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_第1页
探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_第2页
探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_第3页
探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_第4页
探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探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 术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施工 经验,探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何 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以确保建筑工程 上部结构的安全使用。 中国论文网 /2/view-12795124.htm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 施工处理,方法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与 性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谓的 软土地基,主要是指淤泥质土、淤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泥炭质土、泥炭以及部分的冲填土或者 杂填土。根据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2)给予软土地基下的定义 是:在施工地基土壤中,凡是土壤的天 然孔隙比大于 10,并且天然含水量大 于液限的细粒土的,就视为软土地基, 一般来说,这种特殊的地基土壤,具有 以下的一些特点及性质: 1) 首先,土壤的孔隙比较大, e10 ,压缩性高,a1-205MPa- 1,属高压缩性土; 2) 土壤的承重能力较差,当进行 地基施工的时候,由于受到施工的振动、 搅拌等,土壤的内部结构不稳定,容易 遭到破坏,强度也会明显的降低,其灵 敏度在 316 之间。 3) 软土的天然含水量都会比较高, WWL ,而且呈现出流塑的状态,同 时,渗透性差,通常渗透系数 ki10- 6cms,抗剪强度低,天然不排水抗剪 强度一般小于 30kPa; 4) 此外,软土还具有流变性,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以,在不变的荷载作用下,很容易会持 续的变形,并且会导致抗剪强度的不断 衰减。具体表现为在固结沉降之后,还 会继续发生较大的次固结沉降。这类软 土在荷载作用下,沉降稳定历时长,沉 降量也不均匀,软土中常常夹有厚薄不 等的粉土或粉细砂层,容易会造成建筑 物的倾斜、裂缝等事故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方法与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处 理方法及主要技术,就是要充分地利用 软土地基表层的密实土层作为基础的持 力层,从而减少建筑物对地基土的附加 压力,并且采用排水稳固的方法,利用 砂井进行预压,使得土壤密度及承重性 增加,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又称为预压法,就 是在建筑物建造之前,首先在天然的地 基中设置砂井等竖向排水体,使土体附 加压力增大,从而将土体中的水通过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隙排出,使得地基逐渐牢固结实,发生 沉降,土壤的强度也得到逐步的提高。 一般来说,排水固结法通常由排水系统 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成:加压系统有堆 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而排水系统则 有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等, 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与稳定性,因而 排水固结法是一种常用的软弱地基处理 措施。下面,将从砂井的技术要求作为 切入点,分析如何进行排水加固软土地 基。 (1)砂井的直径和间距 砂井的直径和间距由黏性土层的 固结特性和施工的期限确定,因此,砂 井的直径不宜太小或者太大,太小的话, 容易造成施工中缩颈或砂井不连续等质 量问题,也会造成灌砂率的不足,如果 是太大,也是一种经济浪费,因此,一 般常用的砂井直径为 300400mm,而 砂井之间的间距常为砂井直径的 69 倍,一般不应小于 15m。 (2)砂井深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砂井深度的选择与土层分布、地 基中附加应力的大小、施工期限和条件 等因素有关。当软黏土层不厚、底部有 透水层时,砂井应尽可能穿透软黏土层; 当软黏土层较厚,但间有砂层或砂透镜 体时,砂井应尽可能打至砂层或透镜体; 当软黏土层很厚,其中又无透水层时, 可按地基的稳定性及建筑物变形要求处 理的深度来决定。