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化的深度融合_第1页
物联网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化的深度融合_第2页
物联网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化的深度融合_第3页
物联网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化的深度融合_第4页
物联网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化的深度融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物联网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化的深度 融合 物联网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 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目前,我国物 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 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十二五” 时期 是我国物联网由起步发展进入规模发展 的阶段,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 发展 规划提出,物联网的发展要“推动信 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要 “大力攻克 核心技术”,包括感知技术、传输技术 和处理技术等。 中国论文网 /8/view-12854907.htm 本期“ 物联网技术与发展 ”专题特 邀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我国物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网的产业现状、技术发展与行业应用等 方面,以期为物联网更好地在国民经济 发展中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摘要】物联网的发展将进一步 促进两化融合的深度,文章分析了物联 网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包括: 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降低产品成 本、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社会福利, 同时研究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规模化 应用成本高企,指出:只有加强政府的 政策引导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物联网 发展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两化的深 度融合。 【关键词】物联网 两化深度融 合 RFID 1 引言 物联网一般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 感设备,如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红 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和气体感应器等 设备,与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对 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 程,实时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 与互联网结合形成一个巨大网络。物联 网的实质就是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 合应用,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物 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 制,改进政府、企业和人们交互的方式, 便于人类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 生产与享受生活。从产业发展来看,物 联网将促进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更广泛、 更深入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客观世界的 信息化范围,对产业演进起推动和加速 作用。 “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 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1目 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物联网发展列 为经济振兴的长期发展战略。我国也将 物联网发展列入国家“ 十二五 ”规划中,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物联网是两化深度融合非常重要 的部分。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发展 的高级阶段,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 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和更多的智能 实现彼此交融。两化融合的核心是信息 化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2010 年党的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推动信息化和 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 信息化”的要求。文献 2明确提出,坚 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 重要支撑,并对全面提高工业信息化水 平进行了全面部署。而物联网、云计算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工业领域得到应 用,企业信息化从单项应用向局部集成 应用、全面集成应用发展;企业生产经 营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将更高,涌现 出一批“智慧企业 ”。因此,物联网是我 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力引擎,是两化 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加快发展物联网对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2 物联网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中 的作用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 动通信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次革命性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展。据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 Forrester 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 联网大 30 倍,将形成下一个上万亿元 规模的高科技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 国 2010 年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 2 000 亿 元。技术对产业演进起着推动和加速作 用,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 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种深度 融合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 术,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衍生等 多个层次实现融合,是生产力、产业结 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全 面剧烈转变的过程。物联网在促进两化 深度融合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2.1 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 物联网在制造业领域,主要是通 过 RFID、仪器仪表、工业控制等实现 对工业全流程的“ 泛在感知 ”,并以此为 基础实施优化控制,来达到提高产品质 量和节能降耗的目标。物联网融入到工 业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经营、管理、 销售等各个环节,将大幅提高设计和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促进节能减排。通过生产过程智能控制, 在生产线检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 备与产品监控管理、材料消耗监测等环 节,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和产 品精度。应用云计算技术,建设面向工 业企业的云计算平台、云服务平台,发 展云制造;解决企业进行数据模拟、虚 拟仿真、工业设计等所需超大规模计算 能力的问题;将 SaaS(Software-as-a- Service,软件运营即服务)提升到云服 务,把管理软件、工业软件等放在云服 务平台,中小企业支付少量费用就可以 按需使用,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门槛。 工业是我国“ 耗能污染大户 ”,工业用能 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70%。利用物联 网技术,实施优化控制,将可以提升工 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总 之,物联网应用是面向生产服务的、高 效低耗和基于信息网络的新的发展模式。 2.2 降低产品成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物联网应用于制造过程及供应链 各环节,在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 售等方面,将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 本,同时全面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 损耗和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力。物联网的 优势在于,利用传感技术进行智能的交 流,让 70%80% 的工作量由智能控制 的机器完成。如南京医药采用药品质量 追溯系统,已覆盖南京销售额 90%以上 的医药商业企业,使物流费用降低 20% 30%。