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地区地理教研会发言材料_第1页
川南地区地理教研会发言材料_第2页
川南地区地理教研会发言材料_第3页
川南地区地理教研会发言材料_第4页
川南地区地理教研会发言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导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内江二中 魏新国 李正学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如果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如何让学生 从繁重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如何让老师不再心累?这些是 近几年来老师们都在讨论的课题。我们内江二中全体老师在学校的倡 导下,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我们地理学科在备课组老师们的努力 下,特别是我 们高三备课组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 导式教学模式。而且从高 06 级和高 09 级历年各类考试中,我们地理 学科成绩不管是高分段还是平均分在内江市均居前列,这说明进行教 学改革是成功的。下面我就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请老师们指导。 一、老师自己给自己洗脑。 我们研究高考以来的大量高考题,分析学生高考地理成绩为什么 始终不理想,感觉到我们是在教学生读书,逼学生做题,大量课余时 间老师耗在改作业上,老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是主动者,学生是被 动学习,还 有就是怕自己没给学生讲到和讲透,学生就一定不会做题 的思想左右自己,这样就导致老师天天喊累,学生天天叫苦。所以我 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二、学导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学导式教学可使学生愉快学习,课堂教学效果可充分体现,课 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多人异步、各得其所的独立学习活动,课堂气 氛极其活跃,让学生充分在表现自我的过程中增长才智,演练技能, 形成熟练技巧,同时加深理解、记忆教材,同时能活用教材。由于教师 川南片区 地理教研会 发言材料 也学在导前,能及早了解学情,深切感受和把握到学生急需答疑解惑 之处,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精讲,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地一语道破,使 学生加深理解重点、难点,解决了关键环节、学生力不胜任的大问题。 教师精讲,点评。始 终使课堂处于兴奋状态,教学过程既愉快轻松,教 学效果又能保证。 2、“学导式”教学可解放教师。教师学在导前,把教师从重复叙述 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改变“满堂灌”局面,改变以前枯燥的理论讲 解,大大减少教师“讲”的时间,使教师克服无谓的劳累。长期使用学 导式教学,学生就能更会自主学习,教师就更能摆脱“心累”。 3、在导的效能下,学生能主动地开发自己的智力、能力,让差生 跟得上,让好学生吃得饱,学习成绩获得大面积提高。 三、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学导式体现学导结合、以导辅佐。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领悟未 知,力求实效并不断自我激励与调节;把发展自主学习探索能力和意 志调节能力作为开发智能、形成优化智能结构的突破口。 2、学导式体现学在导前、多人异步、合作互学。群体同步与小组 研究、个人自主学习合理组合,取长补短;各尽其力,各得其所,既学 会又会学。 3、学导式的教者也学在导前。学会恰当指导、辅导,诱导、因材 施导、因势利导;导, 为学服务,以 导利学,导法来自学情,使学习方 法不断科学化;导得恰当,及时反馈;导还要抓好组织、定向、示范、验 收;及时激励、调控。 4、学导式相互启发。多向交流,学可促导、学导相长,能者为师, 力求实效,生动活泼。 5、学导式过程简明。学习过程突出“借鉴一模仿一创新一超越” 四个环节,方便实用。 四、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教学的基本顺序:强调先学后讲。自学先解决自己能够掌握的内 容,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再对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集 体讲解、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 2、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主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服务”,强 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围绕学进行,教服务于学。 3、教师的作用定位在引导、点拨、解惑、引领等方面,只在学生无 力解答问题时再重点精讲。 五、新授课的学导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分两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能否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大家知道小学和初中 的要求决定了其教学的特点是重基础知识的记忆,所以不管是新升入 高中的学生还是高一的老师都感觉到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缺乏独立 思考和专研的习惯。拿到教材不知道怎么读?读什么?所以针对学生 特点,教会学生读书就很重要,我们是从关键字词句的分析入手,教 会学生读书。 这个阶段我们用了约半学期的时间,为学导式教学的全 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自学基础,也是实施学导式教学的必要条件 2、实施阶段: 具体按下面的操作过程进行教学 (1)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要依 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教学目标要突出教学内容 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对知识识记、理解、 应用的不同要求,体现知识、 能力、感悟三个层次,点明本节课所要掌握的概念、原理、观点等。 (年 级组讨论决定) (2)出示 阅读提纲。阅读提纲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 而定。阅读提纲是学生读书的指挥棒,它的设计要具体、清楚,不宜太 笼统,要能使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本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阅读提纲可视具体情况一次性或分阶段使用。 (3)学生自学 讨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借助导读提纲领悟教 材的重点、难点等知识点;然后,对于存在的疑难问题可组织小范围 讨论。 (4)教师 精讲点拨。即根据学生自学和讨论情况进行重点提示。教 师在讲授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注意板书的条理 性、系统性,加强对教材中具体事例的分析及对学生的规范性训练,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5)课堂小 结。教师要充分利用板书,结合教学目标系统知识,给 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并且指出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 共同落实知识、能力、感悟三个目标。 (6)学生依据教 师的小结回扣课本,重点阅读、记忆、理解。这实 质上是对课文的“精读”,体现课本由厚变薄的思想,切不可在讲授完 之后让学生无目的(或目的不明确)地看书,以增加课堂的有效时间, 防止造成时间及学生精力的浪费。 (7)课堂 练习(达标训练)。当堂达标训练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 学目标,形式要多样化,诸如提问、 抢答、学生自拟题目互相测试、黑 板板书等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景中掌握知 识。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广度,以增加课堂实效 (8)课后作 业。教师可视当堂的达标程度,围绕重点、难点布置适量 的课后作业,对某些知识点进行强化,使学生牢固、准确、熟练地掌握 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 六、复习课的学导式教学结构 我们确定的复习课总方案是:考点思路方法及运用案例 练习反思总结 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出示考点,并明确考点在教材的位置。 2、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按考点要求(即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看对 应教材,明确考点的具体知识要求和基本能力要求。 3、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整理做过的与复习的考点要求相关的试题, 基本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包括考点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 应用。 4、老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在知识体系、方法运 用、错误原因等几个方面。 5、学生练习。 6、教师发答案,学生改错,教 师注重信息反馈,特别对是学生的错 误问题的了解。 7、教师评讲, 8、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具体按下面要求去做(审题错误总结、知识点及知识点联 系总结、 解决 问题的方法及方法运用总结) 个案设计举例(复习课) 地球运动意义(部分内容) 考点及考点分析方法要求 考点: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1、理解的关键是什么? 2、黄赤交角的意义? 3、如何理解和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季节变化?(基本方法 是什么?怎么分析?) 4、自转公转轨道与公转速度随时间变化特点的理解?(关键是 什么?怎么理解?)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 1、概念是什么?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方法是什么?关键抓住什么? 应用?)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间变化怎样掌握?关键是什么?空 间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图理解分析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季节节气变化的关系? 5、画正午太阳高度图(关键是什么?怎么做?) 6、日影问题(关键是什么?变化特点怎样?怎样分析?极点的 影子怎么样?应用?) 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产生的原因? 2、昼夜长短变化的理解(纬度变化怎样?时间变化怎么样?怎 么画图理解?) 3、如何做昼夜长短变化曲线图?以及应用 4、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关键是什么?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什么?) 5、昼夜长短与季节、 纬度高低的关系? 6、昼夜长短变化与季节节气变化的关系? 7、极昼极夜的变化?(如何做图理解?) 方法分析及运用(仅举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为例) 观察下图分析: 1、直射点的移动 A B 二点所在纬度昼夜长短有什么变化特点? 且昼长在什么范围变化? 2、直射点的移动 A B 二点所在纬度的昼夜差异有何变化? 3、进一步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如果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呢?由南回归线向北到赤道呢?由赤道向北回归线 移动呢? 观察下图分析: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有何特点? 2、同纬度南北半球的昼长和夜长有何关系 观察下图分析: A B 昼长 0 小时 极夜 昼长 12 小时 昼长 24 小时 极昼 1、由南北极圈到赤道昼长有何变化特点? 2、由南北极圈到赤道昼夜差异有和特点? 3、昼长与 12 的差值的大小同纬度的高低有何关系? 案例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 13 题。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 a、b 两月(a 月早于 b 月), 则、四 地纬度依次是 ( ) A.66.50N,660N、400N,400S B.66.50S,660S、400S,400N C.66.50N,660N、0,400S D.66.50S,660S、0,400N 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 昼长 0 小时 极夜 昼长 12 小时 昼长 24 小时 极昼 A.a 月内 各地的夜 长均长于昼长 B.b 月内 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地较 地昼夜长 短的年变幅大 D.地与 地之间的某 纬度上昼夜长短 变化为零 3、地在 a 月与 b 月的平均昼长变化 Pa 与 Pb 的关系应符合( ) A.0P a/Pb1 B. Pa/Pb0 C. Pa/Pb1 D. Pa/Pb1 下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地的白昼长度变化, 读图回答 45 题。 4、若图中地位于北半球, 则 a 点时刻应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 冬至 5、图中五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