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调研报告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党员干部达 到“个人形象如一面旗,工作热情如一团火,谋事布局如 一盘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 30 年的实践经验,弄清新时 期改革开放大潮流、大政策、大环境,准确把握我州经济 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努力 解决影响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 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科学发展,促 进改革大深化,开放大推进,工作大落实,经济大发展, 社会大和谐,实现*的“二次跨越”。围绕学习实践活动, 作为科技管理职能部门面对存在的问题该怎么办,如何解 决,按照州委的统一布置,结合此次的学习活动,3 月底 4 月初,单位主要领导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到四个县深入农村、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认真调查研究了全州科 技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的科技现状分析 “十五”以来,*州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 导思想,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 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初见成 效,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 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州委、州政府制定了*州“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 、*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 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措施。各级党政 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管理体制和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队伍自身建设也得到发 展。全州共有科技管理机构 5 个;独立科研所 2 个;29 个 乡镇配备了科技助理员;全州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0635 人。 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科技进步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 结合*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围绕全州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大问题,引进与之相适应的新技术 208 项、科技 成果 156 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为*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 有力支撑。“十五”以来,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344 项,其中,省级项目 55 项,州级列项及配套项目 289 项; 项目资金共投入 1889 万元,项目涵盖了农、林、牧、卫生、 生物等大部分行业,一批科技项目已成为我州经济发展的 新亮点,开始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民族贫 困地区科技综合示范项目所实施的优质稻、优质蔬菜、沼 气、稻田养鱼、庭院经济、科学养猪等十多个种养业和能 源开发示范项目,项目区粮食产量和人均经济收入均突破 千斤千元,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 加农民经济收入取得了较好示范效果。 科学普及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积极组织开展民族贫困地区科技试验示范、科技宣传、 科技培训、科技咨询服务及科普阵地建设等科普创建活动, 开展科技扶贫,有效提高公众科技素质。十五以来,共开 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 4934 场次,受训农民达 84.7 万人次, 印发各类科技、科普实用技术资料 10.2 万份,共招收省级 农函大班 55 个专业,74 个单科班 4525 名学员,培养了一 大批农村能人群体,广大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得到了进一 步的提高。 科技合作交流和专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举办云南*科技展洽会、组织参加云南省科技展 洽会和省院省校科技成果洽谈会等形式,搭建科技合作与 交流平台,州内企事业单位先后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 国林科院昆明资源昆虫所、云南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科 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实施的云黄连、萝芙木、咖 啡、漆油、木蜡、草果、老窝火腿腿源标准化示范等开发 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产 学研结合取得新突破。一期工程 10 万吨电解锌项目已建成 投产,为把兰坪建成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支 撑作用。专利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得到强化,全社会科技 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级干部的科技意识不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少干部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的自满意识;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保守思想; 求稳怕乱、怕担风险的畏难情绪;做事习惯于条条框框、 按部就班,缺乏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胆略和气魄;遇到 实际问题却一味强调客观原因;浮躁心态、工作不够深入、 急功近利;学习理论和业务不够系统,调查研究不够深入, 分析问题粗浅;考虑局部多、考虑全局少、发展理念不强。 具体表现为全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引进、项目的推广上基层 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重视不到位,常常持观望 态度,致使一些成熟和适用于我州的科技项目,难以得到 推广应用。 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亟待增加 按照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到 XX 年计划大专以上 学历人才总量要增至 25084 人,从现有人才状况分析,大 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总数只有 7251 人,人才的需求缺口还比 较大。实现增加现有人才总量的目标,特别是高尖人才以 及高技能人才总量提升的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 2、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我州现有的 10635 各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中 级职称、初级职称人数分别为 603 人、3753 人、6279 人, 显示出高级职称人数偏低,初级人才基数偏大。人才结构 的不合理,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数量的不足,目前缺乏高新 技术和支柱产业等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 才,缺乏第三产业高层次的金融、商务、法律、外语、计 算机、建设规划等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我州严重缺乏大批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规划与国际接轨的 高层次人才,对于我州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严 重影响,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3、人才分布亟待调整 从专业技术人才隶属关系分析,州直机关人才量有 1229 人,虽然只占全州的 11%,但集聚了大量的高素质人 才。从各类从事职业人才分析,教育、卫生人才的数量为 8141 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73.8%。我州是农业大州, 各事业单位中农林牧渔人才总数 995 人,占人才总量的 9.02%,占农业人口总量的 0.27%,比重明显偏低。人才队 伍整体素质仍偏低,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人才总量中, 中级以上职称仅占人才总数的 31.9%,研究生仅有 11 人, 只占专业人才总数的 0.1%;本科学历的有 954 人,也只占 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 8.64%。人才分布不均衡,在行业分布 上,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在“三次产业”第一线 的人才较少,在所有制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 位,国有单位人才占总量的比例高达 90%以上。 4、留住人才工作日益紧迫 “十五”期间,*州人才外流严重,主要流向昆明等 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高级职称人才,出现“流出不流进” 现象,高级职称人才流出 28 人,中级人才流出 127 人,而 调入的中高级职称的人才为 9 人。 5、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政治边防的影响,*的经济与发达 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受市场经济大潮锻炼的人才较少,懂 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个私企业和民营 企业发展缓慢。 6、人才队伍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 全州人才总数占人口总数的 4%,每 10 万人口中具有大 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为 145 人。 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偏低、观念落后 调查中了解到我州公众科学素养接近零,全民受教育 程度只为 6.1 年。而这其中已含受傈僳文教育人员。因此 我州的很多农民不是文盲就是半文盲,这样,科学普及和 适用技术的推广难度大,群众的接受能力也较弱,一些干 部群众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 依然形成对自然资源,对国家的依赖思想严重,“靠山吃 山、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观念还依然存在。不仅给我州 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还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我州的各类企业创新能力低 从调查中可以感受到各类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很 高,但我州的各类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客观制约因素多, 难有自主创新能力。导致我州工业科技难以发展。 科技工作显示度不够。 科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容易出现“政绩” 工程,不少领导对科技工作“口号”重视,没有从人、财、 物的资源上支持科技工作,导致科技工作在解决经济社会 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显示度。 三、积极推进我州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二次跨越”战略支撑体系“努力构 建*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国家级水电基地、国家级多元 民族文化及生物多样性基地,打造*大峡谷世界知名旅游 品牌”,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 来”的科技工作方针,进一步明晰科技部门及社会各个方 面推进创新和科技进步发展方面的职责定位,做到紧扣经 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点和中心工作,协调推进持续发展。