法一般 要针对具体的部门、职位层次或职位类别来进行。 u例:通过一个职位层次分析的例子来看该模型的运用 n 首先,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预测每一层次职位的人员流动情况 未来供给量 =现有人员的数量 +流入人员的数量 流出人员的数 量 n 对每一职位来说,人员流入的原因有平行调入、向下降职和向 上晋升;人员流出的原因有向上晋升、向下降职、平行调入和离职 。 n 在分析完所有层次的职位后,将它们合并在一张图中,就可以 得出企业未来各个层次职位的内部供给量以及总的供给量。 4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某一层次职位的内部人力资源供给图 流入 9人 现有员工 30人 流出 15人 未来的内部供给 量为 24人 4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人力资源接续模型示例 调入 6人 现有人员 30人 调出和离职 10人 未来的供给 28人 调入 10人 现有人员 40人 调出和离职 5人 未来的供给 47人 调入 6人 现有人员 50人 调出和离职 12人 未来的供给 40人 晋升 8人 降职 4人 晋升 5人 降职 3人 内部 供给 总量 为 115 人 4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马尔科夫模型模型应用举例( 1) 假设某企业现有四类职位,从高到低依次为 A、 B、 C、 D ,各职位的分步情况,如表所示,预测未来的人员分布状况。 职 位 A B C D 人数 40 80 100 150 确定人员转换率 A B C D 离 职 率合 计 A 0.9 0.1 B 0.1 0.7 0.2 C 0.1 0.75 0.05 0.1 D 0.2 0.6 0.2 44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2007 马尔科夫模型模型应用举例( 2) 结合人员分布表和人员转换率来确定第二年的人员分布 情况和预测人员供给 初期人 数 A B C D 离 职 率合 计 A 40 36 4 B 80 8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