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xx年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xx年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xx年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xx年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12 月 1 日,四川省政府召开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电 视电话会议,总结近年来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 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研究部署气象防灾减 灾工作。 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在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提 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 感,进一步强化措施,着力提升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能 力:一是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要加密布 设局地天气雷达站和自动站,深入开展对极端天气气候事 件发生频次、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 切实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 和发布,扩大城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覆盖面,积极推进农 村乡镇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建设。二是加快建立和完 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机制。各级政府要在气象防灾减灾 的行政组织协调、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法规建设、公共财 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灾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气象灾害防御职责,构建部门协调 联动委员会、联络员会议制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应急 响应联动机制。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扩大社会参 与。三是坚持依法科学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编制细 化到县级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将气象防灾减灾相关工 程建设纳入地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关部门 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 害的风险性。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依法保护气 象探测环境的职责,尽快制定四川省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 法规规章和专业规划。 钟勉还要求全省加强领导,强化保障气象防灾减灾工 作的保障: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各级政府要将防灾 减灾工作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来抓,认 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将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及其 体系、制度建设等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要认 真落实中国气象局与省政府签署的共同推进气象防灾减 灾和农业发展服务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全省气象事业又好 又快发展。二要进一步落实职能职责。各有关部门要不断 创新部门协作机制,各级政府应急办要切实发挥应急指挥 和综合协调作用,组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防御 规划编制工作,各级发展改革委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 入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建设,对重大 项目给予支持。气象部门要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发挥 好牵头协调作用。广电、通讯部门要切实发挥公共媒体的 作用,做好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民政、财政、国土资源、 水利、农业、林业、气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 做好各自领域的相关工作。三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各 级政府要将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建设纳入当地防灾减 灾规划,并按照气象法的要求,认真落实好气象事业 发展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切实加大气象防灾减灾政策支 持和资金保障力度。 会议由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赵学谦主持,省气象局局 长彭广对近年来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 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重点任务,德阳市政 府作了交流发言。全省 23 个省级部门和 21 个市(州)政府、 相关部门分别在主、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本规划根据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法律、法规及四川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着眼 四川防灾减灾工作全局,立足解决防灾减灾综合问题,重 点加强多灾种综合、各部门协同、跨行业合作的防灾减灾 能力建设,统筹防御地震、地质、气象、旱洪等自然灾害, 统筹考虑防灾减灾工作各个阶段,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 统筹运用法律、行政、市场和科技等多种手段,推进防灾 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切实保障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划基准期为 XX 年,规划范围为四川省内地震、地质、 气象及旱洪等自然灾害。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四川防灾减灾 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指导防 灾减灾工作,制订防灾减灾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川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 灾减灾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公共安全 体系的重要保障。特别是经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 大考验,全省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基本理顺,由各级人 民政府、专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军队、武警 部队以及社会公众构成的应急救援工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遍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节 “十一五”工作主要成效 “十一五”时期,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为特殊、 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五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 “512”汶川特大地震、特大暴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特 大干旱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历史罕见,给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造成重大损失。