“强抓农业科技, 推动工业科技;强化科技普及,提高科技素质;强化成果 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州和可持续发 展战略,为我州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 支撑。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 技支撑能力。采取切实措施,实施提升我州传统产业竞争 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民族文化保护开发、资源环 境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发展领域创新行动。依靠科技进步增 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我州 企业的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完善我州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构筑科技创新平台, 创新科技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为科技持 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理顺政府、市场配置科技资源 的关系。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和客观 要求,把培育我州各类企业创新主体放在优先地位,通过 政府政策和科技投入的引导,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 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2、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基础条件的共建 共享。我州属“三江并流”区域,同时又是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的核心区域,种质资源极其丰富,为了更好地了解资 源情况,达到有效保护濒危物种,整合资源,高起点开展 建设工作,依托高等院校技术支撑,建设一批具有*特色 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工程中心,使其成为区域性技术 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以点带面拉动全州生物资源开发, 同时达到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资源共享、 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利用、构建网络科研环境、科技成果评 价与转化整合,形成一个开放高效的科研保障体系,改善 区域创新基础条件。 3、加大省院省校和周边国家缅甸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科技对外开放的力度。组织开展与发达地区的信息交流、 人才交流,开展项目开发、基地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工 作;积极推动我州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与对外合作方建立 长期、深入、有效的合作。 4、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科 技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在引导社会投入方面 的重要作用,把科技投入作为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投资重点来加以确保,有力保证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先导和重要支撑作用。 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加强科技评 价与奖励制度。规范科学技术评价活动,减少或避免急功 近利和急于求成的倾向,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鼓励 创新的环境。积极鼓励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 投资、分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引导和支持、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创业人才和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培养体 系,形成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加强科技普及及科技宣传,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健全科普管理体制,形成政府推动,团体和部门齐抓共管 的科普工作格局。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强化科普基础设施 建设。面向农村、社区、青少年,广泛开展解决“学科技 难”科普活动,加强科技培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力争 每年培训农民 10 万人次以上。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自主创新。切实保护知识产 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 通过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管 理体制创新中的导向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高 新技术企业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的形成能力 和保护能力。 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政策及社会环 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州的各项科技法规政策,加 大科技行政执法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和科 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政策环境。加强各级党委政府 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强化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 落实,营造全社会共同重视科技工作的社会氛围。 四、对策措施 我州作为经济后发展、欠发 XX,开展科技工作还存在 不少障碍,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 是第一要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 务,把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根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让科技服务于 *经济社会总体布局,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统筹 兼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 部署,科技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统筹协调,实现科技攻 坚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安排,州内和州外科技资源 的统筹利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按照州委州政府科教兴州战略,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 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宏观管理, 把重点放在研究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创造保障 条件、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各级领导要强化 科技宏观管理意识,把科技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弱化 对竞争性研发活动的具体干预,建立机构完整、分工明确、 权责统一、协调联动的科技管理机制。各级科技行政管理 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统揽科技工作全局的责任,统筹区域科 技发展,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完善科技评价和公众监督机 制。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方针,围绕我州重 大科技需求,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和合作,学习引进国内外、 省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在消化吸收中再创新,结合 我州实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推动各类科技合作,加大科技政策宣 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进步。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投融资支撑 体系 要把科技投入作为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重 点加以确保,有力保证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 重要支撑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金融机构及 各种社会组织加强科技投入,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多角度 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支撑体系。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改善科技服务环境 随着科技强州战略的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作用日益增强,要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改善科技服 务环境,提高科技服务质量。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我州科技 队伍自身建设,完善科技管理服务机构;二是要整体提高 我州科技人员队伍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提高管 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将科技 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县基本建设投资规划,进一步改善各 县科技服务环境;四是出台科技有关的政策法规,围绕科 技创新、成果引进、合作、研发、推广应用、特色产业培 育等,大力改善州县科技软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 发展。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建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紧紧围绕我州的支柱产业,围绕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选 题指南,加大争取科技计划项目力度,做到思路项目化, 项目数字化。按照合理布局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安排好 州级科技计划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初步形成“实施 一批项目,培训一批农民,涌现一批农村能人群体,发展 一批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地方特色品牌,带动一方农民致 富”的局面。以实施科技项目为抓手,构建和完善企事业 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 力提升我州的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培养引进科技人才 实施人才强州战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培养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 一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事业经营 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 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研 机构形成开放、流动、竞争的新局面,充分发挥各类人才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靠给舞台、压担子培养和凝聚高层次 科技人才。通过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数据共享、 科学资料提供等多种方式,为各类人才的科技活动给予公 平的对待。改革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激 励机制和鼓励创新的环境。 二要深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