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综述_第1页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综述_第2页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综述_第3页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综述_第4页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综述 摘 要: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 代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生的 信息素养水平高低及教育质量直接关系 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 育的重要性正日益突显。本文分别通过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 面地展现了我国面向大学生信息素养教 育的研究发展过程和现状,对重要的研 究主题进行了剖析和评述。最后总结已 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不足,并给出 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中国论文网 /9/view-13013852.htm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 育;大学图书馆;大学生;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A 文章编号: 1673-8454(2017)19- 0001-05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面对信息 过载和信息爆炸的环境,如何才能有效 地认识、处理、运用和评价信息已成为 现代大学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一个人信 息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其获取并管理信息、 鉴别分析信息和挖掘利用信息的能力。 1989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LA)认 为“信息素养是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 信息,懂得如何获取信息,以及如何评 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 。美国教育技 术 CEO 论坛曾经在 2001 年第四季度发 布的报告中把“ 信息素养”列为 21 世纪 人们必备的五大能力素质之一。1综合 来看,信息素养包括现代人处理社会生 活所需要的有关信息方面的知识、能力、 方法与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基本素养。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有关信息素 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起步稍晚。在 20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为加强学习和研究 能力,有关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教育和培 训在我国高校逐步开展,并得到教育部 的高度重视,此后信息素养才在我国高 校普及起来。1995 年金国庆发表了信 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教育概述一文2, 首开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之先河,针对大 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也在 此后逐步发展起来。进入 21 世纪以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 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高校广泛应用,为 信息素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关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与研究也得到快 速发展,并形成了研究热潮。加强这一 主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信息素养教育 实践,不仅能直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 质,还对提升国民综合素养水平有积极 贡献。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有关大学生信 息素养研究的总体发展情况,本文通过 搜集该领域研究论文,采用定量和定性 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现状和发 展脉络,确定核心研究主题,总结取得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的成果,剖析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方 向建议,从而为促进我国大学生信息素 养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 参考。 二、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文 献定量分析 为开展研究文献定量分析,在 CNKI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检索 条件主题中输入“ 信息素养 ”和“大学生” 作为检索词,选择文献发表截至时间为 2016 年 12 月 31 日,检索时间为 2017 年 4 月 10 日,检索得到相关研究论文 共有 1988 篇。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统 计分析并按年排列,得到图 1 所示的年 度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有关“大 学生信息素养” 研究的发展历程,相关 研究论文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2000 年以前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研 究的萌芽期,少量学者开始对“大学生 的信息素养” 问题进行研究,这一主题 尚未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2001 年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2006 年期间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发 展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这一主题 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逐年递增, 并于 2006 年接近 100 篇,实现了研究 文献数量的快速增长,同时研究水平也 有了较大提高。2007 年起针对大学生信 息素养的研究进入稳定期,研究论文数 量快速增长,数量从 2009 年起稳定在 每年研究文献 150 篇以上,并于 2013 至 2015 年连续三年突破 200 篇。这一 时期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覆盖 领域有所拓宽,对信息素养的研究更加 系统、多元和完善。 从研究学科分布来看,很多学科 的学者对“信息素养 ”这一主题进行了研 究和实践,涉及的学科较广,相关度较 高的包括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高等 教育和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等学科;除此 之外,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新闻与传 媒以及职业教育等学科也是大学生信息 素养研究的热门领域。 三、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题定性分析 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检索得到的论 文进行核心主题分析,根据不同主题相 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可将我国大学生信 息素养研究主题分为五个方面:第一是 信息素养概念与内涵的研究,其次是大 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内容构成 研究,第三是高校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 育研究,第四为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 准的研究,最后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与教育的实证研究。以下分别从各个研 究主题进行介绍。 1.关于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 研究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就 不断发展,对其做出定义是一个持续完 善的过程。我国大多学者都是在借鉴前 人对信息素养的定义基础上,结合自己 研究的视角进行了完善。 顾玉林认为信息素养是在信息活 动中形成并l 展起来的概念,是大学 生运用科学的信息策略进行查找、获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加工和利用信息,进而实现分析并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和信息技能。 