面对复杂的防灾减灾形势及重大挑战,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四川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与战略 部署,带领全省人民锐意进取,攻坚破难,取得了抗震救 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 五年来,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调、社会 参与的应急联动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 警体系初步形成,工程防御能力稳步提升,防灾减灾科技 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专业救援 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应急队伍逐步壮大,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与临灾避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大 幅提升。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进一步提升 了我省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影响。 第二节 发展机遇 经济健康发展为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通过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以及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胜利完 成,全省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 强,为防灾减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为快速救灾救援提供了便利 条件。以西部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及“村村通”工程为支撑, 构建了通向灾区的多通道快速救灾救援通道。西部大开发、 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为我省加 快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级应急救灾物资 储备中心的建设与完善,为灾后快速救援救助提供了强有 力保障。 科学技术发展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强有力手段。无 线通讯、 “3S”、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化高新技术及设备 装备的应用,为防灾减灾应急响应和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 技术支撑。 重特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实践为防灾减灾积累了 宝贵经验。近年来,我省在抗击重特大自然灾害,特别是 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 大考验,为政府、社会及公众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更加开 放自信从容应对大灾大难提供了宝贵经验。 国际交流合作及民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为综合防 灾减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参与国际救援、分享 自然灾害应对的成功经验,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为 我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随着社会 各界主动参与防灾减灾的意识逐步增强,积极投身防灾减 灾工作,日益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社会动员逐步实 现由应急化向常态化转变。 第三节 主要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XX 年至 XX 年,是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期,随着 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资源消耗不断增长,城市(镇)化 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不断加速,特别是 “512”汶川特大地震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环 境压力不断增大,全省地质、旱洪及气象等灾害易发、多 发的趋势将继续存在,防灾减灾形势严峻。 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四川是全国地质灾 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全省 174 个 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达 3 万 余处,占全国 15%左右。当前,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监 测预警体系尚不健全,基层应急支撑能力普遍薄弱,群众 识灾、防灾能力还较欠缺;加之诱发因素复杂多变以及 “512”汶川特大地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省地质灾害 防治任务繁重,防灾挑战不断,压力剧增,形势十分严峻。 旱洪灾害频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年 70%左 右的降水集中在 59 月,且大多以洪水形式流失,人口耕 地集中、生产总值占全省 85%的盆地腹部区水资源量仅占全 省的 22%。十年九旱、洪水频发、旱洪交错,是我省的基本 水情。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旱洪灾害日趋严重,部分区域水资源日益短缺;加之水利设 施薄弱,抗御旱洪灾害的能力不强。 防震减灾形势严峻。四川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南 北地震带中段,全省有 70%的区域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地震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 汶川级余震空间分布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当前,全省监 测台网布设不足,监测系统整合与集成不到位,监测能力 偏低,预警能力还有待提高,应对极端事件的基础还很薄 弱。我省现代地震灾害呈现以下特点:经济较发达的中东 部地区财产损失大,西部山区人员伤亡重;次生灾害重,衍 生灾害损失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地震灾害损失呈现非线性加速的增长趋势。我省防震减灾 形势严峻。 原生环境脆弱,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加大,引发新 的灾害风险增大。四川地处西南山区,原生环境脆弱,全 省绝大部分城镇、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的 地区,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规模及范围加大,引发新 灾害的风险增大。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超负荷,部分建筑 达不到设防标准,城市管理还比较薄弱,造成城市对自然 灾害有明显放大作用并不断出现新的特点。广大农村,尤 其是盆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农村居民主要 依靠农业及其他自然资源为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 不少农村人口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 能力还很薄弱。 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与科技支撑有待大力提升。各 级政府尤其是基层减灾救灾能力底子薄、欠账多。防灾减 灾人才、应急救援队伍短缺,人才结构需要优化,应急队 伍资源共享有待提高。应急装备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 急救灾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综合防灾减灾 能力不足。防灾减灾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不足, 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欠缺,科技投入的系统性和持续 性需加强,现代化专业监测预警技术应用还有待大力提升。 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亟需健全。当前,防 灾减灾应急指挥和信息管理综合平台尚未建立,部门协调 联动机制还不顺畅,各级政府防灾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化 处理及公共服务水平还较低,建立信息畅通、协调有力、 联动联防、运转高效的常态化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决策和协 调机制刻不容缓。 防灾减灾意识与防灾减灾形势需求差距较大。各 级政府防灾减灾意识亟需增强,城乡社区减灾工作模式尚 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急 需健全,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还较薄弱,识灾、避灾、 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进一步提升各级政府防 灾减灾公共服务意识、增强公众参与防灾减灾的自觉性和 主动性任务还较艰巨。 