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经典导读复习指导题_第1页
2014下经典导读复习指导题_第2页
2014下经典导读复习指导题_第3页
2014下经典导读复习指导题_第4页
2014下经典导读复习指导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复习题 一、词语解释题 1、“周易”之周“周”者,有三说:一为“周代”,二为“周普”,三为“周而复始”。 2、周易之“易”根据说文、殷墟甲骨文和周易乾凿度的解释,“易”含三义: 一是“变易、变化”;二是“简易”;三是“不变”。 3、周易完成于“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周易是由三个圣人伏羲、文王、孔子, 历经三个时代上古、中古、近古而完成的。 4、 “道”最初意义是指人行走的道路,后来被老子、孔子等圣人赋予了抽象的哲学涵义:一 指产生天地万物的原始本源;二指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指宇宙、社会、人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 律。 5、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观的核心内容,指为政者应该遵循天道自然的法则来治理国家, 顺任自然,让老百姓自然平静地生活,不妄加干涉。 6、四书五经古人把论语 、 大学 、 中庸 、 孟子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易经 、 春秋九部古代文化经典文献并称为“四书五经” 。 7、过犹不及就是在事物的矛盾统一体中,既不追求“过火” 、 “过头” 、 “偏激” ,也要避免 “不及” 、 “赶不上” ,以达到“适中”为标准,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二、问答题 1、 周易是一部什么书? 答: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占卜(卜筮)之书,相传是由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子先后编撰 完成,距今约有 5000 年的历史,是中华先祖预测行事(出行、征伐、狩猎、婚嫁等)的经验之书。经 过长期归纳、推演、提炼、升华,特别是经过孔子的整理和加工,将“仁” “德”融于“易” ,使其成 为一部“人类的少年哲学”之书。 周易由经和传两部分构成。 经部分为上经和 下经 ,主要由六十四卦的卦象(卦的画像)、卦题(卦的名称) 、卦辞(解释卦意) 、爻辞(解释爻意) 组成。 传部是对经义的解释,共七种十篇,称为“十翼” ,是孔子研究的成果。 2、 老子是一部什么书? 答: 老 子 又 名 道 德 经 , 作 者 是 我 国 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李耳) 。 老 子 五 千 余 字 , 号 称 “道 德 五 千 言 ”, 分 为 道经37 章、 德经44 章。它言 简 意 赅 , 包 含 着 十 分 丰 富 深 刻 的 思 想 和 智 慧 ,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部 完 整 的 哲 学 著 作 , 在 中 国 思 想 史 上 有 重 要 地 位 , 是 中 国 道 家 学 派 的 经 典 文 献 。 老 子 的 思 想 影 响 了 整 个 中 国 哲 学 史 , 影 响 了 中 国 社 会 的 各 方 面 。 老 子 因 著 道 德 经 而 成 为 中 国 道 家 学 派 的 创 始 人 , 也 被 我 国 三 大 宗 教 之 一 的 道 教 奉 为 始 祖 。 3、 论语是一部什么书? 答:论语是记录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共 20 篇,492 章,计约 15000 字。 论语虽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编撰而成,但它代表了孔 子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 作之一,被列为“四书五经”之首。 论语的內容丰富,含义深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 以及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论语的中心思想是“仁” ,倡导“仁、义、礼、智、信”的人格修养。 论 语的智慧表现在学习、教育、修养、思维、生活、从政等方面。 论语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具有借 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三、简译题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译文】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但它不是平常的“道路” 。道的形态也是 可以说明的,但它不是普通的“形态” 。道在还没有被说明之前,那个浑沌未开的状态就是天地万物的 原始状态;既有了说明和命名,道就成了产生万物的母体。因此,要常从那种浑沌未开的状态中去观 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说明道的形态的“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轮廓。 2、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 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译文】老子说:我坚守三种可贵的德性,一是仁慈,二是俭朴, 三是与人谦让不争,仁慈方能具备道德勇气,俭朴方能博施於人,与人谦让不争方能受人尊敬拥护而 成大器。 3、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译文】老子说:把持并使之满盈,不如适可而止;击打使之锐利, 不能长久保持。满堂金玉财宝,没人能永远保得住;仗着富贵而言行骄横,必将给自己招来祸患。功 成身退,是自然的规律。 4、老子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译文 老子说: 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 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保全他自己的利益。 5、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 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 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 6、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 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 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7、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 乐晏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快乐, 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傲为快乐,以闲游为快乐, 以大吃大喝为快乐,这就是有害的。 ” 8、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文】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你就说话,这 是急躁;已经问到你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 9、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 不成熟,要戒除迷恋女色;到了青壮年时,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 要戒除贪得无厌。 ” 10、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 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 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 11、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 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九种情况下要想一想自己的行事:眼睛看到了,要想是否 看清;耳朵听到了,要想是否听清楚;面对别人要想自己脸色是否温和,表情是否谦恭;和别人言谈, 要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难时要想是否应该询问别人;发脾气时要想是否有后 患,获得财利时要想是否合乎道义。 ” 12、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译文】孔子说: - 3 - “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 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 四、简述题 1、简述孔子的修养智慧 【参考答案】 孔子的修养智慧就是为人处世、怎样做人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做什么样的人、应 该具备哪些道德修养、如何做人等方面。 关于做什么样的人 孔子按照人格修养的高低把人划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级的是“仁者” ,至善至美;次之是“仁人” , 清廉勇敢,多才多艺;再次之是“君子” ,有道德修养的人;最低等者是“小人” ,缺乏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认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仁者”的境界,他主张普通人要立足于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 并且向“仁人”的目标努力,决不能做小人。 “远小人而近君子” 。 做人应该具备哪些道德修养 一是要有“仁德” 。这是孔子提倡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和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二是要正直磊落。三 是要敏行讷言。四是要养成各种体现“仁德”的性格气质和品德,主要包括:温(温顺)、良(善良)、 恭(恭敬)、俭(俭朴)、让(谦让);恭(庄重)、宽(宽厚)、信(诚实)、敏(勤敏)、惠(慈惠);刚(刚强)、 毅(果敢)、木(朴实)、讷(谨慎)。 关于如何做人 一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这是最基本的人格修养。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是要“克己复礼” , 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三是要推己 及人,这是实行仁的方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四是要不骄不争。 “君子泰而不骄。 ”“君 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五是要全面发展。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举于诗,立于 礼,成于乐。 ”六是要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谋道不谋食” , “君子 忧道不忧贫” 。七是要善于交友,有健康的爱好,求“益”戒“损” 。 “友直,友谅,友多闻” , “乐节礼 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 。八是遇事要善于思考、三思而后行。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 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九是要恪守“人生三戒” 。 年少时要戒女色,成 年后要戒争斗,年老时要戒贪欲。十是要常怀敬畏之心。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 2、简述孔子的学习智慧 【参考答案】孔子的学习智慧主要体现为目标明确,精神饱满,境界阔大、方法科学。 关于学习目标,孔子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 可见孔子的学习目标有三:一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二是增加各类知识,三是掌握各种应用技能。孔 子认为,要提高修养、增长知识、掌握技能,首先必须好学上进,否则都是空谈。 关于学习精神,孔子提倡勤奋好学的精神。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真正好学的人一是不能追求物质享受,二是要 勤奋,三是要谨慎,四是要谦虚,五是要有恒心。 关于学习境界,孔子追求以学为乐、乐以忘忧、乐以忘苦、乐在其中的学习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子张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 关于学习方法,孔子主张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思结合,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勤学苦练。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自己很好地实践了他所总结的学习智慧,它的学习目标明确,精神饱满,境界阔大,方法科 学,并用这些来“诲人不倦” 。他从“十五有志于学”以来,一直把学习看做求道的根本途径,确立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决心和誓言,洋溢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和热情。他“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3、简述孔子的教育智慧 【参考答案】孔子的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倡导“尊师重道”的教育观念。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可见孔子对老师的尊敬,对正反两方面的知识经验的重视。 二是提出并实践“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从仁义思想出发,主张“有教无类” ,认为人本来 是有贫富、贵贱、智愚等差别的,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 。