3王俊杰认为信息素养是指高效获取、 正确评价和善用信息的能力,其中信息 获取、整序、利用和评价是重点。4肖 自力通过研究,认为信息素养的本质主 要体现在四个层面:第一是信息意识力, 其次是信息思考力,第三是信息技能, 最后是信息相关知识和道德修养。5段 怡根据美国学者 Doyle 在 信息素养全 美论坛的终结报告6中给出的定义基 础上,总结了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信息知识和信息认识、信息 需求、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与信息创造、 信息免疫。7 综合来看,我国学者对信息素养 的概念理解和定义较为强调信息技能, 将信息获取、分析、利用和评价能力放 在核心位置。 2.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和内容构成研究 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关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到教育成效。结合其他学科领域的课程 体系建设经验,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应该 以信息素养概念的内涵为逻辑起点,形 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理论框架 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建立一套完整的课 程体系。 段怡是我国较早总结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的学者之 一,他认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应 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信息载体工具、 资源矩阵、知识地图、文献检索、信息 评价和知识产权。7考察以上六方面的 内容,发现这些内容尚不足以构成一个 完整的体系。此后不少学者致力于信息 素养课程体系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刘建国和闫伟提出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 构成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是信息 素养课程体系的前提,是首要环节。 信息能力教育是课程体系的基础,通过 科技文献检索 、 信息分析与利用 为核心的课程培养大学生信息获取、分 析与利用能力。创新教育是课程体系 的关键,重点加强创新思维教育、创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能力培养和创新成果表述能力。建立 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8田斌认为大学 生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 融合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学、心理学、 图书情报学与伦理学等多学科的优势, 设置完善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9 他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应 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部分,其 中显性课程包括信息意识与知识课程、 信息技能课程、信息道德课程和高阶信 息素养课程,而隐性课程则包括由图书 馆开辟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第二课堂、 创建大学特有的信息文化、在专业教学 中渗透信息素养教育等举措。 3.高校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研 究 通过对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大部分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相 关的研究与图书馆相关,图书馆是高校 信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而来自高校图 书馆的作者则是主要的作者群体之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是以“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技文献检索” 课程教学为主,任课教师 基本是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班底,因 此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中有关图书馆 的价值、功能和利用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文献中占有较高 的比例。 肖自力旗帜鲜明地指出高校图书 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使命和 首要责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是与教师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 各门课程;第二是依托本单位特点直接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第三是积极开展信 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和交流。5闵红武总 结出高校图书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 育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分阶段、 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与专业 课结合,提供灵活的教学模式,开展有 效的教学效果评测,以此提高信息素养 教育的成效。加强图书馆与各方面机 构、人员和资源的协调。加强图书馆 自身的建设,包括硬件、馆员自身素质 以及教育方式改进等。1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更多的学者分别从图书馆的资源、 功能和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图书 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所起的主导 作用。赵建明10 、胡慧贤11 等分别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及其在大学生 信息素养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鄢 朝晖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开 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他认为高 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优势、 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环境优势,起到 有效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作用。12 李爱军等论述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发挥其 信息、智力及技术等资源优势,成为大 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课堂。13马 灿14、邓佳 15和杨潇16分别对图书 馆在大数据时代、MOOC 环境下以及移 动学习浪潮中,应如何突破原有模式实 现信息素养培B 模式上进行了探索, 这是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发 展在信息素养教育上做出的创新。 4.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研 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国际上较早开展了信息素养评价 标准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该方向已经成 为信息素养领域研究中的关键。我国在 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适 用于本地的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 陈文勇和杨晓光是我国较早开展 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学者,他们开创性 地拟出了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 准(草案) ,为后续这一主题的研究提 供了基础。17 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 教育研究会通过德尔菲法建立了北京地 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该指标 体系由 7 个一级指标、19 个二级指标、 61 个三级指标构成。18仇诚诚构建的 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估体系则主要考察 “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以及“信息道德” 等三大主题,并细分为 6 大评估标准 25 项子目标。