实用商业情报公司的数据 显示,美国囤积在供应链中的商品价值 高达 400 亿美元,RFID 能够将库存降 低 25%,减少 100 亿美元的资金占压。 2.3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发展物联网将加快我国产业优化 升级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 是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来保证 经济增长的;但随着环境恶化、资源匮 乏,亟需收入弹性高的高质量精品和高 科技产业集群来支撑下一轮的发展,物 联网发展正好提供了这个契机。国务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提出“坚持把推进 两化 深度融合作 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信息 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 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 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 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 务化转变”2。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是 一种高附加值、高增长、高效率、低能 耗、低污染的社会经济发展手段,通过 与传统制造业生产要素的融合,无论是 工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工业活动, 还是工业产品,使信息化融合在每一个 层次之中,推动制造业产业衍生,培育 新兴产业;推进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 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 资源开发、企业技术改造等环节两化融 合;提高智能化和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能 力,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实现精细管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 实现制造业产业优化升级。 2.4 提高社会福利 物联网的发展是为了人及其需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当物联网得以普及时,它将发展为智慧 企业、智慧城市、智慧国家。物联网是 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 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 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使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从而为社会 带来方方面面的应用,如医疗诊断、水 源洁净、能源产业和食品安全。我国物 联网应用已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和示范, 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包括智能 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 环境保护、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 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和 国防军事等。传感器技术能够检测细微 的环境变化,防止自然灾害。总之,物 联网作为网络社会的基础设施,将全面 提高人们福祉。 3 存在的问题 当前,物联网在促进两化深度融 合中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如相关核 心技术缺乏、标准规范缺失、成本压力 大、资源不能在部门行业间共享、没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明确的盈利模式等,但最关键问题是成 本过高。 由于物联网产业发展刚刚进入导 入期,近期产生的更多是间接效益,中 远期才能产生直接效益。在物联网传感 技术推广的初期,电子标签和读写设备 价格高,很难形成大规模应用;而正是 由于没有大规模应用,电子标签和读写 器的成本始终降不下来。如何突破初期 企业在成本方面的壁垒,是物联网发展 面临的首要问题。 电子标签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受限 于芯片,目前我国 90%的芯片从国外进 口,尤其是中高端传感器基本上依赖进 口。一些行业应用的传感器价格从几万 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居高不下的成 本使得物联网在小规模示范之后很难大 规模应用推广。一些技术相对成熟的物 联网产品本身绝对成本并不高,但相对 于农业、零售业等行业的低成本大规模 需求而言,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的投入 与产出仍然不经济。波士顿 ARM 市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研究中心预计,仅仅为了满足沃尔玛的 要求,普通消费品的生产商将要花费 130230 万美元来实行 RFID 标签。 在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上,利用 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和分布广泛的传感器 网络,可以实现对某个对象实时状态的 获取和特定对象行为的监控;但居高不 下的成本使其很难广泛使用。例如,上 海浦东机场采用物联网传感安全防护设 备总额高达 9 000 万元人民币,如果全 国 200 多个民用机场都加装该设备,将 需要上百亿元。 在对象的智能控制方面,物联网 基于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可以依据 传感器网络利用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 改变对象的行为,并进行控制和反馈。 IT 系统与解读器等硬件设施需要庞大的 一次性投资,如果再加上计算机、局域 网、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等费用,许多 企业只能望而却步。所以,在成本尚未 降至能普及的情况下,物联网的发展将 受到一定的限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4 几点建议 表 1 “十二五” 时期两化融合的主 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10 年 2015 年 累 计变化 “两化 ” 融合 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 化设计工具普及率(%) 61.7 85.0 23.3 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 (%) 52.1 70.0 17.9 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 ERP 普及 率(% ) 80.0 结合我国“ 十二五”时期两化融合 的主要指标(如表 1) ,要实现文献2 中的目标,就必须使物联网应用达到一 定的规模化程度。而单纯市场作用不能 适应两化深度融合所需的结构变化,为 此,要从以下两方面做好引导: 4.1 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物联网技术是国家新兴战略技术, 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出台相关 的产业扶持政策是我国物联网产业谋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在金融、 交通、能源等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 行业应用领域,政策导向性对产业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政府主导的公共应 用示范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结合点尚未建 立,如何实现示范之后的可持续发展, 尚没有可借鉴的成功模式。 “政策先行” 将是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 保障。 第一,要高度重视国家物联网产 业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 解决物联网规划与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 问题,积极引导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快 速发展。美国上世纪 90 年代的“信息高 速公路”计划,不但政府进行投资,而 且在产业政策上给予多方支持,从而使 美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使全世界基于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信息产业几乎完全控 制在美国手中。这不但使美国获得了巨 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在其政治利益、文 化传播、价值观传播中都发挥了巨大作 用。目前在物联网发展上,我国与美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几乎同步,我国政府有必要明确物联网 发展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所涉及的行 业应用、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 理等各相关领域的架构、标准、关键技 术等给予明确的方向和资源投入部署。 第二,要高度重视标准的战略地 位。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物联网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解决 成本高企的关键。目前,我国已成为国 际传感网标准化的四大主导国(中国、 美国、韩国、德国)之一,在制定国际 标准中享有重要话语权。因此,要尽早 着手制订物联网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 及早抢占国际标准。 “加快 从总体、 感知、传输、应用等方面系统构建物联 网标准体系。加快传感器网络组网、物 品标识编码、信息传输、智能处理、安 全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建立跨行 业、跨领域的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 ” 1 4.2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物联网得以推广,企业盈利是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要的推动力;因此,降低物联网成本是 关键。为缓解成本压力,政府应加大财 政支持和补贴力度,以提升产业供给力 并刺激用户需求。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