总之, “十二五”是四川防灾减灾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 的重要战略期,要立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 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加速推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 全。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保障国家、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生态 文明建设,坚持防减并重、综合防治,依靠科技进步,依 法防灾减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和实效,为促进 四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社会参与、专家支持,合力减灾。坚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 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积极 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防灾减灾。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 规律,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防灾减灾的根本, 以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工作重点,坚持预防为主、 主动防灾、科学避灾,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规范有 序地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科学评估为依据,以项 目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能力建设为保障,加强调查 评价、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宣传教育、科技 推广等综合防范,坚持防灾、抗灾和救灾相结合,协同推 进自然灾害防治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遵循客观规律,遵照法律 法规,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区域战略布局,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逐步推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依法防灾,依法减灾。通过制定、实施相关法律 法规及标准,进一步健全应急抢险指挥及防灾减灾法律体 系,依法依规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促进我省防灾减灾事业 健康发展。 第三节 规划目标 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 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降低灾害风险。 基本摸清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威胁情况及重点 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情况,基本建成省级综合减灾与风险管 理信息平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共享及 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自然灾害百万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 下较“十一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 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以内。 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并在土地利用、资源开发、能源供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 护、城乡建设和扶贫开发等规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 自然灾害发生 12 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 到初步救助。自然灾害保险赔款占自然灾害损失的比例明 显提高。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建成。已查明的地质 灾害隐患全面纳入群测群防体系,纳入规划的地质灾害隐 患点全面采取防范措施。 加快建设渠江等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大力加强 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 险加固;提高主要江河和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的防洪能力, 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完善水文设施, 县级以上城市基本达到防洪标准;全省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 济损失占同期 GDP 的比重降低到%以下。 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 85%以上;天气预报可用 时效达到 7 天以上,精细化到乡镇的灾害性天气落区和强 度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 5%以上;常规气象信息公众 覆盖率达到 95%,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 90% 以上。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能够监测级以上地震、其他 地区能够监测级以上地震。全省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 和监测预警系统,20 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长、中、 短地震预测预报协调发展,地震预测能力不断提高。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达到国家规定的设 防标准,不断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 各级各类防灾减灾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 结构更加合理,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得到稳步提升。每 个城乡基层社区确保有 1 名灾害信息员。建设综合减灾示 范社区 200 个以上。 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防灾减灾知识在大 中小学生及公众中普及率明显提高。 救灾物资储备库全面覆盖。受灾群众救助保障水 平进一步提高。 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综合协 调机制健全。 第一节 加强信息管理及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属地管理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加强信息获取手段,提高 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完善灾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 存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信息 管理水平,建立省级综合防灾减灾数据库,完善灾害信息 动态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标准,保障防灾 减灾信息安全。 建立完善国土、地震、气象、水利、交通等三级应急 指挥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完善民政四级综合 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处 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与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以及其他相关 应急指挥平台的互通互联,提升防灾减灾信息共享能力。 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和移动 信息终端等手段,提高信息获取、远程会商、公众服务和 应急保障能力,推进“数字减灾”工程建设,建设四川省 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平台。 第二节 加强防御工程建设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治理、应急排危除险、 避让搬迁安置综合防治,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建设,加强气象、地震灾害防御等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建设, 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加强包括应急避难 场所在内的基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和 重点工程活断层探测,严格落实建设工程防灾减灾设防标 准,提高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 灾性能。 