因而孔 子主张不论什么人都应该享有上学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叫“有教无类” 。孔子提倡教育公平,因 此他首开私学,实践“有教无类” ,他的几千个学生大部分是平民。 三是确立“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孔子认为: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他的教育目 标是为国家培养善于治国理事的栋梁之才。他鼓励支持有从政能力和一技之长的弟子们学以致用,积 极从政,为国效力,通过从政承担起重大的社会责任。 “由也果” , “赐也达” , “求也艺” , “于从政乎何 有?”孔子对弟子从政的品德素养要求很严格。 四是提出“学思并重”的教学思想。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读书和思考不能偏废,他主张 学与思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五是创立“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主张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素质等情况,选择适合每个 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此他在教学实 践中能够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 退之” 。 六是躬行“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正如他的学生颜渊所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大意为:“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 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 七是擅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手段。孔子要求学生“告诸往而知来者” , “闻一以知十” ,即能从老 师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老师还没有说到的意思,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即“举一反三” 。 4、简述周易避免“灾眚”的生态环境保护智慧 【参考答案】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本。 周易强调人既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 该顺应自然,回报自然,否则,就会招致灾祸。 复卦卦辞说:“迷复,凶,有灾眚。 ”“先王以至日 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就是说,先王遵循复卦的原理,在冬至之日就关闭关隘,停止经商旅行, 君主也不巡视四方。因为冬至以后草木休息,应注意保护山林,禁止滥肆砍伐,待到惊蛰雷响,万物 复苏,草木繁茂,斧金方可入山林。这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就能达到保护生态的目 的。如果不懂得复卦的内蕴,就会出现凶险,灾祸就会降临。 中华先民的进步生态观源远流长。继周易之后,老子也主张“天人合一” ,认为人、地、天, 三者相互制约,协调发展,和谐相处。宋代李衡也主张“树木以时伐,禽兽以时杀,春夏则生育之, 秋冬则肃杀之,使物遂其性,民安其所” 。古人推崇的天地万物的平衡法则与当代生态平衡论相差无几。 西方学者也早就警示我们:人类的生存取决于人类与自然的和平相处。 但是,二十世纪以后工业化大生产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效应”和“恶性循环” ,如水源、空气 的污染,森林、植被、耕地的破坏,无数的物种绝灭,可怕的全球变暖及其泥石流、酸雨、地震、洪 水、干旱等“天灾” ,人类“无可挽回地失去了控制” ,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这是人类过于狂妄自大 的结果。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也存在着资源消耗 强度急剧,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水土、矿产等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今后可持续发 展面临巨大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周易避免“灾眚”的资源保护智慧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注意。 - 5 -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就要热爱自然,亲和自然。从心灵深处体味享受山水风光的乐趣,在感戴 宇宙恩赐的大千世界中提升人生品味。人失去与自然的亲和力,所滋生出来的只是无穷的占有欲望。 我们应当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地球为中心,有意识地尊重地球系统的资源极限,学会与自然和谐共 处,谦卑地接受地球的馈赠,谨慎地给地球以呵护。否则, “地球生态系统在短短 300 年里便面临整体 崩溃的危险”判断就不是不可能的。 五、简议题 【要求:观点明确,议论清楚,语句通顺,无错别字,篇幅不少于 500 字。要 联系实际,要有例证,有适当议论,不能光列干条条】 1、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中心,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实践,自拟标题,写一 篇新的体会的短文。 【答题思路提示】首先,先指出这句话的出处(出自论语述而篇) 。其次,再翻译它的意思: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然后,总结这句话的意义:这句话是孔子对自己学 习经验智慧的深刻总结,体现了孔子“尊师重道”的思想、谦虚好学的精神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最后,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来谈体会:我们从孔子这句话中可以获得丰富有益的启示。 一是要“尊师重道” ,即使是在路上遇到的行人,只要他在某些方面强于自己,就应该尊其为师, 向他学习;二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善于观察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和有点,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 会;三是学习态度要谦虚,向对待老师一样地去向别人请教问题。 2、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中心,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实践,自拟标题,写 一篇心得体会的短文。 【答题思路提示】先指出这句话的出处(出自周易传 象 ) ,是对代表“天”的乾卦卦象含 义的解释) ;再翻译它的意思:天(即自然)的运动体现出一种刚强劲健的气势,那么君子也应该 顺应天道,自觉奋发向上,发愤图强,像天一样刚毅坚卓,不断前进,永不停息;然后说明它揭 示的人格修养哲理(人应顺应天道,向天学习,永远自强不息) ;最后,再结合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