19 孙素华通过专家访谈调 查,确定了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 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从而形成大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大学 生问卷调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了 实证研究。20 本地化信息素养评价指 标体系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信息素养评 价达到了新的阶段,可以从理论研究进 入到实证研究,同时提供了不同地区和 学校之间师生信息素养水平可横向比较 分析的可能,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大学生 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大学生信息 水平的提升。 对不同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横 向对比能够发现相互间的异同和发展趋 势,为我国完善标准提供有益的参考。 赖茂生和孙鹏飞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 外五大标志性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进 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高校信 息素养评价标准均存在相同的核心维度, 如信息需求和搜索策略等;另一些新的 维度在发展过程中被陆续引入以拓展这 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如信息成本收益、 知识创造、信息意识和信息交流等。 21卢敏对不同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方法做出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选择信 息素养评价方法所应遵循的原则,为构 建信息素养评价方法体系提供了方法支 持。22蒋葵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 分析,指出制定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 价的国家标准,建立能进行大学生通用 信息素养评价、学科信息素养评价和不 同学历层次信息素养评价的复合指标体 系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迫切 任务。23 5.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实证研 究 实证调查分析是掌握大学生信息 素养水平的主要途径,通过科学的调查 分析,才能客观评价当前大学生信息素 养所处的水平,发现信息素养教育存在 的不足,进而提出改进的办法。 吴钢等通过对武汉市 7 所高校大 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水平的问卷调查,考 查大学生有关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 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道德等方面情 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24宋占茹通过对河北省 12 所高校大学 生的信息素养调查,发现了四个突出问 题,分别包括大学生信息能力不足、信 息意识较强、信息道德有待提高以及高 校信息化硬件条件亟需改善。为此,作 者分别从教育理念、教育机构、教育课 程、教育模式和效果评价等五个方面提 出建设性意见。25 张洪洋、廉清等分 别对山西师范大学26 和徐州师范大学 27的学生开展了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 结果显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 水平有待提升,而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落后,课 程设置存在弊端,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整 体偏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以及独 立学习能力差。郭玮以兰州大学本科生 的信息素养调研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 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办法, 如积极利用网络开展信息素养培养、形 成“讲座+专业教师影响力+ 通识必修课” 的模式使信息素养教育落到实处。28 赵飞和肖珑针对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欠缺统一评测标准和常态化评测机制的 问题,介绍了如何通过构建融合评测、 学习等功能于一身的信息素养在线评测 平台来支持高效测评,让师生更为关注 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29 以上 实证的研究分别面向不同地区、类型的 高校大学生开展,对调研结果的深入分 析能发现本地化个性和跨地区的共性问 题,从而为进一步开展信息素养研究和 开展教育实践指供有益的指导,具有重 要意义。 四、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取 得的成绩与不足 我国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步至今,已经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成绩总结 在发文量上,每年发表论文数量 稳步上升,作者群体和研究主题逐步扩 大,标志着该研究领域处于稳定发展阶 段,随着大数据和“ 互联网 +”等信息化 浪潮的持续发展,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日俱增,因此该研究领域未来仍有很大 的发展潜力。 在理论研究方面,从最初全盘借 鉴参考国外发达国家有关概念、标准和 理论,到逐步根据我国高校和大学生的 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本地化的定义、 内涵和标准体系。 在实证研究上,通过开展实证研 究能较为客观地掌握我国大学生的信息 素养水平,反映出制约大学生信息素养 提升的不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诸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在教育实践方面,广泛开展针对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能 有效普及信息素养的概念,使信息素养 作为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的观点和地 位被广泛接受,从而得到来自高校教务 部门、教师和大学生的重视。 2.问题分析及对策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进 步,但我国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 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面临着挑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1)对信息素养的理论探索有 待进一步开拓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面向大学生 信息素养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仍不够深入, 尚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另一 方面,当前的信息素养研究未能在更大 的时代背景下开展,更多的是就个别研 究主题进行反复探讨,从而使研究文献 在理论部分大量重复。 信息技术的全面兴起给世界带来 了巨大的冲击,已经在许多领域推动着 变革的发生,自从“ 信息社会 ”概念被提 出来,吸引了大量学者投身信息社会的 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可以预 期,信息素养将成为信息社会中人们所 要具备的最重要素质之一,信息素养水 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个体和群体在信 息时代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信息素养 研究人员应该主动抓住机会,站在信息 社会学的理论背景下,以更高更广的角 度去探讨信息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把信 息素养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2)研究团队有待进一步壮大 和提升 从检索得到的文献来看,高校图 书馆馆员是高校信息素养研究与实践的 主要群体。由于图书馆承担了高校信息 素养教育的主要工作,这使研究内容在 一定程度上局限于图书馆视角,而基于 研究所开展的教育培训也以文献检索为 核心,在课程方面局限于高校文献检索 课的教学改革,在研究深度、广度和创 新度上也都与国际同行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作者单位来看,发文量排名前 60 的单位中仅有 6 所 985 高校,可见高水 平大学在该领域的研究偏少。从广义上 看,信息素养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 领域,因此应该鼓励更多不同学科背景 的研究人员加入,尤其是处于教学一线 的任课教师。随着研究人员结构多样化, 将有效拓宽研究人员的视野和研究主题 的广度。同时,随着面向大学生信息素 养的研究团队综合水平提升,也将有效 提高研究和实践层次,推动该领域的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新及发展。 (3)实证研究有待加强 在研究方法方面,实证方法比例 较小,多数是理论性研究。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