第三节 加强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 开展自然灾害调查与评价,完善防灾避险应急预案, 健全监测站网,优化功能布局,加强早期预警研究,提高 监测预警水平。加强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建立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机制,开展灾害风险与减灾 能力调查与评估,编制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风险图。开展地 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新一轮的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修编和 编制工作。 健全专业监测与应急机构,加强应急队伍、基地及应 急装备建设,加强受灾群众救助及生活保障体系建设,统 筹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加强应急处置和救灾保障能力建 设。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 ”、 “防灾减灾示范 单位”创建活动,完善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加强防灾 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统筹科技人才与科技资源的新机制,重视防 灾减灾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鼓励科学研究、对外 交流与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 建立健全恢复重建评估制度和重大项目听证制度,提高恢 复重建监管水平。 第四节 加强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扩充队伍总量,优 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形成以防灾 减灾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应急救援队 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 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救灾抢险和行政 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结合抢险救灾工作特点,加强抢 险救灾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 和发展“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灾结合”的 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加强基层灾害监测员、信息员队伍建 设,完善工作手段,确保每个灾害隐患点有 1 名监测员, 每个城乡基层社区有 1 名灾害信息员,制定相应的补助标 准及支持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推进防灾减灾社会工 作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和急需紧缺型人才培养。加强各级 专家咨询库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 的参谋咨询作用。 第五节 加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 提升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意识。强化各级政府的防灾 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 管理水平,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 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充分结合“气象日” 、 “地球日” 、 “土地日” 、 “防灾减灾日” 、 “国际减灾日”及 “地质灾害万村培训”等活动,积极动员社会组织、新闻 媒体、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等,组织 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 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积极推进各级防灾减灾宣传教 育基地建设和开展防灾避险应急演练,提高公众防灾减灾 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 重点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及临灾避险能力建设;推进重点 区域及主要江河防灾减灾重点防御工程建设;重点加强应急 救灾队伍组织和专业队伍建设;重点加强预测预报预警的集 成和协同能力建设,大力提升我省防灾救灾综合能力。 第一节 地质灾害防治 全面推进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群测群防与监测预警、 治理(搬迁)工程以及应急体系建设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地质 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 能力。 专栏 1: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 1.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开展全省 174 个地质灾害易发 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年度动态巡查、排查工作。 开展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重点集镇地质灾害专项勘查评 价工作。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 防网络建设。重点开展绵竹市清平乡、汶川县映秀镇、都 江堰市龙池镇、北川县曲山镇、安县高川乡、青川县红石 河流域及康定、炉霍、金阳等县城典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 预警示范区建设。 3.重大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程。重点推进地震灾区、 盆周山区及川西高原等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地区威胁县城、 集镇、学校、居民聚居区等人口密集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 患及典型小流域的综合防治工作。对纳入规划的重大地质 灾害隐患实施工程治理。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且有搬迁 意愿的分散农户采取避让搬迁安置。 4.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工程。健全省市县三级技术 支撑单位及专业监测、应急管理、技术保障队伍与应急装 备建设,统筹开展科普宣传培训、应急避险演练及应急避 难场所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抢险救援支撑能力。 第二节 防洪抗旱 统筹流域防灾减灾,坚持防洪抗旱并重、兴利除害结 合,加强防洪抗旱薄弱环节建设,着力完善防洪抗旱减灾 体系,切实增强抵御旱洪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专栏 2:防洪抗旱重点工程 1.水资源配置工程。尽快建成小井沟水利工程、白岩 滩水库等在建工程,开工建设武引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 期、升钟灌区二期、向家坝灌区一期、龙塘水库、寨子河 水库、开茂水库等一批大中型工程,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 和供水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大桥灌区二期、武引蓬船灌区、 亭子口灌区一期、李家岩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开工。 加强小型水库、引提水工程、连通工程、 “五小水利”工程 (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小泵站、小水渠)建设,提高 抗旱能力。 2.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加快渠江红鱼洞、土溪口、 泥溪、固军、黄石盘、江家口水库和安宁河米市水库等控 制性工程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尽快建成嘉陵江亭子口 水利枢纽、涪江武都水库等在建工程。增强对江河洪水的 调控能力,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3.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及大 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发挥工程效益。 4.江河治理。对长江上游干流、岷江、沱江、涪江、 嘉陵江、渠江、雅砻江、南广河、白河、黑河及流域面积 3000 平方千米以上主要支流,通过加高加固和新建堤防、 疏浚河道、拓宽卡口断面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提高行洪 能力。加快实施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 划 ,对流域面积在 2003000 平方千米的中小河流的重要 河段进行治理。 5.山洪灾害防治。