按地基抗滑稳定性控 制的工程,如路堤、土坝、岸坡、堆料 场等,砂井长度应通过稳定分析确定, 砂井长度至少应超过最危险滑动面 2m。以沉降控制的工程,如压缩土层厚 度不大、砂井易贯穿、压缩土层深厚, 则砂井深度应根据在限定的预压时间内 应消除的变形量确定。 (3)砂井的布置和范围 砂井常按梅花形和正方形布置。 由于梅花形排列较正方形紧凑和有效, 应用较多。砂井的布置范围应稍大于建 筑物基础范围,扩大的范围可由基础轮 廓线向外增大约 24m。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4)砂垫层在砂井顶面应铺设排水 砂垫层,以连通各个砂井形成通畅的排 水面,将水排到场地以外。砂垫层厚度 一般为 0305m;水下施工时,砂 垫层厚度一般为 lm 左右。为节省砂子, 也可采用连通砂井的纵横砂沟代替整片 砂垫层,砂沟的高度一般为 0510m,砂沟宽度取砂井直径的 2 倍。 (5)砂井和砂垫层的材料砂井和砂 垫层的砂料宜采用中粗砂,砂井砂料含 泥量应小于 3,砂垫层砂料含泥量应 小于 5,砂垫层的干重度应大于 15kNm。 2、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是先在需加固的软土 地基表面铺设一层透水砂垫层或砂砾层, 再在其上覆盖一层不透气的塑料薄膜或 橡胶布,四周密封,与大气隔绝,在砂 垫层内埋设渗水管道,然后与真空泵连 通进行抽气,使透水材料保持较高的真 空度,在土的孔隙水中产生负的孔隙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压力,将土中孔隙水和空气逐渐吸出, 从而使土体固结。对于渗透系数小的软 黏土,为加速孔隙水的排出,也可在加 固部位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 带等竖向排水系统,真空预压法具有如 下特点:首先不需分期加荷,缩短了工 期,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此外,在施 工过程中,不需要大量的堆载,所以节 省了运输费用及工程的整体造价水平; 再次,施工过程中无噪声、无振动、无 污染,符合绿色施工的标准要求。适用 于饱和均质黏性土及含薄层砂夹层的黏 性土,特别适用于新回填土、超软黏性 土地基的加固。 3、高压喷射注浆法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砾 石层中,砾石直径不太大的情况,就可 以采 用高压喷射注浆法,但是,不能 用于地下水流速过大的地层。高压喷射 注浆法作为近四十年来广泛应用的地基 处理技术之一,正处在不断推广、不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改进的时期。从工程实践分析,高压喷 注水泥土主要在软土地区用做地基加固 和桩基础。我国的软土地区分布很广, 所以,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应用前景是 很广阔的。 三、工程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 广西南宁市某施工建筑项目,紧 靠邕江边,外围尺寸为 48m4815m2035m(长 宽 高) 。其软弱地基用高压旋 喷桩加固,该工程施工历时 100d,完成 旋喷钻孔 345 个,累计钻孔进尺 5100m,旋喷加固桩 369 根。 2、工程地质情况 该建筑项目所在位置的表层为块 石碴料,其下分别为淤泥、河床沙砾和 粉黏 土。在施工过程中,表层大块石 含量较多,而且厚度也很大,一般为 37m,1 号井块石直径为 05m 以上, 含量达 50,3 号井碎石层分布含量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5080。 3、方案选择及加固设计 原计划在地下连续墙完成后,挖 至-5.5m,做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 但实际上,在建筑物附近河侧块石层埋 藏较深,当基坑挖至-55m 时,仍有 37m 厚的块石层,深搅无法施工。鉴 于此种情况,设计实施在建筑物临河一 侧的块石层较厚处,布置 5 排旋喷桩, 排距为 18m,孔距为 18m,要求旋 喷桩直径为 120m,有效桩长为 8m, 复合地基承载力为 17tO,根据实际 开挖情况最终确定在每个泵房并实施 旋喷桩的根数(1 号井 138 根、2 号井 29 根、3 号井挖 7 根,共计划 294 根)。为 确保施工质量及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承载 力达到设计标准,通过对高喷、灌浆各 种类型的比较分析,最后决定采用新的 二重管法进行高压旋喷施工。 4、施工工艺 应用的以加固软基为主的二重管 法的浆压,一般为 20MPa,而这次应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的高压浆泵,目的主要是以防渗、加固 为主所以射浆压力可达到 50MPa,不需 要使用高压水,同时,返浆量也较小, 使得桩体质量得到有力的保证。施工工 艺的具体参数如下:浆压 30MPa,浆量 20Lmin,浆液密度 152160, 气压 0708MPa,空气量 6080mh,提升速度 l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