尽快在山洪灾害频发地区(特别是地 震重灾区)建成以监测、通信、预警指挥及群测群防体系等 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 害防治体系。XX 年前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 设,对重点防治区的山洪沟进行治理。科学安排生活生产 设施,合理避让山洪灾害风险。 第三节 气象灾害防御 建立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完善重点地区气象 灾害防御工程措施,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程和防雷减 灾工程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预警水平与应对能力。 专栏 3: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工程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在重点城市、气象灾害易 发区升级改造自动气象观测站、新建区域气象观测站,建 立市、县气象应急观测系统;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 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气象信息网络,建立新一代天气雷达及 实时共享数据库;完善雷电监测网,开展农村雷电灾害风险 调查,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省市县三级雷电预警 预报系统、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农村中小学、示范乡镇防 雷工程建设;建设气象装备储备库,加强省市县气象技术保 障能力建设。 2.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工程。建设省级人工影响天气综 合业务楼和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市、县两级人工影响天气 作业指挥中心;建设广汉飞机人工影响天气基地、人工增雨 作业示范基地、人工防雹作业示范基地、保护森林生态人 工增雨作业示范基地;建立空中云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完 善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装备、信息传输系统和技术支持 系统。 3.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支撑工程。在西昌、康定、遂宁 等地建设地面基准气候观测系统、近地边界层通量观测系 统、GPS/MET 观测系统、大气成分观测系统、地面基准辐射 观测系统等气候变化监测系统;建设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气 候变化预测数据集、气候异常诊断和监测评估系统及区域 气候变化预测预估业务系统。 第四节 地震安全 健全完善地震监测台网布设,加强防震减灾工程建设, 提升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提高地震监测预警水平与应急 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级城市的震 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 专栏 4:地震安全重点工程 1.防震减灾中心。新建集地震监测预报、应急指挥、 通讯网络、科普宣传、烈度速报与预警等为一体的现代化 防震减灾中心。 2.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有效整合四川测震台网 和强震台网资源,建设基本覆盖全省的地震烈度速报台网。 探索电磁波震发时预警技术与设备研制。 3.地震预报实验场。在我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 设地震预报实验场,包括构建测震和地震前兆密集观测系 统,地震活动构造精细探测系统,地震预测系统和地震预 报辅助决策系统。建立西昌预报实验场研究基地。 4.市县防震减灾工程建设。在我省重点监视防御区和 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县级防震减灾工程建设,平时,实现地 震监测实时数据共享,开展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及防震减灾 科普宣传;震后,第一时间获得地震震情信息,及时发布震 情信息给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 5.地震紧急救援处置平台建设。为全省地震灾害紧急 救援队伍配备先进的专业救援设备;建立集通信和指挥调度 于一体的指挥调度技术系统;建设地震救援设备仓储中心; 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地震现场工作队伍设施;建立和完善 灾情基础数据和信息共享系统。 6.地震活动构造探查。实施全省地震构造带探测计划, 对主要地震构造带的重要活动构造开展大比例尺地震活动 断层填图、水库大坝地震地质背景探测和长期强震危险性 评价工作。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大中城市及市(州)政 府所在地完成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填图和危险性评价工作。 第五节 综合减灾 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及应急避难场所网络建设,加强防 灾减灾信息化建设及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各级政府防灾减 灾信息集成、智能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公众识 灾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 专栏 5:综合减灾重点工程 1.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建设工程。开 展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开展典型灾种 灾害风险评价、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价以及区域减 灾能力评价等工作,建设省级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 力数据库。编制省、市及灾害频发易发区县级行政单元自 然灾害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图。 2.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省级综 合防灾减灾信息平台。建设省级卫星减灾应用中心。 3.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和装备建设工程。加强灾害信 息员队伍培训,实施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鉴定,建设一支 由社区、村专兼职人员为主的稳定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加 强基层防灾减灾装备建设。 4.救灾物资储备库及应急避难场所网络建设工程。在 未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及避难场所的市、县所在地新建救 灾物资储备库及避难场所;在县以下灾害易发高发和交通不 便居民集中居住地,合理布局和建设救灾物资储备点和应 急避难点。建设全省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管理系统。 5.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程。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 范社区创建标准,在全省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200 个以 上。城乡社区内应建立居民就近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的避 难场所。 6.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程。新建或改扩建防灾减灾文 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开发防灾减 灾系列科普读物、挂图、音像制品和教育培训教材。 第一节 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实施防灾减灾,减轻或消除气象、地震、地质及 旱洪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具有显著的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 现在施工期,运行期的有利影响则是显著的和长远的。 对大气、水环境的影响。作业现场距居民点较近时, 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和道路扬尘,使局部大气质量有所下 降。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含油污废水可能对局地地表水及地 下水产生暂时性污染。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临时占地、表土剥离可 能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土体结构,对局部区域的水土保持 在一定时期产生不利影响。水利工程的实施可能会对水生 生物的活动区域造成影响。弃渣、弃土如处置不当,可能 会产生水土流失。 对景观、地形地貌的影响。防治工程措施的实施可能 会在短时期内破坏原来的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改变当地 的景观,但防止了更大规模的景观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